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低旋转点逆行外踝上皮瓣修复在跟骨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黄秦邶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25期14-16,共3页
目的:分析低旋转点逆行外踝上皮瓣修复在跟骨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月汕尾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行跟骨骨折手术治疗后发生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修复方法分为研...
目的:分析低旋转点逆行外踝上皮瓣修复在跟骨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月汕尾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行跟骨骨折手术治疗后发生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修复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研究组则采用低旋转点逆行外踝上皮瓣修复。观察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情况;采用踝-后足评分量表(AOFAS)评估跟骨功能改善情况;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疼痛缓解时间、肿胀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跟骨功能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跟骨功能各项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研究组地面步行、后足活动、踝-后足稳定性、异常步态、足部对线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旋转点逆行外踝上皮瓣修复在跟骨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跟骨骨折患者跟骨功能,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安全性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旋转点逆行外踝上皮瓣修复
皮肤
软组织
坏死
缺损
效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应用低旋转点逆行外踝上皮瓣修复跟骨骨折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疗效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姚铿
谭宇顺
林明超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7年第24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应用低旋转点逆行外踝上皮瓣修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行跟骨骨折手术治疗后切口处发生皮肤软组织损伤患者100例,根据切口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应用低旋转点逆行外踝上皮瓣修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行跟骨骨折手术治疗后切口处发生皮肤软组织损伤患者100例,根据切口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低旋转点逆行外踝上皮瓣修复对跟骨骨折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进行修复,对照组予以传统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对跟骨骨折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小腿皮瓣供区损伤程度,治疗后血管危象、皮瓣远端皮肤浅表坏死、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管危象、皮瓣远端皮肤浅表坏死、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切口近端距离外踝尖距离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旋转点逆行外踝上皮瓣是修复跟骨骨折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及钢板外露的较良好的治疗方法,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旋转点逆行外踝上皮瓣修复
跟骨骨折
术后
皮肤
软组织
坏死
缺损
疗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4例跟骨骨折术后应用VSD治疗亚急性期伴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的护理探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刘淑凤
邵兵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31期172-173,共2页
目的分析24例跟骨骨折术后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亚急性期伴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的护理.方法24例跟骨骨折术后应用VSD治疗亚急性期伴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患者,随机分为针对性护理组和常规干预组,每组12例.常规干预组患者接受常规临...
目的分析24例跟骨骨折术后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亚急性期伴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的护理.方法24例跟骨骨折术后应用VSD治疗亚急性期伴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患者,随机分为针对性护理组和常规干预组,每组12例.常规干预组患者接受常规临床护理,针对性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针对性护理组患者发生并发症1例,常规干预组患者发生并发症6例;针对性护理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8.33%明显低于常规干预组的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针对性护理组患者护理非常满意6例,满意6例,不满意0例,护理满意度为100.00%;常规干预组患者护理非常满意4例,满意4例,不满意4例,护理满意度为66.67%;针对性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干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骨骨折术后应用VSD治疗亚急性期伴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的针对性护理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术
负压封闭引流术
亚急性期伴
皮肤
软组织
坏死
缺损
护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旋转点逆行外踝上皮瓣修复在跟骨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黄秦邶
机构
汕尾市人民医院
出处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25期14-16,共3页
文摘
目的:分析低旋转点逆行外踝上皮瓣修复在跟骨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月汕尾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行跟骨骨折手术治疗后发生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修复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研究组则采用低旋转点逆行外踝上皮瓣修复。观察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情况;采用踝-后足评分量表(AOFAS)评估跟骨功能改善情况;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疼痛缓解时间、肿胀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跟骨功能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跟骨功能各项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研究组地面步行、后足活动、踝-后足稳定性、异常步态、足部对线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旋转点逆行外踝上皮瓣修复在跟骨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跟骨骨折患者跟骨功能,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安全性佳。
关键词
低旋转点逆行外踝上皮瓣修复
皮肤
软组织
坏死
缺损
效果
Keywords
Low rotation point reverse lateral supramalleolus flap repair
Skin and soft tissue necrosis
Effect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用低旋转点逆行外踝上皮瓣修复跟骨骨折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疗效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姚铿
谭宇顺
林明超
机构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中医院
出处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7年第24期44-47,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应用低旋转点逆行外踝上皮瓣修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行跟骨骨折手术治疗后切口处发生皮肤软组织损伤患者100例,根据切口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低旋转点逆行外踝上皮瓣修复对跟骨骨折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进行修复,对照组予以传统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对跟骨骨折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小腿皮瓣供区损伤程度,治疗后血管危象、皮瓣远端皮肤浅表坏死、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管危象、皮瓣远端皮肤浅表坏死、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切口近端距离外踝尖距离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旋转点逆行外踝上皮瓣是修复跟骨骨折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及钢板外露的较良好的治疗方法,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
低旋转点逆行外踝上皮瓣修复
跟骨骨折
术后
皮肤
软组织
坏死
缺损
疗效
Keywords
Low rotation point retrograde lateral malleolus flap repair
Calcaneal fracture
Postoperative skin and soft tissue necrosis defect
Efficacy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4例跟骨骨折术后应用VSD治疗亚急性期伴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的护理探析
被引量:
2
3
作者
刘淑凤
邵兵
机构
北部战区总医院手术室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31期172-173,共2页
文摘
目的分析24例跟骨骨折术后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亚急性期伴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的护理.方法24例跟骨骨折术后应用VSD治疗亚急性期伴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患者,随机分为针对性护理组和常规干预组,每组12例.常规干预组患者接受常规临床护理,针对性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针对性护理组患者发生并发症1例,常规干预组患者发生并发症6例;针对性护理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8.33%明显低于常规干预组的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针对性护理组患者护理非常满意6例,满意6例,不满意0例,护理满意度为100.00%;常规干预组患者护理非常满意4例,满意4例,不满意4例,护理满意度为66.67%;针对性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干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骨骨折术后应用VSD治疗亚急性期伴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的针对性护理效果确切.
关键词
跟骨骨折术
负压封闭引流术
亚急性期伴
皮肤
软组织
坏死
缺损
护理
分类号
R47 [医药卫生—护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低旋转点逆行外踝上皮瓣修复在跟骨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中的应用效果
黄秦邶
《中外医学研究》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应用低旋转点逆行外踝上皮瓣修复跟骨骨折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疗效分析
姚铿
谭宇顺
林明超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7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24例跟骨骨折术后应用VSD治疗亚急性期伴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的护理探析
刘淑凤
邵兵
《中国实用医药》
201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