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七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慧芝 杨晓群 +2 位作者 王素英 沈晓涵 王淑妍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85-387,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免疫表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男性4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62岁(46~86岁);发生部位肺、椎管、皮肤、鼻腔、淋... 目的探讨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免疫表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男性4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62岁(46~86岁);发生部位肺、椎管、皮肤、鼻腔、淋巴结、肾上腺、肾各1例;4例表现为发热,1例体检发现肺肿物,1例表现为左下肢活动障碍,1例表现为双下肢及腹部皮肤硬肿。镜下观察:瘤细胞主要聚集于小血管和毛细血管腔内。肿瘤细胞体积大,核深染或空泡状核、不规则,核仁明显,核分裂象常见。免疫表型:7例肿瘤细胞CD20、CD79a、白细胞共同抗原均弥漫强阳性,2例CD5阳性,Ki-67阳性指数均较高(约90%)。结论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是一种结外大B细胞淋巴瘤的罕见亚型,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预后很差;早期诊断,联合化疗,可以提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 临床病理特点 病理分析 白细胞共同抗原 免疫表型 皮肤 瘤细胞 早期诊断
原文传递
以新生儿硬肿为主要表现的早老症1例报告 被引量:4
2
作者 杨永朝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33期108-108,F0003,共2页
患儿因生后皮肤硬肿3d,于2013年6月513到北京军区总医院就诊,辅助检查显示,血常规:WBC17.70×10^9/L,N37.3%.L49.6%,M10。3%,RBC3.7×10^12。/L,Hb 125 g/L,PLT 405×10^9/L。凝血指标:PT 14.6 S,IN... 患儿因生后皮肤硬肿3d,于2013年6月513到北京军区总医院就诊,辅助检查显示,血常规:WBC17.70×10^9/L,N37.3%.L49.6%,M10。3%,RBC3.7×10^12。/L,Hb 125 g/L,PLT 405×10^9/L。凝血指标:PT 14.6 S,INR 1.32,FDP 14.9mg/L.APIT 41.0 s。6月5日行血生化检查:BUN8.90mmol//L.Cr51.0 μmol/L,TP54.2g/L,ALP38.8g/L,ALT 13 U/L,ALP 522.8 U/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主要表现 早老症 血生化检查 皮肤 医院就诊 北京军区 辅助检查
下载PDF
新生儿败血症83例临床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蔡宗瑾 陈修添 官希吉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1989年第5期195-197,共3页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和重要的感染性疾病,也是围产期主要的死因之一。因其症状与体征无特异性,往往易使诊断延误,影响治疗。兹将我院近6年(1982~1987年)收治的临床与病理诊断为败血症的83例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本组新...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和重要的感染性疾病,也是围产期主要的死因之一。因其症状与体征无特异性,往往易使诊断延误,影响治疗。兹将我院近6年(1982~1987年)收治的临床与病理诊断为败血症的83例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本组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标准是:凡有感染的病史和/或感染中毒的临床表现和/或外周血白细胞的异常和/或化脓性病灶等体征,并具备下列一项者,即可诊断:(1)血培养2次以上阳性;(2)血培养1次阳性,但临床表现明显,并且敏感抗生素治疗有效;(3)尸检符合败血症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期 感染性疾病 新生儿疾病 尸检资料 症状体征 皮肤 临床漏诊 颅内出血
原文传递
抚触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董欣英 牛庆婷 安佰军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 CAS 2008年第8期743-744,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 常规综合治疗 参麦注射液 疗效观察 抚触 多脏器功能衰竭 皮肤 主要表现
下载PDF
新生儿硬肿症护理5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韦云霞 《基层医学论坛》 2008年第9期275-276,共2页
新生儿硬肿症多因有皮肤硬肿而得名,新的医学名称为新生儿寒冷综合征(neonatal cold injury syndrone),简称新生儿冷伤。主要表现为低体温和皮肤硬结,重症可发生多器官功能损害。我院2003年以来收治了。5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现将... 新生儿硬肿症多因有皮肤硬肿而得名,新的医学名称为新生儿寒冷综合征(neonatal cold injury syndrone),简称新生儿冷伤。主要表现为低体温和皮肤硬结,重症可发生多器官功能损害。我院2003年以来收治了。5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现将治疗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护理 多器官功能损害 皮肤 寒冷综合征 新生儿冷伤 医学名称 主要表现
下载PDF
小儿弥漫性血管内凝血46例临床分析
6
作者 郭美莲 李文益 +2 位作者 钟志坚 吴葆菁 梁嘉泰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4年第9期611-612,共2页
关键词 临床分析 新生儿疾病 潘生丁 感染性疾病 儿科急症 支气管肺炎 新生儿免疫 急性心内膜炎 皮肤
下载PDF
木村病一例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鑫 李小峰 +1 位作者 温鸿雁 李芳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4期590-592,共3页
患者男,62岁,主因反复皮肤硬肿、结节28年,加重4年于2013年5月15日入院。患者于1958年起反复出现面部结节,质硬,伴瘙痒,不伴脱屑、疼痛,可自行消退,未予重视及治疗。1993年起多次就诊于太原市某医院,考虑为“神经性皮炎、系统... 患者男,62岁,主因反复皮肤硬肿、结节28年,加重4年于2013年5月15日入院。患者于1958年起反复出现面部结节,质硬,伴瘙痒,不伴脱屑、疼痛,可自行消退,未予重视及治疗。1993年起多次就诊于太原市某医院,考虑为“神经性皮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曾口服“激素、雷公藤等”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村病 系统性红斑狼疮 神经性皮炎 皮肤 自行消退 太原市 雷公藤 患者
下载PDF
左下肢黏液纤维肉瘤漏诊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8
作者 封国超 赵茂胜 +2 位作者 张亚强 张浩强 甄平 《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 CAS CSCD 2019年第3期376-379,共4页
患者,女,22岁,因“左大腿肿胀、疼痛、流脓进行性加重40余天”,于2018年4月9日入院。患者于入院40余天前因左大腿受伤后致肿胀、皮肤透亮,疼痛、活动受限,窦道形成,持续渗液,流脓,散发异味,在家用烤灯间断电疗,长期卧床,症状无缓解,并... 患者,女,22岁,因“左大腿肿胀、疼痛、流脓进行性加重40余天”,于2018年4月9日入院。患者于入院40余天前因左大腿受伤后致肿胀、皮肤透亮,疼痛、活动受限,窦道形成,持续渗液,流脓,散发异味,在家用烤灯间断电疗,长期卧床,症状无缓解,并进行性加重,肿胀部位皮温增高,皮肤硬肿形成,流脓增加,前来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就诊。患者发病以来进食差、间断恶心、呕吐,全身乏力、消瘦明显,长期卧床、结膜苍白、贫血貌、恶病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纤维肉瘤 文献复习 左下肢 进行性加重 漏诊 长期卧床 皮肤 兰州军区
原文传递
新生儿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一例
9
作者 闫宏山 崔光怀 +5 位作者 于俊凤 傅勇 徐传臻 刘文明 张国辉 李泽洪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71-472,共2页
患儿女,出生后48d,患儿出生时即被发现右大腿下端内侧有一包块,当时皮肤隆起不明显,范围较小,略发红,无发热。随时间包块逐渐增大,隆起明显,皮肤红斑分布,膝关节皮肤硬肿不能伸直。曾去当地县医院及省级医院治疗,均诊断为血... 患儿女,出生后48d,患儿出生时即被发现右大腿下端内侧有一包块,当时皮肤隆起不明显,范围较小,略发红,无发热。随时间包块逐渐增大,隆起明显,皮肤红斑分布,膝关节皮肤硬肿不能伸直。曾去当地县医院及省级医院治疗,均诊断为血管瘤,治疗未果,于2008年10月31日转入我院。既往史及家族史无遗传病可寻。出生时外院彩超示右大腿软组织肿胀;我院X线片示右股骨及膝关节未见明显异常;彩超示右股骨部软组织增厚,回声不均匀;MRI示右股骨下端软组织增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ENAUNAY综合征 KLIPPEL 新生儿 软组织 股骨下端 皮肤红斑 医院治疗 皮肤
原文传递
20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分析
10
作者 石淑霞 原成祥 王瑞喜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1期22-23,共2页
随着新生儿总死亡率逐渐下降,感染性疾病对新生儿的威胁日益突出。败血症已跃居新生儿死因的第4位,但该病因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极易漏诊。本文仅就我院1985年2月至1991年3月共收治20新生儿败血症,分析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 随着新生儿总死亡率逐渐下降,感染性疾病对新生儿的威胁日益突出。败血症已跃居新生儿死因的第4位,但该病因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极易漏诊。本文仅就我院1985年2月至1991年3月共收治20新生儿败血症,分析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新生儿除1例早产,余均足月顺产。男13例,占65%,女7例,占35%,最小日龄为生后4小时,1周内8例,1~2周7例,3~4周5例,最大生后4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 足月顺产 感染性疾病 临床分析 中性粒细胞比 血培养阳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 总死亡率 皮肤 脐部
下载PDF
新生儿产气杆菌败血症17例报告
11
作者 宋韶呜 徐英美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1989年第5期198-199,共2页
我院于1985~1988年间收治新生儿产气杆菌败血症17例。本病近年来有增多趋势,且临床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特报告于下。资料分析 1.病例选择:4年间我科共收治经血培养证实的新生儿产气杆菌败血症44例,其中17例符合全国... 我院于1985~1988年间收治新生儿产气杆菌败血症17例。本病近年来有增多趋势,且临床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特报告于下。资料分析 1.病例选择:4年间我科共收治经血培养证实的新生儿产气杆菌败血症44例,其中17例符合全国新生儿学术会议(1987上海)所制订诊断标准,①血培养脑脊液培养同时阳性者11例;②血培养两次以上阳性者6例。 2.一般资料:男15例,女2例。发病日龄:24小时以内5例,~3天8例,~7天4例。胎龄不足37周8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气杆菌 发病日龄 皮肤 羊膜早破 临床病情 脑脊液培养 学术会议 化脓性脑膜炎 肺出血 诊断标准
原文传递
营养不良性水肿——关于“出生伴全身性水肿,3小时皮肤硬肿”的病案讨论
12
作者 张静莉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5年第10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营养不良性水 全身性水 思考病案 病案讨论 皮肤 出生体重 早产儿 剖宫产
下载PDF
皮肤硬肿病样表现并发小脑髓母细胞瘤1例
13
作者 甘晓东 龙念渠 武连珍 《皮肤病与性病》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40-41,共2页
皮肤硬肿病样表现并发小脑髓母细胞瘤1例甘晓东,龙念渠,武连珍(安徽淮南第二矿工医院皮肤科,232062)患儿男,3岁,1989年4月10日入院。半年前左上臂屈侧、右大腿和左侧臀部相继出现条索状、圆形皮肤硬斑块,逐渐增... 皮肤硬肿病样表现并发小脑髓母细胞瘤1例甘晓东,龙念渠,武连珍(安徽淮南第二矿工医院皮肤科,232062)患儿男,3岁,1989年4月10日入院。半年前左上臂屈侧、右大腿和左侧臀部相继出现条索状、圆形皮肤硬斑块,逐渐增大,无自觉症状。患儿既往健康。家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小脑髓母细胞瘤
下载PDF
第41例——肌痛肌无力肿胀伴皮肤硬肿
14
作者 赖蓓 王芳 +1 位作者 程永静 黄慈波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376-377,共2页
1病历摘要 患者男,69岁。因四肢肌痛伴无力、肿胀2个月入院。入院前2个月,患者无诱因出现四肢肌肉疼痛伴无力.由近端肌肉始发,症状晨重暮轻,伴晨僵,〉1h,逐渐发展至远端肌肉.伴抬臂、握拳及下蹲困难.同时出现非凹陷性肌肉及... 1病历摘要 患者男,69岁。因四肢肌痛伴无力、肿胀2个月入院。入院前2个月,患者无诱因出现四肢肌肉疼痛伴无力.由近端肌肉始发,症状晨重暮轻,伴晨僵,〉1h,逐渐发展至远端肌肉.伴抬臂、握拳及下蹲困难.同时出现非凹陷性肌肉及关节肿胀,为进一步诊治于2004年12月20日入院。患者患病期间纳差明显,进食量仅为原来的1/3,体重下降10k,伴乏力、口干,无眼干、发热、盗汗,无口腔、外阴及下肢溃疡,无脱发,无面部红斑、下肢网状青斑及紫癜,无虹睫炎,无雷诺现象,无听力、视力下降,无呼吸困难及喘憋,无吞咽困难及呛咳,大小便如常。既往史:10年前.患者无诱因出现双下肢水肿,呈进行性加重。9年前,发现高血压,予降压0号治疗后.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2年前,反复出现声嘶。1年前,出现腰痛,发现房颤,均从未就诊。入院查体:神清语利,精神差.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双肺叩诊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86次/min。房颤律.心尖部可闻及SM2/6级杂音,腹壁皮肤发硬,腹部无压痛,未扪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减弱,双胫前中度凹陷性水肿,四肢肌力4-5级.病理征未引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痛肌无力 关节 皮肤 凹陷性水 肌肉疼痛 下肢溃疡 双下肢水 进行性加重 浅表淋巴结 移动性浊音
原文传递
POEMS综合征
15
作者 李振彬 刘彦卿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病例简介】 女,49岁。主因四肢皮肤硬肿10年。全身色素沉着5年,气短、腹胀1周入院。患者10年前出现双下肢及双眼睑水肿,2008-2009年曾于某三甲医院查肾功能、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均正常,尿常规:尿潜血(+~++),尿蛋... 【病例简介】 女,49岁。主因四肢皮肤硬肿10年。全身色素沉着5年,气短、腹胀1周入院。患者10年前出现双下肢及双眼睑水肿,2008-2009年曾于某三甲医院查肾功能、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均正常,尿常规:尿潜血(+~++),尿蛋白可疑阳性;24h尿蛋白定量0.3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H尿蛋白定量 综合征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双眼睑水 2009年 病例简介 皮肤 色素沉着
下载PDF
新生儿疾病
16
《中国临床护理》 1992年第1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疾病 吸氧浓度 捂热综合征 重度缺氧 轻度缺氧 复温 皮肤 头罩吸氧 实用护理杂志 新生儿时期
下载PDF
血管瘤-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牛利美 石晶 熊英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422-422,共1页
患儿男,22天,因"腹部、腰背部皮肤血管瘤进行性增大伴皮肤黄染6天"入院。患儿系第1胎第1产,足月剖宫产,无窒息抢救史,否认遗传病家族史。生后即发现左侧腹部、腰背部皮肤硬肿、青紫、红斑,诊断为"血管瘤",未予以治疗。生后16天发现... 患儿男,22天,因"腹部、腰背部皮肤血管瘤进行性增大伴皮肤黄染6天"入院。患儿系第1胎第1产,足月剖宫产,无窒息抢救史,否认遗传病家族史。生后即发现左侧腹部、腰背部皮肤硬肿、青紫、红斑,诊断为"血管瘤",未予以治疗。生后16天发现患儿腹部、腰背部血管瘤较前增大,伴瘀斑及皮肤黄染。查体:皮肤中度黄染,腹部、会阴部、左侧腰壁、后背部皮肤瘀斑、瘀点,表面皮肤呈暗红色并伴有硬肿,触之硬结样改变,尤以左侧腰壁、后背部为重(图1)。心肺腹及神经系统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血管瘤 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神经系统查体 皮肤黄染 皮肤 皮肤瘀斑 腰背部 进行性增大
原文传递
维生素E治疗氯丙嗪肌内注射引起的硬肿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晓娥 徐慧鸣 冯青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17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皮肤 肌内注射 维生素E 氯丙嗪 精神病患者 治疗 注射部位 常用方法 护理工作 疗效显著
下载PDF
新生儿败血症合并坏死性筋膜炎一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阙利双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1993年第5期208-208,共1页
患儿。女,13天,出生体重3000g。因发热3天,拒奶、吐沫、皮肤硬肿1天入院。查体:体温39.9℃,面色苍灰,反应差,呼吸浅促,心音低钝,心率180次,腹胀,肝肋下3.0cm,脐部有血性结痴,全身皮肤硬肿,前胸手背可见出血点。入院化验:血白细胞7500,... 患儿。女,13天,出生体重3000g。因发热3天,拒奶、吐沫、皮肤硬肿1天入院。查体:体温39.9℃,面色苍灰,反应差,呼吸浅促,心音低钝,心率180次,腹胀,肝肋下3.0cm,脐部有血性结痴,全身皮肤硬肿,前胸手背可见出血点。入院化验:血白细胞7500,中性粒细胞51%,淋巴细胞45,单核细胞4%,诊为新生儿败血症,硬肿症。即给予保温、吸氧、抗炎、纠正心衰、酸中毒以及其它综合措施下,病情一度好转。体温降至37.5~38℃,其后又加重,稽留高热,进行性贫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 坏死性筋膜炎 皮肤 进行性贫血 呼吸浅促 脐部 出血点 皮下捻发音 中性粒细胞
原文传递
嗜酸性筋膜炎发现后30年——我们真正了解吗?11例患者报道及文献回顾 被引量:1
20
作者 Antic M. Lautenschlager S. +1 位作者 Itin P.H. 张路坤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 2006年第11期53-53,共1页
Background: Eosinophilic fasciitis (EF) is a rare fibrosing disorder associated with peripheral eosinophilia and scleroderma-like induration of the distal extremities which affects substantially quality of life. Altho... Background: Eosinophilic fasciitis (EF) is a rare fibrosing disorder associated with peripheral eosinophilia and scleroderma-like induration of the distal extremities which affects substantially quality of life. Although the disease has been described 30 years ago, the etiology and pathomechanisms are still obscure, and consensus for therapy is lacking. Numerous case reports of patients with EF exist but series are scarce. Patients and Methods: Eleven patients with EF from the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Kantonsspital Aarau, the University Hospital Basel and the OutpatientClinic of Dermatology, Triemli Hospital Zurich, Switzerland, were retrospectively studied. Results:In 4 patients the initial diagnosis was not recognized by the referring non dermatologists. The median age was 55 years, excluding the youngest patient ever diagnosed with EF (age =1 year). All patients showed an induration of the skin, which led to painful contractures in the joints in 3 cases. All but 2 patients demonstrated edema. A slight predominance of the upper extremities was observed. Sclerodactyly was noticed in 1 patient. Three patients reported an initial trauma at the affected site. Two patients were tested positive for borreliosis. One patient subsequently developed aplastic anemia and Hashimoto thyroiditis. Visceral or extracutaneous involvement was absent. Eight patients had a full or partial recovery under corticosteroids whereas in 2, improvement could be achieved only with cyclosporine, azathioprine or cyclophosphamide. Conclusions: The diagnosis of EF can be established by clinical, laboratory and histological findings. In general, corticosteroids are highly efficacious in EF and only a minority of patients need other immunosuppressive or cytostatic dru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回顾 嗜酸性筋膜炎 硫唑嘌呤 嗜酸性细胞 皮肤科医师 皮肤 疼痛性 大学医院 初次就诊 病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