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皮下引流联合大黄、芒硝预防妇科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
作者 钱小玲 崔丽 金焱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6年第9期1302-1304,共3页
目的:观察皮下引流联合大黄、芒硝对妇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伴有术后切口愈合不良高危因素的妇科腹部手术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术中放置多侧孔硅胶负压引流管,术后三天开始用大黄:芒硝=... 目的:观察皮下引流联合大黄、芒硝对妇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伴有术后切口愈合不良高危因素的妇科腹部手术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术中放置多侧孔硅胶负压引流管,术后三天开始用大黄:芒硝=1:4研粉外敷切口,对照组术后三天开始用大黄:芒硝=1:4研粉外敷切口,观察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腹部切口常规时间拆线,均Ⅱ/甲愈合。对照组6例出现切口脂肪液化,敞开引流、换药,延期愈合4例,二期缝合2例,观察组切口脂肪液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切口平均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皮下引流联合大黄、芒硝比单用大黄、芒硝更能有效防止妇科腹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促进术后切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引流 大黄芒硝 脂肪液化 预防作用
下载PDF
特发性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术后两种引流方式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王亮 宋跃明 +5 位作者 曾建成 刘立岷 刘浩 李涛 龚全 裴福兴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9-123,共5页
目的:观察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后路矫形术后皮下引流与肌层下引流情况,比较两种引流方式的效果。方法:2005年2月~2007年9月在我院行后路脊柱侧凸矫形同种异体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89例,其中放置皮下引流组(A组)42例,放置肌层... 目的:观察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后路矫形术后皮下引流与肌层下引流情况,比较两种引流方式的效果。方法:2005年2月~2007年9月在我院行后路脊柱侧凸矫形同种异体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89例,其中放置皮下引流组(A组)42例,放置肌层下引流组(B组)47例。收集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数据,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及身体质量指数)、术前侧凸分型与主弯Cobb角、术中资料(手术时间、估计失血量、自体血同输量、输异体红细胞悬液及术中融合节段)、术后切口引流量、术后输血量、术后发热时间与72h体温峰值、术后置管时间及出院时切口愈合等级,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人口统计学资料、术前主弯Cobb角、主要侧凸类型比例和术中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A组平均引流量为26.67±26.61ml(0~90m1),平均输血量为红细胞悬液0.76±1.34U(0~5U),平均发热天数为2.14±1.39d(0~6d),72h体温峰值为37.95±0.53℃(37.3~39-3℃),平均置管时间为1.86±0.36d(1~2d);术后B组平均引流量为1343.13±555.41ml(700~2350ml),平均输血量为红细胞悬液2.44±2.00U(0~5.5U),平均发热灭数为1.75±1.24d(0~4d),72h体温峰值为37.82±0.44℃(37.3~38.7℃),平均置管时间为5.13±1.20d(3~7d)。两组术后切口引流量、置管时间及术后输血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发热天数、72h体温峰值及切口愈合等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未出现切口感染。结论:特发性脊柱侧凸后路矫形术后放置皮下引流与肌层下引流相比.前者能够减少术后切口引流量、置管时间及术后输血量,同时未增加切口感染率,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脊柱侧凸 皮下引流 肌层下引流 后路矫形术
下载PDF
皮下留置负压引流管促进妇科手术切口愈合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朱振宁 冯艳红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1年第3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皮下留置负压引流管对预防妇科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效果。方法将在我科住院的523例妇科手术患者(且皮下脂肪厚度大于3 cm),随机分成两组:A组为观察组,共226例,B组为对照组,共297例;A组术中缝合腹壁切口时,皮下留置负压引流管,引... 目的探讨皮下留置负压引流管对预防妇科手术切口愈合不良的效果。方法将在我科住院的523例妇科手术患者(且皮下脂肪厚度大于3 cm),随机分成两组:A组为观察组,共226例,B组为对照组,共297例;A组术中缝合腹壁切口时,皮下留置负压引流管,引流管术后持续负压引流至引流物明显减少时拔出;B组常规缝合切口,未留置引流管。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腹部切口的甲级愈合率及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二次缝合率。结果两组患者腹部切口的甲级愈合率,A组92.47%,B组为86.5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二次缝合率A组为0.88%,而B组为5.0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皮下留置负压引流管能有效提高妇科手术切口的甲级愈合率,降低切口二次缝合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流 皮下引流 腹壁切口 愈合
下载PDF
皮下引流管促进子宫下段剖宫产腹部纵切口愈合的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孙会平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70-1371,共2页
目的:通过子宫下段剖宫产腹部纵切口皮下脂肪层放置引流管的观察探讨皮下引流管对于子宫下段剖宫产腹部纵切口愈合作用。方法:选取子宫下段剖宫产腹部纵切口采用自制引流管150例为观察组,子宫下段剖宫产腹部纵切口行常规皮内缝合150例... 目的:通过子宫下段剖宫产腹部纵切口皮下脂肪层放置引流管的观察探讨皮下引流管对于子宫下段剖宫产腹部纵切口愈合作用。方法:选取子宫下段剖宫产腹部纵切口采用自制引流管150例为观察组,子宫下段剖宫产腹部纵切口行常规皮内缝合1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切口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皮下引流管引流技术是预防脂肪液化、促进剖宫产切口愈合方便、有效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引流 子宫下段剖宫产 腹部切口愈合
原文传递
皮下引流促进肥胖剖宫产产妇切口愈合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卫海燕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23期2850-2851,共2页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变化,肥胖产妇比例日益增多,有研究显示,肥胖产妇剖宫产率明显増加[1]。而肥胖引起的腹部脂肪堆积会对剖宫产造成严重影响,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比例较正常体重孕妇明显升高。现我院采用肥胖孕妇剖宫...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变化,肥胖产妇比例日益增多,有研究显示,肥胖产妇剖宫产率明显増加[1]。而肥胖引起的腹部脂肪堆积会对剖宫产造成严重影响,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比例较正常体重孕妇明显升高。现我院采用肥胖孕妇剖宫产术中放置皮下引流管的方法有效提高了切口愈合率,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愈合不良 剖宫产产妇 肥胖产妇 临床观察 皮下引流 肥胖孕妇 剖宫产术后 切口愈合率
下载PDF
单侧膝关节表面置换:经皮下引流与关节腔引流及无引流的对照 被引量:2
6
作者 方锐 梁治权 +4 位作者 孟庆才 邓迎杰 宋玉成 史亮 艾力江.阿斯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3期8141-8144,共4页
背景: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中是否放置引流以及放置引流的方式,一直都存在争议。目的:在关节腔引流与无引流基础上临床实践了皮下引流,评价皮下引流在单侧膝关节表面置换过程中的价值。方法: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将101例拟行单侧膝关... 背景: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中是否放置引流以及放置引流的方式,一直都存在争议。目的:在关节腔引流与无引流基础上临床实践了皮下引流,评价皮下引流在单侧膝关节表面置换过程中的价值。方法: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将101例拟行单侧膝关节表面置换的患者分为3组,皮下引流组35例,关节腔引流组32例,无引流组34例。分别比较3组患者膝关节表面置换后的引流量、输血量与血红蛋白下降值;并对3组患者的置换后并发症及膝关节功能康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结论:皮下引流组的皮下瘀斑面积(11~30cm2,>30cm2)、置换后3d膝关节周径增加率均小于关节腔引流组及无引流组(P<0.05);皮下引流组输血量、置换后24h引流量、置换后48h血红蛋白下降值均低于关节腔引流组(P<0.05)。置换后肢体疼痛评分、关节屈曲度、1年随访膝关节感染发生率等方面3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单侧膝关节表面置换后放置皮下引流较关节腔引流及无引流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表面置换 皮下引流 关节腔引流 关节活动度 前瞻性试验
下载PDF
皮下引流管促进剖宫产腹部切口愈合的观察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欢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第6期66-66,104,共2页
目的:探讨留置皮下引流管及皮内缝合并免缝合皮下脂肪对剖宫产腹部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选取200例本科室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留置皮下引流管并免缝合皮下脂肪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缝合... 目的:探讨留置皮下引流管及皮内缝合并免缝合皮下脂肪对剖宫产腹部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选取200例本科室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留置皮下引流管并免缝合皮下脂肪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缝合法,比较两组患者切口的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切口愈合率为95%,数据分析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甲类愈合100%,对照组仅为8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丙类切口愈合欠佳和切口感染的患者中,对照组多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留置皮下引流管并免缝合皮下脂肪的缝合方式应用于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有效防止脂肪液化、切口感染,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引流 切口愈合 剖宫产
下载PDF
皮下引流在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后路矫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陈亮元 梁锦前 +1 位作者 曹奇 唐国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489-1491,共3页
[目的]观察脊柱侧弯术后放置伤口皮下引流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05年1月~2010年6月接受后路矫形术且放置肌层下引流的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26例,男9例,女17例,年龄11~19岁,平均15.29岁;同期接受后路矫形术且放置皮下引流的特发性... [目的]观察脊柱侧弯术后放置伤口皮下引流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05年1月~2010年6月接受后路矫形术且放置肌层下引流的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26例,男9例,女17例,年龄11~19岁,平均15.29岁;同期接受后路矫形术且放置皮下引流的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33例,男12例,女21例,年龄11~18岁,平均14.89岁。比较两组患者的引流量、术后同种异体血输血量、术后发热时间及体温峰值、敷料更换频率以及出院时伤口愈合情况并随访观察两组患者伤口是否出现迟发感染等。[结果]皮下引流组患者平均引流量为39.33 ml(0~298 ml),术后平均输血量为浓缩红细胞0.38 U(0~4 U),术后平均发热天数为4.21 d(2~9 d),体温峰值为38.45℃(37.4~39.6℃);肌层下引流组患者平均引流量为790.00 ml(100~1 780 ml),术后平均输血量为浓缩红细胞0.88 U(0~6U),术后平均发热天数为3.45 d(1~9 d),体温峰值为38.15℃(37.4~39.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皮下引流组与肌层下引流组相比,伤口敷料更换频率增加(P<0.05),但出院时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没有统计学差异。经随访皮下引流组与肌层下引流组均未出现迟发感染征象。[结论]脊柱侧弯矫形术后放置伤口皮下引流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引流量、术后输血量,且并不增加术后伤口并发症以及再手术率。因此,脊柱侧弯术后放置皮下引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引流 后路侧弯矫形术 病例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预置皮下负压引流管在急腹症腹部切口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袁东辉 《基层医学论坛》 2016年第35期4997-4998,共2页
目的观察术中预置皮下负压引流管对急腹症腹部污染切口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6年1月我院120例行急腹症剖腹手术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其中60例术中预置皮下负压引流管引流,60例常规方法关腹。观察2组患者切口感染率、脂肪... 目的观察术中预置皮下负压引流管对急腹症腹部污染切口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6年1月我院120例行急腹症剖腹手术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其中60例术中预置皮下负压引流管引流,60例常规方法关腹。观察2组患者切口感染率、脂肪液化率、丙类切口愈合率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率、脂肪液化率、丙类切口愈合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腹症腹部污染切口处预置皮下负压引流管,可以有效降低切口液化及感染率,降低丙类切口愈合发生率,缩短住院天数,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腹症 污染切口 皮下引流 负压 伤口愈合
下载PDF
腹部脂肪增厚产妇皮下引流不缝合脂肪层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翠玲 张继 《社区医学杂志》 2020年第4期276-278,共3页
目的目前针对剖宫产术后切口的缝合主要有皮下缝合联合美容缝合,但切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本研究探讨皮下引流不缝合脂肪层在腹部脂肪增厚产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02-01-2019-06-30本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 目的目前针对剖宫产术后切口的缝合主要有皮下缝合联合美容缝合,但切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本研究探讨皮下引流不缝合脂肪层在腹部脂肪增厚产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02-01-2019-06-30本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按组间基本特征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2/0可吸收缝线间断缝合皮下筋膜,连带部分脂肪组织,观察组实施皮下引流管不缝合脂肪层形式进行切口处理,比较两组切口相关并发症、手术操作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22,P<0.001。观察组操作时间为(3.1±0.3)min,短于对照组的(15.3±2.1)min,t=57.511,P<0.001;操作过程出血量为(0.2±0.1)min,少于对照组的(1.2±0.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721,P<0.001。观察组术后下床时间为(1.4±0.2)d,短于对照组的(2.4±0.2)d,t=29.069,P<0.001;切口愈合时间为(6.2±0.3)min,短于对照组的(9.3±0.5)d,t=53.165,P<0.001;术后住院时间为(2.3±0.2)d,短于对照组的(2.6±0.2)d,t=10.607,P<0.001。结论针对皮下脂肪增厚剖宫产者,实施皮下引流处理切口,能有效减少切口相关并发症,促进切口早期愈合,降低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引流 不缝合脂肪层 腹部脂肪增厚 产妇 剖宫产
原文传递
25例化脓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术后皮下引流的体会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兵社 王世选 《临床医药实践》 2009年第7期557-557,560,共2页
急性阑尾炎施行阑尾切除后的主要并发症仍是切口感染,尤其是化脓坏疸穿孔性阑尾炎。对体质弱、肥胖或合并糖尿病者切口感染率更高。统计1995年-2005年73例化脓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有不同程度切口感染24例,切口感染率达33%。
关键词 坏疽穿孔性阑尾炎 阑尾炎术后 皮下引流 化脓 坏疸 切口感染率 急性阑尾炎 并发症
下载PDF
妇科良性疾病患者小切口开腹手术后皮下引流与不引流的比较——一项随机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Panici PB 刘国艳 顾向应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C003-C003,C004,共2页
关键词 妇科良性疾病 小切口 开腹手术 皮下引流
下载PDF
自制皮下引流管对于促进妇科腹部纵切口愈合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雅丽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77-878,共2页
目的:探讨自制皮下引流管对于妇科腹部纵切口愈合及对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妇科手术腹部切口采用自制引流管的患者75例为观察组,切口行常规皮内缝合患者7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切口愈合情况... 目的:探讨自制皮下引流管对于妇科腹部纵切口愈合及对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妇科手术腹部切口采用自制引流管的患者75例为观察组,切口行常规皮内缝合患者75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口甲级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妇科肿瘤腹部切口采用自制引流管引流技术预防脂肪液化、促进腹部刀口愈合是一种方便、有效的治疗措施,易于患者接受,方法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肿瘤 腹部切口 皮下引流
原文传递
自制皮下引流管在预防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廉金明 田万科 +2 位作者 张振刚 强生璞 张仲生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670-672,共3页
目的探讨自制皮下引流管在预防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1995年4月至2011年4月期间收治的1 080例行腹部手术肥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术中未放置皮下引流管者376例(对照组),术中采用切口放置自制皮下引流管者... 目的探讨自制皮下引流管在预防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1995年4月至2011年4月期间收治的1 080例行腹部手术肥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术中未放置皮下引流管者376例(对照组),术中采用切口放置自制皮下引流管者704例(观察组)。结果观察组704例患者术后无切口脂肪液化发生,切口一期愈合,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为0;而对照组376例患者中有58例发生切口脂肪液化,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为15.4%,伤口经多次换药后愈合。结论放置皮下引流管有利于减少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痛苦,缩短了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引流 切口脂肪液化 预防
原文传递
比较皮下缝合和皮下引流对预防剖宫产术后切口裂开的随机临床试验
15
作者 谢静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C001-C002,共2页
关键词 剖宫产 术后 切口裂开 皮下缝合 皮下引流
下载PDF
骨缝引流在分离型开放性颅骨骨折清创术中的应用
16
作者 彭海涛 贺志华 +2 位作者 沈一问 宋惠明 曾刚 《浙江创伤外科》 2010年第5期646-647,共2页
本院于2005年以来对收治的分离型开放颅骨骨折31例在清创术中常规应用骨缝引流,与收集的2005年前类似病例25例采用不引流或普通皮下引流进行结果对照,报告如下。
关键词 开放性颅骨骨折 皮下引流 常规应用 清创术 分离型 骨缝 引流
下载PDF
皮下置管负压引流在肥胖大肠癌患者手术中的应用观察
17
作者 赵贤宝 马云 《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2年第5期17-18,共2页
为探讨肥胖大肠癌患者手术中应用皮下置管负压引流促进术后创口愈合的临床价值,将60例肥胖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应用皮下置管负压引流,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方法逐层关腹。结果显示,观察组创口裂开率、脂肪液化率、甲... 为探讨肥胖大肠癌患者手术中应用皮下置管负压引流促进术后创口愈合的临床价值,将60例肥胖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应用皮下置管负压引流,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方法逐层关腹。结果显示,观察组创口裂开率、脂肪液化率、甲级愈。合率及平均住院时间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皮F置管负压引流在肥胖大肠癌患者关腹时应用,可以有效地促进术后创口愈合,方法简单、经济,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皮下引流 创口愈合
原文传递
皮下引流管对预防腹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18
作者 崔健 彭健 +1 位作者 张阳德 肖维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2926-2927,共2页
目的探讨皮下引流管对于减少腹部外科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作用。方法比较腹部外科手术后,放置皮下引流管组及未放置组之间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切口二期清创缝合率。结果皮下引流管组切口感染率为2.48%,较未放置皮下引流管组切口感染率为8... 目的探讨皮下引流管对于减少腹部外科手术术后切口感染的作用。方法比较腹部外科手术后,放置皮下引流管组及未放置组之间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切口二期清创缝合率。结果皮下引流管组切口感染率为2.48%,较未放置皮下引流管组切口感染率为8.25%,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切口感染患者的二期清创缝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放置皮下引流管可以降低腹部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下引流 腹部手术 切口感染
原文传递
皮下置管引流及切口预置抗菌薇乔线延期缝合预防腹部Ⅲ类手术切口感染 被引量:18
19
作者 范存静 刘超 +2 位作者 何艳新 申东方 庞志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45-747,共3页
目的:探讨皮下置管引流及切口预置抗菌薇乔线延期缝合对腹部Ⅲ类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将所收集的504例Ⅲ类切口腹部外科手术患者分成3组:A组(术后彻底冲洗切口后行一期缝合)143例,B组(术后关闭腹膜至腹直肌前鞘后切口预置抗菌薇... 目的:探讨皮下置管引流及切口预置抗菌薇乔线延期缝合对腹部Ⅲ类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将所收集的504例Ⅲ类切口腹部外科手术患者分成3组:A组(术后彻底冲洗切口后行一期缝合)143例,B组(术后关闭腹膜至腹直肌前鞘后切口预置抗菌薇乔线未缝合)190例,C组(术后皮下放置引流管)171例。比较3组术后切口感染率及切口二期清创缝合率。结果:A组有11例切口感染,感染率为7.69%;B组有4例切口感染,感染率为2.11%;C组有3例切口感染,感染率为1.75%。3组总体切口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切口感染率较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 7)。3组切口感染患者二期清创缝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Ⅲ类切口腹部外科手术后预置抗菌薇乔线切口延期缝合及放置皮下引流管的方法可以降低切口感染率,但不能降低感染切口的二期清创缝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伤口感染 延期缝合 抗菌薇乔线 皮下引流
下载PDF
皮下置细血浆引流管联合TDP治疗器治疗肥胖患者胃肠道肿瘤术后切口脂肪液化530例 被引量:7
20
作者 方志 陈庆永 王春友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6期3016-3019,共4页
目的:探讨皮下置细血浆引流管联合TDP特定电磁波治疗器(俗称神灯)照射切口对治疗肥胖患者胃肠道肿瘤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价值.方法:前瞻性选择我院普外科及急诊外科2005-05/2008-05行胃肠肿瘤手术的肥胖患者1050例,依据不同的术后治疗方... 目的:探讨皮下置细血浆引流管联合TDP特定电磁波治疗器(俗称神灯)照射切口对治疗肥胖患者胃肠道肿瘤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价值.方法:前瞻性选择我院普外科及急诊外科2005-05/2008-05行胃肠肿瘤手术的肥胖患者1050例,依据不同的术后治疗方式随机分为皮下引流组(n=530)和对照组(n=520),两组均给予预防性抗生素治疗.观察切口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切口感染发生率及切口裂开发生率等各项指标.结果:引流组478例术后第3天拔除引流管,17例术后第4-5天拔除引流管,伤口甲级愈合;对照组137例进行二期缝合.引流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13.3±3.6vs20.6±11.6;19.8±4.6vs31.5±10.5,均P<0.05).两组切口裂开发生率及切口感染发生率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肥胖患者胃肠道肿瘤手术后切口皮下置细血浆引流管联合神灯照射切口有利于切口愈合,能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皮下引流 腹部切口 脂肪液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