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4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跨层结构“的时候”的词汇化与语法化 被引量:5
1
作者 方清明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4-101,共8页
从上古到中古,"时候"由并列短语到并列名词,并进一步演变为偏义复合词。"的时候"组合出现在明代,到清代有了较大发展。在"X的时候,Y"结构里,事件X是事件Y的参照时间,它们构成主从复句。跨层结构"的... 从上古到中古,"时候"由并列短语到并列名词,并进一步演变为偏义复合词。"的时候"组合出现在明代,到清代有了较大发展。在"X的时候,Y"结构里,事件X是事件Y的参照时间,它们构成主从复句。跨层结构"的时候"发生词汇化、语法化的动因主要是高频使用、重新分析、特定的句法环境与位置、词义变化。"的时候"词汇化、语法化的不彻底性与音节数量、语义虚实、凝固程度、使用框式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候 时候 词汇化 跨层结构 语法化
原文传递
“的时候”误用的词汇语用批评 被引量:2
2
作者 侯国金 《当代外语研究》 2013年第10期13-17,77,共5页
本文从词汇语用学视角考察了汉语"的时候"的种种用法,着力批评了其误用。文章阐述了该表达式的结构特征与语义特征。认为无标记用法是"谓词性定语+的时候"构式。文章把无标记和有标记的"的时候"构式的使... 本文从词汇语用学视角考察了汉语"的时候"的种种用法,着力批评了其误用。文章阐述了该表达式的结构特征与语义特征。认为无标记用法是"谓词性定语+的时候"构式。文章把无标记和有标记的"的时候"构式的使用分为A、B、C三类。A类是"得体、有语效"的"正用",B类为不是很"得体"、"语效"也不是很高的"惯用",而C类为根本不"得体"、根本没有"语效"的"误用"。文章通过大量媒体实例说明了"的时候"的滥用正危及汉语的纯洁性,还分析了其词汇(社会)语用根源,最后呼吁人们"慎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候 标记 结构特征 语义特征 误用
原文传递
从社会语用视角看“(的)时候”的语用偏误 被引量:2
3
作者 田霞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181-184,共4页
"的时候"子句为主句提供"时间框架",文章基于社会语用视角,对这一句式中的"的时候"的羡余现象进行描述性分析,强调了时点与时段的区别与联系,从深层次提出了时候短语的时点层级系统性,并主张以其表达功... "的时候"子句为主句提供"时间框架",文章基于社会语用视角,对这一句式中的"的时候"的羡余现象进行描述性分析,强调了时点与时段的区别与联系,从深层次提出了时候短语的时点层级系统性,并主张以其表达功能类型来克服这一语用偏误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点层级 时候 羡余 语用偏误
下载PDF
从功能的视角看“的时候”
4
作者 张春燕 《湖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2-164,共3页
本文尝试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视角出发,对汉语"的时候"进行功能分析,旨在提供一个功能角度解释。"的时候"可以分析为助词"的"与名词"时候"的词语搭配之外,还可能是"的"与"时候&q... 本文尝试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视角出发,对汉语"的时候"进行功能分析,旨在提供一个功能角度解释。"的时候"可以分析为助词"的"与名词"时候"的词语搭配之外,还可能是"的"与"时候"融合成"的时候",形成一种语法手段;从词汇到语法,意义逐步虚化,体现了词汇与语法的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候 结构 功能 词汇与语法互补
下载PDF
贞贞是个“慰安妇”——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解析 被引量:31
5
作者 董炳月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1-219,共9页
本文在确认《我在霞村的时候》中的贞贞曾是“慰安妇”的身份之后,指出以往研究者们不论将贞贞视为“变节者”或者“英雄”,都偏离了作品的本意。在本质上,《我在霞村的时候》是一篇表现女性之孤独与女性之困境的小说,是一篇“纯粹为女... 本文在确认《我在霞村的时候》中的贞贞曾是“慰安妇”的身份之后,指出以往研究者们不论将贞贞视为“变节者”或者“英雄”,都偏离了作品的本意。在本质上,《我在霞村的时候》是一篇表现女性之孤独与女性之困境的小说,是一篇“纯粹为女性”的作品。虽然它是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圣地延安创作的,但在这篇小说里,女性问题超越了国家、民族问题,被还原为纯粹的女性问题。换言之,性别的悲剧在小说中被用超国家、超民族这种极端的形式表现出来。作品中“女人真作孽”、“女人真倒霉”之类的议论,才是其主题之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在霞村时候 “慰安妇” 解析 丁玲 抗日战争时期 女性问题 “英雄” 革命圣地 民族问题 形式表现 作品 研究者 小说 纯粹 国家 女人 孤独 创作 悲剧
下载PDF
时间形式的时候化:社会时间形式的改变及其当代现状 被引量:34
6
作者 郑作彧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1-36,共16页
社会时间形式是一种根据相应的社会时间结构所形成的安排日常行动与协调社会互动的模式。它镶嵌在社会中,随着社会变迁而改变。近代时间形式出现了从"时序化"转变为"时候化"的趋势;社会运作的整体韵律在当代呈现出&... 社会时间形式是一种根据相应的社会时间结构所形成的安排日常行动与协调社会互动的模式。它镶嵌在社会中,随着社会变迁而改变。近代时间形式出现了从"时序化"转变为"时候化"的趋势;社会运作的整体韵律在当代呈现出"有条件的同时性"以及"风险的常态化"这两种主要特质。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学的时间研究必须从更多方面探讨关于时间权力的斗争与抗衡,这也将是时间研究未来的重要任务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时间 时间形式 时间结构 时候”(kairos) “时间形式时候化” 风险
下载PDF
都是辩解——《色·戒》和《我在霞村的时候》 被引量:11
7
作者 郜元宝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4-140,共7页
竟有那么多自以为是的家伙把《色·戒》这部极戆的片子捧得天花乱坠,我真觉得奇怪。有什么好?无非让一个名叫梁朝伟的香港酷星又扮了一把酷,顺便带红了一个名叫汤唯的内地青涩妹。非要说大有深意,也不过以华丽媚俗的电影画面迎合了... 竟有那么多自以为是的家伙把《色·戒》这部极戆的片子捧得天花乱坠,我真觉得奇怪。有什么好?无非让一个名叫梁朝伟的香港酷星又扮了一把酷,顺便带红了一个名叫汤唯的内地青涩妹。非要说大有深意,也不过以华丽媚俗的电影画面迎合了日益骨头轻的新世纪文化而已。具体地说就是为女性盲目献身提供合法性依据,让已经失贞的感到值得并引以为自豪,同时为跃跃欲试的后继者提供"我傻所以我可爱"的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丁玲 隐含作者 《我在霞村时候 王佳芝 贞贞 《色·戒》
原文传递
未完成的启蒙——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新解 被引量:7
8
作者 唐克龙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385-388,共4页
从启蒙现代性的视角来看,《我在霞村的时候》延续了"五四"运动的启蒙主义传统,提出了个人自由、婚姻自主的重大命题。但是这一主题被小说表面的"革命"叙事所遮蔽:"革命"中断了"启蒙"。一般来说... 从启蒙现代性的视角来看,《我在霞村的时候》延续了"五四"运动的启蒙主义传统,提出了个人自由、婚姻自主的重大命题。但是这一主题被小说表面的"革命"叙事所遮蔽:"革命"中断了"启蒙"。一般来说,"革命"并不一定总是与"启蒙"相冲突,但在这篇小说中,作者显然认为,"革命"是与"启蒙"相冲突的。这就构成了小说在结构和叙事上的内在张力,使得它的意蕴扩张,具有了超越"革命"的不一般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玲 《我在霞村时候 革命 未完成启蒙
下载PDF
女性的愤懑和挣扎——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我在霞村的时候》解读 被引量:8
9
作者 蓝棣之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1998年第4期64-72,共9页
丁玲的中篇日记体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写于1927年,发表于1928年2月《小说月报》)和短篇《我在霞村的时候》(写于1940年,未在延安发表,胡风在重庆编入丁玲创作集《我在霞村的时候》,1946年新知书店出版),以及中篇小说《在医院中》(... 丁玲的中篇日记体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写于1927年,发表于1928年2月《小说月报》)和短篇《我在霞村的时候》(写于1940年,未在延安发表,胡风在重庆编入丁玲创作集《我在霞村的时候》,1946年新知书店出版),以及中篇小说《在医院中》(写作日期不详,最初发表于延安出版的《谷雨》,后刊载于重庆出版的《文艺阵地》,1942年8月25日),还有杂文《三八节有感》(写于1942年3月8日三八节清晨,发表于3月9日的延安《解放日报》“文艺”副刊),都是举世周知的作品.之所以举世周知,是因为在50年代的反右派政治运动中,“丁玲、陈企霞反党集团”受到彻底清算,《人民日报》、《文艺报》发表了批判丁玲作品的文章,《文艺报》又出了个“再批判”特辑,把“十五六年前放出来的一批毒草重新发表出来”,当时国家最高领袖还为此写了“重要按语”.当我们今天重新阅读这些作品,不难看出丁玲在其中触及了很重要的问题,然而,重要的是,丁玲所写的并不是什么反党的“八股文”,而是女性的体验和思考,是女性的情欲、理性、拒绝与超越,是深沉的自叙传、血泪书和忏悔录,是女性苦苦挣扎的艺术记录.这些作品敢于直面女性自身的冲突和挑战危难的处境,写出了女性意识最初然而也是最根本的觉醒,可谓女性文学早开的奇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在霞村时候 《莎菲女士日记》 丁玲 女性主义 文学批评 日记体小说 50年代 “自叙传” 作品 女大学生
下载PDF
女性·身体·政治——从三部小说文本看建构女性自主性身体叙事的艰难历程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传霞 《贵州社会科学》 2003年第6期76-80,共5页
女性运用自己的身体救国救民 ,这是男权社会制造的让女性自我沉醉、自我欺骗的政治神话 ,是让女性放弃自身的真实需求而世代仿效、复制的毒素。女性要确立自我的主体位置 ,真正实现人生价值 ,必须戳穿这种篡改、利用女性的叙述话语的假... 女性运用自己的身体救国救民 ,这是男权社会制造的让女性自我沉醉、自我欺骗的政治神话 ,是让女性放弃自身的真实需求而世代仿效、复制的毒素。女性要确立自我的主体位置 ,真正实现人生价值 ,必须戳穿这种篡改、利用女性的叙述话语的假面 ,建立女性自己的身体叙述学。然而 ,建立女性身体叙事是一条布满迷雾与陷阱的道路。从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到铁凝的《麦秸垛》、毕淑敏的《女人之约》 ,这跨越了半个世纪的女性文本清晰地展示了建构女性自主权身体叙事的艰难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 小说文本 叙述话语 《我在霞村时候 沉醉 女性自我 女性文本 女性身体 建构 历程
下载PDF
特殊群体从宽处罚规定司法适用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宪权 周舟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4-61,共8页
《刑法修正案(八)》中有关特殊群体从宽处罚的规定具有合理性,但也有一定的模糊性。老年人从宽处罚规定中的"已满75周岁"的时间节点,应理解为"审判的时候"。老年人从宽处罚及不适用死刑规定中的"审判的时候&qu... 《刑法修正案(八)》中有关特殊群体从宽处罚的规定具有合理性,但也有一定的模糊性。老年人从宽处罚规定中的"已满75周岁"的时间节点,应理解为"审判的时候"。老年人从宽处罚及不适用死刑规定中的"审判的时候"的时间节点,应理解为一审判决确定时已满75周岁。未成年人累犯排除规定中的"不满18周岁",应理解为实施后罪时不满18周岁。未成年人既不能构成一般累犯,也不能构成毒品再犯和特殊累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5周岁 18周岁 怀孕妇女 审判时候 累犯
下载PDF
革命中的女性角色——《我在霞村的时候》与《色·戒》比较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理慧 《理论月刊》 2007年第1期134-136,共3页
丁玲和张爱玲共同关注了革命中的女性角色被双重利用双重伤害的生存困境,对在革命中贞贞的国家至上与王佳芝的爱情至上的不同展示中凸现了两人不同的写作立场,从而演绎出了两个不同的文本。
关键词 革命 女性角色 我在霞村时候 色·戒
下载PDF
古典忠贞观的现代变奏——以《我在霞村的时候》为中心 被引量:7
13
作者 邵宁宁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32-137,共6页
本文以丁玲小说为中心 ,通过文本分析 ,探讨了作品所体现的忠贞观及其存在形态 ,以及这种观念在特定历史阶段与民族国家建设及个人主义观念之间的复杂关系 ,从而揭示出中国社会伦理观从古典到现代的一段演变轨迹。
关键词 《我在霞村时候 丁玲 古典忠贞观 社会伦理观 小说创作 文学研究
原文传递
试析“VP了的时候” 被引量:6
14
作者 黄敏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2000年第3期44-51,共8页
关于“了”能否出现在“VP的时候”中的问题,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外语言学者的广泛注意,Ross(1995)、戴耀晶(1996)等都作了相关论述。
关键词 汉语语法 “VP了时候 句法 语义
全文增补中
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研究综述 被引量:7
15
作者 宾恩海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66-72,共7页
对《我在霞村的时候》的最初的直接评价是 194 8年冯雪峰“发现”  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研究综述              了这一小说的主题意蕴和人物塑造的重大价值。 5 0— 70年代许多日本学者关注其创作特点 ,他们的阅读... 对《我在霞村的时候》的最初的直接评价是 194 8年冯雪峰“发现”  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研究综述              了这一小说的主题意蕴和人物塑造的重大价值。 5 0— 70年代许多日本学者关注其创作特点 ,他们的阅读具有明显的自我反省色彩 ,而中国学者则从政治革命视角理解这一小说并走向极端化。 80— 90年代的研究则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冷峻的多样性气象 ,直接关注这一小说深层性的创作本身的问题 ,甚至置放在现代女性文学的美学特征、心理现实主义、欧美现代小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玲 《我在霞村时候 研究综述 小说创作 主题 人物形象
下载PDF
论“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被引量:5
16
作者 曾龙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9-131,共3页
我国刑法规定了“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这一规定的含义是指人民法院对案件审判前的羁押阶段和审判案件阶段怀孕的妇女均不得“判处死刑”。但这一规定并不能排除对孕妇判处和执行死刑的可能性,并且可能导致出现违背立法精... 我国刑法规定了“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这一规定的含义是指人民法院对案件审判前的羁押阶段和审判案件阶段怀孕的妇女均不得“判处死刑”。但这一规定并不能排除对孕妇判处和执行死刑的可能性,并且可能导致出现违背立法精神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在保护孕妇、新生儿及新生儿的母亲包括流产后的妇女权益的立法精神指导下尽快完善有关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死刑 审判时候
下载PDF
词汇规范应以从众和需要为根本原则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琳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8-19,共2页
词汇规范应以从众和需要为根本原则杨琳词汇是语言三要素中变化最快情况也最为复杂的因素。怎样做好普通话词汇的规范工作是个令语言学家感到困惑的问题,对一个灵活多变的东西想给它限定个框框是很困难的。不少词刚出现的时候被语言学... 词汇规范应以从众和需要为根本原则杨琳词汇是语言三要素中变化最快情况也最为复杂的因素。怎样做好普通话词汇的规范工作是个令语言学家感到困惑的问题,对一个灵活多变的东西想给它限定个框框是很困难的。不少词刚出现的时候被语言学家们宣判为生造、不规范,然而它们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汇规范 词汇发展 语言学家 同义词 《现代汉语》 根本原则 从众 时机成熟时候 新造词 语言三要素
下载PDF
“墙”的哲理与政治——《补墙》和《我长大的时候》中“墙”的意象赏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傅利平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167-170,共4页
通过对罗伯特·弗罗斯特《补墙》和兰斯顿·休斯的《我长大的时候》两首诗中“墙”的人性哲理与政治意义的赏析 ,揭示了西方现代文明、种族隔离政策对人性的异化、扭曲和抑制。一方面 ,人们从安全出发需要“墙” ;另一方面 ,人... 通过对罗伯特·弗罗斯特《补墙》和兰斯顿·休斯的《我长大的时候》两首诗中“墙”的人性哲理与政治意义的赏析 ,揭示了西方现代文明、种族隔离政策对人性的异化、扭曲和抑制。一方面 ,人们从安全出发需要“墙” ;另一方面 ,人们渴望推倒“墙”以建立一种自由交往、种族平等的美好生活。通过对“墙”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推倒“墙”的必要性的分析 ,揭示了诗人追求人人平等、和睦相处的良好愿望和反对种族隔离政策的政治抱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罗斯特 休斯 《补墙》 《我长大时候 文学欣赏 墙意象 诗歌 美国
下载PDF
一个“革命文化人”的晚年姿态——以姚雪垠对小说《春暖花开的时候》的修改为中心 被引量:4
19
作者 吕彦霖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6-59,共14页
本文从姚雪垠在20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对其颇为珍视的青年代表作《春暖花开的时候》"不合时宜"的修改入手,通过对姚氏文艺理念的回溯,以及对他在八十年代后期特定历史情境中的心态结构的多向度还原,探究其对作品采取此种修改思... 本文从姚雪垠在20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对其颇为珍视的青年代表作《春暖花开的时候》"不合时宜"的修改入手,通过对姚氏文艺理念的回溯,以及对他在八十年代后期特定历史情境中的心态结构的多向度还原,探究其对作品采取此种修改思路的内在动因。他对《春暖花开的时候》的"特殊处理",是其固有文艺思想、个人历史经验以及陷于理论交锋后的应激反应联合作用的产物。而他借由小说修改所展现出的作为一个"革命文化人"的晚年姿态,在当时被冠以"守旧"标签的知识分子群体中具有独特的代表性。本文试图拆解和分析诸种支撑其"晚年姿态"的质素,提炼其内在的精神指向,并以此反思八十年代历史叙述的既有架构,呈现被忽视的别样历史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雪垠 《春暖花开时候 “革命文化人” 晚年姿态 修改动因
原文传递
被“冷藏”的青年代表作及其改写——姚雪垠小说《春暖花开的时候》之版本考释 被引量:4
20
作者 吕彦霖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72-190,共19页
创作于1939年,被姚雪垠视为青年时期代表作的长篇小说《春暖花开的时候》,自诞生以来就"命途多舛"。它经历了成为畅销书的"辉煌",又因遭遇批判而在大陆被"冷藏"四十余载,却又在香港和南洋地区广有读者。1... 创作于1939年,被姚雪垠视为青年时期代表作的长篇小说《春暖花开的时候》,自诞生以来就"命途多舛"。它经历了成为畅销书的"辉煌",又因遭遇批判而在大陆被"冷藏"四十余载,却又在香港和南洋地区广有读者。1980年代后期姚雪垠为出版文集,在1986年、1987年对小说进行了两次修改,使其拥有了三个形态迥异的版本。文章试图结合历史语境,解析小说被"冷藏"的原因。通过对三个版本的细致考释,还原文本生成过程及其内在结构的演进,揭示其不同的版本本性,并对作者的修改意向及改写心理稍作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雪垠 《春暖花开时候 版本考释 修改意向 改写心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