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稻作文化的起源探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黄剑华 《地方文化研究》 2016年第4期40-57,共18页
中国稻作文化起源于长江流域和南方地区,然后传播到了北方、东南亚和南亚以及世界上其他地区。考古发现揭示,中国南方地区人工栽培稻的起源显然是多源的,不仅与野生稻的分布资源有关,也与百越族群的栖息繁衍活动区域密切相关,透露了百... 中国稻作文化起源于长江流域和南方地区,然后传播到了北方、东南亚和南亚以及世界上其他地区。考古发现揭示,中国南方地区人工栽培稻的起源显然是多源的,不仅与野生稻的分布资源有关,也与百越族群的栖息繁衍活动区域密切相关,透露了百越族群很可能就是最早驯化野生稻的先民。中国稻作文化中的内涵极其丰富,直接影响到了很多民俗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考古 稻作起源 百越族
下载PDF
古代滇国主体民族族属再考 被引量:2
2
作者 娄自昌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2期41-45,共5页
古代滇国境内生活着许多民族,既有属于百越族群的居民,也有濮人、僰人等族。至于滇国主体民族的族属,史学界意见分歧非常大,有的主张属于氐羌族群,有的主张为濮人,有的主张属百越族群。具体到某一类主张中,又有不同的看法,如主张属氐羌... 古代滇国境内生活着许多民族,既有属于百越族群的居民,也有濮人、僰人等族。至于滇国主体民族的族属,史学界意见分歧非常大,有的主张属于氐羌族群,有的主张为濮人,有的主张属百越族群。具体到某一类主张中,又有不同的看法,如主张属氐羌族群的学者中,有的主张滇国主体民族为僰人,而有的则主张为叟人。本文结合各种史籍所反映的两汉时期云南民族构成演变态势,在细考各种观点及其主要依据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滇国主体民族属氐羌族群说的依据经不起推敲,属濮人说的依据不充分,而属百越族群说的依据充分而有说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国主体民 氐羌 濮人 百越族
下载PDF
百越族群典型服饰的流变与传承探析——以傣族服饰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黄俊敏 王锐强 杨兆麟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108-110,共3页
文章首先从古代崖画、青铜器及纸本画等文物上分析百越族群原始服饰形象,接着用文献资料阐述百越族群以傣族为代表的服饰流变情况,最后探析其传统服饰的历史承袭。在传统服饰的传承中,折射了民族原始古朴的思想积淀。
关键词 百越族 服饰 流变 传承
下载PDF
福建客家稻文化探访 被引量:1
4
作者 玄松南 《中国稻米》 2010年第2期51-55,共5页
客家是西晋末年至唐宋期间为躲避北方的战乱,从中原迁徙到闽、粤、赣交接地带以后逐步形成的汉民族中的一大民系。原来在中原地带种植旱地农作物的客家人在迁徙途中滞留江淮流域和江南地区时开始接受水稻生产技术以及相关文化,抵达华南... 客家是西晋末年至唐宋期间为躲避北方的战乱,从中原迁徙到闽、粤、赣交接地带以后逐步形成的汉民族中的一大民系。原来在中原地带种植旱地农作物的客家人在迁徙途中滞留江淮流域和江南地区时开始接受水稻生产技术以及相关文化,抵达华南地区以后又吸纳了百越族群的稻作文化。客家人给稻米饮食文化导入了"粉食"传统,使原本以"粒食"为主的南方饮食文化里增添了新的文化内涵。客家稻米饮食文化中的"粉食"习俗就是中原因素,而利用草木灰制作染色的米糕、吃新节里品尝糯米米花等习俗则是来源于古代百越族群的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 迁徙 百越族 稻文化
下载PDF
壮族和布依族射日神话比较
5
作者 陈玉琳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26-30,共5页
壮族和布依族在历史早期同属于古代百越族群,在宗教信仰、风俗、语言等方面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具有密切的亲属关系,因此两个民族的射日神话在情节上的相似度很高。但因为民间文学的变异性特征,所以在具体内容方面又稍显区别。
关键词 射日神话 百越族 变异性
下载PDF
论明清以来统一税制的推行对百越族群传统耕作方式的影响
6
作者 罗康隆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149-157,共9页
明清以来,在云贵高原少数民族地区,尤其在百越族群中推行统一税制,对其传统耕作方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与影响。随着统一税制推行的深入,区域性的生态问题在清代后期开始露头,文章仅以在统一税制推行中,强制改变百越族群的水稻种植品种为... 明清以来,在云贵高原少数民族地区,尤其在百越族群中推行统一税制,对其传统耕作方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与影响。随着统一税制推行的深入,区域性的生态问题在清代后期开始露头,文章仅以在统一税制推行中,强制改变百越族群的水稻种植品种为例,以便揭示统一税收制度的推行导致耕作制度的改变,而最终酿成生态问题三者之间的连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统一税制 百越族 耕作方式
下载PDF
百越族群与湖南区域地名的汉化进程 被引量:4
7
作者 周宏伟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8-46,共19页
湖南是古代百越族群聚居的重要区域。古代湖南区域地名的汉化进程,可以采取计量方法划分为百越语地名主导时代(前11-前3世纪)、汉语式地名主导时代(前3-5世纪)、汉语式地名与汉语地名平衡时代(511世纪)和汉语地名主导时代(11世纪以降)... 湖南是古代百越族群聚居的重要区域。古代湖南区域地名的汉化进程,可以采取计量方法划分为百越语地名主导时代(前11-前3世纪)、汉语式地名主导时代(前3-5世纪)、汉语式地名与汉语地名平衡时代(511世纪)和汉语地名主导时代(11世纪以降)等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地名的汉化主要表现在用汉字音译的方式来记录百越语地名,并尽量通过汉字部首来表达地名的类型;第二阶段,区域百越语地名逐渐减少,汉语式地名和汉语地名在不断增加,而汉语式地名占有很高比例;第三阶段,区域百越语地名完全消失,而汉语地名在不断增加,并与汉语式地名在数量上形成基本平衡状态;第四阶段,区域新出现的地名绝大部分是汉语地名,百越语语素只残留在部分小地名的通名之中。这个汉化进程,既是湖南区域古代百越族群与汉族地名文化从隔离到接触、共存和融合的过程,也是认识和理解南方区域地名文化演变的良好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越族 地名 湖南 汉化
原文传递
远古时期百越民族的纹身及起源
8
作者 肖潇 杨辉 韩冰 《中华少年》 2016年第25期295-295,共1页
纹身是人类历史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大有约14000年之久,从时间上看就表明它是一个人类从野蛮时代留下来习俗,它的产生、起源与人类处于不文明、不开化的时代有关,是生产力低下对自然不了解,是人类在摸索中前行的表现。由于地域、... 纹身是人类历史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大有约14000年之久,从时间上看就表明它是一个人类从野蛮时代留下来习俗,它的产生、起源与人类处于不文明、不开化的时代有关,是生产力低下对自然不了解,是人类在摸索中前行的表现。由于地域、文化、风俗、习惯不同这一现象主要保留在我国少数民族,特别在百越族群中广泛流行。它的流行方式、表现形式、消亡时间也各不相同,而总的发展趋势是消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身 百越族 高山 保护说 标志说 图腾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