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百衲被”与民族文化记忆——艾丽思·沃克短篇小说《日用家当》的文化解读 |
张峰
赵静
|
《山东外语教学》
|
2003 |
24
|
|
2
|
找寻黑人女性自我:《外婆的日用家当》之“妇女主义”思考 |
王雅丽
丁礼明
|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
2007 |
15
|
|
3
|
颠覆的世界 自强的勇士——《女勇士》的女性主义解读 |
吴晓芸
|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
2007 |
5
|
|
4
|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与“百衲被” |
袁霞
|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5
|
百衲被:加拿大文化与女性身份的载体——解读《别名格雷斯》中的百衲被 |
毕凤珊
|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05 |
4
|
|
6
|
肖沃尔特与《姐妹的选择》 |
程锡麟
|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4
|
|
7
|
《戴家奶奶》中百衲被的黑人女性主义解读 |
曾竹青
杨帅
|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2
|
|
8
|
沃克作品中“百衲被”意象探讨 |
刘亚萍
|
《科技信息》
|
2011 |
2
|
|
9
|
碎片的消融:《宠儿》的“百纳被”审美研究 |
龚玲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
2012 |
2
|
|
10
|
《最蓝的眼睛》的“百衲被”叙事结构 |
易朝辉
|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
2007 |
1
|
|
11
|
跨种族被收养者与原生文化探析——以《爱妻》之跨种族收养叙事为例 |
李亚利
|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
2020 |
1
|
|
12
|
百衲被:女性自我的诗意栖居——《别名格雷斯》中百衲被意象之审美 |
吕晓潇
|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0 |
|
13
|
《梅丽迪安》碎片化情节的渊源与构成方法 |
许晓英
|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11 |
0 |
|
14
|
论《紫色》象征手法的运用 |
刘瑞红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15
|
小说《紫颜色》中的象征手法 |
于海燕
|
《鞍山科技大学学报》
CAS
|
2007 |
0 |
|
16
|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总目录 |
|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0 |
|
17
|
周而复始 |
伊恩.麦克尤恩
|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0 |
|
18
|
英美文学作品中的叙事解读与教学——以《紫色》为例 |
洪建园
|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19
|
黑人的百衲被与印第安的圆——《梅瑞迪安》的混杂性叙事 |
王秀杰
|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20
|
论《紫颜色》叙事话语权威的实现 |
陈琳
|
《湘南学院学报》
|
2011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