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白龙洞古人类遗址三维数字模型的建立与初步分析
被引量:5
- 1
-
-
作者
武仙竹
王运辅
周乐鹏
谢硕
-
机构
重庆师范大学科技考古实验室
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
出处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02-409,共8页
-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批准号:KZC2-YW-1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772016)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批准号:2006CB806400)资助
-
文摘
湖北白龙洞古人类遗址是中国较有影响的更新世中期古人类遗址之一。本项工作通过使用日本宾得公司产RS-202N免棱镜型全站仪及美国Autodesk公司产AutoCAD2006计算机软件等,实地采集白龙洞遗址地貌和洞穴形态三维数据,使用计算机建立起遗址地貌数字模型和洞穴居址数字模型。通过数字模型进行多视角观察、分析,认识到这种方法可以实现以三维空间的形式保存和处理多种考古遗存信息,能够提供古人类遗址三维动态的观察视角,以及提供多种用途的遗址三维分析数据和考古专题图等。白龙洞遗址数字模型的测量和观察分析认识到,白龙洞遗址古人类(直立人)具有对洞穴高效开发利用的能力,并且具有在洞穴空间较为高大的区域集中活动的特点;还可能具有在洞穴内部使用火进行照明的行为;在居址选择上,白龙洞古人类已经具备对低山地区复杂地貌、开阔视野、干燥居址与近水环境,以及石料集中地和多元食物生境的适应性选择。此外,分析工作还显示洞穴遗址内部堆积物,除古人类活动遗留外,其他土状堆积物的来源可能来自于洞穴内部裂隙。白龙洞遗址数字模型的建立与初步分析,是国内将三维数字模型技术应用于古人类遗址研究的首次尝试。该方法对于获取更多遗址研究信息和多学科综合研究古人类遗址具有重要作用。
-
关键词
白龙洞遗址
三维数字模型
地貌
洞穴居址
行为模式
-
Keywords
Bailong Cave Site, three-dimensional digital model, landform, cave home, pattern of human behaviors
-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湖北郧西白龙洞遗址管状骨化石内黄壳层物质分析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郑利平
武仙竹
王青
-
机构
重庆师范大学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技术实验室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
出处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66-876,共11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微痕分析与数字模型技术在考古研究中的应用”(批准号:10XKG:007)资助
-
文摘
白龙洞遗址被认为是中更新世早期的古人类遗址,沉积物属于岩溶环境下形成的洞穴土状堆积。遗址地层自上而下可分为8层,管状的动物骨骼化石出土于第2层。所出管状骨化石内表面附着有黄壳层物质现象,本文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等几种现代分析技术,对骨化石内表面的黄壳层物质进行了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黄壳层物质是以方解石(CaCO3)为主要物相,其他成分有三氧化二铁(Fe2O3)、羟磷灰石[Ca5(PO4)3(OH)]、二氧化硅(SiO2)以及少量的三氧化二铝(Al2O3)。羟磷灰石的存在表明黄壳层物质属于生物化学沉积矿物,其形成机理与埋藏过程中的大气降水、基岩周围岩土矿物和化石自身滋生的生物因素有关。在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下,埋藏动物骨骼的岩土矿物化学元素,随水从管状骨骼裂隙或者孔隙向内迁移,骨骼自身矿物质与周围环境发生成分交换,并与析出的PO43-一起沉积,形成黄壳层物质。白龙洞遗址的化石成分分析,对研究古人类遗址化石埋藏环境、遗址成因、古人类的生存环境及其适应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白龙洞遗址
黄壳层
成分
光谱
古气候
-
Keywords
Bailong cave, yellow shell substance, ingredients, spectrum, paleoclimate
-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Q915.21
[历史地理—历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