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93篇文章
< 1 2 1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鹤迁徙动态及其停歇地环境条件研究 被引量:35
1
作者 何春光 宋榆钧 +2 位作者 郎惠卿 李鸿凯 孙孝维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86-290,共5页
在吉林省莫莫格保护区于 2 0 0 0年 4~ 5月对途经此地的白鹤 (Grusleucogeranus)种群数量和停歇地环境条件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 :白鹤于 4月 3日左右迁来 ,高峰期在 4月下旬 ,最多数量达到 5 77只 (4月 2 7日 ) ,5月 8日离开莫莫格 ,停... 在吉林省莫莫格保护区于 2 0 0 0年 4~ 5月对途经此地的白鹤 (Grusleucogeranus)种群数量和停歇地环境条件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 :白鹤于 4月 3日左右迁来 ,高峰期在 4月下旬 ,最多数量达到 5 77只 (4月 2 7日 ) ,5月 8日离开莫莫格 ,停歇期 36天。白鹤迁徙活动受风速、气温、降雨等天气条件影响。喜栖湿草甸、浅水湖泡及湖泡中间的“旱堑”。取食鱼类及植物 ,以植物性食物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鹤 迁徙动态 停歇地 环境条件
下载PDF
白鹤在鄱阳湖越冬生境特性及其对湖水位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38
2
作者 胡振鹏 《江西科学》 2012年第1期30-35,120,共7页
鄱阳湖是世界上重要的白鹤越冬栖息地,白鹤越冬主要集中在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保护区地形地貌和气象水文特征分析入手,研究了这一区域的湿地植物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白鹤越冬期的生境与取食情况。结果表明,保护区的浅碟形湖生物多... 鄱阳湖是世界上重要的白鹤越冬栖息地,白鹤越冬主要集中在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保护区地形地貌和气象水文特征分析入手,研究了这一区域的湿地植物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白鹤越冬期的生境与取食情况。结果表明,保护区的浅碟形湖生物多样性丰富,对白鹤在鄱阳湖越冬具有重要意义;碟形湖保持适当水深、并缓慢下降是影响取食歇息的重要条件;食物丰富性与取食可及性是白鹤选择取食地的重要因素;辽阔的水域、较好的水环境和适宜的水深是白鹤越冬的基本前提。白鹤在鄱阳湖越冬与鄱阳湖水位变化及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演变相适应,对鄱阳湖水位极端变化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较为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鹤 越冬 生境 食物 鄱阳湖水位 适应性
下载PDF
鄱阳湖沙湖越冬白鹤的数量分布及其与食物和水深的关系 被引量:33
3
作者 吴建东 李凤山 James Burnham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5-312,共8页
为了摸清白鹤(Grus leucogeranus)的食物刺苦草(Vallisneria spinulosa)的资源状况和水深对白鹤活动的影响,于1999~2010年期间,对在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沙湖越冬的白鹤数量分布及其与食物刺苦草块茎和水深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为了摸清白鹤(Grus leucogeranus)的食物刺苦草(Vallisneria spinulosa)的资源状况和水深对白鹤活动的影响,于1999~2010年期间,对在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沙湖越冬的白鹤数量分布及其与食物刺苦草块茎和水深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在沙湖设置固定植物样线,每隔50~100m记录刺苦草及其块茎的数量和生物量,在视野能覆盖整个沙湖的制高点,定点观测白鹤的数量、分布和白鹤所处的水深。在这12a越冬期间,沙湖白鹤的多年总平均数量为46只,其中2002年、2006年和2009年冬季超过90只。11月至翌年1月是白鹤在沙湖比较稳定的时期,超过50只,其中12月是白鹤数量最多的月份,达到120只。白鹤在沙湖的中部偏南地带活动,北部和南端的数量很少。从栖息的植被带来看,白鹤几乎全部在以苦草(Vallisneria spp.)和眼子菜(Potamogeton spp.)为优势沉水植物的区域活动。沙湖刺苦草块茎的平均干重为5.92g/m2,2005年、2006年和2008年的干重接近或者超过12g/m2,2010年最少,仅为0.10g/m2。在1999-2010年期间,沙湖白鹤数量与刺苦草块茎干重不相关,隆冬12月至翌年1月的白鹤平均数量与刺苦草块茎干重的相关系数为r=0.231。在沙湖,有58.15%的白鹤在水深为5~27cm的环境中活动;其次,有30.63%的白鹤是在水深为40-45cm的环境中活动。而没有白鹤在旱地和水深及至腹部(46-50cm)的环境中活动。2010年鄱阳湖特大洪水对白鹤的影响比较大,发现有白鹤到草地上觅食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鹤 数量 食物 刺苦草 水深 鄱阳湖 沙湖
原文传递
年龄、集群、生境及天气对鄱阳湖白鹤越冬期日间行为模式的影响 被引量:29
4
作者 袁芳凯 李言阔 +3 位作者 李凤山 李佳 缪泸君 谢光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608-2616,共9页
于2012年1—3月和2012年12—2013年3月,采用瞬时扫描法研究了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白鹤(Grusleucogeranus)的昼间时间分配模式和日活动节律,分析了年龄、集群大小、生境类型和天气对白鹤越冬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白鹤越冬期的主... 于2012年1—3月和2012年12—2013年3月,采用瞬时扫描法研究了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白鹤(Grusleucogeranus)的昼间时间分配模式和日活动节律,分析了年龄、集群大小、生境类型和天气对白鹤越冬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白鹤越冬期的主要行为有觅食、警戒、理羽、游走、休息和争斗。其中,觅食是鄱阳湖越冬白鹤主要行为,占其昼间活动时间的82.94%;警戒占11.94%,理羽占3.52%,游走占1.88%,休息占0.15%,争斗占0.02%。白鹤在越冬期间的觅食、游走、休息和争斗行为存在明显的昼间节律性,其中游走、觅食和争斗行为在每天的上午和下午各存在1个高峰,休息行为在中午出现一个高峰;警戒和理羽行为则没有显著的昼间节律变化。年龄、集群大小、天气和生境对白鹤的越冬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幼鹤取食的时间显著多于成鹤,而警戒时间则显著的小于成鹤;与家庭群中的个体相比,集体群中的个体取食和争斗时间显著增加,警戒时间显著减少;在天气晴朗时,白鹤的警戒时间显著大于阴天的警戒时间,取食时间则显著少于阴天时白鹤的取食时间;白鹤在大风天气显著增加理羽行为;在有雾的天气会显著增加取食时间,减少警戒时间。在草洲和浅水两种生境中,白鹤的游走和理羽行为存在显著差异,而觅食和警戒行为没有显著的差异,这可能源于草洲和浅水生境相互毗邻,并且具有相同程度的人为干扰。GLM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和集群大小、年龄和生境、集群大小和天气、集群大小和生境、天气和生境对白鹤昼间时间分配模式的影响存在显著交互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白鹤 时间分配 活动节律 年龄 集群 生境 天气
下载PDF
鄱阳湖围垦区藕塘越冬白鹤的时间分配与行为节律 被引量:28
5
作者 邵明勤 龚浩林 +3 位作者 戴年华 植毅进 徐宁 卢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5206-5212,共7页
2016年12月—2017年3月,采用瞬时扫描法研究了鄱阳湖围垦区藕塘生境中白鹤Grus leucogeranus越冬期的行为,共扫描2560次,23219只次,包括18031只次成鹤和5188只次幼鹤。结果表明,觅食(41.78%)、警戒(25.02%)、修整(15.00%)和休息(10.84%... 2016年12月—2017年3月,采用瞬时扫描法研究了鄱阳湖围垦区藕塘生境中白鹤Grus leucogeranus越冬期的行为,共扫描2560次,23219只次,包括18031只次成鹤和5188只次幼鹤。结果表明,觅食(41.78%)、警戒(25.02%)、修整(15.00%)和休息(10.84%)是白鹤越冬期的主要行为。与自然生境相比,藕塘生境中白鹤主要采取多休息和修整的策略来节省能量支出。成鹤的觅食行为(35.29%)显著低于幼鹤(62.42%)(F_(1,12)=45.977,P<0.01),警戒行为(28.66%)则显著高于幼鹤(10.26%)(F_(1,12)=38.975,P<0.01)。家庭群成鹤觅食行为(43.96%)极显著高于非家庭群成鹤(27.04%)(F_(1,12)=60.169,P<0.01)。家庭群成鹤需要喂食幼鹤,它们花费更多的时间觅食弥补能量的消耗。行为节律上,白鹤各时段觅食行为占总行为的比例均较高,11:00—11:59出现明显高峰,占总行为的48.64%。警戒行为无明显的低谷和高峰。成鹤在各时段的觅食行为比例均明显低于幼鹤,成鹤和幼鹤的觅食曲线变化趋势相似,即觅食比例的升高和降低比较同步。成鹤在各时段的警戒行为和修整行为比例均明显高于幼鹤,成幼鹤的休息行为比例在各时段差别不大,均在14:00—14:59有个明显的高峰。家庭群成鹤的觅食行为比例几乎在各时段均明显高于非家庭群,家庭群成鹤的修整行为和休息行为在大部分时段均低于非家庭群成鹤。因此家庭群成鹤采取多取食,少休息和修整的策略提高自身的适合度,同时保证对后代的抚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藕塘生境 白鹤 鄱阳湖 时间分配 行为节律
下载PDF
近十年来鄱阳湖区越冬白鹤种群数量与分布 被引量:27
6
作者 单继红 马建章 +2 位作者 李言阔 钱法文 涂晓斌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55-361,共7页
1998—2010年,该研究采用地面同步调查法在鄱阳湖区64个湖泊开展了越冬白鹤种群监测。结果表明,鄱阳湖区分布有稳定的越冬白鹤种群,鄱阳湖区越冬白鹤种群数量年平均值为(3108±849)只,2002年冬季达到最大值4004只;从2003年开始鄱阳... 1998—2010年,该研究采用地面同步调查法在鄱阳湖区64个湖泊开展了越冬白鹤种群监测。结果表明,鄱阳湖区分布有稳定的越冬白鹤种群,鄱阳湖区越冬白鹤种群数量年平均值为(3108±849)只,2002年冬季达到最大值4004只;从2003年开始鄱阳湖区越冬白鹤数量表现出一定的年际波动,但变化幅度较小。共有46个湖泊被记录到有白鹤活动。其中,达到全球白鹤种群数量1%标准以上的湖泊达25个;白鹤数量接近或超过全球白鹤种群数量的40%,即1280只个体以上的湖泊包括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大汊池、蚌湖和蚕豆湖,以及保护区外的南湖。自然保护区涵盖了越冬白鹤的主要聚集湖泊。分布在自然保护区内的白鹤占鄱阳湖区越冬白鹤种群总数量的(66±27.3)%。保护区外分布的白鹤数量虽然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仍分布有一定数量的个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白鹤 种群数量动态 空间分布格局
下载PDF
鄱阳湖四种水鸟的栖息地利用与水深和食物的关系 被引量:26
7
作者 张笑辰 金斌松 +3 位作者 陈家宽 吴建东 刘观华 马志军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57-665,共9页
为了了解水深和食物资源对水鸟栖息地利用的影响,2012~2013年越冬期,采用样方法,对鄱阳湖沙湖的白鹤(Grus leucogeranus)、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和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4种水鸟的数... 为了了解水深和食物资源对水鸟栖息地利用的影响,2012~2013年越冬期,采用样方法,对鄱阳湖沙湖的白鹤(Grus leucogeranus)、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东方白鹳(Ciconia boyciana)和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4种水鸟的数量、觅食地和休息地的水深以及主要食物——沉水植物冬芽的密度和生物量进行了调查。每个样方为150 m×150 m的栅格,全湖共设置152个样方。结果显示,10月份沉水植物冬芽分布的平均水深为(124.2±12.0)cm。4种水鸟觅食地的水深均显著高于其休息地的水深(白鹤:Z=11.96,小天鹅:Z=4.69,东方白鹳:Z=14.44,白琵鹭:Z=29.33,所有P〈0.01);对于2种食冬芽的水鸟,白鹤觅食地的水深、冬芽生物量、取食深度以及休息地水深均显著低于小天鹅(觅食地水深:Z=8.56,冬芽生物量:Z=2.93,取食深度:Z=14.69,休息地水深:Z=4.34,所有P〈0.05),但两者觅食地的冬芽密度差异不显著(Z=0.6,P=0.55);对于2种食鱼性水鸟,东方白鹳觅食地水深、取食深度和休息地水深均显著大于白琵鹭(觅食地水深:Z=10.60;取食深度:Z=9.35;休息地水深:Z=8.47,所有P〈0.01)。回归分析表明,白鹤、东方白鹳、白琵鹭的觅食个体数量均与水深呈二次项关系,个体数量最大的觅食地水深分别为23.9 cm,33.0 cm和22.6 cm;白鹤、小天鹅的觅食个体数量均与冬芽生物量呈线性关系。3种涉禽均只分布在一定的水深范围内,且同种食性的水鸟利用不同的水深从而减少在空间生态位的重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深 冬芽 白鹤 小天鹅 东方白鹳 白琵鹭 鄱阳湖 沙湖 生态位
原文传递
基于白鹤生境需求的湿地生态水文调控研究——以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鹤湖为例 被引量:18
8
作者 崔桢 章光新 +1 位作者 张蕾 武瑶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09-516,共8页
针对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鹤湖水多或水少导致白鹤生境恶化的严峻现实问题,开展生态水文调控研究,以期满足白鹤(Grus leucogeranus)适宜生境需求,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利用遥感反演技术,分析了白鹤湖生态水文景观格局变... 针对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鹤湖水多或水少导致白鹤生境恶化的严峻现实问题,开展生态水文调控研究,以期满足白鹤(Grus leucogeranus)适宜生境需求,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利用遥感反演技术,分析了白鹤湖生态水文景观格局变化特征;采用野外调查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白鹤食源植物的生态特征和植物群落演替规律,确定了适宜白鹤的生境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白鹤的主要生境为挺水植物群落分布地带,食源植物为扁秆藨草(Scirpus planiculmis)和三江藨草(Scirpus nipponicus),适应水深为30-50 cm,适宜水位为132.4-132.6 m;在研究白鹤湖水文特性和水循环过程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EFDC的湿地水动力模型,模拟了不同来水情景下白鹤湖水文情势变化,以适宜白鹤的生态水位为调控目标,提出了相应的白鹤湖生态水文调控对策和措施,以期为白鹤栖息地的保护与恢复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鹤 生境需求 生态水文调控 EFDC模型 湿地水动力模型 白鹤
原文传递
鄱阳湖越冬白鹤觅食地特征分析 被引量:19
9
作者 孙志勇 黄晓凤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6-52,共7页
2008年11月至2009年3月,采用样线法、样方法和因子分析法对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白鹤(Grus leucogranus)觅食地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鹤在保护区的分布具有时空动态性,主要受水位和食物的控制;白鹤对不同类型觅食地具有选择... 2008年11月至2009年3月,采用样线法、样方法和因子分析法对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白鹤(Grus leucogranus)觅食地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鹤在保护区的分布具有时空动态性,主要受水位和食物的控制;白鹤对不同类型觅食地具有选择性(P<0.05),对沉水植物型觅食地,即以苦草(Vallisneria natans)、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 malaianus)为主的沉水植物型生境利用度最大;白鹤各型觅食地各因子的方差分析表明,植被因子具有极显著差异(P<0.001),基底因子和掘食因子具有显著差异(P<0.05);因子分析表明,觅食地选择以取食效率因子为主,其次是基底因子和食物丰富度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白鹤 觅食地 因子分析
原文传递
气候变化对鄱阳湖白鹤越冬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9
10
作者 李言阔 钱法文 +4 位作者 单继红 李佳 袁芳凯 缪泸君 谢光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645-2653,共9页
分析了1983—2011年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白鹤种群数量的年际变化趋势,检验了白鹤种群动态与繁殖地和越冬地气候变化的相关性,气候变量包括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月平均最低气温和月降水量。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国家级自... 分析了1983—2011年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白鹤种群数量的年际变化趋势,检验了白鹤种群动态与繁殖地和越冬地气候变化的相关性,气候变量包括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月平均最低气温和月降水量。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白鹤年最大数量平均为(2 130±153)只,呈显著地线性增长趋势(R2=0.454,F=22.441,df=28,P=0.000),但年际波动较大。在越冬地,越冬当年10月、11月、12月的气候变量与白鹤种群数量没有显著的相关性,但越冬初期10月份和越冬后期翌年3月份的气温变量与第4年、第5年、第6年及第7年的白鹤种群数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表明越冬地气候对白鹤种群大小的影响存在时滞效应。越冬初期和末期可能是白鹤补充能量的关键阶段,而且越冬初期的气候可能也与冬季食物的数量或质量相关,因此这两个阶段的适宜气温可能有利于个体尤其是幼鹤的存活,使更多的个体参加繁殖,由于白鹤的性成熟年龄在3—5a,因此其对白鹤种群增长的有利影响会在3a以后表现出来。白鹤种群数量变化与繁殖地繁殖期的降水量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而与7月份的气温变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6a前的10月份平均最低温度、2a前的10月最高温度及5a前的10月平均气温是白鹤种群数量变化的显著预测因子,共同解释了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鹤种群数量变化的74.8%(F=23.807,df=27,P=0.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鹤 鄱阳湖 种群数量 气候变化
下载PDF
扎龙湿地生态环境变化及其对白鹤迁徙的影响 被引量:19
11
作者 黄方 王平 +1 位作者 王永洁 刘权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6-111,共6页
分析了1986—2002年扎龙湿地自然和社会生态环境变化及其对春季白鹤迁徙活动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区域气候干旱化背景下,流域中上游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型工程建设等影响使扎龙湿地生态环境发生很大的改变,鸟类栖息繁殖的生境遭到破坏.... 分析了1986—2002年扎龙湿地自然和社会生态环境变化及其对春季白鹤迁徙活动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区域气候干旱化背景下,流域中上游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型工程建设等影响使扎龙湿地生态环境发生很大的改变,鸟类栖息繁殖的生境遭到破坏.近17年来,湿地总面积减少了21.33 km2,芦苇沼泽和明水沼泽面积分别下降6.14 km2和6.27 km2,湿地分布重心向西北方向偏移了771.1 m.沼泽斑块数量增加,平均规模缩小,大块沼泽湿地不断被蚕食,栖息地破碎化程度增大.保护区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珍稀水禽的栖息空间萎缩,取食条件变差,在扎龙湿地停歇的白鹤数量减少,停留时间缩短.1998年嫩江流域大洪水过后,连续3年严重干旱,2002年白鹤的数量锐减到仅126只.2002年以来大规模的生态补水使扎龙湿地生态功能得到一定恢复,迁徙停歇的白鹤种群数量明显增加,分布范围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龙湿地 生态环境变化 白鹤 迁徙 GIS
下载PDF
人工生境已成为鄱阳湖越冬白鹤的重要觅食地 被引量:19
12
作者 王文娟 王榄华 侯谨谨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3-137,共5页
受自然生境退化和土地利用方式改变的影响,越来越多鸟类依赖于人工生境生存。白鹤为IUCN极危物种,全球种群数量约3 500~4 000只,其中约98%的个体在鄱阳湖越冬。白鹤曾被认为是专性栖息于浅水生境中的鸟类,在鄱阳湖主要在浅水区取食水... 受自然生境退化和土地利用方式改变的影响,越来越多鸟类依赖于人工生境生存。白鹤为IUCN极危物种,全球种群数量约3 500~4 000只,其中约98%的个体在鄱阳湖越冬。白鹤曾被认为是专性栖息于浅水生境中的鸟类,在鄱阳湖主要在浅水区取食水生植物苦草的冬芽。然而,近几年大量的白鹤离开自然生境,前往稻田和藕田觅食。本研究基于2010/2011~2017/2018年越冬季五星垦殖场(目前发现白鹤数量最多的人工生境)的白鹤调查数据,首次报道了人工生境中白鹤数量的长期动态。结果表明白鹤数量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2016/2017~2017/2018年越冬季增长至1 115只,约占全球总数量的30%。由此可见,人工生境已成为白鹤的重要觅食地。觅食地改变使白鹤面临高强度的人为干扰,对此,建议加强白鹤对人工生境的适应性研究,评估白鹤的生存现状,为保护政策的制度提供科学依据。白鹤等依赖于水生植被生存的鸟类的觅食生境变化表明鄱阳湖水生植被退化严重,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鹤 鄱阳湖 人工生境 水生植被 五星垦殖场
下载PDF
卫星跟踪的白鹤春季和秋季迁徙路线 被引量:18
13
作者 李秀明 徐家慧 钱法文 《湿地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7-353,共7页
2014年10月至2015年2月期间,在白鹤(Grus leucogranus)的中途停歇地和越冬地,为6只白鹤佩戴了卫星跟踪器,其中,5只/次完成了2014年的秋季迁徙,4只/次完成了2015年春季和秋季的往返迁徙。卫星跟踪结果表明,白鹤的越冬地都位于中国江西省... 2014年10月至2015年2月期间,在白鹤(Grus leucogranus)的中途停歇地和越冬地,为6只白鹤佩戴了卫星跟踪器,其中,5只/次完成了2014年的秋季迁徙,4只/次完成了2015年春季和秋季的往返迁徙。卫星跟踪结果表明,白鹤的越冬地都位于中国江西省的鄱阳湖,繁殖地位于俄罗斯远东萨哈共和国境内亚纳河下游与因迪吉尔卡河下游之间的北极苔原,重要中途停歇地都位于中国东北松嫩平原西南部的湿地,即吉林省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蒙古自治区的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的湿地;在本研究中,被以往研究认定的白鹤重要中途停歇地齐齐哈尔湿地并未成为白鹤重要的中途停歇地;白鹤的春季和秋季迁徙路线基本相同,但迁徙路线并不重叠,中途停歇地除了在松嫩平原重叠以外,其它中途停歇地并不相同;2015年春季迁徙距离为(5 594.83±371.70)km(n=4),迁徙时间为(57.51±8.61)d(n=4),2015年的秋季迁徙距离为(5 366.66±61.19)km(n=4),迁徙时间为(51.52±9.68)d(n=4),春季与秋季的迁徙距离和时间差异不显著(迁徙距离:F=1.47,p=0.27;迁徙时间:F=0.86,p=0.39);在春季和秋季,白鹤采用不同的迁徙策略飞越渤海和大别山区。此外,研究结果还表明,对救护的白鹤进行野外放飞,可以使它们回归野外群体的实验具备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鹤 卫星跟踪 迁徙路线 迁徙策略
原文传递
扎龙湿地白鹤春季停歇地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规律 被引量:15
14
作者 李枫 汪青雄 +1 位作者 卢珊 蔡勇军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8-72,共5页
在2004年4~5月,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甸芦苇沼泽区的野生白鹤(Grusleucogeranus)在春季迁徙停歇地的昼间各种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观察时期内白鹤各种行为具有较强的规律性,活动时间分配比例为:觅食... 在2004年4~5月,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对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甸芦苇沼泽区的野生白鹤(Grusleucogeranus)在春季迁徙停歇地的昼间各种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观察时期内白鹤各种行为具有较强的规律性,活动时间分配比例为:觅食31%、游走27%、静栖19%、警戒17%、修饰6%。白鹤觅食行为在一天中有两个高峰,分别为早晨和黄昏;游走行为基本上与觅食行为呈正相变化,并且几乎每个游走高峰及低潮相应地伴随着觅食的高峰和低潮;由于渔民清晨下苇塘收鱼和放牧,在5:30~6:30和6:30~7:30两个时间段警戒行为比例最高;静栖行为基本与游走及觅食行为呈负相关,对比发现,静栖行为比例低于觅食行为,与笼养鹤类的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原因可能是食物丰富度影响了野生状态下行为的时间分配;修饰行为所占比例较小,是由于修饰行为是非主要行为,其发生是随机的。天气状况对白鹤数量变化有一定影响,阴雨和大风天气,白鹤数量明显减少,鹤群转移。与正常天气情况相比,阴雨和大风对白鹤觅食、静栖和游走行为时间分配影响显著(P阴雨=0·000<0·05,P大风=0·000<0·05),觅食时间缩短,游走行为减少,静栖时间变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鹤 停歇地 行为 时间分配 活动规律
下载PDF
Number and distribution of cranes wintering at Poyang Lake,China during 2011-2012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李凤山 吴建东 +1 位作者 James HARRIS James BURNHAM 《Chinese Birds》 2012年第3期180-190,共11页
Poyang Lake is a very important wintering place for cranes in China and East Asia.Two crane surveys were conducted at Poyang Lake during the 2011/2012 winter,the first on 18-19 December 2011 and the second on 18-19 Fe... Poyang Lake is a very important wintering place for cranes in China and East Asia.Two crane surveys were conducted at Poyang Lake during the 2011/2012 winter,the first on 18-19 December 2011 and the second on 18-19 February 2012.The survey covered the entire Poyang Lake basin,as well as two main lakes in Jiujiang (Saicheng Hu and Chi Hu),i.e.,a total of 85 sub-lakes were surveyed.Both surveys recorded four species of cranes.The first survey on 18-19 December 2011 recorded 4577 Siberian Cranes (Grus leucogeranus),mostly in Bang Hu,Sha Hu and Dahu Chi,302 Hooded Cranes (G.monacha),885 White-naped Cranes (G.vipio) and 8408 Eurasian Cranes (G.grus),for the most part in the center of the lake basin.The second survey on 18-19 February 2012 recorded 3335 Siberian Cranes (mostly in Poyang Lak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PLNR)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110 Hooded Cranes (largely in PLNR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283 White-naped Cranes (86% in Bang Hu) and 2205 Eurasian Cranes (particularly in Duchang and Nanjishan NNR).The number of Siberian Cranes enumerated in December was 1000 more than the second count in February 2012.It is not possible to rule out double counting due to the close proximity of the main sites of the Siberian Cranes.During winters from 1998 to 2009,the average of the highest counts each winter was 3091,ranging from 2345 in 1996 to 4004 in 2002.By comparison with counts taken at other times,we therefore estimate a wintering population of Siberian Cranes of ~3800-4000 at Poyang Lake.Additional evidence will be needed to raise the world population estimate.Our more recent surveys indicate a continuing decline in the number of White-naped Cranes and an increase in Eurasian Cra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ane survey Siberian Crane Hooded Crane White-napaed Crane Eurasian Crane wintering population
下载PDF
扎龙保护区春季白鹤迁徙观察 被引量:15
16
作者 仇福臣 林宝庆 +2 位作者 蔡勇军 刘胜龙 逄世良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3-105,共3页
2003年 3月 20日至 5月 31日,在扎龙保护区设了 3个观察点对迁徙停歇的白鹤进行了观察,观察结果为: 2003年春季在扎龙保护区停歇的白鹤数量为 464只,迁来的时间为 4月 3日,全部迁走的时间为 5月 29日,在扎龙湿地停歇 57d;迁来时共有 5... 2003年 3月 20日至 5月 31日,在扎龙保护区设了 3个观察点对迁徙停歇的白鹤进行了观察,观察结果为: 2003年春季在扎龙保护区停歇的白鹤数量为 464只,迁来的时间为 4月 3日,全部迁走的时间为 5月 29日,在扎龙湿地停歇 57d;迁来时共有 5个群体,后期由于干旱缺水,生态环境发生改变,致使 5群群白鹤集中为 3个群体;水是白鹤选择中途停歇地的重要生态因子,在没有水的情况下,白鹤会另寻休息地和觅食地,继续补充体能,而不是立即从扎龙湿地向北迁飞;白鹤以传统的停歇地作为主要停歇地点,没有明显的采食地与夜栖地之分。由于扎龙湿地进行了生态补水,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近几年来在扎龙湿地停歇的白鹤种群数量逐渐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龙 白鹤 迁徒 观察
下载PDF
齐齐哈尔市郊区白鹳的生态习性观察 被引量:11
17
作者 费殿金 吴国庆 +2 位作者 平文祥 吴长申 徐铁林 《动物学杂志》 CAS 1983年第5期10-13,共4页
1981年3月发现一对白鹳(Ciconia ciconia)在齐齐哈尔市郊区营巢,并对其生态习性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白鹳每年3月初(1981年3月2日)见于齐齐哈尔市郊区,10月末到11月初迁回越冬地。 白鹳体型较大,体白色,嘴长黑色,颈长,腿长,飞... 1981年3月发现一对白鹳(Ciconia ciconia)在齐齐哈尔市郊区营巢,并对其生态习性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白鹳每年3月初(1981年3月2日)见于齐齐哈尔市郊区,10月末到11月初迁回越冬地。 白鹳体型较大,体白色,嘴长黑色,颈长,腿长,飞翔时颈向前伸很象鹤,但不鸣叫,在树上营巢,飞翔时常翱翔与鹤有明显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习性 榆树 绿荫林木 雏鸟成活率 筑巢 营巢 白鹤 日龄 于巢 幼鹤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市
下载PDF
东洞庭湖4种濒危鹤类近30年种群动态及栖息地景观格局变化 被引量:14
18
作者 周延 靖磊 +5 位作者 贾亦飞 雷刚 姚毅 吕偲 陈安平 雷光春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15-1423,共9页
东洞庭湖是4种濒危鹤类:白头鹤(Grus monacha)、白枕鹤(G.vipio)、白鹤(G.leucogeranus)和灰鹤(G.grus)的越冬地,但尚无东洞庭湖越冬鹤类种群动态及栖息地变化的系统研究.本研究调查收集了近30年来东洞庭湖4种鹤类的种群状况,并选取相... 东洞庭湖是4种濒危鹤类:白头鹤(Grus monacha)、白枕鹤(G.vipio)、白鹤(G.leucogeranus)和灰鹤(G.grus)的越冬地,但尚无东洞庭湖越冬鹤类种群动态及栖息地变化的系统研究.本研究调查收集了近30年来东洞庭湖4种鹤类的种群状况,并选取相应越冬季的东洞庭湖卫星图片,提取不同时期东洞庭湖湿地景观格局数据,分析鹤类种群动态与湿地景观格局之间的关联.结果表明:近30年来,东洞庭湖4种濒危鹤类种群数量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目前4种鹤类集中分布于采桑湖、丁字堤一带,灰鹤种群数量尚维持有二百余只,而白头鹤、白枕鹤和白鹤仅有不足10只的零星分布.1999-2000年后东洞庭湖水域及泥滩面积迅速下降并快速破碎化是导致鹤类种群下降的重要原因.未来应从保护及恢复东洞庭湖鹤类栖息地入手,加大鹤类保护,逐渐恢复东洞庭湖鹤类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洞庭湖 白鹤 白头鹤 白枕鹤 灰鹤 种群 栖息地
下载PDF
古丈白鹤湾楚墓 被引量:10
19
作者 吴铭生 贺刚 《考古学报》 1986年第3期339-360,397-400,共26页
古丈县位于湖南西部,隶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东临沅陵,北枕酉水与永顺县隔河相望,西与保靖县毗邻,南与吉首、沪溪相接。全境多山峦,枝柳铁路斜穿县境。白鹤湾位于县西北之酉水南岸,距县城约15公里。墓地三面环山,东北隔酉水与永顺... 古丈县位于湖南西部,隶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东临沅陵,北枕酉水与永顺县隔河相望,西与保靖县毗邻,南与吉首、沪溪相接。全境多山峦,枝柳铁路斜穿县境。白鹤湾位于县西北之酉水南岸,距县城约15公里。墓地三面环山,东北隔酉水与永顺王村镇相望(图一)。1979年该县文物专干罗尚全等同志在此发现古墓。1984年秋为配合建设民族中学新舍,湖南省博物馆和自治州文物工作队联合对墓地进行抢救性的清理,共清理墓葬六十四座,其中M63、64位于距白鹤湾约1公里的沙湾(图二)。发掘工作历时四十余天,参加人员有湖南省博物馆吴铭生、贺刚、李科威、胡德兴,自治州文物工作队林时九、宋谋年、邢敏建以及县属文物专干罗尚全、周扬声、刘长治、符丹平、查莉霞等同志。本报告由刘长治、周扬声、吴贤龙绘图,邢敏建摄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墓 出土 文物工作 省博物馆 陶器 白鹤 湖南地区 随葬器物 二层台 湘西土家族
原文传递
图牧吉自然保护区白鹤秋季觅食地生境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磊 邹红菲 +1 位作者 李晓民 吴庆明 《野生动物》 2009年第1期20-22,共3页
2004年8~9月采用定点观察法、GPS定位法和样方法对内蒙古扎赉特旗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鹤的秋季停歇期的觅食地生境进行了调查研究,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在201个实验样方和201个对照样方中,苔草高度、芦苇高度、香蒲高度、植被盖度和... 2004年8~9月采用定点观察法、GPS定位法和样方法对内蒙古扎赉特旗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白鹤的秋季停歇期的觅食地生境进行了调查研究,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在201个实验样方和201个对照样方中,苔草高度、芦苇高度、香蒲高度、植被盖度和植被密度的t值均小于0.05,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另外,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4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56.652%,在第一主成分中,水稗草高度和水流状况的贡献率较高;在第二主成分中,水深和水透明度的贡献率较高;在第三主成分中,香蒲高度和植被密度的贡献率较高;在第4主成分中,苔草高度的贡献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牧吉 白鹤 觅食地 生境选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