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马氐与白马羌辩 被引量:7
1
作者 段丽波 闵红云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5-29,共5页
白马氐与白马羌是汉晋时期西南地区较为重要的氐羌系统民族。对于其族属源流的研究学术界尚存不同意见。比较分析诸家观点,详考其族属历史典藉,可得出结论:白马氐与白马羌一属氐,一为羌,其发展流向各异,不能混而为一。
关键词 白马 白马 羌系民族
下载PDF
略谈白马人的族属问题 被引量:6
2
作者 向远木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51-55,共5页
在我国的西南地区,巴、蜀是先秦时期的两个重要诸侯国,境内生息着不少兄弟民族,其中最强盛的一支,就是氐人。这支民族在古蜀国内居于统治地位。在我国历史上也是较大的民族之一。他们特别活跃于两汉及南北朝时期。氐人,在五胡十六国中... 在我国的西南地区,巴、蜀是先秦时期的两个重要诸侯国,境内生息着不少兄弟民族,其中最强盛的一支,就是氐人。这支民族在古蜀国内居于统治地位。在我国历史上也是较大的民族之一。他们特别活跃于两汉及南北朝时期。氐人,在五胡十六国中曾先后建立了前秦、后凉两个政权。又在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建立了“仇池园”、“武都国”、“武兴国”、“阴平国”等封建割据政权。隋唐以后,吐蕃兴起,白马人居住地区处于唐蕃争夺的中间地带。此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马 马人 吐蕃 语言 武都 阴平 文县 平武
下载PDF
三星堆青铜人面像“纵目”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董仁威 董晶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20-24,共5页
四川广汉三星堆一、二号埋藏坑出土的诸多青铜面具,均是人面"纵目"。这种"纵目人",是寻找古蜀国踪迹的重要依据。分析及比较学术界的诸多观点,并结合大量实地考察后我们发现,"三星堆纵目人青铜像"属古蜀... 四川广汉三星堆一、二号埋藏坑出土的诸多青铜面具,均是人面"纵目"。这种"纵目人",是寻找古蜀国踪迹的重要依据。分析及比较学术界的诸多观点,并结合大量实地考察后我们发现,"三星堆纵目人青铜像"属古蜀国氐人,其遗族可能是至今生活在四川平武、九寨沟县及甘肃文县的白马氐人。他们在语言、服饰、舞蹈、婚俗等方面与藏人迥异,而同古文献记载的氐人的习俗相同。另外,白马氐人的面目特征和白马人祖传的"曹盖舞"三目神面具都与三星堆青铜面具的纵目特征非常相似。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古蜀国的蚕丛、柏灌、鱼凫是氐人部落中的一支——白马氐的先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堆 纵目 青铜器 古蜀 白马
下载PDF
关于“藏彝走廊”研究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6
4
作者 刘达成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64-72,共9页
“藏彝走廊”是费孝通先生首先提出的一个具有现实理论意义的命题。作者在多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史论结合、现实调查与他人研究成果结合的方法,把“藏彝走廊”作为构成中华民族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份,通过许多历史的“沉砂”,借助... “藏彝走廊”是费孝通先生首先提出的一个具有现实理论意义的命题。作者在多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史论结合、现实调查与他人研究成果结合的方法,把“藏彝走廊”作为构成中华民族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份,通过许多历史的“沉砂”,借助“藏缅语言桥梁”的功能,撩开走廊由“同而未化,融而不合”的幕纱,进而再现走廊这一“棋盘”上业已暴露出来的历史、地理、语言、风俗和民族族别有关的种种“棋子”,用解剖麻雀的微型研究,企望一旦串联起来,就可达到一子相联,全盘皆活的科学研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彝走廊 藏缅语言 白马藏人 藏语 党项羌 党项人 民族 藏族 吐蕃 白马
下载PDF
谈氐羌同源及其最后一次南迁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正苞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30-32,共3页
谈氐羌同源及其最后一次南迁杨正苞关于氐羌是否同源的问题,学者历来有否定和肯定两种说法:一、氐羌异源说明确而系统地提出这一看法的早期文献,当推三国时魏人鱼豢所辑的《魏略》一书,此后史家即多据以发挥。迄近世,则马长寿先生... 谈氐羌同源及其最后一次南迁杨正苞关于氐羌是否同源的问题,学者历来有否定和肯定两种说法:一、氐羌异源说明确而系统地提出这一看法的早期文献,当推三国时魏人鱼豢所辑的《魏略》一书,此后史家即多据以发挥。迄近世,则马长寿先生的《氐与羌》和李祖桓先生的《仇池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文化 中间地带 羌人部落 居留地 唐王朝 龙门山 白马 仇池国 古羌人
原文传递
氐族:历经千年风霜 被引量:1
6
作者 欧燕 《中国民族教育》 2019年第10期61-64,共4页
氐族是我国的一个古老民族,于先秦文献中便有记载。他们主要生活在甘肃一带,活动踪迹前后历时千余年。公元4世纪,他们进入中原并建立前秦政权,甚至一度统一了北方黄河流域,此后却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不见于史载。氐人到底去哪里了呢?让... 氐族是我国的一个古老民族,于先秦文献中便有记载。他们主要生活在甘肃一带,活动踪迹前后历时千余年。公元4世纪,他们进入中原并建立前秦政权,甚至一度统一了北方黄河流域,此后却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不见于史载。氐人到底去哪里了呢?让我们沿着历史的河流去追寻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地 仇池国 白马 汉书·地理志 白马藏人 十六国时期
原文传递
羌史琐谈
7
作者 葛文华 《宝鸡社会科学》 2010年第3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古羌人 后汉书·西羌 西戎 羌族自治县 琐谈 白马 冉駹 三苗 中原腹地
原文传递
仇池国与华夏早期文明——《仇池古国遗珍》序
8
作者 赵逵夫 《档案》 2023年第7期53-57,共5页
仇池国前后存在300多年,而长期处于偏僻的陇南之地,尽可能避免卷入当时的政治、军事纷争,在每一时期对力量强大的王朝采取进贡、受封的方式,以保证避免受到侵扰。仇池国为白马氐所建,主事者杨氏,为氐人之正宗,远古时居渭水上游,即少典氏... 仇池国前后存在300多年,而长期处于偏僻的陇南之地,尽可能避免卷入当时的政治、军事纷争,在每一时期对力量强大的王朝采取进贡、受封的方式,以保证避免受到侵扰。仇池国为白马氐所建,主事者杨氏,为氐人之正宗,远古时居渭水上游,即少典氏,史载其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可见氐人、羌人的合婚,形成黄帝族、炎帝族。商周以后中原王朝强大起来,白马氐移居于地势险要的仇池山。仇池国对周边的强力政权采取联络、化解矛盾的方式,一则体现出对旧有社会形态的坚守,二则也体现出在中国历史上很多部族发展变化的情况,对我们认识早期部族的社会有很大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仇池 仇池国 华夏早期文明 白马 洛峪
原文传递
“他者”、国家与自我:白马族群建构的动态过程
9
作者 权新宇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3年第10期113-117,共5页
从历史学视角看,"白马"作为指代特定族群的名称,经历了汉人这一"他者"历时性想象与"民族识别"语境下国家制度性建构。究其本质,"他者"与国家对白马族群的建构,在相当程度上均是在客位视域下的... 从历史学视角看,"白马"作为指代特定族群的名称,经历了汉人这一"他者"历时性想象与"民族识别"语境下国家制度性建构。究其本质,"他者"与国家对白马族群的建构,在相当程度上均是在客位视域下的主观建构。但至今,在白马藏族的自我建构中似乎仍能看到"他者"(the other)的痕迹与国家的"在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者 白马 民族识别 白马藏族
下载PDF
《屈骚探幽》序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晋稀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1-12,共2页
赵逵夫同志即将出版的《屈骚探幽》一书,是继他的《屈原与他的时代》之后的第二部著作。这本书的主要特点有如下四个方面:1.对屈《骚》和有关《骚》的书作了精心探讨;2.书中利用了地下发掘的新资料;3.引用民俗民风研究文人创... 赵逵夫同志即将出版的《屈骚探幽》一书,是继他的《屈原与他的时代》之后的第二部著作。这本书的主要特点有如下四个方面:1.对屈《骚》和有关《骚》的书作了精心探讨;2.书中利用了地下发掘的新资料;3.引用民俗民风研究文人创作;4.根据材料,考虑情理,析疑辨惑,是作者著述的基本方法。因此,本书的出版,无论对他自己还是对研究《楚辞》的学术界来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骚 《骚》 《楚辞》 赵逵夫 文人创作 基本方法 《离骚》 新资料 艺术构思 白马
下载PDF
四川绵阳市平武县白马“纵目人”初探
11
作者 董晶 董仁威 《巴蜀史志》 2008年第3期54-58,共5页
1986年7月,四川广汉三星堆考古有了重大发现。这就是后来的三星堆一、二号埋藏坑,两坑均出土了大量青铜器物,时间断定为距今3100年到3200年间。其中出土的青铜人面塑像及青铜祭祀面具均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人面“目纵”。与其他地... 1986年7月,四川广汉三星堆考古有了重大发现。这就是后来的三星堆一、二号埋藏坑,两坑均出土了大量青铜器物,时间断定为距今3100年到3200年间。其中出土的青铜人面塑像及青铜祭祀面具均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人面“目纵”。与其他地方的出土青铜器有极大的不同,引起了学术界广泛的争论。其争论的焦点是这些青铜器所代表的三星堆文化的主人到底是什么人?为什么会有“纵目”的共同特征?“纵目人”的遗族是否存在?这个问题至今没有明确的认识和答案。本文通过对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白马乡及周边的白马人的生理及文化上的“纵目”特征进行调查及研究。以此破解三星堆“纵目”之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堆 “纵目人” 青铜器 古蜀 白马 平武白马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