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海南岛茶叶勘察报告(3)
被引量:1
- 1
-
-
-
机构
广东省外贸局开发海南岛茶叶勘察小组
-
出处
《广东茶业》
1991年第3期11-12,共2页
-
文摘
五、开发意见根据以上勘察资料,海南茶叶生产是有远大美好的发展前景。现有野生茶山5万余亩,如我们陆续进行开发改造和逐步新建茶园,在今后5年内,投资2,674.75万元,使用18,000个劳动力,就可发展茶园17万亩,茶叶总产量可达146,630担左右,总收入达2,053万元。
-
关键词
勘察报告
勘察资料
茶树品种
发展前景
东方县
山区经济
国家税收
白马岭
集体经营
国家贷款
-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
-
题名乌石“白马”正当红
- 2
-
-
作者
何文昌
郑少松
胡国才
-
机构
海南农垦报社
-
出处
《中国农垦》
2015年第2期68-70,共3页
-
文摘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海南农垦岭头茶厂曾经是海南的产茶大户、创汇大户和获奖大户。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岭头茶厂此后陷入了收不抵支的困境。从2009年开始,乌石农场新一届领导班子立足本地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打造"白马岭"品牌,使岭头茶厂生产的白马红茶系列产品享誉全国,成为海南乃至中国的一张亮丽名片。
-
关键词
乌石
白马岭
收不抵支
岭头
茶园管理
资源优势
茶产品
八九十
产业结构
系列产品
-
分类号
F326.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一岭凤梨改变的贫困村
- 3
-
-
作者
关家玉
关逸豪
-
机构
不详
-
出处
《农产品市场》
2020年第14期24-25,共2页
-
文摘
作为脱贫攻坚长效动力的特色产业怎样才能"特"起来?广东湛江廉江市青平镇的那毛角村近年交出了一张张充满创意的高分答卷。6月16日,从山头高地俯望,雨后的彩虹下,位于长青水库边的白马岭,刚种下的凤梨整齐有致,宛如巨大的绿毯,几经起伏后,漫上山坡,叶片上挂着的水珠在太阳下闪烁着点点光芒。
-
关键词
特色产业
脱贫攻坚
广东湛江
长青水库
种下的
廉江市
白马岭
凤梨
-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茶叶改变了我的命运
- 4
-
-
作者
符小琴(口述)
陈丽娜(整理)
-
机构
南海网
-
出处
《中国农垦》
2020年第4期74-75,共2页
-
文摘
我叫符小琴,出生在海南儋州。我割过胶,种过地,经历过艰苦的生活,让我有了坚韧不拔的性格。24岁那年,我嫁到琼中岭头,进入乌石农场岭头茶叶加工厂学习制茶技术,从此与茶叶结下不解之缘。20年来,我和高香茶班成员把所有的心血都倾注在制茶上,共同开创了"白马岭"茶叶的新篇章。作为"白马骏红"茶的主要研发人、制作人,我和茶叶的结缘要从2000年说起。
-
关键词
茶叶加工厂
制茶技术
岭头
海南儋州
白马岭
-
分类号
K82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鬼劫亲
- 5
-
-
作者
菊韵香
-
出处
《上海故事》
2013年第6期19-27,共9页
-
文摘
1,隐形刺青陈东有个表哥叫别扭,脸黑,个矮,小时候又患过小儿麻痹,落下了跛脚的残疾。前些日子,经人牵线搭桥,年过三十的别扭总算找到了女朋友。女友比他小8岁,长相很漂亮,脾气也温顺,花多少钱都值。为防夜长梦多,别扭准备在后天结婚,特意请陈东回一趟老家,多喝几杯。
-
关键词
白马岭
阿霞
远走他乡
还给我
崖边
看新娘
出身贫寒
一遍遍
天刚
警察制服
-
分类号
I24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白马岭林场
- 6
-
-
-
出处
《海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04年第21期2-2,共1页
-
文摘
白马岭林场地处琼中县东部中平镇,全镇土地总面积157049亩,人口125人,其中干部职T65人。该林区为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再造秀美山川"、"少砍树,多栽树"和把海南建设成为"椰林茂密、鲜花盛开、遍地葱绿、交通畅通、通讯发达、文明法治"的宝岛指示精神,在凌林森场长领导下,全场上下充分改善人居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减少自然灾害,积极采取措施,拓荒造林,坚持科技兴林,调整森林资源经营方向,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做好森工企业富余人员分流工作,合理引导和安排下岗职工,进一步发挥森林的生态屏障作用,使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有林地面积达到27.6万亩,比98年增加0.34%。
-
关键词
白马岭
森林资源保护
森林资源经营
科技兴林
森工企业
林地面积
土地总面积
琼中县
下岗职工
人居
-
分类号
F326.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人和业兴话南方——记海南省农垦优良企业南方农场
- 7
-
-
作者
李国文
符导
-
出处
《中国绿色画报》
2007年第4期90-90,共1页
-
文摘
位于海南中部白马岭山区的国营南方农场,山青水秀,胶绿林翠,花果飘香,四季洋溢着春的气息。南方农场始建于1958年,拥有土地面积18.6万亩,开发利用5万多亩。近年来,场领导高瞻远瞩,统筹帷幄,紧紧把握"靠山、爱山、养山、吃山、护山"这一理念,在抓好橡胶生产的同时,引导职工退耕还林,因地制宜号召职工利用"五边地"植胶造林,发展自营经济,不仅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还促进生产、经济、政治、文化、环境保护和谐发展。近几年被评为海南农垦优秀和良好企业。
-
关键词
自营经济
土地面积
橡胶生产
白马岭
植胶
和谐发展
橡胶产业
胶园
开发利用
高效经济作物
-
分类号
F324.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