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0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139A的理化性质及体内活性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吴倩 吴剑波 李元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01-403,407,共4页
以重组sIL-1RI为靶点建立其拮抗剂的筛选模型,从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中筛选天然来源的拮抗剂。对活性菌株链霉菌139 的代谢产物进行了提取、分离纯化、鉴定和活性测定。经各种数据确定其中具有拮抗作用的物质139A为多糖。... 以重组sIL-1RI为靶点建立其拮抗剂的筛选模型,从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中筛选天然来源的拮抗剂。对活性菌株链霉菌139 的代谢产物进行了提取、分离纯化、鉴定和活性测定。经各种数据确定其中具有拮抗作用的物质139A为多糖。药理实验证明体内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受体 拮抗剂 链霉菌139A 体内活性
下载PDF
IL-1β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丹丹 马茜 +2 位作者 王辛 蒋立 王爱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5期91-93,共3页
IL-1β是一类多效性的肽类活性分子,其基因多态性可作为一个影响脑卒中的独立因素。在缺血性脑卒中(IS)中,IL-1β可启动IL-1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激活NF-κB、JNK/AP-1、p38MAPK等信号通路,从而调控相关基因的转录,产生IL-6、IL-8等... IL-1β是一类多效性的肽类活性分子,其基因多态性可作为一个影响脑卒中的独立因素。在缺血性脑卒中(IS)中,IL-1β可启动IL-1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激活NF-κB、JNK/AP-1、p38MAPK等信号通路,从而调控相关基因的转录,产生IL-6、IL-8等促炎细胞因子,促进神经炎症反应;并通过损伤血脑屏障,加重脑水肿,严重者可导致脑疝;启动相关凋亡机制如谷氨酸介导的兴奋性毒性、JNK/AP-1通路,造成脑组织神经元损伤。IL-1β基因多态性和分泌水平可作为判断IS易感人群及疾病严重程度的有效指标,近年来IL-1β作为研发神经保护药物的新靶点已成为热门研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素 缺血性脑卒中 白细胞介素1受体
下载PDF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辅助治疗痰热壅肺型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及对血清活化蛋白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贾荣杰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0年第5期537-540,共4页
目的观察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辅助治疗痰热壅肺型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及对血清活化蛋白(APC)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IL-1R)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丽水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116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观察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辅助治疗痰热壅肺型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及对血清活化蛋白(APC)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IL-1R)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丽水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116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两组患儿均给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的APC和IL-1R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8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17,P=0.008);观察组的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X线炎症消失时间及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134、13.157、3.407、8.532,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血清ACP和IL-1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80、0.501,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血清ACP水平均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t=5.029,P<0.05);而两组血清IL-1R水平均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t=11.835,P<0.05)。结论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辅助治疗痰热壅肺型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确切,可迅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可能与其可降低血清IL-1R水平和提高APC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 支气管肺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活化蛋 白细胞介素1受体 疗效 改善症状
原文传递
IL-1ra抑制IL-1α诱导的眼眶成纤维细胞表达ICAM-1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桂琴 吴中耀 +2 位作者 杨华胜 林征 郑健樑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2-237,i005,共7页
【目的】明确IL-1ra是否对IL-1α诱导的眼眶成纤维细胞表达ICAM-1有抑制作用及生物学意义,探讨表达ICAM-1在IL-1α诱导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与眼眶成纤维细胞黏附中所起的作用。【方法】以IL-1α或/和IL-1ra处理培养的Graves’眼病(GO)患... 【目的】明确IL-1ra是否对IL-1α诱导的眼眶成纤维细胞表达ICAM-1有抑制作用及生物学意义,探讨表达ICAM-1在IL-1α诱导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与眼眶成纤维细胞黏附中所起的作用。【方法】以IL-1α或/和IL-1ra处理培养的Graves’眼病(GO)患者和正常人眼眶成纤维细胞。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IL-1ra对IL-1α诱导的眼眶成纤维细胞表达ICAM-1 mRNA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法和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IL-1ra对IL-1α诱导的眼眶成纤维细胞表达ICAM-1蛋白的影响;用荧光显微镜检测预先标记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与培养的眼眶成纤维细胞的黏附能力。用抗ICAM-1中和抗体来显示ICAM-1在IL-1α诱导的黏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结果】IL-1ra抑制IL-1α诱导的GO患者和正常人眼眶成纤维细胞表达ICAM-1 mRNA和蛋白呈剂量依赖性;IL-1ra抑制IL-1α诱导的PBMC与眼眶成纤维细胞的黏附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ICAM-1 mRNA和蛋白被抑制的方式与眼眶成纤维细胞受IL-1ra处理后与PBMC黏附的减弱明显平行。而且,抗ICAM-1单克隆抗体抑制PBMC黏附到眼眶成纤维细胞呈浓度依赖性。【结论】IL-1ra能够在mRNA和蛋白水平抑制IL-1α诱导的眼眶成纤维细胞表达ICAM-1,IL-1ra抑制IL-1α诱导的眼眶成纤维细胞表达ICAM-1可能在减弱IL-1α诱导的PBMC黏附到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雷夫斯病 白细胞介素1受体 成纤维细胞 半定量RT-PCR法 免疫化学法 细胞增殖 自身免疫性疾病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蛋白间接体内转基因抑制骨关节炎软骨破坏 被引量:4
5
作者 郭万首 马丽 李子荣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853-856,共4页
目的 通过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蛋白 (IL 1Ra)间接体内转基因治疗实验性兔骨关节炎 ,探讨IL 1Ra对关节软骨病理改变及软骨基质降解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 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 3组 ,每组 10只。对 3组兔的左膝关节行部分滑膜切... 目的 通过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蛋白 (IL 1Ra)间接体内转基因治疗实验性兔骨关节炎 ,探讨IL 1Ra对关节软骨病理改变及软骨基质降解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 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 3组 ,每组 10只。对 3组兔的左膝关节行部分滑膜切除 ,从中分离并培养滑膜成纤维细胞 ;3组兔的右膝关节行前交叉韧带横断术 (ACLT)建立骨关节炎模型。把自体滑膜细胞回输第 1组兔右膝关节腔内 ;把转染标记基因的自体滑膜细胞回输到第 2组兔右膝关节腔内 ;把转染IL 1Ra基因的自体滑膜细胞回输到第 3组兔右膝关节腔内。在各组滑膜细胞回输后的第 2、4周 ,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关节液中IL 1Ra水平 ,用二甲基亚甲蓝法测定关节液及软骨中硫酸葡糖氨基聚糖 (GAG)水平 ,各组软骨行组织染色、病理分级。结果 在基因转入关节腔后 ,第 3组兔右膝关节液中IL 1Ra水平在第 2周时为 (2 0 6± 1 8)ng/ml,第 4周时为 (4 8± 0 5 )ng/ml;而第 1、2组IL 1Ra水平 2、4周时均较低。第 3组关节软骨降解明显被抑制 ,关节液中GAG含量为 4 0 1μg/ml,抑制率为 5 6 2 % ,第 2组关节液中GAG含量为 84 5 μg/ml。然而第 3组软骨中GAG含量比第 2组高 2倍 ,分别为30 2 μg/mg和 10 8μg/mg。第 3组骨关节炎病理改变明显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受体 间接体 骨关节炎 软骨破坏 基因疗法 自体滑膜细胞
原文传递
SIGIRR在固有免疫中的负性调节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黄勋 姜涛 《现代医药卫生》 2011年第5期710-712,共3页
单一免疫球蛋白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蛋白(SIGIRR,或TIR8)是Toll-IL-1受体(TIR)超家族的成员之一。它广泛分布于被覆上皮组织的器官,如肾脏、肺、结肠等,并且可以负性调节白细胞介素1受体(IL-1R)、Toll样受体(TLRs)介导的固有免... 单一免疫球蛋白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蛋白(SIGIRR,或TIR8)是Toll-IL-1受体(TIR)超家族的成员之一。它广泛分布于被覆上皮组织的器官,如肾脏、肺、结肠等,并且可以负性调节白细胞介素1受体(IL-1R)、Toll样受体(TLRs)介导的固有免疫应答。固有免疫是机体防御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对适应性免疫也起到调节作用。固有免疫反应过度可导致炎症因子瀑布样释放,从而造成对机体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性调节作用 固有免疫应答 SIGIRR 白细胞介素1受体 Toll样受体 受体相关蛋 IL-1受体 免疫反应过度
下载PDF
发育中神经元惊厥性损伤的相关基因表达 被引量:3
7
作者 曹海燕 王静敏 +3 位作者 姜玉武 潘虹 薄涛 吴希如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765-767,共3页
目的 研究惊厥发生后不同发育阶段神经元白细胞介素 1受体 (IL 1R)、Cx36基因表达。方法 无镁细胞外液短暂处理培养的发育中皮层神经元 ,用Real time定量RT PCR方法检测IL 1R、Cx36mRNA表达改变。结果  1.体外培养 6、17d神经元无... 目的 研究惊厥发生后不同发育阶段神经元白细胞介素 1受体 (IL 1R)、Cx36基因表达。方法 无镁细胞外液短暂处理培养的发育中皮层神经元 ,用Real time定量RT PCR方法检测IL 1R、Cx36mRNA表达改变。结果  1.体外培养 6、17d神经元无镁处理后IL 1R表达呈一过性降低 ,之后 6d神经元表达恢复正常 ,而17d神经元表达增加 ,于处理后 2 4h达高峰 (P <0 .0 5 )。 2 .体外 6d的神经元无镁处理后Cx36表达渐增高 ,于处理后 2 4h达高峰。体外 17d神经元处理后 6hCx36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 (P <0 .0 5 ) ,2 4h降低达峰值。结论 无镁诱导惊厥后体外 6、17d神经元IL 1R、Cx36表达不同 ,可能与惊厥造成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惊厥 发育 白细胞介素1受体 缝隙连接 基因
下载PDF
PcDNA3/sIL-1RⅠ重组载体体外表达产物生物学活性的检测
8
作者 赵川江 章锦才 +1 位作者 徐琛蓉 张蕴惠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51-754,共4页
目的:检测构建的PcDNA3/sIL-1RⅠ真核表达载体在体外的表达产物是否具有生物学活性。方法:脂质体介导PcDNA3/sIL-1RⅠ体外转染CHO细胞,MTT法检测重组质粒转染的CHO细胞上清液能否阻断IL-1β生物学活性。结果:重组质粒转染的CHO细胞上清... 目的:检测构建的PcDNA3/sIL-1RⅠ真核表达载体在体外的表达产物是否具有生物学活性。方法:脂质体介导PcDNA3/sIL-1RⅠ体外转染CHO细胞,MTT法检测重组质粒转染的CHO细胞上清液能否阻断IL-1β生物学活性。结果:重组质粒转染的CHO细胞上清液中表达的sIL-1RⅠ能阻断不同浓度IL-1β抑制A375细胞生长的作用。结论:PcDNA3/sIL-1RⅠ重组质粒在体外导入哺乳动物细胞后能够表达具有相应生物学活性的目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受体 重组质粒 基因表达 生物学活性
下载PDF
重组鼠Ⅰ型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受体的生物活性测定
9
作者 张治平 李元 吴倩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77-382,共6页
目的建立测定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受体(sIL-1RⅠ)生物活性的方法并鉴定鼠重组的I型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受体是否具有生物活性。方法以生物素标记人IL-1β为配基,建立了蛋白印迹转移受体配基结合反应和酶联免疫受体配基... 目的建立测定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受体(sIL-1RⅠ)生物活性的方法并鉴定鼠重组的I型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受体是否具有生物活性。方法以生物素标记人IL-1β为配基,建立了蛋白印迹转移受体配基结合反应和酶联免疫受体配基结合反应分析方法,测定了在昆虫细胞中表达的小鼠sIL-1RⅠ;同时进行了IL-1β生物活性阻断作用实验。结果证实表达产物为sIL-1RⅠ,它具有与抗原结合活性,并且能够分泌至细胞培养上清中。结论上述3种测定方法可用于测定sIL-1RⅠ生物活性,重组鼠Ⅰ型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受体具有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受体 生物素标记配基 生物功能测定
下载PDF
四神丸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结肠组织Toll样受体4及其负性调控因子IRAK-M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3
10
作者 王爱华 何兰娟 朱向东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70-76,共7页
目的:观察Toll样受体4(TLR4)及其负性调控因子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M(IRAK-M)在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结肠黏膜中的表达,并探讨四神丸干预UC的作用机制。方法:将9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即空白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嘧啶组... 目的:观察Toll样受体4(TLR4)及其负性调控因子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M(IRAK-M)在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结肠黏膜中的表达,并探讨四神丸干预UC的作用机制。方法:将9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即空白组,模型组,柳氮磺胺嘧啶组(0. 36 g·kg^-1),四神丸低、中、高剂量组(2. 5,5,10 g·kg^-1),每组15只。以三硝基苯磺酸/乙醇溶液法制备UC大鼠模型,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免疫球蛋白(Ig) E,白细胞介素(IL)-2的含量;采用黄嘌呤氧化法测定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比色法测定大鼠血清丙二醛(MDA)的活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免疫组化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TLR4,IRAK-M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肠黏膜损伤评分显著增高(P <0. 01),大鼠血清Ig E,MDA含量显著升高(P <0. 01),FT3,FT4,IL-2,SOD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 <0. 01),TLR4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 <0. 01),IRAK-M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 <0. 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鼠肠黏膜损伤评分均显著降低(P <0. 01),Ig E,MDA含量明显下降(P <0. 05,P <0. 01),FT3,FT4,IL-2,SOD水平明显升高(P <0. 05,P <0. 01),TLR4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 <0. 05,P <0. 01),IRAK-M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 <0. 01)。结论:UC的发病机制与TLR4及其负性调控因子IRAK-M的表达失衡有关,且四神丸可能通过抑制TLR4mRNA和蛋白的表达,促进其负性调控因子IRAK-M的表达,起到有效治疗UC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4 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M 溃疡性结肠炎 四神丸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可溶性ST2与半乳凝集素3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1
11
作者 靳杨 范雪松 +1 位作者 贺建勋 袁慧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1-37,共7页
目的测定扩张型心肌病(DCM)心衰患者血清可溶性ST2(sST2)及半乳凝集素(gal-3)水平,探讨其在扩张型心肌病心衰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2017年6月至12月住院的扩张型... 目的测定扩张型心肌病(DCM)心衰患者血清可溶性ST2(sST2)及半乳凝集素(gal-3)水平,探讨其在扩张型心肌病心衰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2017年6月至12月住院的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60例作为疾病组,收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性心力衰竭患者52例作为疾病对照,健康体检患者70名作为健康对照组。将DCM患者按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心功能Ⅰ~Ⅱ级组18例(男/女为11/7),心功能Ⅲ~Ⅳ级组42例(男/女为32/10)。sST2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测定,gal-3采用化学发光法进行测定。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以及Spearman直线相关分析等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DCM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血清sST2水平显著升高[21.23(14.59,25.29)ng/ml vs 14.59(12.78,17.16)ng/ml,标准化H=4.645,调整后P<0.001],血清gal-3水平也显著增高[13.50(10.48,19.68)μg/L vs 10.05(8.25,12.80)μg/L,标准化H=4.266,调整后P<0.001]。DCM组与CHD组相比,血清gal-3水平明显升高[13.50(10.48,19.68)μg/L vs 11.00(8.65,13.58)μg/L,标准化H=-2.715,调整后P=0.020]。sST2在心功能Ⅲ~Ⅳ级组较Ⅰ~Ⅱ级组显著升高[22.54(16.82,26.78)ng/ml vs 12.24(9.22,17.79)ng/ml,Z=2.613,P=0.009]。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sST2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FE)呈负相关(r=-0.647,P<0.01),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呈正相关(r=0.393,r=0.462,均P<0.01),与B-型尿钠肽(BNP)、gal-3呈正相关(r=0.320,r=0.331,均P<0.05);gal-3与超敏肌钙蛋白I(hs-TnI)、BNP呈正相关(r=406,r=0.401,均P≤0.01),与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呈负相关(r=-0.326,P<0.05)。sST2诊断DCM心衰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5,(95% CI:0.652~0.838,P<0.001),其Cut-off值为21.00 ng/ml,在此Cut-off值下的敏感度为51.9%,特异度为95.7%;gal-3诊断DCM心衰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20,95% CI:0.627~0.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扩张型 白细胞介素1受体样蛋1 半乳糖凝集素3
原文传递
白细胞介素1β与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在慢性牙周炎中的作用 被引量:14
12
作者 任百洁 卢静一 王雷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9年第6期654-657,共4页
慢性牙周炎(chronicperiodontitis,CP)是一种侵犯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破坏性疾病,是一种针对细菌感染的宿主免疫应答[1]。牙菌斑生物膜是牙周病发病的始动因子,细胞因子介导的宿主免疫反应在牙周组织的破坏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慢性牙周炎 炎症因子 治疗
下载PDF
白介素-1家族与骨性关节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3
作者 陈万军 鲍同柱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1期3198-3200,共3页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中老人群常见的一种退行性关节疾病,其主要病理特点是关节软骨进行性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硬化,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骨赘形成,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滑膜炎症,临床表现主要为缓慢进展的关节疼...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中老人群常见的一种退行性关节疾病,其主要病理特点是关节软骨进行性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硬化,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骨赘形成,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滑膜炎症,临床表现主要为缓慢进展的关节疼痛、压痛、僵硬、肿大伴活动受限,严重者可导致关节功能障碍甚至残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 受体 白细胞介素1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蛋 骨性关节炎
下载PDF
痛风性炎症自发性缓解的分子机制概述 被引量:13
14
作者 陈玉年 顾兵 +1 位作者 李华南 余兆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353-1356,共4页
急性痛风发作后会在一定时间内自行消退,这一过程称之为痛风性炎症的自发性缓解。其病理生理学机制与机体免疫系统中多种组分的动态调节有关,包括通过自身免疫细胞的吞噬,NLRP3炎症小体、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 1,IL-1)和Toll样受体(T... 急性痛风发作后会在一定时间内自行消退,这一过程称之为痛风性炎症的自发性缓解。其病理生理学机制与机体免疫系统中多种组分的动态调节有关,包括通过自身免疫细胞的吞噬,NLRP3炎症小体、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 1,IL-1)和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等炎性介质的负调控,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在晶体沉积部位的募集,以及局部慢性肉芽肿的形成等。该文就痛风性炎症自发性缓解的分子机制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炎症反应 自发性缓解 分子机制 NLRP3炎症小体 内源性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下载PDF
MicroRNA-146在糖尿病心肌病中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杨开雯 强郑 +2 位作者 靳贝芳 靳文雨 刘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947-1952,共6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146 (miR-146)在糖尿病心肌病(DC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观察miR-146及其下游靶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6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实验(DCM)组和对照(control)组,每组30只,实验组采用低剂量(50 mg/kg链脲佐菌素(STZ... 目的:探讨微小RNA-146 (miR-146)在糖尿病心肌病(DC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观察miR-146及其下游靶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6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实验(DCM)组和对照(control)组,每组30只,实验组采用低剂量(50 mg/kg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诱导建立糖尿病心肌病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枸橼酸钠缓冲液腹腔注射,建模12周后取心脏做HE和Masson染色观察心脏病理改变,RT-qPCR检测miR-146 a和miR-146b及其下游靶基因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IRAK1)和TNF受体相关因子6(TRAF6)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IRAK1和TRAF6的蛋白表达。结果:12周末HE染色显示,DCM组心肌肥大,结构紊乱;Masson染色显示,DCM组心肌内胶原纤维增多;RT-qPCR检测结果显示,DCM组中miR-146a及miR-146b较control组表达明显减少(P <0. 01),IRAK1的mRNA水平明显增高(P <0. 01),而TRAF6的mRNA水平下降(P <0. 0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DCM组的IRAK1蛋白表达增加,TRAF6的蛋白表达降低(P <0. 01)。结论:miR-146可能通过调节IRAK1介导的炎症反应参与糖尿病心肌损伤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心肌病 微小RNA-146 TNF受体相关因子6 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1
下载PDF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孙妩弋 张玲玲 +5 位作者 吴丽 汪倪萍 王华 岳莉 张运芳 魏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2-95,共4页
目的 研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剂 (recom binanthumaninterleukin1receptorantagonist, rhIL 1ra)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 (collagen inducedarthritis,CIA)的治疗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 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rhIL 1ra3个... 目的 研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剂 (recom binanthumaninterleukin1receptorantagonist, rhIL 1ra)对大鼠胶原性关节炎 (collagen inducedarthritis,CIA)的治疗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 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rhIL 1ra3个剂量组和进口IL 1ra组;采用Ⅱ型胶原(CⅡ)乳剂皮内注射诱导大鼠CIA模型;每周测体重观察体重变化;足爪容积法测量大鼠足爪肿胀度;测定CⅡ的迟发性变态反应(DTH);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抗Ⅱ型胶原抗体水平;同时进行病理组织学的检查。结果 CIA大鼠在致炎d10,出现关节红、肿,体重减轻,血清抗CⅡ抗体水平升高,关节病理可见滑膜增生,炎性细胞浸润,血管翳形成,软骨和骨的破坏等。rhIL 1ra(7 5, 30, 120mg·kg-1 )和阳性对照组anakinra(120mg·kg-1 )皮下注射,连续 7d,能明显抑制CIA大鼠足肿胀;rhIL 1ra(30, 120mg·kg-1 )皮下注射,连续 7d,可以明显减轻CⅡ诱发的迟发性变态反应 (DTH);另外,rhIL 1ra也可明显降低CIA大鼠血清中抗CⅡ抗体的水平;病理学检查表明,rhIL 1ra大剂量能明显减轻CIA大鼠关节滑膜炎症和滑膜增生,减轻血管翳和软骨破坏。结论 rhIL 1ra对CIA具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Ⅱ型胶原性关节炎
下载PDF
微生物来源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的研究 Ⅱ.链霉菌660代谢产物的化学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杜康平 姜蓉 +2 位作者 李宝义 吴剑波 李元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10-413,共4页
从活性链霉菌 6 6 0的发酵液中 ,经溶媒萃取 ,硅胶制备薄层层析及 ODS等分离得到化合物 4和化合物 6 ,通过理化性质研究和 UV、IR、MS、1 H- NMR、1 3 C- NMR、DEPT、1 H- 1 H COSY、1 H- 1 3 C COSY、HMBC等光谱分析确定化合物 4为 N-... 从活性链霉菌 6 6 0的发酵液中 ,经溶媒萃取 ,硅胶制备薄层层析及 ODS等分离得到化合物 4和化合物 6 ,通过理化性质研究和 UV、IR、MS、1 H- NMR、1 3 C- NMR、DEPT、1 H- 1 H COSY、1 H- 1 3 C COSY、HMBC等光谱分析确定化合物 4为 N-乙酰基酪胺 (N- acetyltyramine) ,化合物 6为 3-丙基 - 7-甲基 -六氢吡咯 [1,2 - a]并吡嗪 - 1,4-二酮 (3- propyl- 7- methyl- hexahydropyrrolo[1,2 - a]pyrazine- 1,4- di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链霉菌660 N-乙酰基酪胺 3-丙基-7-甲基-六氢吡咯[1 2-a]并吡嗪-1 4-二酮 微生物来源抗菌素
下载PDF
抗2型糖尿病药物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1
18
作者 万星驿 李玲 《医学综述》 2014年第22期4133-4135,共3页
糖尿病主要表现为高血糖及微血管并发症,主要分为1型和2型糖尿病,其中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的90%-95%。近年来糖尿病药物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出现了很多新型的抗糖尿病药物,如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钠-葡萄糖... 糖尿病主要表现为高血糖及微血管并发症,主要分为1型和2型糖尿病,其中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的90%-95%。近年来糖尿病药物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出现了很多新型的抗糖尿病药物,如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等。该文就抗2型糖尿病药物研究新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抗糖尿病药物 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 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2抑制剂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下载PDF
头穴透刺调控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纹状体区正五聚环蛋白3表达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姚小强 李兴兰 +6 位作者 杜小正 王金海 袁博 张婷卓 张枫帆 乔翔 王一心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793-798,共6页
目的:观察头穴透刺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纹状体区正五聚环蛋白3(PTX3)、白细胞介素(IL)-1β、闭锁小环蛋白-1(ZO-1)mRNA及咬合蛋白(Occludin)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头穴透刺维护血脑屏障完整性的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I... 目的:观察头穴透刺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纹状体区正五聚环蛋白3(PTX3)、白细胞介素(IL)-1β、闭锁小环蛋白-1(ZO-1)mRNA及咬合蛋白(Occludin)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头穴透刺维护血脑屏障完整性的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IL-1受体拮抗剂(IL-1Ra)组、IL-1Ra+头针组,每组12只。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大鼠模型。IL-1Ra组在造模成功后1 h予腹腔注射IL-1Ra(0. 05 mg/kg),1次/d,共6 d。IL-1Ra+头针组在造模成功后1 h予腹腔注射IL-1Ra(0. 05 mg/kg),并予双侧顶颞前斜线快速捻转透刺治疗,1次/d,共6 d。干预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纹状体区PTX3、IL-1β的表达;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纹状体区ZO-1、Occludin mRNA的表达;伊文思蓝(EB)示踪法监测血脑屏障损伤程度。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纹状体区IL-1β和PTX3的表达、脑内EB含量明显增高(P<0. 05),纹状体区ZO-1、Occludin 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 05)。与模型组比较,两个干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内EB含量明显降低(P<0. 05),纹状体区ZO-1、Occludin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 05);IL-1Ra组大鼠纹状体区PTX3表达明显降低(P<0. 05);IL-1Ra+头针组大鼠纹状体区IL-1β表达明显降低(P<0. 05),PTX3的表达明显升高(P<0. 05)。与IL-1Ra组比较,IL-1Ra+头针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内EB含量均明显降低(P<0. 05),大鼠纹状体区IL-1β的表达明显降低(P<0. 05),PTX3的表达明显升高(P<0. 05),ZO-1、Occludin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 05)。结论:上调缺血后纹状体区PTX3的表达,促进ZO-1、Occludin mRNA的表达,减轻血脑屏障损伤程度,可能是头穴透刺改善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穴透刺 急性缺血性中风 正五聚环蛋3 白细胞介素-1β 闭锁小环蛋-1 咬合蛋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原文传递
3D-CTBA导航的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功能及血清TGF-α、VEGF、IL-1Ra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姜功前 宋静超 +2 位作者 王国磊 汤少鹏 丁成智 《中国实用医刊》 2022年第9期1-4,共4页
目的研究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导航的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肺功能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至2020年12... 目的研究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3D-CTBA)导航的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肺功能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1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于3D-CTBA导航下行解剖性肺段切除术,对照组采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的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引流天数等手术指标;比较两组血清TGF-α、VEGF、IL-1Ra水平;比较两组肺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出血量[(115.56±46.87)ml]、手术时间[(136.89±26.97)min]、住院时间[(7.68±2.68)d]、引流时间[(3.16±0.86)d]均少于对照组[(176.87±51.36)ml、(102.78±21.68)min、(9.98±3.16)d、(4.39±1.14)d],P均<0.05;两组淋巴结清扫个数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第1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最大通气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血清TGF-α[(9.58±1.29)pg/ml]、VEGF[(112.68±8.14)pg/ml]、IL-1Ra[(336.87±68.49)pg/ml]水平低于对照组[(13.68±1.87)、(146.68±10.37)、(458.34±102.67)pg/ml],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9%,1/52)低于对照组(12.5%,6/48),P<0.05。结论应用CTBA导航的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NSCLC效果显著,可以更好保留患者肺组织,提升术后肺功能,手术创伤较小且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导航 解剖性肺段切除]术 肺功能 转化生长因子-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