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炎性反应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渠胜英 施晓红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20-22,26,共4页
目的观察免疫炎性反应标志物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住院治疗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60例正常体检者的病史和临床生化资料,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有无大血管病变分成两组,单纯2型糖尿病组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 目的观察免疫炎性反应标志物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住院治疗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60例正常体检者的病史和临床生化资料,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有无大血管病变分成两组,单纯2型糖尿病组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ELISA法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免疫炎性反应标记物IL-1B、TNF-仅及Hs-CRP。分析免疫炎性反应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患者血FBG、PPG、HbAlc、Hs-CRP及TNF-a水平[(9.86±1.79)mmol/L、(14.454-5.48)mmol/L、(11.43±3.25)%、(6.79±3.71)mg/L和(1.99±0.65)ng/m1]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7.25±0.64)mmol/L、(10.45±2.89)mmol/L、(8.56±1.58)%、(4.724-2.39)mg/L和(1.24±0.44)ng/ml,P〈0.05]。多因素相关分析示,Hs-CRP、TNF.仅和HbAlc是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免疫炎性反应参与了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而Hs-CRP、TNF-仅及HbAlc是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血管病变/免疫学/代谢 白细胞介素1β/代谢 肿瘤坏死因子∥代谢 热休克蛋质类/代谢
原文传递
MK-801预处理对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3
2
作者 理国富 康聪 +2 位作者 马达 陈光献 吴钟凯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538-542,共5页
目的探讨心脏骤停前30min经股静脉注射1 mg/kg地卓西平(MK-801)对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大鼠兴奋性氨基酸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心脏骤停(CA)组及CA+MK-801组,建立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模型,留取血清标本和脑... 目的探讨心脏骤停前30min经股静脉注射1 mg/kg地卓西平(MK-801)对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大鼠兴奋性氨基酸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1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心脏骤停(CA)组及CA+MK-801组,建立心脏骤停-心肺复苏模型,留取血清标本和脑组织,HE染色观察神经元的损伤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中谷氨酸受体(NMDAR)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结果 CA组中神经元排列紊乱,胞体缩小,胞核固缩,胞质嗜酸性增强,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MK-801预处理后,神经元的病理性损伤减轻,巨噬细胞浸润程度减轻。CA组NMDAR的蛋白表达量较正常组明显增加(907.9±24.9 vs 321.6±18.4,P<0.01);MK-801预处理后NMDAR的相对表达量较CA组下降(512.4±21.1 vs 907.9±24.9,P<0.01)。CA组中IL-1β和TNF-α的浓度较对照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MK-801预处理后,IL-1β和TNF-α的浓度明显下降(P<0.01),但较对照组高。结论 MK-801预处理对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抑制细胞因子的表达、下调炎症反应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卓西平马来酸盐/投药和剂量 缺血预处理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药物疗法 受体 谷氨酸/代谢 白细胞介素1β/代谢 肿瘤坏死因子α/代谢 大鼠
原文传递
瑞舒伐他汀对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IL-33、ST2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豪 关玲霞 +7 位作者 杨昕远 高毅娜 吉庆伟 陆政德 林英忠 刘伶 施莹 胡昌兴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301-303,共3页
目的初步观察扩张型心肌病(DCM)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33(IL-33)、可溶性ST2(sST2)水平的变化,并观察瑞舒伐他汀对DCM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IL-33、ST2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在本科住院诊断为DCM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为Ⅲ... 目的初步观察扩张型心肌病(DCM)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33(IL-33)、可溶性ST2(sST2)水平的变化,并观察瑞舒伐他汀对DCM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IL-33、ST2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在本科住院诊断为DCM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为Ⅲ~Ⅳ级的患者3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瑞舒伐他汀干预组和对照组。另选择健康体检者16例为健康对照组。干预组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同时加用瑞舒伐他汀10mg/晚,服药12周;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衰药物。采用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ST2、IL-33浓度。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血浆ST2、IL-33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12周后干预组患者血浆IL-33、ST2水平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干预组心脏超声指标改善、6分钟步行试验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IL-33及ST2水平显著增高;瑞舒伐他汀可显著降低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IL-33及ST2水平,并且改善患者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庚酸类/药理学 心肌病 扩张型/并发症/药物疗法/代谢 心力衰竭/并发症/药物疗法/代谢 白细胞介素 类/代谢 受体 白细胞介素1/代谢
原文传递
生脉散对大肠杆菌脂多糖诱导慢性肝衰竭大鼠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徐文军 周小舟 +3 位作者 马文峰 孙新锋 黄俏光 周大桥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581-583,共3页
目的探讨生脉散对慢性肝衰竭大鼠大肠杆菌脂多糖(LPS)诱导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CCl。混合液腹腔注射复制慢性肝衰竭大鼠模型,观察LPS诱导2h后生脉散后对血清内毒素、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结果CCl。混合液能明显增加大鼠血清I... 目的探讨生脉散对慢性肝衰竭大鼠大肠杆菌脂多糖(LPS)诱导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CCl。混合液腹腔注射复制慢性肝衰竭大鼠模型,观察LPS诱导2h后生脉散后对血清内毒素、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结果CCl。混合液能明显增加大鼠血清IL-6[(64.50±18.79)pg/mlVS(4.79±0.57)pg/m1]、ICAM-1[(25100.00±5258.85)pg/mlVS(4215.50±942.79)pg/m1]和TNF-α[(17.55±2.39)pg/mlVS(10.92±5.02)pg/m1]水平(P〈0.05),但对血清LPS水平无明显影响[(0.058±0.007)EU/mlVS(0.040±0.002)EU/ml,P〉0.05];中药生脉散能显著降低CCl。慢性肝衰竭大鼠血清IL-6、ICAM-1和TNF-α水平[分别为(17.20±3.12)pg/ml、(9490.00±2725.78)pg/ml、(3.00±1.00)pg/ml,P〈0.05]。LPS攻击2h后能明显升高CCI。混合液大鼠血清LPS、TNF-α、IL-6、ICAM-1水平[分别为(0.501±0.019)EU/ml、(19750.00±9655.17)pg/ml、(5615.00±490.50)pg/ml、(41000.00±589.88)pg/ml,P〈0.01]。结论在慢性肝衰竭模型中,LPS能增加TNF-α,IL-6和ICAM-1等炎症因子水平,中药生脉散可降低LPS水平,并抑制LPS诱导的炎症因子水平,阻断了炎性介质及LPS本身对机体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脉散/药理学 脂多糖类/副作用 肝功能衰竭/代谢/中药疗法 内毒素类/代谢 肿瘤坏死因子/代谢 白细胞介素lβ/代谢 白细胞介素6/代谢 胞间黏附分子1/代谢
原文传递
IL-33及其ST2受体在神经系统中的表达及其介入疼痛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周搏 罗剑刚 鄢建勤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512-515,共4页
白介素-33(IL-33)是多功能细胞因子,属于IL-1家族.IL-33既可以发挥转录抑制因子作用,也可以与受体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T2)结合,在免疫调节及炎症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来研究表明IL-33在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在疼痛相关疾病... 白介素-33(IL-33)是多功能细胞因子,属于IL-1家族.IL-33既可以发挥转录抑制因子作用,也可以与受体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T2)结合,在免疫调节及炎症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来研究表明IL-33在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在疼痛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中,IL-33及其受体ST2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IL-33/ST2的生物学特点及其在神经系统表达和介入疼痛相关疾病的意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代谢 受体 白细胞介素1/代谢 神经系统/代谢 疼痛/代谢 综述
原文传递
烟雾吸入性损伤修复中IL-1βmRNA和COX-2mRNA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6
作者 淦鑫 郭光华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1138-1141,共4页
目的:探讨IL-1β和COX-2在新西兰白兔烟雾吸入性损伤修复中表达的变化及其作用。方法:将新西兰白兔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烟雾吸入性损伤后第1天,第4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共6组,应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IL-1βmRNA和COX-2mRNA的表... 目的:探讨IL-1β和COX-2在新西兰白兔烟雾吸入性损伤修复中表达的变化及其作用。方法:将新西兰白兔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烟雾吸入性损伤后第1天,第4天,第7天,第14天,第21天,共6组,应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IL-1βmRNA和COX-2mRNA的表达。建立烟雾吸入性损伤修复模型,光镜下观察烟雾吸入对新西兰白兔气管、肺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1)病理变化表明烟雾吸入性损伤第1、4、7天组以损伤后炎症反应为主(损伤期),第14、21天组以损伤后修复为主(修复期),这表明烟雾吸入性损伤修复模型成功建立;(2)RT-PCR结果表明:IL-1βmRNA表达在烟雾吸入性损伤后第1天立即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损伤期第1、4天组IL-1βmRNA表达明显高于修复期第14、21天组,第4天组(1.75±0.31)与第14天组(0.75±0.33)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COX-2mRNA表达在烟雾吸入性损伤后第1天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第21天达到最高,修复期第14、21天组COX-2mRNA表达明显高于损伤期第1、4天组,第14天组(1.86±0.31)与第1天组(1.03±0.26)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通过建立烟雾吸入性损伤修复模型,检测IL-1βmRNA与COX-2mRNA表达变化,发现IL-1βmRNA在损伤期表达上调,而COX-2mRNA在修复期表达升高,表明IL-1β和COX-2在烟雾吸入性损伤修复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吸入性损伤/病理学 白细胞介素-1β/代谢 环氧水解酶类/代谢 动物 实验
下载PDF
二烯丙基三硫对急性肺损伤小鼠血清细胞因子IL-18的影响
7
作者 康兴斌 马凯峰 王春雨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2期2781-2783,共3页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三硫(DATS)对急性肺损伤小鼠血清IL-18的影响。方法:30只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1)ALI组:腹腔注射大肠杆菌脂多糖(LPS);(2)预防组:腹腔注射DATS 7 d后注射LPS;(3)治疗组:腹腔注射LPS后30 min注射DATS;(4)DATS组,...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三硫(DATS)对急性肺损伤小鼠血清IL-18的影响。方法:30只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1)ALI组:腹腔注射大肠杆菌脂多糖(LPS);(2)预防组:腹腔注射DATS 7 d后注射LPS;(3)治疗组:腹腔注射LPS后30 min注射DATS;(4)DATS组,腹腔注射DATS 7 d;(5)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氯化钠溶液。光镜观察12 h点肺组织形态学改变。测定血清中IL-18在2 h和6 h含量。结果:DATS预防组肺泡间渗出及炎性细胞浸润较ALI组明显减轻。其血清中IL-18含量均明显低于ALI组(P<0.01)。结论:预防性应用DATS可减轻LPS诱导的ALI小鼠肺组织炎症反应,及抑制LPS诱导的小鼠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IL-18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丙化合物/药理学 呼吸窘迫综合征 成人/药物疗法 白细胞介素1/代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