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髓细胞白血病干细胞表面标志蛋白白细胞介素-1辅助蛋白及其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尹玲玲 赵恺 徐开林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232-235,共4页
白细胞介素(IL)-1受体辅助蛋白(IL-1RAP)已被证实作为IL-1受体Ⅰ型(IL-1R Ⅰ)的共同受体,参与IL-1的效应发挥.最新研究表明,IL-1RAP是新鉴定的髓细胞白血病干细胞(LSC)表面标志蛋白,且IL-1RAP抗体,可通过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 白细胞介素(IL)-1受体辅助蛋白(IL-1RAP)已被证实作为IL-1受体Ⅰ型(IL-1R Ⅰ)的共同受体,参与IL-1的效应发挥.最新研究表明,IL-1RAP是新鉴定的髓细胞白血病干细胞(LSC)表面标志蛋白,且IL-1RAP抗体,可通过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ADCC),杀灭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患者体内的LSC,而不损伤正常造血干细胞(HSC).另有研究发现,IL-1RAP表达水平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临床预后密切相关,IL-1RAP表达水平亦是预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危险度的潜在指标.笔者拟就髓细胞白血病LSC表面标志蛋白IL-1RAP及其在血液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受体辅助蛋白 血病干细胞 血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原文传递
白细胞介素-1受体辅助蛋白在神经精神疾病发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程培培 杜亚松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1-106,共6页
白细胞介素-1受体辅助蛋白(interleukin-1 receptor accessory protein,IL1RAP)是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信号通路的重要组分之一,参与IL-1/IL-1RⅠ(白细胞介素-1受体Ⅰ型,interleukin-1 receptorⅠ)/IL1RAP复合物的形成,募集... 白细胞介素-1受体辅助蛋白(interleukin-1 receptor accessory protein,IL1RAP)是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信号通路的重要组分之一,参与IL-1/IL-1RⅠ(白细胞介素-1受体Ⅰ型,interleukin-1 receptorⅠ)/IL1RAP复合物的形成,募集衔接蛋白及下游信号中间体,激活蛋白激酶,最终诱导促炎介质的合成及急性期炎症反应的发生。另外,IL1RAP还参与调节神经突触形成,是免疫系统及神经系统之间的重要分子联系,可能参与了神经精神疾病的病理过程。该文结合既往IL1RAP在IL-1信号通路中作用的研究,对近年来IL1RAP在神经精神疾病(如神经胶质瘤、阿尔茨海默病、精神分裂症等)中作用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探索IL1RAP在这些疾病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为其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受体辅助蛋白 白细胞介素-1信号通路 神经疾病 精神疾病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受体辅助蛋白在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王鹿 蔡海峰 胡万宁 《中国综合临床》 2014年第4期439-441,共3页
白细胞介素1(IL-1)是一种重要的炎性细胞因子,它参与调节机体的免疫应答、炎症等过程。在慢性炎症过程中,IL-1的调节障碍、延迟合成和释放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IL.1的各种生物功能的发挥需要IL-1的I型受体(IL-1receptorI,IL-1RI... 白细胞介素1(IL-1)是一种重要的炎性细胞因子,它参与调节机体的免疫应答、炎症等过程。在慢性炎症过程中,IL-1的调节障碍、延迟合成和释放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IL.1的各种生物功能的发挥需要IL-1的I型受体(IL-1receptorI,IL-1RI)的参与,即IL-1与靶细胞表面特异受体IL-1R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受体辅助蛋白 膜结合白细胞介素1受体辅助蛋白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1受体辅助蛋白 白细胞介素1
原文传递
IL-1RⅡ和IL-1RAcP重组质粒对大鼠自身免疫性心肌炎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2
4
作者 常贺 宋颖 刘春晓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729-1738,共10页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 Ⅱ型受体(IL-1RⅡ)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辅助蛋白(IL-1RAcP)重组质粒对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EAM)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构建体内导入用重组质粒pCAGGS-IL-1RⅡ和pCAGGSIL-1RAcP,并以pCAGGS-SP(signal peptide...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 Ⅱ型受体(IL-1RⅡ)和白细胞介素1受体辅助蛋白(IL-1RAcP)重组质粒对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心肌炎(EAM)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构建体内导入用重组质粒pCAGGS-IL-1RⅡ和pCAGGSIL-1RAcP,并以pCAGGS-SP(signal peptide)作为对照质粒。将雄性Lewis大鼠分成4组:对照(control)组(未免疫未注射质粒的大鼠,n=5)、EAM+SP组(免疫的大鼠尾静脉注射对照质粒,n=9)、EAM+IL-1RⅡ组(免疫的大鼠尾静脉注射IL-1RⅡ质粒,n=8)和EAM+IL-1RⅡ+IL-1RAcP组(免疫的大鼠尾静脉注射IL-1RⅡ和IL-1RAcP质粒,n=7)。第0天免疫大鼠造模;第6天应用流体动力学方法尾静脉注射重组质粒;第17天处死大鼠进行疗效评估,评估指标包括组织病理学、心脏彩超检测、心脏重量/体重比值、心肌中心衰标志物心房钠尿肽(ANP)和脑钠尿肽(BNP)及炎症因子的表达。构建体外细胞转染用重组质粒pUC19-IL-1RⅡ-actin和pUC19-IL-1RAcP-tub,转染入Cos7细胞获得培养上清液,将含有IL-1RⅡ和IL-1RAcP的培养上清液加至脂多糖(LPS)诱导的H9c2细胞中,RT-qPCR检测炎症因子的表达变化。将构建的重组质粒pEGFP-IL-1RⅡ-actin和pEGFP-IL-1RAcP-tub转染入Cos7细胞,免疫共沉淀(Co-IP)检测目的蛋白的形成。结果:与EAM+SP组相比,EAM+IL-1RⅡ组和EAM+IL-1RⅡ+IL-1RAcP组大鼠心肌炎症程度均有显著减轻,左心室收缩期内径显著缩小(P<0.05),心肌中ANP、BNP、TNF-α、IL-2、IFN-γ和TGF-β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IL-4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在H9c2细胞中,与LPS组比较,LPS+IL-1RⅡ组和LPS+IL-1RⅡ+IL-1RAcP组TGF-β和IL-6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IL-10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LPS+IL-1RⅡ组比较,LPS+IL-1RⅡ+IL-1RAcP组TNF-α和IL-2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IL-13的水平显著升高(P<0.01)。Co-IP检测到IL-1RⅡ与IL-1RAcP相互结合并形成了一个新的蛋白,为异源二聚体。结论:IL-1RⅡ和IL-1RAcP重组质粒导入可有效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Ⅱ型受体 白细胞介素1受体辅助蛋白 异源二聚体 自身免疫性心肌炎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受体辅助蛋白样2基因多态性与秦巴山区儿童认知能力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龚平原 高晓彩 +4 位作者 贺波 张科进 郑子健 黄绍平 张富昌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72-775,共4页
目的 初步探讨白细胞介素1受体辅助蛋白样2(IL1RAPL2)基因多态性与有关认知能力的关系.方法 选择IL1RAPL2基因内的rs5962434、rs5916817、rs3764765和rs5962298等4个标记性SNP位点,使用PCR-SSCP方法进行基因分型,在陕南秦巴山区320名6... 目的 初步探讨白细胞介素1受体辅助蛋白样2(IL1RAPL2)基因多态性与有关认知能力的关系.方法 选择IL1RAPL2基因内的rs5962434、rs5916817、rs3764765和rs5962298等4个标记性SNP位点,使用PCR-SSCP方法进行基因分型,在陕南秦巴山区320名6~14岁儿童人群中分析这四个位点的多态性与一般认知能力以及韦氏智力量表中言语理解因子以及记忆/注意因子和知觉组织因子3个智商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rs5962434、rs5916817、rs3764765和rs5962298位点在该人群中符合哈德-温伯格平衡(P>0.05),这4个标记位点的多态性与一般认知能力(P=0.81,0.53,0.79,0.90)、言语理解因子(P=0.58,0.47,0.69,0.87)、记忆/注意因子(P=0.69,0.35,0.76,0.90)均无显著相关性,与知觉组织因子在男女不同群体中也无显著相关性(P=0.70,0.85,0.76,0.90,0.65,0.22,0.98,0.90).结论 本研究初步提示IL1RAPL2基因内有关位点的多态性可能与秦巴山区儿童的一般认知能力以及言语理解、知觉组织因子、记忆/注意因子等认知能力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能力 智商因子 白细胞介素1受体辅助蛋白样2 多态性位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