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白粉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与病菌毒性的监测 被引量:58
1
作者 段霞瑜 盛宝钦 +1 位作者 周益林 向齐君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1-36,共6页
1991~1994年小麦白粉菌生理小种鉴定的结果表明,11、15号小种为这几年的优势小种,315号小种有上升的趋势。用毒性频率分析的方法对所获数据进行分析表明,V1、V3、V5及V8等毒性在当前白粉菌群体中已基本固定(毒性频率接近100%)。小麦... 1991~1994年小麦白粉菌生理小种鉴定的结果表明,11、15号小种为这几年的优势小种,315号小种有上升的趋势。用毒性频率分析的方法对所获数据进行分析表明,V1、V3、V5及V8等毒性在当前白粉菌群体中已基本固定(毒性频率接近100%)。小麦白粉菌对Pm4a的毒性频率呈较快的上升趋势,说明Pm4a基因的使用应该审慎;白粉菌对Pm21的毒性频率为0,说明Pm21为目前最有效的抗白粉病基因。对北京、西南及江浙三地区小麦白粉菌群体的毒性结构进行比较分析的结果表明,V2、V4a、V4b和V2+VM1d在北京和江浙地区的频率仍然较低,但在西南地区已超过30%;V2+6和V2+‘Talent’在三地区的频率均较低。生理小种分析和毒性分析比较的结果表明,毒性分析的方法可以更直观地反映小麦白粉菌群体的结构、分布及其动态,便于对品种抗性的丧失作出早期预报及对抗病基因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白粉病 生理小种 毒性
原文传递
白粉病菌的生理小种及其对不同基因型甜瓜的致病性(英文) 被引量:48
2
作者 徐志豪 寿伟林 +1 位作者 黄凯美 周胜军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9年第5期245-248,共4页
用采自温室的87 个甜瓜的基因型来测定其对白粉病菌的致病反应,并检测甜瓜白粉病菌的生理小种。结果表明,Sphaerothecafuliginea 是引起杭州春季白粉病发生的主要病原菌,甜瓜白粉病菌属于生理小种2 ,甜瓜... 用采自温室的87 个甜瓜的基因型来测定其对白粉病菌的致病反应,并检测甜瓜白粉病菌的生理小种。结果表明,Sphaerothecafuliginea 是引起杭州春季白粉病发生的主要病原菌,甜瓜白粉病菌属于生理小种2 ,甜瓜不同株系叶片对白粉病菌的抗性,室内检测结果与其田间调查结果之间呈良好的正相关。在被检测的87 个甜瓜基因型株系中,有24 个基因型对白粉病菌生理小种2 表现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小种 白粉病 甜瓜 基因型
下载PDF
甜瓜白粉病抗性基因的遗传与分子标记 被引量:38
3
作者 王建设 宋曙辉 +1 位作者 唐晓伟 陈贵林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9-92,共4页
为了建立甜瓜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以杂交组合1A151/恒进红瓤酥的6个世代群体 P1,P2,F1,F2,BCr和BCs为材料,利用风媒接种方法和分群法,研究了抗病基因的遗传和分子标记。结果表明,抗源 1A151对白粉病菌的抗性由1对不完... 为了建立甜瓜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以杂交组合1A151/恒进红瓤酥的6个世代群体 P1,P2,F1,F2,BCr和BCs为材料,利用风媒接种方法和分群法,研究了抗病基因的遗传和分子标记。结果表明,抗源 1A151对白粉病菌的抗性由1对不完全显性抗病基因控制,并寻找到了1个与抗病基因位点连锁的分子标记RAPD- S329,其距离为6.81±1.67个遗传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标记 基因 甜瓜 遗传 抗性基因 抗源 白粉病 风媒 RAPD 位点
下载PDF
寡聚糖诱导黄瓜对白粉病抗病反应的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马青 孙辉 +2 位作者 杜昱光 赵小明 商鸿生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25-530,共6页
中科6号(2%氨基寡糖素)处理黄瓜植株叶片,5 d后接种白粉菌Sphaerotheca fuliginea(Schlecht.)Poll.,可诱导黄瓜Cucumis sativus产生对白粉病的抗病性,寄主细胞对病原菌的侵入产生了防卫反应结构和物质以及过敏性坏死反应。表现为寄主... 中科6号(2%氨基寡糖素)处理黄瓜植株叶片,5 d后接种白粉菌Sphaerotheca fuliginea(Schlecht.)Poll.,可诱导黄瓜Cucumis sativus产生对白粉病的抗病性,寄主细胞对病原菌的侵入产生了防卫反应结构和物质以及过敏性坏死反应。表现为寄主细胞壁加厚,染色加深,寄主细胞壁下产生多层次结构的乳突,在寄主细胞壁与质膜之间有黑色物质沉积;吸器外质膜皱褶,染色加深,吸器外基质中出现染色加深的颗粒状电子沉积物;寄主细胞质紊乱,细胞器解体,整个寄主细胞解体、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白粉病 寡聚糖 诱导抗 超微结构
下载PDF
甘肃甜瓜主产区白粉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 被引量:31
5
作者 刘东顺 程鸿 +3 位作者 孔维萍 苏永全 许勇 何启伟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8-32,共5页
采用国际通用的甜瓜白粉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寄主与标准鉴定体系,对来自甘肃甜瓜主产区的10份甜瓜白粉病菌样本的生理小种进行了鉴定,初步确定甘肃甜瓜主产区的白粉病菌主要为瓜单囊壳白粉菌的两个生理小种,即小种1和2France,优势生理小种... 采用国际通用的甜瓜白粉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寄主与标准鉴定体系,对来自甘肃甜瓜主产区的10份甜瓜白粉病菌样本的生理小种进行了鉴定,初步确定甘肃甜瓜主产区的白粉病菌主要为瓜单囊壳白粉菌的两个生理小种,即小种1和2France,优势生理小种是小种1。另外,在靖远县鉴定出生理小种7,为国内初次报道的小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白粉病 生理小种 鉴定
下载PDF
黄瓜感染白粉病菌后的生理变化 被引量:23
6
作者 王惠哲 李淑菊 +1 位作者 霍振荣 庞金安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5-109,共5页
抗性不同的黄瓜品种接种白粉病菌后,对与抗性有关的光合作用、呼吸强度及叶绿索、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抗病品种呼吸强度比对照明显升高,感病品种则低于对照;抗、中抗品种光合速率先升高,5~6d后开... 抗性不同的黄瓜品种接种白粉病菌后,对与抗性有关的光合作用、呼吸强度及叶绿索、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抗病品种呼吸强度比对照明显升高,感病品种则低于对照;抗、中抗品种光合速率先升高,5~6d后开始下降,而感病品种的光合速率基本上低于对照,这与呼吸强度的变化相一致;无论抗病品种还是感病品种叶绿素含量均有增加,抗病品种增加幅度更大,说明黄瓜抗白粉病的能力与叶绿素含量呈正相关;接种后各品种糖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降低-升高-再降低-再提高,而且均在第5d出现第1个峰值,第7d则出现最大幅度下降,可溶性糖含量明显低于对照,说明病菌的侵染消耗植株体内的糖,但并不能说明糖含量的降低与品种的抗病性密切相关;各黄瓜品种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对照,但感病品种比抗、中抗品种的峰值出现的要早,说明感病品种对病菌的侵染更敏感,品种的抗病性与对病菌侵染的反应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白粉病 生理变化
下载PDF
小麦白粉病菌致病毒性和抗病基因及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7
作者 段双科 许育彬 吴兴元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83-86,共4页
本文从小麦白粉病菌生理分化与毒性监测 ,抗病基因及其利用 ,小麦抗白粉育种新途径三个层面综述了我国小麦白粉病菌致病毒性 ,抗病基因利用和抗白粉育种研究的最新进展。同时结合作者研究工作对当前小麦抗白粉育种新途径、新方法进行了... 本文从小麦白粉病菌生理分化与毒性监测 ,抗病基因及其利用 ,小麦抗白粉育种新途径三个层面综述了我国小麦白粉病菌致病毒性 ,抗病基因利用和抗白粉育种研究的最新进展。同时结合作者研究工作对当前小麦抗白粉育种新途径、新方法进行了讨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进展 小麦 白粉病 毒性 基因 育种
下载PDF
室内黄瓜白粉病防治方法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张雪辉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0-192,共3页
黄瓜白粉病菌属专性寄生菌,无法在培养基上培养,只能在活体上进行抑菌测试试验.主要从黄瓜栽培、病菌接种和防效计算3个方面叙述了目前室内防治黄瓜白粉病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 黄瓜 白粉病 室内防治 栽培 防效 防治方法 培养基 活体 寄生
下载PDF
东北春麦区小麦白粉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及其RAPD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魏松红 王罡 +2 位作者 张领兵 张艳贞 杨家书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5-37,40,共4页
对 1999~ 2 0 0 0年小麦白粉病菌的生理小种进行了鉴定 ,并分析了小种种群的变化。应用 2 3个随机引物对白粉病菌 8个不同生理小种进行RAPD分析 ,其中 11个引物的扩增带型在不同生理小种间出现差异 ,共扩增出 5 9条谱带 ,多态性为 47 ... 对 1999~ 2 0 0 0年小麦白粉病菌的生理小种进行了鉴定 ,并分析了小种种群的变化。应用 2 3个随机引物对白粉病菌 8个不同生理小种进行RAPD分析 ,其中 11个引物的扩增带型在不同生理小种间出现差异 ,共扩增出 5 9条谱带 ,多态性为 47 5 %。通过对RAPD分析结果进行聚类分析 ,初步探明了白粉菌小种间的亲缘关系及其与小种毒力高低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白粉病 生理小种 鉴定 RAPD分析 东北春麦区 白粉病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CAB-1抑菌蛋白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25
10
作者 张晓云 李宝庆 +3 位作者 郭庆港 鹿秀云 李社增 马平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75-380,共6页
采用子叶喷雾法分别测定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CAB-1所产抑菌蛋白粗提物对黄瓜白粉病的保护和治疗生物活性。结果表明该抑菌蛋白粗提物能显著降低黄瓜白粉病的病情指数,其保护和治疗作用的效果分别为73.33%和76.85%;EC50分别... 采用子叶喷雾法分别测定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CAB-1所产抑菌蛋白粗提物对黄瓜白粉病的保护和治疗生物活性。结果表明该抑菌蛋白粗提物能显著降低黄瓜白粉病的病情指数,其保护和治疗作用的效果分别为73.33%和76.85%;EC50分别为175μg.mL-1和125μg.mL-1。利用曲利苯兰染色法检测抑菌蛋白粗提物对黄瓜白粉菌Sphacrotheca fuliginea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抑菌蛋白粗提物能有效降低白粉菌分生孢子的萌发率及萌发的芽管个数,造成菌丝顶端畸形膨大呈球状并减少新生分生孢子的个数。接菌3 d后,对照的孢子萌发率为36.98%,而经抑菌蛋白粗提物处理后的孢子萌发率仅为4.8%;接菌7 d后对照每个分生孢子梗上串生孢子个数最多为7个,多数5~6个;而抑菌蛋白粗提物处理后每个分生孢子梗上串生孢子个数最多为2个,大部分为1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 蛋白 白粉病 抑制作用
下载PDF
抗金银花白粉病菌贝莱斯芽孢杆菌HC-8菌株培养基及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23
11
作者 黎燕珊 崔文艳 +2 位作者 张陈芳 黄小欣 何朋杰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148-2157,共10页
【目的】优化抗金银花白粉病菌贝莱斯芽孢杆菌HC-8菌株的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为其快速大量生产及进行大田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贝莱斯芽孢杆菌HC-8菌株为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别优化其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 【目的】优化抗金银花白粉病菌贝莱斯芽孢杆菌HC-8菌株的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为其快速大量生产及进行大田生物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贝莱斯芽孢杆菌HC-8菌株为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别优化其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结合分生孢子萌发和平板对峙试验,分析优化方案下HC-8菌株对白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及对尖孢镰刀菌、烟草疫霉和轮状镰刀菌的拮抗活性。【结果】HC-8菌株最适基础培养基为酵母蛋白胨培养基(YSP);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蛋白胨5.0 g/L、酵母膏25.0 g/L、麦芽糖10.0 g/L;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7℃、初始pH 6.0、转速180 r/min、接种量0.100%、装液量20 mL/300 mL、培养时间48 h。优化方案下,HC-8菌株对白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83.15%,显著高于优化前的74.65%(P<0.05,下同);对尖孢镰刀菌、烟草疫霉和轮状镰刀菌的抑菌率分别为60.66%、59.03%和65.32%,显著高于优化前的54.31%、55.24%和59.17%。【结论】优化后的方案可提高HC-8菌株的发酵产量,并增强对尖孢镰刀菌、烟草疫霉和轮状镰刀菌的拮抗效果及对白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建立的方案可用于快速、大批量发酵HC-8菌悬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白粉病 贝莱斯芽孢杆 发酵条件 正交试验 拮抗活性
下载PDF
含氮杂环化合物对黄瓜白粉病抗性的诱导作用及其与防御酶系统的关系 被引量:12
12
作者 陈喜文 郝友进 +1 位作者 陈德富 张文勤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35-540,共6页
本文研究了11种含氮杂环化合物对黄瓜白粉病抗性的诱导作用,发现不同化合物的诱导效果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化合物中只有(E)-4-[2-(4-联苯基)乙烯基]吡啶(BEPy)和O,O’-1,4-亚丁基-4,4’-双[(E)-2-(4-氧苯乙烯基)]吡啶(DPyEPOB)具有明显... 本文研究了11种含氮杂环化合物对黄瓜白粉病抗性的诱导作用,发现不同化合物的诱导效果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化合物中只有(E)-4-[2-(4-联苯基)乙烯基]吡啶(BEPy)和O,O’-1,4-亚丁基-4,4’-双[(E)-2-(4-氧苯乙烯基)]吡啶(DPyEPOB)具有明显的诱导效果。它们在诱导处理后第6d的病情指数为31.4和40.4,分别为对照的40.1%和23.1%;第10d的病情指数为34.8和42.2,为对照的38.7%和25.7%。从诱导效果来看,BEPy的诱导效果在诱导处理各时期均强于DPyEPOB;从诱导时间来看,BEPy的诱导效果随时间推移而降低,而DPyEPOB则基本持平。与经典的系统抗性诱导物水杨酸相比,BEPy的诱导效果与之相近,DPyEPOB的诱导效果则较弱。对几种与抗病性相关酶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用BEPy诱导处理后,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大大提高。前2种酶在处理60h时酶活力达到最高,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55倍和1.45倍,并且能一直维持至96h,到144h时下降至对照组的水平;多酚氧化酶的活力在处理96h时达到高峰,比对照提高了8.83倍,到144h时稍有下降,但仍是对照组的7.1倍。酶活力的这种变化趋势与水杨酸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但在升高幅度和持续时间上有差异。本文还讨论了有关酶活力的变化规律与黄瓜白粉病诱导抗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氮杂环化合物 诱导抗性 黄瓜 白粉病 酶活力
下载PDF
中国冬小麦区域试验品种抗病性评价 被引量:19
13
作者 刘太国 邱军 +7 位作者 周益林 徐世昌 陈怀谷 刘艳 高利 刘博 郑传临 陈万权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2967-2975,共9页
【目的】明确中国小麦主要后备品种和高代品系对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黄矮病的抗性程度和水平,为培育抗病新品种、品种审定与推广、抗病品种合理布局、降低品种抗性"丧失"风险提供依据。【方法... 【目的】明确中国小麦主要后备品种和高代品系对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黄矮病的抗性程度和水平,为培育抗病新品种、品种审定与推广、抗病品种合理布局、降低品种抗性"丧失"风险提供依据。【方法】以中国小麦条锈菌流行小种条中32(CYR32)、条中33号(CYR33)等、叶锈菌PHT、THT等、秆锈菌21C3、34C2等、对15个已知抗白粉病基因具有毒性的白粉菌混合菌系、赤霉病菌、纹枯病菌强毒力菌株和BYDV-GAV株系对1999—2014年度国家小麦区域试验品种(系)1 815份次试验材料进行成株期人工接种抗性鉴定,重要材料连续进行两年试验,以确保结果的重复和可靠。【结果】在所鉴定的品系中,具有3种抗病性以上的品种(系)共250个,通过农业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品种共310个;中抗和高抗条锈病品种占参试品种的(39.8±21.7)%、中感和高感品种占(39.7±27.9)%;赤霉病、纹枯病、秆锈病和白粉病抗病品种所占比例分别为(31.5±27.5)%、(31.1±35.6)%、(48.2±25.6)%和(25.0±14.6)%、感病品种分别占(68.5±27.5)%、(62.2±38.6)%、(31.3±20.7)%和(70.7±14.6)%;抗叶锈病品种比例仅为(9.9±3.8)%,感病品种高达(70.4±15.1)%;除河农831表现中抗外,所有品种对黄矮病均表现感病,未出现高抗品种。【结论】抗源缺乏的病害未鉴定出抗性强的品种,抗条锈病和白粉病品种主要出现在甘肃、四川等地,抗叶锈小麦品种(系)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白粉病 赤霉
下载PDF
白粉病菌侵染诱导的大麦叶肉细胞变化的超微结构与细胞化学 被引量:15
14
作者 赵淑芳 胡东维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44-448,共5页
从超微结构和细胞化学角度对大麦白粉病菌侵染诱导的寄主叶肉细胞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 ,病原菌接种后 12h ,叶肉细胞光合作用的标志性酶RCA和Rubisco含量发生迅速的变化 ,感病大麦 (Ingrid)中RCA和Rubisco含量急剧减少 ,而抗病大麦... 从超微结构和细胞化学角度对大麦白粉病菌侵染诱导的寄主叶肉细胞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 ,病原菌接种后 12h ,叶肉细胞光合作用的标志性酶RCA和Rubisco含量发生迅速的变化 ,感病大麦 (Ingrid)中RCA和Rubisco含量急剧减少 ,而抗病大麦 (mlo 3)中则趋势相反。随后 ,不论在感病或抗病大麦中这 2种蛋白的含量一直下降 ,但感病品种中一直维持相对较高水平。超微结构观察表明 ,病原菌侵染能够诱导侵染点附近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的增殖 ,新叶绿体的不断产生 ,从而延缓了叶肉细胞的衰老和死亡 ,增加了光合产物的形成。以上结果说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白粉病 细胞化学 超微结构 叶肉细胞 寄主 光合作用 RCA Rubisco 叶绿体 养分供给 衰老 死亡
下载PDF
小麦白粉病菌对小麦幼苗MDA含量及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15
作者 韩庆典 胡晓君 +3 位作者 黄坤艳 杨美娟 周晓燕 闫丽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803-2811,共9页
为探讨小麦白粉病菌对小麦叶片防御酶活性的影响,揭示不同小麦品种对小麦白粉病菌的互作与抗性表现,以高抗小麦白粉病品种青春38、高感小麦白粉病品种龙麦33为实验材料,于小麦苗期采用白粉病强致病力生理小种E09感染小麦叶片,研究接菌后... 为探讨小麦白粉病菌对小麦叶片防御酶活性的影响,揭示不同小麦品种对小麦白粉病菌的互作与抗性表现,以高抗小麦白粉病品种青春38、高感小麦白粉病品种龙麦33为实验材料,于小麦苗期采用白粉病强致病力生理小种E09感染小麦叶片,研究接菌后0、1 d、3 d、5 d、7 d、9 d时,小麦叶片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接种前,抗病品种的POD、CAT、PAL活性及MDA含量高于感病品种,而SOD、PPO活性略低于感病品种。接菌后,5种防御酶活性及MDA含量均不同程度的升高,除SOD活性峰值及MDA含量升高幅度为龙麦33高于青春38外,其他4种防御酶活性增加幅度均为青春38高于龙麦33。接菌初期,5种防御酶活性均表现为龙麦33的升高较慢或滞后于青春38,而MDA含量的增加则表现为龙麦33显著高于青春38。研究结果为探讨小麦白粉病菌与小麦的互作机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白粉病 MDA 防御酶
原文传递
小麦白粉病菌闭囊壳萌发及其对三唑酮敏感基线的建立 被引量:11
16
作者 袁善奎 马严明 周明国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共3页
在没有甾醇脱甲基抑制剂 (DMI)类药剂用药历史的湖北利川山区麦田采集小麦白粉病菌闭囊壳 ,带回室内萌发 ,从每样本单孢子堆中分离得到 6 1个野生菌株。采用叶段法测得每个菌株的EC50 ,建立起小麦白粉病菌对三唑酮的相对敏感基线EC50 =(... 在没有甾醇脱甲基抑制剂 (DMI)类药剂用药历史的湖北利川山区麦田采集小麦白粉病菌闭囊壳 ,带回室内萌发 ,从每样本单孢子堆中分离得到 6 1个野生菌株。采用叶段法测得每个菌株的EC50 ,建立起小麦白粉病菌对三唑酮的相对敏感基线EC50 =(0 10 90± 0 0 0 48) 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白粉病 三唑酮 敏感基线 闭囊壳 萌发
下载PDF
2009—2010年黑龙江省主要瓜类作物白粉病菌生理小种鉴定 被引量:13
17
作者 马鸿艳 魏尊苗 +1 位作者 祖元刚 栾非时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7-288,共2页
瓜类白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其主要病原为单囊壳白粉菌Podosphaera xanthii和二孢白粉菌Golorinomyces cichoracearum[1]。瓜类白粉病菌生理小种众多、演替分化快,其相关研究一直备受关注。我国曾对杭州[2]、北京[3]、三亚[4]、甘肃[5... 瓜类白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其主要病原为单囊壳白粉菌Podosphaera xanthii和二孢白粉菌Golorinomyces cichoracearum[1]。瓜类白粉病菌生理小种众多、演替分化快,其相关研究一直备受关注。我国曾对杭州[2]、北京[3]、三亚[4]、甘肃[5]、陕西关中地区[6]瓜类白粉病菌生理小种演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粉病 瓜类作物 生理小种鉴定 黑龙江省 生理小种 陕西关中地区 瓜类白粉病 白粉
原文传递
嘧菌酯与吡唑醚菌酯对烟草白粉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在烤烟漂浮育苗阶段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13
18
作者 汪汉成 李文红 +5 位作者 夏海乾 王茂胜 孟琳 石俊雄 商胜华 王晶君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12-416,共5页
采用小苗法测定了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对烟草白粉病菌Erysiphe cichoracearum的毒力,以及对苗期烟草白粉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及持效期。结果表明: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对烟草白粉病菌抑制作用的EC50值分别为7.62和9.90μg/mL,对该病害的预... 采用小苗法测定了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对烟草白粉病菌Erysiphe cichoracearum的毒力,以及对苗期烟草白粉病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及持效期。结果表明: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对烟草白粉病菌抑制作用的EC50值分别为7.62和9.90μg/mL,对该病害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的EC50值分别为8.76、12.34μg/mL和17.32、23.40μg/mL;2种药剂对烟草白粉病菌均具有较长的持效期,在有效成分56.25 g/hm2剂量下、2次喷雾处理烟苗,30 d后的防效仍分别达到94.45%和88.53%;2种药剂对新生烟叶均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且在实验剂量范围内对烟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唑醚 烟草 白粉病 毒力 持效期
下载PDF
青岛地区烟草白粉病病原 被引量:14
19
作者 邢荷荷 梁晨 +3 位作者 于静 张成省 孔凡玉 王凤龙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59-163,共5页
在青岛地区的温室和实验室中发现烟草白粉病,通过对病原形态特征、核糖体基因内转录间隔区序列分析以及致病性测定,将青岛地区烟草白粉病的病原确定为奥隆特高氏白粉菌Golovinomyces orontii,这是该病原在国内烟草上的首次报道。
关键词 白粉病 形态特征 分子鉴定
原文传递
甘肃中西部春小麦白粉菌群体毒性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龙 王生荣 甘丽萍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6-110,共5页
利用小麦苗期离体培养 ,对甘肃中西部地区的小麦白粉病菌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及群体毒性频率分析 ,结果 :( 1 )纯化菌株 36份 ,鉴定出生理小种 2 0个。其中优势小种是 0 1 5 ,分布频率为 1 6.7% ,0 77号为次优势小种。( 2 )群体毒性频率分... 利用小麦苗期离体培养 ,对甘肃中西部地区的小麦白粉病菌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及群体毒性频率分析 ,结果 :( 1 )纯化菌株 36份 ,鉴定出生理小种 2 0个。其中优势小种是 0 1 5 ,分布频率为 1 6.7% ,0 77号为次优势小种。( 2 )群体毒性频率分析中毒性基因 VEra,V8,V1 ,V3c,V3f频率达 70 %以上 ,而 V2 ,MID,V2 0 ,V2 1 ,V4b,V4频率在 1 6.7%以下 ,46%的白粉菌毒性基因频率高于 40 % ,说明目前甘肃省白粉菌毒性基因频率高 ,含有Pm2 +MID,Pm2 0 ,Pm2 1 ,Pm1 b,P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中西部地区 小麦 白粉病 群体毒性 生理小种鉴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