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玫瑰树中非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刘艳萍 黄立刚 +4 位作者 李科凯 李小宝 汪小翠 文成全 付艳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98-802,共5页
目的研究玫瑰树Ochrosia borbonica中的非生物碱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制备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采用理化分析及NMR、MS等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玫瑰树枝叶90%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位分离... 目的研究玫瑰树Ochrosia borbonica中的非生物碱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制备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采用理化分析及NMR、MS等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玫瑰树枝叶90%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位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羽扇豆醇(1)、羽扇豆酮(2)、白桦醇(3)、白桦酸(4)、熊果酸(5)、2α,3β-二羟基熊果酸(6)、11,12-去氢熊果酸内酯(7)、β-香树脂醇(8)、齐墩果内酯(9)、麦珠子酸(10)、木栓酮(11)、胆甾醇(12)、24R-乙基-5α-胆甾烷-3β,6α-二醇(13)、豆甾-7-烯-3β-醇(14)和β-谷甾醇(15)。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玫瑰树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树 羽扇豆 白桦 3β-二羟基熊果酸 11 12-去氢熊果酸内酯 木栓酮 豆甾-7-烯-3β-
原文传递
薜荔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峰 张俊清 孔令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54-1555,共2页
目的研究薜荔Ficus pumila中的化学成分,并对分离出的成分进行结构鉴定。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分离化合物,运用理化性质和波谱技术确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薜荔的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经理... 目的研究薜荔Ficus pumila中的化学成分,并对分离出的成分进行结构鉴定。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分离化合物,运用理化性质和波谱技术确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薜荔的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经理化数据和波谱学方法鉴定为熊果醇(Ⅰ)、白桦醇(Ⅱ)、豆甾-5,24(28)-二烯-3β-醇(Ⅲ)、5α-豆甾-3,6-二酮(Ⅳ)、β-谷甾醇(Ⅴ)、白桦酸(Ⅵ)、胡萝卜苷(Ⅶ)、羽扇豆醇(Ⅷ)、豆甾醇(Ⅸ)、正二十六烷醇(Ⅹ)。结论化合物Ⅰ~Ⅳ、Ⅸ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薜荔 熊果 白桦
原文传递
白桦醇与白桦酸的结构修饰与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周悦芳 叶雅晴 范培红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38-847,共10页
目的综述白桦醇和白桦酸的结构改造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查阅40余篇相关文献,对白桦醇和白桦酸的抗肿瘤活性与这两个化合物的结构改造及其抗肿瘤活性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结果白桦醇、白桦酸以及它们的衍生物在治疗癌症方面... 目的综述白桦醇和白桦酸的结构改造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查阅40余篇相关文献,对白桦醇和白桦酸的抗肿瘤活性与这两个化合物的结构改造及其抗肿瘤活性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结果白桦醇、白桦酸以及它们的衍生物在治疗癌症方面显示了巨大的潜力,在这两个化合物的结构改造中,均以引入杂原子和不饱和基团对其抗肿瘤活性的提高作用最明显。结果白桦醇与白桦酸及其结构改造仍是抗肿瘤药物的研究热点,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白桦 抗肿瘤 结构改造
下载PDF
白桦醇单硝酸酯的合成及体外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1
4
作者 何宝恩 罗璟 +3 位作者 龙泳伶 肖敏捷 张特 王涛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68-1372,共5页
目的为提高五环三萜成分白桦醇的抗肿瘤活性,开发以白桦醇为先导物的抗肿瘤新药。方法在白桦醇C-3位或C-28位引入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一氧化氮(NO)供体支链合成白桦醇单硝酸酯,并通过改性噻唑蓝(MTT)法测定衍生物对人源HepG2、HT-29、MCF-... 目的为提高五环三萜成分白桦醇的抗肿瘤活性,开发以白桦醇为先导物的抗肿瘤新药。方法在白桦醇C-3位或C-28位引入具有抗肿瘤作用的一氧化氮(NO)供体支链合成白桦醇单硝酸酯,并通过改性噻唑蓝(MTT)法测定衍生物对人源HepG2、HT-29、MCF-7等肿瘤细胞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合成了7个白桦醇单硝酸酯,所有化合物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质谱进行确证,MTT结果显示所有衍生物对HT-29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强于HepG2及MCF-7肿瘤细胞,其中化合物1g、1j对HT-29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选择性抑制作用。结论白桦醇C-3位或C-28位引入大空阻基团可能导致抗肿瘤活性下降,而C-3位引入含氮基团有利于提高抗肿瘤活性,可为白桦醇结构修饰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单硝酸酯 一氧化氮供体 合成 抗肿瘤活性
原文传递
HPLC-MS法同时测定酸枣仁中9种成分 被引量:34
5
作者 张巧月 杨浩天 +2 位作者 史贺 张智勇 张兰桐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3-127,共5页
目的建立HPLC-MS/MS法同时测定酸枣仁中酸枣仁皂苷A、酸枣仁皂苷B、斯皮诺素、白桦脂酸、白桦脂醇、芦丁、芹菜素、橙皮苷、柚皮苷的量。方法采用Sapphire C18柱(150 mm×4.6 mm,5μm),以水(1 mmol/L乙酸铵-0.1%的甲酸)-乙腈溶... 目的建立HPLC-MS/MS法同时测定酸枣仁中酸枣仁皂苷A、酸枣仁皂苷B、斯皮诺素、白桦脂酸、白桦脂醇、芦丁、芹菜素、橙皮苷、柚皮苷的量。方法采用Sapphire C18柱(150 mm×4.6 mm,5μm),以水(1 mmol/L乙酸铵-0.1%的甲酸)-乙腈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 L/min,进样量10μL,柱温30℃;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进行负离子模式监测,多反应监测模式(MRM)用于定量分析,源喷射电压为-4 500 V,离子源温度为650℃。结果 9种成分的峰面积和质量浓度在测定质量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为98.04%-101.5%,精密度RSD值为0.03%-0.74%。结论本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专属性好,可用于酸枣仁中9种化学成分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仁 HPLC-MS 酸枣仁皂苷A 酸枣仁皂苷B 斯皮诺素 白桦脂酸 白桦 芦丁 芹菜素 橙皮苷 柚皮苷
原文传递
白桦脂醇、白桦脂酸的研究进展及其前景 被引量:27
6
作者 刘婧 章海锋 +3 位作者 何国庆 李小玲 傅明亮 陈启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60-362,366,共4页
白桦脂醇、白桦脂酸属羽扇烷型三萜类化合物,近年来,这两种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在抗艾滋病病毒、抗肿瘤等方面表现出较强生物活性受到广泛关注,已成为当今一个研究热点。本文从白桦脂醇、白桦脂酸的来源、衍生化研究、生物活性以及提取... 白桦脂醇、白桦脂酸属羽扇烷型三萜类化合物,近年来,这两种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在抗艾滋病病毒、抗肿瘤等方面表现出较强生物活性受到广泛关注,已成为当今一个研究热点。本文从白桦脂醇、白桦脂酸的来源、衍生化研究、生物活性以及提取制备等方面对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行概括总结,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白桦脂酸 衍生物 生物活性 提取 生物转化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白桦三萜类物质总量 被引量:25
7
作者 孙宏 张泽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0-112,共3页
为了提取白桦三萜类化合物,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白桦树皮中三萜类总量的分析方法。利用香草醛-高氯酸与三萜类化合物反应生成有色化合物的原理,以白桦脂醇为对照品,对白桦树皮中总白桦三萜类物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体系的最大吸收波... 为了提取白桦三萜类化合物,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白桦树皮中三萜类总量的分析方法。利用香草醛-高氯酸与三萜类化合物反应生成有色化合物的原理,以白桦脂醇为对照品,对白桦树皮中总白桦三萜类物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体系的最大吸收波长λ为551 nm,显色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15 min;线性范围在1.0×10-2~3.0×10-2 μg/L;检测限为1.0×10-5 μg/L;精密度RSD为2.16%;回收率为96.16%~98.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三萜类化合物 白桦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桦褐孔菌三萜类物质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被引量:25
8
作者 林庚申 张小青 +1 位作者 魏铁铮 郭良栋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96-403,共8页
以桦褐孔菌发酵菌丝体为材料,通过对溶剂乙醇(95%)、甲醇、乙酸乙酯、丙酮、异丙醇、正己烷和氯仿的提取效果比较表明,提取三萜类化合物的最佳溶剂为异丙醇,提取时间为24h,每个样品所需溶剂量(6mL)和菌丝体样品量(100mg)较少,并可同时... 以桦褐孔菌发酵菌丝体为材料,通过对溶剂乙醇(95%)、甲醇、乙酸乙酯、丙酮、异丙醇、正己烷和氯仿的提取效果比较表明,提取三萜类化合物的最佳溶剂为异丙醇,提取时间为24h,每个样品所需溶剂量(6mL)和菌丝体样品量(100mg)较少,并可同时对大量样品进行有效提取。以白桦脂醇为标准品,对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分光光度法进行评价,证明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度高、试验误差小、重复性好。利用此方法对桦褐孔菌的野生菌核和发酵菌丝体内三萜类化合物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野生菌核(59.86mg/g)和发酵菌丝体(94.92mg/g)中都含有很高的三萜类化合物,且发酵菌丝体中三萜类化合物含量高于野生菌核。因此在桦褐孔菌产品开发中,发酵菌丝体可代替野生菌核进行大工业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菌丝体 菌核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文冠果果柄的化学成分 被引量:23
9
作者 李巍 李铣 +3 位作者 李占林 张鹏 许婧 汪毅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45-347,共3页
目的首次研究文冠果果柄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树脂、硅胶柱色谱分离化学成分,IR1、H-NMR1、3C-NMR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文冠果果柄95%(φ)大孔树脂乙醇(φ=95%)洗脱物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Ⅰ... 目的首次研究文冠果果柄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树脂、硅胶柱色谱分离化学成分,IR1、H-NMR1、3C-NMR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文冠果果柄95%(φ)大孔树脂乙醇(φ=95%)洗脱物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Ⅰ)、α-菠甾醇(-αspinaste-rolⅡ)、白桦脂醇(betulinⅢ)、21-O-angeloyl-R1-barrigenolⅣ、21,22-O-di-angeloyl-R1-barri-genolⅤ、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Ⅵ)。结论化合物Ⅲ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冠果 白桦 21-O-angeloyl-R^1-barrigenol 21 22-O-di-angeloyl-R^1-barrigenol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桦树皮中白桦酯醇的含量 被引量:21
10
作者 张泽 孙宏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61-63,共3页
 为了提取白桦三萜类物质,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桦(BetulaplatyphyllaSuk.)树皮中白桦酯醇含量的方法。色谱柱为ODSC18;流动相为甲醇∶水(88∶12),紫外检测波长为210nm,柱温30℃;柱压6.4MPa,流速1mL/min。白桦酯醇的线性范围为1...  为了提取白桦三萜类物质,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桦(BetulaplatyphyllaSuk.)树皮中白桦酯醇含量的方法。色谱柱为ODSC18;流动相为甲醇∶水(88∶12),紫外检测波长为210nm,柱温30℃;柱压6.4MPa,流速1mL/min。白桦酯醇的线性范围为15.0~300.0μg,平均回收率为93.93%。对同一样品重复测定5次,相对标准偏差为0.36%,与比色法和气相色谱法相比,本法更准确、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树皮 白桦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白桦三萜类物质 药理作用
下载PDF
白桦脂醇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保护作用 被引量:20
11
作者 张桂英 吴光健 +3 位作者 王宝贵 狄英波 龚守良 赵刚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8-379,共2页
目的观察白桦脂醇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组量、阳性对照组(益肝灵组)和模型组。采用白酒灌胃的方法建立大鼠酒精性肝病模式,给予白桦脂醇保护。测定肝匀浆中超氧化... 目的观察白桦脂醇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组量、阳性对照组(益肝灵组)和模型组。采用白酒灌胃的方法建立大鼠酒精性肝病模式,给予白桦脂醇保护。测定肝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和还原性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含量,同时进行肝脏的病理切片观察。结果高剂量白桦脂醇组中SOD、GSH-Px和GST活性和GSH含量明显升高,MDA含量明显降低,和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阳性对照组可明显提高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肝组织中SOD、GSH-Px、GST活性和GSH含量,明显降低MDA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高剂量白桦脂醇还能明显改善由酒精引起的肝组织脂肪样变和坏死。结论白桦脂醇能抑制酒精诱导脂质过氧化反应对肝组织的损伤,对酒精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酒精性肝损伤 抗氧化作用
原文传递
南板蓝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吴煜秋 钱斌 +2 位作者 张荣平 邹澄 刘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982-983,共2页
关键词 南板蓝根 化学成分研究 1995年版 《中国药典》 三萜类化合物 常用中药 西南地区 中药品种 解毒凉血 白桦 羽扇豆 爵床科 大黄酚 石油醚 马蓝
下载PDF
白桦脂醇通过抑制PI3K/AKT途径抑制宫颈癌小鼠移植瘤增殖 被引量:20
13
作者 刚小青 吴衡慧 周文磊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27-1231,共5页
目的:阐明白桦脂醇对宫颈癌细胞系c4-1移植瘤模型裸鼠的影响和机制。方法:皮下注射宫颈癌细胞系c4-1建立异种移植瘤模型,将移植瘤BALB/c裸鼠模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DMSO)、白桦脂醇低剂量组(Betulin50)、白桦脂醇高剂量组(Betulin200)... 目的:阐明白桦脂醇对宫颈癌细胞系c4-1移植瘤模型裸鼠的影响和机制。方法:皮下注射宫颈癌细胞系c4-1建立异种移植瘤模型,将移植瘤BALB/c裸鼠模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DMSO)、白桦脂醇低剂量组(Betulin50)、白桦脂醇高剂量组(Betulin200),进行后续使用。白桦脂醇治疗后,检测移植瘤体积和裸鼠存活率;免疫组化检测Ki67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TUNEL实验检测移植瘤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blot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通路蛋白表达情况和磷酸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DMSO)相比较,白桦脂醇低剂量组(Betulin50)、白桦脂醇高剂量组(Betulin200)肿瘤体积明显减小(P<0.01),裸鼠存活率明显增加(P<0.01),Ki67和VEGF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且PI3K/AKT磷酸化水平明显被抑制(P<0.01)。结论:白桦脂醇能抑制c4-1移植瘤体积,增加移植瘤裸鼠存活率,下调Ki67和VEGF表达水平和PI3K/AKT磷酸化水平。白桦脂醇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宫颈癌细胞系c4-1移植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宫颈癌 移植瘤模型裸鼠 PI3K/AKT
下载PDF
白桦脂酸体外抗肿瘤的活性和机制 被引量:18
14
作者 王开祥 张慧 +4 位作者 郑克岩 田家川 由宇润 孙可 费晓方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22-627,共6页
研究白桦脂醇(Betulin)和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BA)对3种癌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以及白桦脂酸诱导MCF-7细胞毒的分子机制.应用结晶紫染色方法对白桦脂醇和白桦脂酸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进行筛选;应用RT-PCR技术检测MCF-7细胞p21 ... 研究白桦脂醇(Betulin)和白桦脂酸(Betulinic Acid,BA)对3种癌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以及白桦脂酸诱导MCF-7细胞毒的分子机制.应用结晶紫染色方法对白桦脂醇和白桦脂酸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进行筛选;应用RT-PCR技术检测MCF-7细胞p21 mRNA,p53 mRNA,Bcl-2 mRNA和Bax 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白桦脂醇和白桦脂酸有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且有浓度依赖性;白桦脂酸能够诱导MCF-7细胞凋亡,并诱导其p21 mRNA和p53 mRNA表达增高,但对其Bcl-2 mRNA和Bax mRNA的表达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白桦脂酸 细胞周期 凋亡
下载PDF
白桦酯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5
作者 范桂枝 詹亚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591-1594,共4页
白桦酯醇以及由白桦酯醇转化的次级产物白桦酯酸及其衍生物具有镇咳祛痰、清热利湿、消肿解毒、提高机体免疫力、调血脂等作用。更重要的是白桦酯醇、白桦酯酸作为天然药物在抗肿瘤和抗HIV等活性方面显示出了与以往药物不同的作用机制,... 白桦酯醇以及由白桦酯醇转化的次级产物白桦酯酸及其衍生物具有镇咳祛痰、清热利湿、消肿解毒、提高机体免疫力、调血脂等作用。更重要的是白桦酯醇、白桦酯酸作为天然药物在抗肿瘤和抗HIV等活性方面显示出了与以往药物不同的作用机制,靶向作用性更强,不良反应较小。因此,对于新型天然药物白桦酯醇和白桦酯醇的研究已逐步受到研究者的注视,就近年来白桦酯醇及其衍生物的制备,白桦酯醇的生物活性、合成途径及其关键酶等方面的研究追踪前人研究报道,为今后白桦酯醇相关研究的深入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制备 合成代谢
下载PDF
白桦不同部位及种源间白桦酯醇含量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15
16
作者 范桂枝 詹亚光 +3 位作者 王博 邱磊 刘桂丰 王会仁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7年第4期103-106,共4页
以白桦为研究材料,在白桦酯醇提取方法的选择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分析了白桦不同部位和种源间白桦酯醇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索氏提取和超声波醇提的白桦酯醇含量较高,分别为240.25和239.57mg/g,而回流法和氯仿浸提... 以白桦为研究材料,在白桦酯醇提取方法的选择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分析了白桦不同部位和种源间白桦酯醇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索氏提取和超声波醇提的白桦酯醇含量较高,分别为240.25和239.57mg/g,而回流法和氯仿浸提的白桦酯醇含量稍低,为207.88和194.09mg/g。白桦酯醇在白桦不同部位的含量分布差异显著,依次分别为:外皮〉枝皮〉内皮〉芽〉叶〉根〉花粉;13种8年生白桦种源树皮内白桦酯醇的含量为132.45—257.11mg/g,且种源间差异呈极显著水平。进一步分析可得,同龄树种的生长状况对白桦酯醇的含量影响不显著;而白桦酯醇的含量不仅受自身种源及遗传背景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其所处地理位置和气候因素的影响,即属于基因与环境互作的表现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桦 白桦 提取方法 不同部位 种源
下载PDF
蒙古绣线菊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谢海辉 魏孝义 韦璧瑜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1期569-570,574,共3页
从蔷薇科植物蒙古绣线菊SpiraeamongolicaMaxim.中分得6个单体化合物,经化学和光谱分析确定了其中5个成分的结构,它们分别是β-谷甾醇(Ⅰ)、白桦脂醇(Ⅱ)、白桦脂酸(Ⅲ)、白桦脂酸3,5-二羟基肉桂酸酯(Ⅳ)和胡萝卜甙(Ⅵ)... 从蔷薇科植物蒙古绣线菊SpiraeamongolicaMaxim.中分得6个单体化合物,经化学和光谱分析确定了其中5个成分的结构,它们分别是β-谷甾醇(Ⅰ)、白桦脂醇(Ⅱ)、白桦脂酸(Ⅲ)、白桦脂酸3,5-二羟基肉桂酸酯(Ⅳ)和胡萝卜甙(Ⅵ)。这些化合物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绣线菊 白桦 白桦脂酸 肉桂酸酯
下载PDF
核桃树皮的化学成分分析及活性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陈凤凰 唐文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6-18,共3页
对核桃树皮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的研究,从核桃树皮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经过IR、1HNMR、13C NMR、EI-MS等分析方法,确定为正三十酸(1)、白桦脂醇(2)、蒽醌类化合物(3)、β-谷甾醇(4)、没食子酸(5)。对核桃树皮的粗提取物进... 对核桃树皮的化学成分进行初步的研究,从核桃树皮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经过IR、1HNMR、13C NMR、EI-MS等分析方法,确定为正三十酸(1)、白桦脂醇(2)、蒽醌类化合物(3)、β-谷甾醇(4)、没食子酸(5)。对核桃树皮的粗提取物进行抗癌活性筛选,结果显示核桃树皮的抗癌成分主要集中在较强极性溶剂萃取部分。对化合物2、3、5进行抗癌、抗真菌的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化合物5对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A549分别有64.78%、46.02%的抑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树皮 抗癌 没食子酸 白桦 人白血病细胞株 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
下载PDF
野生余甘子树皮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杨鑫 梁锐君 +2 位作者 洪爱华 王一飞 岑颖洲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0-174,共5页
目的研究野生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树皮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等方法分离纯化,并结合其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余甘子树皮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羽扇豆醇(1... 目的研究野生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树皮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等方法分离纯化,并结合其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余甘子树皮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羽扇豆醇(1)、豆甾醇(2)、β-胡萝卜苷(3)、β-谷甾醇(4)、白桦脂醇(5)、没食子酸乙酯(6)、没食子酸甲酯(7)、3,4,3′-三氧甲基鞣花酸(8)、羽扇豆烷-20(29)-烯-3β,16β-二醇(9)、3-甲氧基鞣花酸-4′-O-α-L-吡喃鼠李糖苷(10)、没食子酸(11)、吡喃酮[3,2-b]吡喃-2,6-二酮(12)、没食子儿茶素(13)、表没食子儿茶素(14)、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α-L-吡喃鼠李糖苷(15)、3,4,3′-三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16)。结论化合物12为一新天然产物,化合物9、1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5、8、10、1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甘子 树皮 白桦 3 4 3′-三氧甲基鞣花酸 吡喃酮[3 2-b]吡喃-2 6-二酮
原文传递
人参化学成分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11
20
作者 王红燕 徐绥绪 陈英杰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1期64-70,共7页
人参(Panax ginseng C.A.mayer)为五加科植物,其根是具有数千年应用历史的名贵中药材。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先后对人參的根、根茎、茎、叶、花及果实的化学成分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共分离、分析鉴定了近百种成分,其中八种为新成分,仅皂甙... 人参(Panax ginseng C.A.mayer)为五加科植物,其根是具有数千年应用历史的名贵中药材。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先后对人參的根、根茎、茎、叶、花及果实的化学成分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共分离、分析鉴定了近百种成分,其中八种为新成分,仅皂甙类成分就有22种。并且进行了人参皂甙的代谢化学、半合成、碱水解及分析方法的系统研究,对其成分的药理活性的研究亦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本文仅就1989年以来的新进展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成分 人参皂甙 名贵中药材 半合成 五加科植物 皂甙类 细胞毒活性 代谢化学 GINSENOSIDE 白桦烯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