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果蒲桃扦插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德朝 江瑞荣 +1 位作者 陈孝丑 方镇福 《防护林科技》 2017年第8期30-34,共5页
采用4种不同种类生根促进剂(G)及3种不同生根促进剂浓度(S)双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处理下的白果蒲桃扦插生根率、生根数的差异,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_9(3~4)研究了不同长度插穗(D)、插穗基部不同下切口型(E)及不同扦插基质(A)对白果蒲... 采用4种不同种类生根促进剂(G)及3种不同生根促进剂浓度(S)双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处理下的白果蒲桃扦插生根率、生根数的差异,采用正交试验设计L_9(3~4)研究了不同长度插穗(D)、插穗基部不同下切口型(E)及不同扦插基质(A)对白果蒲桃扦插生根率、生根数及生根长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使用质量分数为850×10-6(S_3)的生根促进剂ABT-1~#(G_4)处理白果蒲桃插穗时扦插效果最好,平均生根率达76.3%,平均生根数达8.3条;采用长度为13cm的插穗(D_2)+两边各与插穗成45°双楔面下切口(E_3)+各50%红壤和蛭石粉作为扦插基质(A_1)时,白果蒲桃扦插效果最佳,平均生根率达80.9%,平均生根数达9.7条,平均生根长达12.3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果 扦插 生根率
下载PDF
极小种群植物白果蒲桃种群现状与保护评价 被引量:10
2
作者 郑世群 杨皖乔 +5 位作者 方镇福 郑柠 刘金福 林凯琴 肖丽芳 李霖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3-112,共10页
白果蒲桃是福建省云霄县特有极小种群植物,对其进行种群现状研究和保护评价。结果表明:现存白果蒲桃种群只有25株,母树仅1株,除母树和1株小树外,其余均为幼苗幼树,数量稀少,缺乏中树、大树等龄级阶段。幼苗幼树空间分布不均匀,绝大多数... 白果蒲桃是福建省云霄县特有极小种群植物,对其进行种群现状研究和保护评价。结果表明:现存白果蒲桃种群只有25株,母树仅1株,除母树和1株小树外,其余均为幼苗幼树,数量稀少,缺乏中树、大树等龄级阶段。幼苗幼树空间分布不均匀,绝大多数分布于距离母树10~25 m的范围内。种群龄级结构不连续,种群发展呈不可持续状态。种群竞争主要来自其他伴生树种,其中,厚壳桂竞争指数占总竞争指数的66.6%,远高于其他种类。本研究构建珍稀濒危暨极小种群植物保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濒危程度、保护价值和保护优先性3个方面对白果蒲桃进行保护评价。白果蒲桃濒危程度为Ⅰ级(濒危程度指数为4.510),属于极危种,保护价值为Ⅰ级(保护价值指数为4.052),保护价值极大,保护优先性为Ⅰ级(保护优先性指数为4.016),应列为最优先保护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果 极小种群 特有植物 种群特征 保护评价
原文传递
不同处理对白果蒲桃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卢新瑛 《林业勘察设计》 2017年第3期53-55,共3页
通过不同轻基质、不同遮光度和不同生根剂对白果蒲桃扦插成活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轻基质、不同遮光度和不同生根剂对白果蒲桃扦插成活率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不同处理中,轻基质A(4泥碳土:3珍珠岩:3红心土)的白果蒲桃扦插成活率最高,为6... 通过不同轻基质、不同遮光度和不同生根剂对白果蒲桃扦插成活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轻基质、不同遮光度和不同生根剂对白果蒲桃扦插成活率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不同处理中,轻基质A(4泥碳土:3珍珠岩:3红心土)的白果蒲桃扦插成活率最高,为68.31%;3针遮光网的白果蒲桃扦插成活率最高,为78.67%;生根粉ABT浓度500 mg/kg处理白果蒲桃扦插成活率最高,为89.92%。生产上,白果蒲桃扦插繁殖推荐如下处理方法:穗条生根粉ABT浓度500 mg/kg处理+轻基质A(4泥碳土:3珍珠岩:3红心土)+3针遮光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果 扦插 轻基质 遮光度 生根剂
下载PDF
白果蒲桃木材解剖特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小莲 刘偲 +4 位作者 方镇福 李扬洋 盛佳乐 关鑫 林金国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第6期59-62,共4页
以白果蒲桃木材为研究对象,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对白果蒲桃的解剖特征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白果蒲桃为散孔材,管孔肉眼下可见至明显,管孔类型以单管孔和短径列复管孔为主(通常2~3个),偶见管孔团(3~6个);部分导管内含树胶;... 以白果蒲桃木材为研究对象,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对白果蒲桃的解剖特征进行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白果蒲桃为散孔材,管孔肉眼下可见至明显,管孔类型以单管孔和短径列复管孔为主(通常2~3个),偶见管孔团(3~6个);部分导管内含树胶;管间纹孔互列,偶见梯状纹孔,系附物纹孔;单穿孔,穿孔板倾斜明显。轴向薄壁组织肉眼下不可见,主要为不规则傍管带状,偶见翼状,轴向薄壁细胞偶见菱形结晶。木射线肉眼下不可见,非叠生,射线组织为异Ⅱ及异Ⅰ型,宽1~4列,以3列为主,偶见1列和4列,高11~37细胞,多数高为15~22细胞,单列射线高4~20细胞,射线细胞内含物非常丰富,晶体未见。射线-导管间纹孔式为大圆形。具有环管管胞,胞间道缺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果 木材宏观构造 木材微观构造 SEM观察
下载PDF
福建极小种群植物白果蒲桃生境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2
5
作者 肖丽芳 罗敏贤 +3 位作者 陈绪辉 杨皖乔 方镇福 郑世群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6-31,共6页
为探究白果蒲桃(Syzygium album Q.F.Zheng)生境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基于白果蒲桃生境群落样方调查数据,计算分析该群落植物区系、垂直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白果蒲桃生境群落有240种维管束植物(80科170属)。物种组成以茜草... 为探究白果蒲桃(Syzygium album Q.F.Zheng)生境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性,基于白果蒲桃生境群落样方调查数据,计算分析该群落植物区系、垂直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白果蒲桃生境群落有240种维管束植物(80科170属)。物种组成以茜草科(Rubiaceae)、禾本科(Poaceae)、樟科(Lauraceae)、蔷薇科(Rosaceae)和大戟科(Euphorbiaceae)等为主,有42科仅含单属单种,占总科数量52.50%。(2)种子植物中热带成分共42科,占种子植物科数量的63.69%,热带成分属118个,占种子植物属数量的77.63%,热带分布均以泛热带分布为主,分别占种子植物科和属的49.25%、34.42%。说明该群落植物区系具明显热带性质。(3)群落中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重要值最高的分别为木荷(Schima superba)(12.96)、茜树(Aidia cochinchinensis)(12.25)和金毛狗(Cibotium barometz)(29.72)。对乔木层优势树种与白果蒲桃径级结构的分析表明,主要种群均表现为增长型。(4)群落不同层次的α多样性不同,物种多样性(H)由大到小为灌木层(H=3.248)、乔木层(H=3.004)、草本层(H=2.098);物种优势度(D)由大到小草本层(D=0.191)、乔木层(D=0.073)、灌木层(D=0.067);物种均匀度(E)由大到小乔木层(E=0.789)、灌木层(E=0.775)、草本层(E=0.757)。白果蒲桃生境群落物种组成丰富、更新状况良好,为白果蒲桃种群生存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生境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结构 极小种群植物 白果 群落特征 多样性
下载PDF
白果蒲桃采穗圃的营建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毅智 《热带农业科学》 2021年第9期33-36,共4页
应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挖穴规格、基肥种类和截顶高度3个因素对白果蒲桃采穗圃冠幅和穗条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挖穴规格50 cm(长)×50 cm(宽)×50 cm(深)+基肥(牛粪3 kg/穴)+截顶高度80 cm(A1B1C3)的组合对白果蒲桃的冠幅最佳;... 应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挖穴规格、基肥种类和截顶高度3个因素对白果蒲桃采穗圃冠幅和穗条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挖穴规格50 cm(长)×50 cm(宽)×50 cm(深)+基肥(牛粪3 kg/穴)+截顶高度80 cm(A1B1C3)的组合对白果蒲桃的冠幅最佳;挖穴规格50 cm(长)×50 cm(宽)×50 cm(深)+基肥(牛粪3 kg/穴)+截顶高度120 cm(A1B1C1)的组合能获得最高的穗条产量。A1B1C1组合技术可用于白果蒲桃采穗圃的营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果 采穗圃 冠幅 穗条
下载PDF
白果蒲桃组织培养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春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1年第3期200-204,共5页
[目的]优化白果蒲桃种子无菌播种及组织培养的最佳条件。[方法]应用正交设计及多重比较等方法,开展白果蒲桃无菌体系建立、种子萌发诱导、不定芽增殖及生根培养等研究。[结果]以白果蒲桃种子为外植体,0.1%HgCl 2的最佳消毒时间为30 min... [目的]优化白果蒲桃种子无菌播种及组织培养的最佳条件。[方法]应用正交设计及多重比较等方法,开展白果蒲桃无菌体系建立、种子萌发诱导、不定芽增殖及生根培养等研究。[结果]以白果蒲桃种子为外植体,0.1%HgCl 2的最佳消毒时间为30 min,最佳萌发培养基为:MS+0.2 g·L^(-1)活性炭+0.4 g·L^(-1)蛋白胨+30 g·L^(-1)蔗糖+5.0 g·L^(-1)琼脂,萌发天数为32.4 d,萌发率达94.5%,苗生长健壮;最佳增殖培养基为:1/2MS+0.8 mg·L^(-1)6-BA+0.1 mg·L^(-1) NAA+30 g·L^(-1)蔗糖+5.0 g·L^(-1)琼脂;不定芽最佳生根诱导培养基为:1/2MS+0.4 mg·L^(-1) IBA+0.2 mg·L^(-1) NAA+0.2 g·L^(-1)活性炭+15 g·L^(-1)蔗糖+7.0 g·L^(-1)卡拉胶,平均根数为3.5根,平均生根率达70.9%。[结论]以白果蒲桃种子为外植体,可建立白果蒲桃组织培养技术体系,为其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果 无菌播种 组织培养
下载PDF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白果蒲桃的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8
作者 姬语潞 《林业科技》 2023年第6期1-5,共5页
以福建省特有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白果蒲桃种子为试验材料,对其成熟形态、含水量、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以及不同温度和内含物质含量对种子发芽率和发芽趋势的影响进行研究。探究其种子最佳成熟形态和最适萌发条件,提高种苗的保育质量... 以福建省特有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白果蒲桃种子为试验材料,对其成熟形态、含水量、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以及不同温度和内含物质含量对种子发芽率和发芽趋势的影响进行研究。探究其种子最佳成熟形态和最适萌发条件,提高种苗的保育质量和数量。结果表明,在28℃下,成熟形态为绿皮和白皮,含水量分别为34.78%和42.22%的种子发芽率较高,分别为87.23%和85.71%,是处于最适宜萌发状态的成熟度和温度。不同成熟形态的种子在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物质含量及组分分布,均有显著差异,导致其在发芽势和发芽速率上存在明显变化。各数据指标之间均存在相关性,实际生产中可依据相关指标的估测,进行种苗保育试验,以期为种质资源的野外回归和可持续利用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果 种子萌发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 成熟度 温度
下载PDF
白果蒲桃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及播种育苗技术
9
作者 方镇福 《福建林业科技》 2022年第2期76-83,93,共9页
白果蒲桃是福建省云霄县特有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为进一步完善白果蒲桃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自2013年至今,对白果蒲桃叶、花、果的形态特征,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播种育苗技术等进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白果蒲桃叶片长宽比约3∶1,尾尖占叶... 白果蒲桃是福建省云霄县特有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为进一步完善白果蒲桃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自2013年至今,对白果蒲桃叶、花、果的形态特征,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播种育苗技术等进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白果蒲桃叶片长宽比约3∶1,尾尖占叶片总长度1/5,叶背侧脉边缘网结明显,秋梢每逢冬至开始萌发,古铜色,1年生枝条长出8片新叶,新叶至成熟叶历时60 d,并且叶子颜色变化6色以上,小叶柄为亮黄绿色;聚伞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序轴绿色四菱形,3~6次分枝,花丝白色,花期6—8月;果期10—11月,核果状蒴果,果实千粒重119 g,种子1颗,单心皮1室,子叶2片紫红色呈镶嵌状。具有喜光喜湿喜热的生态学特性。种子萌芽时间不集中,一整年种子都会萌发。萌发种子需要逐个放在穴盘定植,根据苗高更换营养杯,精心管理1 a后长成根系旺盛的壮苗,再经过田间管理1 a后带土球方可上山造林。综合结果表明,白果蒲桃叶、花、果的补充描述可以作为蒲桃属下种间区分鉴定的重要依据,播种育苗技术可以为保护扩繁种群数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果 生物学特性 生态学特性 播种育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