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山之助 大道幽蹊——白晓军桂林山水画艺术解读
1
作者 张景鸿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9-163,共5页
白晓军山水画艺术寓雄于秀而富神韵、达性情;以密写疏而见空灵、致旷远。画家以特有的生命感悟及艺术实践方式"诗意地栖居"于林泉高致之天地大美,引领了当代桂林山水人文资源的深度开发与艺术表现。纵观白晓军山水画艺术的成... 白晓军山水画艺术寓雄于秀而富神韵、达性情;以密写疏而见空灵、致旷远。画家以特有的生命感悟及艺术实践方式"诗意地栖居"于林泉高致之天地大美,引领了当代桂林山水人文资源的深度开发与艺术表现。纵观白晓军山水画艺术的成长与发展,可概括为四大部分:1)锁定目标,启动自己,无为而为而必为;2)延伸状态,做大自己,洋洋艺海纳百川;3)转换语言,刷新自己,语不惊人平也奇;4)聚焦特色,放飞自己,风骚我领夺造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晓军 桂林山水画 岭南画派
下载PDF
真诚的野趣:白晓军及其山水画
2
作者 李向平 《艺术探索》 2011年第1期83-84,144,共2页
白晓军致力于对南方山乡山寨、野山野木的点化与渲染,平中求奇,雅中求野。因其野得真,野得诚,故其于野趣之中悟及了艺术与生命的本谛,渗透了现代人应该具有的超越自我与外在世界的审美祈向。
关键词 晓军 山水画 真诚
下载PDF
浑厚苍茫 气势撼人——读白晓军的山水画
3
作者 李晨辉 《艺术探索》 2011年第1期85-86,144,共2页
白晓军选择桂北山水、漓江人家入画,运用多种皴法,注重虚实对比和画面的分割与层次感,以游动的视点,创造了具有景深和突兀,浑厚苍茫、气势撼人的山水意境。其作笔法丰富,有传统,有个性,耐人寻味,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这种寓清幽于苍茫... 白晓军选择桂北山水、漓江人家入画,运用多种皴法,注重虚实对比和画面的分割与层次感,以游动的视点,创造了具有景深和突兀,浑厚苍茫、气势撼人的山水意境。其作笔法丰富,有传统,有个性,耐人寻味,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这种寓清幽于苍茫之中的"新的山水"和现世山水,给观者以激动,也给观者以向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晓军 浑厚苍茫 形式 内容 功能
下载PDF
基于白晓军独秀峰系列山水画写生作品的艺术研究
4
作者 钟日恒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17年第1期74-75,共2页
白晓军作为21世纪中国山水画坛具有影响力的画家之一,在中国山水画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特别是他对桂林山水的理解及其作品的表现都有着独特的见解。而独秀峰对白晓军的中国画创作有着重要的作用,其笔下的山水树石、亭台楼阁都表现... 白晓军作为21世纪中国山水画坛具有影响力的画家之一,在中国山水画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特别是他对桂林山水的理解及其作品的表现都有着独特的见解。而独秀峰对白晓军的中国画创作有着重要的作用,其笔下的山水树石、亭台楼阁都表现出苍茫、野逸、幽深的境地。白晓军每个不同时期的独秀峰系列山水作品可以概括为他艺术发展的一个缩影,同时也为他的艺术创作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灵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晓军 独秀峰 山水作品
下载PDF
仁者乐山——白晓军印象
5
作者 苏旅 《艺术探索》 2011年第1期82-82,84,共2页
白晓军是一位仁者,他有着一种如大山一般稳重而不随波逐流的性格。其山水画既在笔墨上深得传统山水画真味,又能在布局意境中独出机杼。山水画作中暗藏"野""寒""幽""深"四字诀。
关键词 晓军 仁者 山水画 四字诀
下载PDF
舜之山水画与白晓军山水画形式构成比较研究
6
作者 王一雯 《美术教育研究》 2015年第4期8-8,共1页
肖舜之山水画和白晓军山水画在形式构成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构成要素和构图上,但是二者也存在共通之处。
关键词 肖舜之 晓军 山水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