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6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作范式的提倡和初盛唐诗的普及──从《李峤百咏》谈起 被引量:49
1
作者 葛晓音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0-41,共12页
白居易的诗歌在日本广布人口,已是众所周知的了。然而比自居易诗更早的初唐诗人李峤的“杂咏”120首,也曾与自居易的新乐府和李翰的“蒙求”一起,在日本被列为平安时代传入的中国三大幼学启蒙书①,这一事实却长期以来一直为中国学... 白居易的诗歌在日本广布人口,已是众所周知的了。然而比自居易诗更早的初唐诗人李峤的“杂咏”120首,也曾与自居易的新乐府和李翰的“蒙求”一起,在日本被列为平安时代传入的中国三大幼学启蒙书①,这一事实却长期以来一直为中国学者所忽略。生活在院政、镰仓时代的源光行(长宽元年至宽元二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盛唐诗 创作范式 李峤 中国学者 初唐诗人 平安时代 居易 白居易
原文传递
洛阳唐东都履道坊白居易故居发掘简报 被引量:37
2
作者 赵孟林 冯承泽 +1 位作者 王岩 李春林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8期692-701,共10页
白居易故居位于洛阳唐东都外郭城的东南部,洛水之南,伊水之北,水源丰富,土地肥沃,林木茂盛,风景秀丽。白居易《池上篇》曰:"都城风土水木之胜在东南偏,东南之胜在履道里,里之胜,在西北隅。西闸(hàn)北垣第一第,即白氏叟乐天... 白居易故居位于洛阳唐东都外郭城的东南部,洛水之南,伊水之北,水源丰富,土地肥沃,林木茂盛,风景秀丽。白居易《池上篇》曰:"都城风土水木之胜在东南偏,东南之胜在履道里,里之胜,在西北隅。西闸(hàn)北垣第一第,即白氏叟乐天退老之地"。1992年5月,我们从《洛阳日报》获悉,郊区安乐乡与狮子桥村准备恢复白居易在履道坊的故居,同时建立白居易纪念馆。洛阳隋唐东都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居易 洛阳 唐代文化 故居 口径 遗迹 建筑材料 宋代文化 发掘
原文传递
黄自的生活与创作 被引量:25
3
作者 钱仁康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2-31,共20页
第一章才高命短的一生黄自是我国著名的现代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也是最早全面系统地传授专门作曲技术和理论的音乐教育家。五十年前,他在我国初垦的音乐园地里辛勤耕耘,催发出一朵朵艺术歌曲的鲜花和交响音乐的蓓蕾;在初创的高等音乐学... 第一章才高命短的一生黄自是我国著名的现代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也是最早全面系统地传授专门作曲技术和理论的音乐教育家。五十年前,他在我国初垦的音乐园地里辛勤耕耘,催发出一朵朵艺术歌曲的鲜花和交响音乐的蓓蕾;在初创的高等音乐学府里呕心沥血,培育出一批优秀的音乐人材。今天海峡两岸许多卓有成就的音乐家,都出自他的门下。尤其令人惊奇的是,这些光辉的事业和卓越的贡献,都是在非常短暂的一生中完成的。如果天假以年,他在音乐创作和音乐教育上的成就将是无法估量的。他的早死令人扼腕,但短暂的生命能够挥发出这么多的光和热,则为后人留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自 音乐语言 作曲家 抒情歌曲 音乐理论 音乐创作 音乐教育家 长恨歌 白居易 和声学
下载PDF
关于魏晋南北朝文学的评价 被引量:23
4
作者 章培恒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78-87,共10页
本文对建国以来的几部文学史著作中的某些观念提出了批评,不同意把“现实主义”作为评判我国古代文学思想价值的圭臬,认为在魏晋南北朝文学中,人的自我意识的加强是最引人瞩目的。这表现为:在一定程度上对个人价值的新的认识和对违背传... 本文对建国以来的几部文学史著作中的某些观念提出了批评,不同意把“现实主义”作为评判我国古代文学思想价值的圭臬,认为在魏晋南北朝文学中,人的自我意识的加强是最引人瞩目的。这表现为:在一定程度上对个人价值的新的认识和对违背传统道德观念的个人欲望的肯定。因而,呈现出新的鲜明特色:文学与哲理的结合;致力于美的创造;在创作中强化作家的主观能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文学 自我意识 个人欲望 现实主义 南朝文学 陶渊明 文学史 评价 白居易 作品
下载PDF
中唐唱和诗述论 被引量:12
5
作者 汤吟菲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9-58,共10页
本文界定了唱和诗的定义及一般性特征,描述了中唐唱和诗的繁盛 情况,特别突出了以白居易为主及以韩愈为主的中唐两大唱和群体唱和情况。 文章最后论述了中唐唱和诗与联句的艺术特征,认为中唐唱和诗体现了中国古 代唱和艺术的最高成就。
关键词 唱和诗 中唐 诗体 白居易 韩愈 艺术特征 述论 情况 中国古代 成就
原文传递
白居易百年研究述论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丹 尚永亮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16-221,共6页
20世纪关于白居易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也明显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其一,对白居易文章的研究成果寥寥无几;其二,对白居易诗歌艺术特点及规律的认识乏善可陈;其三,论题重复,冷饭新炒;其四,不少研究文章多观点而少论述,空浮粗疏;... 20世纪关于白居易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也明显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其一,对白居易文章的研究成果寥寥无几;其二,对白居易诗歌艺术特点及规律的认识乏善可陈;其三,论题重复,冷饭新炒;其四,不少研究文章多观点而少论述,空浮粗疏;其五,研究视野较为封闭,对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留心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居易 诗歌 中国 生平研究
下载PDF
《霓裳羽衣曲》考 被引量:18
7
作者 杨荫浏 《人民音乐》 1962年第4期29-32,共4页
《霓裳羽衣曲》是唐代有名的《法曲》。唐代诗人白居易(772—846)对于此曲是非常熟悉的。他在元和年间(806—820)曾在宫廷中看到此曲的演出,后来他在当杭州和苏州刺史的时候,又曾以此曲教会了玲珑、谢好、陈充、沈平等杭州妓女和李娟、... 《霓裳羽衣曲》是唐代有名的《法曲》。唐代诗人白居易(772—846)对于此曲是非常熟悉的。他在元和年间(806—820)曾在宫廷中看到此曲的演出,后来他在当杭州和苏州刺史的时候,又曾以此曲教会了玲珑、谢好、陈充、沈平等杭州妓女和李娟、张态等苏州妓女。他的好友元稹(779—831)也熟悉此曲,曾为此曲写成乐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廷 霓裳羽衣曲 白居易 修内司 唐代诗人 妓女 作品 大曲 苏州 杭州
原文传递
“一篇长恨有风情”考辨——兼及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 被引量:20
8
作者 张中宇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8-151,共4页
关键词 "一篇长恨有风情" 考辨 白居易 《长恨歌》
原文传递
论白居易思想转变在卸拾遗任之际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谦泰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51-58,共8页
诗人白居易一生的思想和创作经历过一次重大变化,从而区分为前后两个不同阶段,前期积极进取精神居主导地位,后期消极独善思想占压倒优势,这几乎是所有白居易研究者的共识。这认识符合客观实际,是正确的。
关键词 白居易 拾遗 积极进取精神 创作经历 客观实际 研究者 诗人 前期
原文传递
唐代的马具与马饰 被引量:18
10
作者 孙机 《文物》 1981年第10期82-88,96,共8页
先秦时代,马多用于驾车,极少单骑。春秋末年才有贵族骑马的记载。然而直到南北朝以前,我国上层社会的男子出行时,仍讲究乘车而不常骑马。在一些比较隆重的场合,舍车骑马,甚至会被认为是失礼的举动。汉宣帝时韦玄成以列侯侍祠惠帝庙,晨入... 先秦时代,马多用于驾车,极少单骑。春秋末年才有贵族骑马的记载。然而直到南北朝以前,我国上层社会的男子出行时,仍讲究乘车而不常骑马。在一些比较隆重的场合,舍车骑马,甚至会被认为是失礼的举动。汉宣帝时韦玄成以列侯侍祠惠帝庙,晨入庙,因天雨泥泞,乃不驾驷马车而骑至庙下。结果被有司劾奏,等辈数人,皆坐削爵。南朝偏安江南,骑马的风习也不普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马具 南北朝 汉代 出土 空心砖 银杏叶 互相影响 白居易 汉画像石
原文传递
白居易诗中与“口”有关的动词 被引量:9
11
作者 蒋绍愚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91-99,共9页
本文对白居易诗中与"口"有关的四组动词进行分析,并对这些词从六朝到五代的历史演变作一初步考察。这四组词是:(一)言、语、谓、道、说、云、曰;(二)号、呼、唤、叫;(三)歌、唱、吟、嘲、诵、读;(四)食、餐、饭、啖、吃、(?)... 本文对白居易诗中与"口"有关的四组动词进行分析,并对这些词从六朝到五代的历史演变作一初步考察。这四组词是:(一)言、语、谓、道、说、云、曰;(二)号、呼、唤、叫;(三)歌、唱、吟、嘲、诵、读;(四)食、餐、饭、啖、吃、(?)、饮、呷。用以与白居易诗比较的资料是《世说新语》、《玉台新咏》,李白诗、杜甫诗、《祖堂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居易 祖堂集 杜甫诗 中动词 历史演变 世说新语 用法 使用频率 六朝
下载PDF
论《长恨歌》的主题思想 被引量:19
12
作者 马茂元 王松龄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87-97,共11页
唐玄宗李隆革与杨贵妃的故事,在唐代即已成为诗人普遍歌咏的题材。宋洪迈云:“唐人歌诗,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词咏寄,略无隐避。至宫禁嬖呢,非外间所应知者,皆反复极言,而上之人亦不以为罪。如白乐天《长恨歌》、讽谏诸章,元微之《连昌... 唐玄宗李隆革与杨贵妃的故事,在唐代即已成为诗人普遍歌咏的题材。宋洪迈云:“唐人歌诗,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词咏寄,略无隐避。至宫禁嬖呢,非外间所应知者,皆反复极言,而上之人亦不以为罪。如白乐天《长恨歌》、讽谏诸章,元微之《连昌宫词》始末,皆为明皇而发。杜子美尤多。此下如张祜赋连昌宫等三十篇,大抵咏开元天宝间事,李义山《华清宫》等诸诗亦然。今之诗人不敢尔也。”(《容斋续笔》二“唐诗无讳避”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恨歌 主题思想 白居易 唐玄宗 连昌宫词 通行本 现实主义 杨贵妃 历史人物 爱情悲剧
下载PDF
关于《长恨歌》的主题倾向与文化意义 被引量:17
13
作者 张中宇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9-96,共8页
比较《长恨歌》与《长生殿》可以发现 :《长恨歌》后半部分有力突出了安史之乱的“悲苦”后果 ,《长生殿》则逐渐脱离安史之乱的影响而基本上以帝、妃感情的发展安排剧情。《长恨歌》后半部分描写的梦境和仙界并没有成为悲剧的“消解”... 比较《长恨歌》与《长生殿》可以发现 :《长恨歌》后半部分有力突出了安史之乱的“悲苦”后果 ,《长生殿》则逐渐脱离安史之乱的影响而基本上以帝、妃感情的发展安排剧情。《长恨歌》后半部分描写的梦境和仙界并没有成为悲剧的“消解”因素 ,并未偏离前半部分确立的劝讽基调。白居易没有写梦中可以团圆 ,仙、人可以重逢 ,“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更以非同寻常的力度 ,对各种可能的圆满结局加以相当明确的否定。《长恨歌》这种非大团圆模式结局的文化意义在于 :未加“消解”的真正悲剧中 ,警省、批评的成分总是主要的。因此 ,从《长恨歌》的非大团圆悲剧模式可以推断 ,白居易是要以一段富于传奇性的爱无可挽回的逝去 ,婉转地表达劝讽主题。从唐以来各种文学文本中关于“贵妃之死”描写的比较来看 ,《长恨歌》铺陈的血腥场面细致而鲜明 ,也表明了其深刻而显著的警示意义 ,《长恨歌》主题并非着意于歌颂或同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恨歌》 白居易 悲剧精神 大团圆模式 诗歌
原文传递
白居易初恋悲剧与《长恨歌》的创作 被引量:16
14
作者 王用中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2期55-59,共5页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以下4个内容:1.第一次较全面系统地揭示了白居易的初恋悲剧和论述了该悲剧是白居易写成《长恨歌》的认识基础和感情基础;2.肯定了《长恨歌》是写李杨爱情,并肯定了李杨在史实上存在深厚感情;3.造成“安史之...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以下4个内容:1.第一次较全面系统地揭示了白居易的初恋悲剧和论述了该悲剧是白居易写成《长恨歌》的认识基础和感情基础;2.肯定了《长恨歌》是写李杨爱情,并肯定了李杨在史实上存在深厚感情;3.造成“安史之乱”的主要原因是:李林甫“养成天下之乱”和杨国忠“终成其乱”,与李杨相爱无直接关系;4.陈鸿的《长恨歌传》与白居易《长恨歌》是持相反立场。历来以《长恨歌传》作为研究《长恨歌》的主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居易 湘灵 初恋《 长恨歌》 陈鸿
下载PDF
论白居易中隐的特质、渊源及其影响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李红霞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48-52,共5页
中隐是中国传统隐逸观念的重大转折,是大、小隐之间的折衷与调和,它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它是道统与政统的矛盾纠葛在中唐社会政治文化作用下的独特产物。中隐随着白居易仕宦生涯的黜陟而日渐显豁,它以闲散官、地方官为隐,就其本质来... 中隐是中国传统隐逸观念的重大转折,是大、小隐之间的折衷与调和,它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它是道统与政统的矛盾纠葛在中唐社会政治文化作用下的独特产物。中隐随着白居易仕宦生涯的黜陟而日渐显豁,它以闲散官、地方官为隐,就其本质来说也是一种吏隐。白居易中隐的处世法则与生活哲学对后世文人特别是宋人的出处进退产生了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唐 白居易 中隐 吏隐
下载PDF
唐代音乐文化的两大体系——大唐雅乐与燕乐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石根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9-14,共6页
雅乐是我国古代西周时期创立的华夏民族音乐体系,亦是古代音乐文化中最宝贵的传统之一。唐太宗李世民在继承与借鉴了古雅乐以及前朝的历史经验,创立了新的“大唐雅乐”,使我国的古代音乐文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在雅乐思想方面,李世民... 雅乐是我国古代西周时期创立的华夏民族音乐体系,亦是古代音乐文化中最宝贵的传统之一。唐太宗李世民在继承与借鉴了古雅乐以及前朝的历史经验,创立了新的“大唐雅乐”,使我国的古代音乐文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在雅乐思想方面,李世民主张“人和则乐和”;诗人白居易则讲:“谐神人,和风俗者,在于善其政……”。这种思想,不能说没受到“大唐雅乐”的启示,也不能说对后世没有影响。唐代音乐文化的发展,不是单线形成,而是多渠道、多元化的。在“大唐雅乐”中就包括了古代的雅乐传统以及各种俗乐与胡乐因素,才使它与燕乐体系并肩而立,从而使唐代音乐文化走向了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音乐文化 大唐雅乐 燕乐 李世民 白居易 雅乐思想
下载PDF
谈染缬——蓝底白印花布的历史发展 被引量:14
17
作者 沈从文 《文物》 1958年第9期13-15,共3页
丝绸印花古代名叫"染缬",加工技术种类多,各有不同名称,后来发展成"蓝底白印花布"的一种,宋元时就材料说名"药斑布";就染法说名"浆水缬"。转用到棉布印染,成一般性流行商品时,必然是在明代松... 丝绸印花古代名叫"染缬",加工技术种类多,各有不同名称,后来发展成"蓝底白印花布"的一种,宋元时就材料说名"药斑布";就染法说名"浆水缬"。转用到棉布印染,成一般性流行商品时,必然是在明代松江棉布大量生产以后,但其发轫也许会早至公元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花布 加工技术 唐代 西南地区 鹿胎 棉布印染 参考材料 北宋 流行 白居易
原文传递
李绅年谱 被引量:14
18
作者 卞孝萱 《安徽史学》 1960年第3期40-60,共21页
李绅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与政治活动家。在诗歌创作方面,他与元稹、白居易属于同一流派(《全唐诗》第六(?)第十册,元稹《乐府古题序》:“况自风雅至于乐流,莫非讽兴当时之事,以贻后代之人。……余少时,与友人乐天、李公垂輩,谓是为当,遂不... 李绅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与政治活动家。在诗歌创作方面,他与元稹、白居易属于同一流派(《全唐诗》第六(?)第十册,元稹《乐府古题序》:“况自风雅至于乐流,莫非讽兴当时之事,以贻后代之人。……余少时,与友人乐天、李公垂輩,谓是为当,遂不复拟赋古题”);在政治活动方面,他与李德裕属于同一集团(与李逢吉、李宗闵集团,处于敌对地位)。本谱主要介绍李绅的创作生活与政治生活,同时必须涉及到元、白的一些事实以及李德裕集团与李逢吉、李宗闵集团斗争的一部分内容。这样,也就为研究中唐文学史与政治史的同志们整理了一些有关的资料,或许可以节省同志们一些翻检、考证的时间。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篇《政治革命及党派分野》说:“牛李两党之对立,其根本在两晉北朝以来,山东士族与唐高宗武则天之后,由进士词科进用之新兴阶级两者互不相容”。但从本谱所提供的资料来看(例如:李绅所提拔的龐严、蒋防,都是科举出身),这一论点尚有可以商榷之处。两《唐书》中虽有《李绅传》,但有遗漏,有错误,也有互相抵触之处。安徽省亳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德裕 白居易 旧唐书 刺史 翰林学士 节度使 长庆 全唐文 新唐书 进士及第
下载PDF
白居易的人生观 被引量:8
19
作者 褚斌杰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64-74,共11页
在唐代诗中,对自己的立身处世有着明确的思考,并通过诗文创作将自己的人生观点、生活态度加以多方表述的并不多,而白居易却正是这样一位有这方面的特色的诗人。
关键词 人生观 白居易 诗文创作 生活态度 居易 诗人
原文传递
试论王禹偁与宋初诗风 被引量:12
20
作者 陈植锷 《中国社会科学》 1982年第2期131-154,共24页
本文通过重点论述王禹偁的诗歌创作,具体地分析了朱初诗风的实际情况,对以往一般认为宋初诗坛是以西崑体或晚唐体为主的说法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本文认为,宋初近半个世纪是以白体诗派为主,而西崑体或晚唐体则在半世纪以后才盛行起来,前... 本文通过重点论述王禹偁的诗歌创作,具体地分析了朱初诗风的实际情况,对以往一般认为宋初诗坛是以西崑体或晚唐体为主的说法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本文认为,宋初近半个世纪是以白体诗派为主,而西崑体或晚唐体则在半世纪以后才盛行起来,前说把时间的先后弄颠倒了。本文作者认为,宋初白体诗人倡导学习的是乐天后期的唱和诗,这种唱和诗在宋初诗坛风靡一时,《西崑酬唱集》正是宋初唱和诗发展到登峰造极的产物。但是,作为白体诗派的代表人物王禹偁,早期虽也热衷于唱和诗,而在谪贬之后,则转而学习白居易的讽谕诗,并进而学习杜甫,因而成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在文学史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居易 唱和诗 晚唐体 北宋初期 欧阳修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诗歌创作 中国文学史 讽谕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