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云石化机理与白云岩成因问题研究 被引量:93
1
作者 赫云兰 刘波 秦善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10-1020,共11页
通过统计大量白云岩成因的例子,追溯其离子来源,得出:地质环境中白云石化所需Mg2+主要来源于成岩流体、岩浆岩及其他固体矿物和生物,这些Mg2+经特定的流体动力学机制交代方解石中的Ca2+使之转化为白云石。根据Mg2+来源和流体动力学机制... 通过统计大量白云岩成因的例子,追溯其离子来源,得出:地质环境中白云石化所需Mg2+主要来源于成岩流体、岩浆岩及其他固体矿物和生物,这些Mg2+经特定的流体动力学机制交代方解石中的Ca2+使之转化为白云石。根据Mg2+来源和流体动力学机制,目前较成熟的白云石化成因模式主要有蒸发模式(萨布哈模式)、渗透回流模式、混合水模式、海水模式、埋藏模式以及热液成因模式。根据不同的埋藏条件,可将白云石化分为3类:浅层白云石化(<1000m)、中深层白云石化(1000~2000m)和深层白云石化(>200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 白云石化 成因模式 流体动力学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三叠系飞仙关组气藏储层成岩作用研究拾零 被引量:71
2
作者 王一刚 文应初 +3 位作者 洪海涛 夏茂龙 何颋婷 宋蜀筠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31-839,共9页
近年来在四川盆地三叠系飞仙关组鲕粒白云岩储层中发现的高含硫天然气三级储量已近1×1012m3。鲕粒白云岩储层集中分布在含蒸发岩的层序中,储层中有残余石膏、硬石膏及它们的模孔、方解石铸模(假象)等,表明白云石化流体与蒸发海水... 近年来在四川盆地三叠系飞仙关组鲕粒白云岩储层中发现的高含硫天然气三级储量已近1×1012m3。鲕粒白云岩储层集中分布在含蒸发岩的层序中,储层中有残余石膏、硬石膏及它们的模孔、方解石铸模(假象)等,表明白云石化流体与蒸发海水有关。白云石化由层间古暴露面向下增强的成岩层序说明这种白云石化是成岩早期发生的,并可能有大气降水与蒸发海水混合的影响。白云岩样品各结构组分氧、碳同位素微区测试数据差别显著,这说明采用岩石混合样做研究白云石化成因的地球化学分析可能导致误解。飞仙关组的白云岩中多数保存了原岩结构幻影、结构残余或原岩的全部结构说明白云石化过程是等体积交代。白云岩储层中的孔隙是各种溶蚀孔而非白云石化等摩尔交代的体积收缩孔。飞仙关组高含硫气藏储层中沥青和溶蚀孔的关系表明深埋晚期溶蚀孔最发育。在溶液中碳酸的电离常数大大高于氢硫酸,飞仙关组高含硫气藏天然气组分中的CO2相对于H2S的质量亏损和储层中有富轻碳的高温方解石充填晚期溶孔、裂缝表明储层中的晚期溶解作用是由硫酸盐热还原过程(TSR)中生成的CO2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飞仙关组 白云石化 次生孔隙 硫酸盐热还原(TSR) 碳稳定同位素 CO2
下载PDF
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储层白云石化成因模式 被引量:61
3
作者 魏国齐 杨威 +3 位作者 张林 金惠 吴世祥 沈珏红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62-166,共5页
残余鲕粒白云岩是飞仙关组鲕滩气藏最有利的储层。白云石化作用是有效储层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对白云岩进行岩石学特征分析、地化特征分析及成岩温度和深度的研究,认为白云石化作用发生在混合水成岩环境,由混合水白云石化机理产生... 残余鲕粒白云岩是飞仙关组鲕滩气藏最有利的储层。白云石化作用是有效储层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通过对白云岩进行岩石学特征分析、地化特征分析及成岩温度和深度的研究,认为白云石化作用发生在混合水成岩环境,由混合水白云石化机理产生。海平面频繁的变化是发生混合水白云石化作用的主要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鲕滩 混合水 白云石化 气藏储层 飞仙关组
下载PDF
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下二叠统细-粗晶自云岩成因探讨 被引量:64
4
作者 何幼斌 冯增昭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5-20,共6页
四川盆地及其周缘地区下二叠统碳酸盐岩中,不同程度地发育着一些细晶至粗晶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前人将其解释为淡水透镜体混合白云石化的产物。根据野外及室内薄片观察,并结合阴极发光、碳氧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包体均一温度... 四川盆地及其周缘地区下二叠统碳酸盐岩中,不同程度地发育着一些细晶至粗晶白云岩和白云质灰岩,前人将其解释为淡水透镜体混合白云石化的产物。根据野外及室内薄片观察,并结合阴极发光、碳氧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包体均一温度和有序度的综合研究,认为这类白云岩主要是由埋藏白云石化作用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 白云石化 早二叠世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封闭系统中的白云石化作用及其石油地质学和矿床学意义——以四川盆地东北部三叠系飞仙关组碳酸盐岩为例 被引量:61
5
作者 黄思静 QINGHaiRuo +5 位作者 胡作维 邹明亮 冯文立 王春梅 郜晓勇 王庆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955-2962,共8页
作为优质储层的四川盆地东北部三叠系飞仙关组的结晶白云岩是通过埋藏成岩过程的封闭条件下的白云石化作用形成的。岩石所具有的高孔隙度与封闭体系中的白云石化反应:2CaCO_3+Mg^(2+):CaMg(CO_3)_2+Ca^(2+)有关。埋藏成岩体系中的高锶... 作为优质储层的四川盆地东北部三叠系飞仙关组的结晶白云岩是通过埋藏成岩过程的封闭条件下的白云石化作用形成的。岩石所具有的高孔隙度与封闭体系中的白云石化反应:2CaCO_3+Mg^(2+):CaMg(CO_3)_2+Ca^(2+)有关。埋藏成岩体系中的高锶流体是该封闭条件下白云石化作用的产物,深埋藏条件下的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是锶进一步富集的原因,因而三叠系的大型和超大型天青石矿床的成因与这些因素有关。结晶白云岩极低的锰含量、与同期海水类似的δ^(13)C值表明白云石化流体具有强烈的海源色彩,同时也说明白云石化过程没有与大气水交换;相对较低的δ^(18)O值表明白云石化发生在较晚的埋藏成岩阶段。大多数已有的白云石化机制都是基于近地表成岩条件建立的,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但开放体系中的白云石化(或白云石沉淀)作用对油气储集空间和与成岩过程元素迁移有关的沉积层控矿床的形成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在四川盆地东北部三叠系飞仙关组地层中,作为非储层的微晶或泥晶白云岩以及原始结构保存的粒屑白云岩的白云石化作用主要是在有大气水介入的开放体系中发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东北部 三叠系飞仙关组 封闭系统 白云石化 富锶成岩流体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奥陶系马家沟组白云岩成因研究 被引量:64
6
作者 黄擎宇 张哨楠 +2 位作者 丁晓琪 段杰 向雷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7-153,158,共8页
基于岩石薄片的系统鉴定,将钻井岩心和地表露头样品相结合,运用多种分析、测试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奥陶系马家沟组白云岩的成因进行深入研究,认为该组白云岩主要由准同生白云岩和埋藏白云岩组成。准同生白云岩主要发育于马家沟组... 基于岩石薄片的系统鉴定,将钻井岩心和地表露头样品相结合,运用多种分析、测试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奥陶系马家沟组白云岩的成因进行深入研究,认为该组白云岩主要由准同生白云岩和埋藏白云岩组成。准同生白云岩主要发育于马家沟组一、三、五段,受古地理环境限制明显,由蒸发泵白云石化形成;埋藏白云岩厚度大、分布广、岩石类型多,构成马家沟组白云岩的主体,成因模式包括浅埋藏期的回流白云石化以及中—深埋藏期的压实水流白云石化和地形驱动水流白云石化。热液白云石在盆地西缘的定边地区、南缘的富县、黄陵、麟游均有发现,通常呈脉状充填裂缝,其成因与深部热流体沿断裂系统上涌有关,而且对储层的发育具有指示意义。在上述成因模式研究的基础上,对各类白云石的结构演化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石化 结构演化 马家沟组 奥陶系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川东北部飞仙关组白云石化成因探讨 被引量:49
7
作者 陈更生 曾伟 +2 位作者 杨雨 杨天泉 王兴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41,共2页
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储集岩主要是白云岩。白云石化成因类型对勘探有利区块和勘探目标的选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认为,区内飞仙关组岩石中的白云石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为半自形—他形细—中晶白云石;第二种为泥晶白云石;第三种为自... 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储集岩主要是白云岩。白云石化成因类型对勘探有利区块和勘探目标的选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认为,区内飞仙关组岩石中的白云石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为半自形—他形细—中晶白云石;第二种为泥晶白云石;第三种为自形中晶-粗晶白云石。它们在有序度,C、O同位素,微量元素,包裹体,阴极发光等方面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通过研究认为,这三种类型的白云石成因分别为混合水白云石化、渗透回流白云石化和埋藏白云石化。其中混合水白云石化是该区优质鲕滩储层得以发育的主要成岩因素之一,有利的混合水白云石化带主要发生在台地边缘鲕坝(滩)中,这也是鲕滩储层发育的最有利地区,渗透回流白云石化主要发生在台地边缘鲕粒坝(滩)后方的局限海环境中,其分布范围大致与石膏分布范围一致,储集物性略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叠纪 四川盆地 储集层 白云石化 岩石学 地球化学特征 温度 石油地质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白云石化成因机理及模式探讨 被引量:34
8
作者 沈昭国 陈永式 郭建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19-323,共5页
白云岩是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中的重要储集岩类,白云石化的成因机理基本有3种类型:(1)毛细管浓缩与渗透回流白云石化;(2)混合水白云石化;(3)晚期深埋藏压实流白云石化。建立相关的成因模式有助于了解、预测白云岩... 白云岩是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中的重要储集岩类,白云石化的成因机理基本有3种类型:(1)毛细管浓缩与渗透回流白云石化;(2)混合水白云石化;(3)晚期深埋藏压实流白云石化。建立相关的成因模式有助于了解、预测白云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展布规律,指导油气勘探。在塔里木盆地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白云岩具有不同的成因机理,其中对储层贡献较大的是晚期深埋藏压实流和混合水白云石化。白云岩深埋地下,具有良好的储集空间,可以形成高产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储集层 成因 白云石化 油气藏
下载PDF
塔北东段下奥陶统白云石化作用 被引量:28
9
作者 郭建华 沈昭国 李建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1-59,共9页
塔北隆起东段下奥陶统中的白云石化岩石类型可划分为四类:(1)层状藻纹层白云岩,(2)条带状白云质灰岩,(3)残余内碎屑角砾状含灰质白云岩-白云岩及(4)班块状含白云质灰岩-灰质白云岩。组成以上四种岩石类型的白云石,主... 塔北隆起东段下奥陶统中的白云石化岩石类型可划分为四类:(1)层状藻纹层白云岩,(2)条带状白云质灰岩,(3)残余内碎屑角砾状含灰质白云岩-白云岩及(4)班块状含白云质灰岩-灰质白云岩。组成以上四种岩石类型的白云石,主要为半自形-它形粒状白云石、自形菱面体细晶白云石及自形菱面体细粉晶白云石。通过对白云石的矿物学、阴极发光及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认为区内白云石化作用均是在有淡水参与的作用下进行的,划分出两期白云石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石化 岩石类型 成因 早奥陶世
下载PDF
古气候与古海洋对碳酸盐岩储集层发育的控制 被引量:30
10
作者 张静 张宝民 单秀琴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1-128,共8页
以中国塔里木、四川及鄂尔多斯盆地碳酸盐岩重点层系为例,探讨古气候背景与古海洋环境联合控制海相碳酸盐岩储集层发育的机制。对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和储集层形成而言,古气候总体上有干热/干燥与湿热/湿润之分;显生宙海水的地球化学成分... 以中国塔里木、四川及鄂尔多斯盆地碳酸盐岩重点层系为例,探讨古气候背景与古海洋环境联合控制海相碳酸盐岩储集层发育的机制。对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和储集层形成而言,古气候总体上有干热/干燥与湿热/湿润之分;显生宙海水的地球化学成分曾发生明显的周期性变化,方解石海与文石海交替出现。塔里木、四川及鄂尔多斯等盆地的油气勘探实践表明,海相碳酸盐岩规模储集层的孔隙类型与发育特征明显受控于其沉积时的古气候背景与古海洋环境。干热/干燥古气候背景下的文石海环境最有利于形成孔隙-孔洞型白云岩储集层;干热/干燥古气候背景下的方解石海环境可形成以发育蒸发盐铸模孔为主的孔隙型白云岩储集层。湿热/湿润古气候背景下的方解石海和文石海沉积则主要形成大型溶洞型储集层。古气候背景与古海洋环境联合控制了碳酸盐岩的沉积并深刻影响了其成岩作用,最终决定了规模储集层的孔隙特征和储集层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气候背景 古海洋环境 方解石海 文石海 碳酸盐岩 白云石化 储集层
下载PDF
孔隙型碳酸盐岩储集层特征及主控因素——以川西南嘉陵江组嘉_5段为例 被引量:30
11
作者 刘宏 谭秀成 +3 位作者 李凌 罗冰 马昌林 杨立根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5-281,共7页
利用岩心、常规及铸体薄片、物性分析、压汞等资料研究四川盆地西南部三叠系嘉陵江组嘉5段储集层基本特征及主控因素。识别出两种不同类型的储集层:粉晶云岩储集层和砂屑灰岩储集层,两类储集层的形成环境、储集空间、孔渗性能、孔喉结... 利用岩心、常规及铸体薄片、物性分析、压汞等资料研究四川盆地西南部三叠系嘉陵江组嘉5段储集层基本特征及主控因素。识别出两种不同类型的储集层:粉晶云岩储集层和砂屑灰岩储集层,两类储集层的形成环境、储集空间、孔渗性能、孔喉结构等均不相同。云坪微相内发育的粉晶云岩储集层以晶间孔和晶间溶孔为主要储集空间,具有良好的孔喉配置关系,储渗性能极好,为本区最优质储集层;砂屑滩微相内发育的砂屑灰岩储集层主要储集空间为较孤立的粒内溶孔及铸模孔,中孔微喉的配置关系导致储集层多表现为高孔低渗特征,渗透性能较差。储集层主控因素研究表明,储集层为典型的相控型储集层,碳酸盐岩台地内部次级微地貌起伏使得储集层具有较强非均质性,白云石化作用及同生期大气淡水淋溶作用是形成优质孔隙型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储集层 溶蚀作用 白云石化 主控因素 嘉陵江组 川西南
下载PDF
关于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的一些探讨 被引量:29
12
作者 甄世民 祝新友 +4 位作者 李永胜 杜泽忠 巩小栋 公凡影 齐钒宇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67-379,共13页
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是全球最重要的铅锌矿床类型之一,由于其储量大、开发早,在成矿规律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如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的驱动机制、成矿金属的迁移机制和沉淀富集机制、成矿时代、成矿模式等。文章在总... 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是全球最重要的铅锌矿床类型之一,由于其储量大、开发早,在成矿规律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如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的驱动机制、成矿金属的迁移机制和沉淀富集机制、成矿时代、成矿模式等。文章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从含矿建造和区域盆地卤水活动两个方面对MVT矿床的成矿规律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综合研究,厘定了MVT矿床的含矿建造,主要包括特定的含矿岩性组合、盆地中的红层、生烃层等,分析了区域盆地卤水活动对MVT矿床的制约,主要包括区域白云石化与MVT铅锌矿床的空间分布关系、与MVT铅锌矿床常伴生的其他类型矿床,并对MVT铅锌矿床的成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最后,认为特定的岩性组合(特别是砂岩、碳酸盐岩、泥页岩组合)、含矿岩系下部碎屑岩的褪色蚀变、区域红层盆地的广泛发育、生烃盆地的边缘、区域白云石化的前锋地带等,是MVT矿床及其伴生矿床找矿勘探的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MVT型铅锌矿 含矿建造 岩性组合 盆地卤水 白云石化 成矿规律
下载PDF
川西北中二叠统栖霞组豹斑灰岩特征与成因 被引量:27
13
作者 郝毅 林良彪 +3 位作者 周进高 倪超 张建勇 陈薇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51-656,共6页
四川盆地西北部中二叠统栖霞组之上广泛分布着一套特殊的岩石类型———"豹斑灰岩"。以钻井岩心及露头剖面样品的镜下岩石学特征为基础,以微区多参数实验分析数据为依据,对川西北地区栖霞组的豹斑灰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四川盆地西北部中二叠统栖霞组之上广泛分布着一套特殊的岩石类型———"豹斑灰岩"。以钻井岩心及露头剖面样品的镜下岩石学特征为基础,以微区多参数实验分析数据为依据,对川西北地区栖霞组的豹斑灰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豹斑灰岩由白云岩斑块加宿主生屑灰岩所构成;豹斑灰岩是由于白云石化不均匀引起的;豹斑的形态与栖霞晚期发生的暴露有关,生屑灰岩暴露地表后遭受溶蚀作用,所形成的缝洞系统控制了豹斑灰岩的分布形态。"豹斑灰岩"的成因是由于白云石化流体自下而上运移,在向上运移通道末端形成以交代作用为主的斑块状白云石,其形成时期应为成岩之后的浅埋藏时期,且白云石化流体可能与热液有着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北 中二叠统 栖霞组 豹斑灰岩 白云石化
下载PDF
江西修水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树枝状微生物岩状岩石成因初解 被引量:24
14
作者 姜红霞 吴亚生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3-328,I0002,共7页
江西修水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有一段特殊构造的地层,下部为灰色部分和红色部分组成的斑状构造,上部为灰色部分和黄色部分组成的树枝状构造。这种树枝状构造的岩石与前人报道自重庆老龙洞剖面的微生物岩非常相似。岩石薄片观察表明,... 江西修水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有一段特殊构造的地层,下部为灰色部分和红色部分组成的斑状构造,上部为灰色部分和黄色部分组成的树枝状构造。这种树枝状构造的岩石与前人报道自重庆老龙洞剖面的微生物岩非常相似。岩石薄片观察表明,树枝状构造的暗色部分为残留的灰泥岩;浅色部分为灰岩经过重结晶、白云石化—去白云石化作用改造而成。在暗色的残留灰岩里有保存很好的丰富的球状微生物化石。研究认为,岩石中暗色部分和浅色部分的原始组分是同时沉积的;是成岩作用控制了浅色部分的形成。这一成果应当对认识老龙洞剖面树枝状微生物岩的成因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 树枝状构造 白云石化 白云石化 成岩作用
下载PDF
碳酸盐岩成岩史及其对储层的控制作用——以普光气田为例 被引量:23
15
作者 高林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33-739,747,共8页
碳酸盐岩成岩作用贯穿沉积物从堆积到埋藏直至抬升的整个历史,碳酸盐矿物对成岩环境的高度敏感性使得岩石原始组构及其物性在长期的成岩作用过程中不断被改造,川东北普光大气田长兴组礁滩云岩和飞仙关组鲕滩云岩储层复杂的成岩史即是例... 碳酸盐岩成岩作用贯穿沉积物从堆积到埋藏直至抬升的整个历史,碳酸盐矿物对成岩环境的高度敏感性使得岩石原始组构及其物性在长期的成岩作用过程中不断被改造,川东北普光大气田长兴组礁滩云岩和飞仙关组鲕滩云岩储层复杂的成岩史即是例证。综合运用高精度三维地震和岩心资料对储层的准同生成岩环境进行分析,利用普光气田重点探井薄片资料对埋藏成岩进行研究。上二叠统长兴组至下三叠统飞仙关组沉积时期,普光气田主体位于(镶边)台地,长兴组台地镶边礁、飞仙关组台缘滩和台内滩构成该气田的储层相,礁滩后和鲕潍间的局限环境提供了渗透-回流准同生白云石化条件。薄片研究表明普光气田长兴组和飞仙关组经历了大范围白云石化、多期胶结作用、压实、多期溶解、裂缝等成岩作用。白云石化作用产生了晶间孔并提高储层渗透率,早期方解石胶结物可使岩石原始孔隙度免遭压实作用破坏,鲕粒的选择性溶解形成溶模孔,埋藏期非组构选择性溶解产生溶蚀扩大孔或溶洞,构造裂缝不仅大大提高了储层渗透率而且作为埋藏溶蚀性流体运移通道形成溶蚀扩大缝。尽管多种成岩事件的叠加以及沉积组构的复杂性决定了礁滩储层物性的非均质性,但鲕滩和礁滩岩相的原始沉积组构控制着潜在储层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准同生成岩 白云石化 碳酸盐岩 普光气田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奥陶系孔隙型白云岩储层成因 被引量:22
16
作者 张静 罗平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70-474,503,共6页
塔里木盆地下奥陶统存在大量基质孔隙发育的深埋白云岩,是一类优质储层。岩心、薄片观察和阴极发光分析表明该类白云岩的发育具有明显的相控特征,以滩相颗粒灰岩为原岩。岩石学特征和微量元素、有序度及包裹体均一温度特征研究表明,该... 塔里木盆地下奥陶统存在大量基质孔隙发育的深埋白云岩,是一类优质储层。岩心、薄片观察和阴极发光分析表明该类白云岩的发育具有明显的相控特征,以滩相颗粒灰岩为原岩。岩石学特征和微量元素、有序度及包裹体均一温度特征研究表明,该类白云岩形成于埋藏环境中,属埋藏白云石化作用的产物。由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锶同位素特征判断白云石化流体为受改造的海水,很可能与深部封存的蒸发台地相海水有关。推断塔里木盆地二叠纪大规模火山活动是台地相区白云石化作用的主要驱动机制,寒武系蒸发台地中富含镁离子的海水在广泛的热作用驱动下交代其上覆灰岩而形成白云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石化 白云 储层 下奥陶统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川西彭州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四段储层特征及成岩作用 被引量:21
17
作者 高恒逸 邓美洲 +2 位作者 李勇 刘莉萍 王启颖 《海相油气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7-46,共10页
综合利用薄片、阴极发光以及地化资料,对四川盆地西部彭州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四段碳酸盐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及成岩演化序列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表明:有利储层为藻(残余藻)粘结白云岩、微晶—粉晶白云岩、砂屑白云岩和含灰... 综合利用薄片、阴极发光以及地化资料,对四川盆地西部彭州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四段碳酸盐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及成岩演化序列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表明:有利储层为藻(残余藻)粘结白云岩、微晶—粉晶白云岩、砂屑白云岩和含灰白云岩;储集空间类型以藻格架孔、晶间溶孔、晶间孔、微孔隙为主。储层成岩作用具有多样性和多期性,主要成岩作用有7类,其中压实作用、压溶作用、胶结作用及去白云石化作用是储层孔隙度降低、渗透率变差的主要因素,而白云石化作用、溶蚀作用及破裂作用是产生次生孔隙、使物性变好的主要因素。根据成岩作用之间的先后顺序、矿物间的相互切割关系以及成岩环境的演化特征,初次总结出了彭州地区雷四段储层的成岩演化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彭州地区 白云 成岩作用 白云石化 溶蚀 成岩演化序列
下载PDF
西沙群岛西琛1井碳酸盐岩白云石化特征及成因机制 被引量:21
18
作者 魏喜 贾承造 孟卫工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17-224,共8页
西沙群岛西琛1井碳酸盐岩地层可分为3个白云岩层和4个石灰岩层。白云岩层白云石矿物体积分数为91.1%-100%,其他矿物小于8.9%,以泥晶为主,分布在岩石的骨架颗粒和孔隙充填物等各种结构组分中。白云岩δ^13C为0.80‰-3.16‰,平均为2.24‰;... 西沙群岛西琛1井碳酸盐岩地层可分为3个白云岩层和4个石灰岩层。白云岩层白云石矿物体积分数为91.1%-100%,其他矿物小于8.9%,以泥晶为主,分布在岩石的骨架颗粒和孔隙充填物等各种结构组分中。白云岩δ^13C为0.80‰-3.16‰,平均为2.24‰;δ^18O为0.56‰-5.23‰,平均为2.56‰。这些特征反映了白云石化作用发生在准同生超浓缩卤水条件下,古盐度为36.88%,古温度为1.07℃。石灰岩层白云石矿物体积分数多在25%以下,以亮晶为主,在孔隙或裂缝发育部位富集,而坚硬的骨架部位几乎没有白云石。白云石流体包体的均一温度为102.5296℃,平均为156.3℃;盐度为0.55%-6.25%,平均为3.75%;密度为0.950.99 g/cm^3,平均为0.97 g/cm^3;压力为20.6542.65 MPa,平均为33.65 MPa。这些特征反映了白云石化作用可能与成岩期后热水作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白云石化 成因机制 西沙群岛西琛1井
下载PDF
川西北栖霞组超深层白云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20
19
作者 刘文栋 钟大康 +6 位作者 尹宏 孙海涛 梁雪祺 李荣容 卓骏驰 曾鑫耀 彭思桥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42-362,共21页
四川盆地西北部双鱼石地区栖霞组发育深度超过7000 m的孔隙度平均为2.94%的超深层优质白云岩储层,成为近年来油气勘探的重点.通过野外露头考察、岩心观察、薄片鉴定、阴极发光和稳定碳、氧同位素分析测试,认为双鱼石地区栖霞组厚层优质... 四川盆地西北部双鱼石地区栖霞组发育深度超过7000 m的孔隙度平均为2.94%的超深层优质白云岩储层,成为近年来油气勘探的重点.通过野外露头考察、岩心观察、薄片鉴定、阴极发光和稳定碳、氧同位素分析测试,认为双鱼石地区栖霞组厚层优质白云储层具有明显的"相控"和"层控"特点,而热流体活动对白云岩储层既有溶蚀有又充填.研究结果表明:栖霞组白云岩储集空间主要为晶间孔、晶间溶孔、溶蚀孔洞和裂缝,并以晶间孔和溶蚀孔洞为主要储集空间类型.栖霞组白云岩储层具有滩相沉积背景,并且受多种因素综合控制,其中有利相带是基础,原生孔隙发育的滩主体微相为后期白云石化流体活动提供了载体,其决定了白云岩储层在平面上的分布范围.海平面变化决定着栖霞组白云岩储层在纵向上的分布位置,栖霞组中下部沉积期,海平面较低,并存在多期高频海平面升降旋回,为厚层白云岩储层发育创造了条件.栖霞组大规模基质白云岩交代流体主要来自于沉积期海水,其δ^(13)C为1.5%~4.3%、δ^(18)O为-10.2%~-3.5%,基本处于同期海水同位素数值范围内;海平面较低时,在地貌相对较高的滩主体部位形成微蒸发浓缩海水,随埋深增加,沉积期"封存"的原生微浓缩海水在温压逐渐升高的背景下,开始突破白云石化作用发生的热力学障碍,不断交代周围高能颗粒滩相沉积物,形成厚层白云岩.埋藏期白云石化作用为栖霞组白云岩储层形成的关键,并且具有多阶段性,从细晶白云岩(δ^(18)O为-7.6‰~-6.3‰)至中晶白云岩(δ^(18)O为-8.8‰~-8.7‰)再到中粗晶白云岩(δ^(18)O为-9.7‰~-8.9‰),发生白云石化时所处的地层埋深逐渐增加,交代流体温度逐渐升高,导致白云岩氧同位素值逐渐较低,并且三者依次遵循了等体积交代、等摩尔交代以及发生过度白云石化,白云石晶间孔隙发育程度具有从低到高再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储层 超深层 白云石化 热流体活动 栖霞组 四川盆地
原文传递
不同类型鲕粒灰岩储集层溶解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20
20
作者 王炜 黄康俊 +1 位作者 鲍征宇 钱一雄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95-502,共8页
采用溶解动力学实验方法研究四川盆地东北部鲕粒灰岩储集层中孔-洞-缝等油气储集空间的发育、演化规律。不同温度和CO2分压(pCO2)条件下鲕粒灰岩的溶解动力学实验和微观形貌观察发现:温度为50℃、pCO2由1 MPa升高至4 MPa时,鲕粒灰岩的... 采用溶解动力学实验方法研究四川盆地东北部鲕粒灰岩储集层中孔-洞-缝等油气储集空间的发育、演化规律。不同温度和CO2分压(pCO2)条件下鲕粒灰岩的溶解动力学实验和微观形貌观察发现:温度为50℃、pCO2由1 MPa升高至4 MPa时,鲕粒灰岩的溶解速率增大,并且鲕粒灰岩的溶解速率大于白云石化鲕粒灰岩的溶解速率;pCO2为3 MPa、温度由25℃升高至150℃,鲕粒灰岩溶蚀呈弱—强—弱的变化趋势,最大溶蚀速率在100℃左右,但白云石化鲕粒灰岩溶解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并且高于非白云石化鲕粒灰岩的溶解速率。扫描电镜图像显示,除原生构造裂隙外,白云石化鲕粒灰岩比非白云石化鲕粒灰岩更容易形成粒间孔、粒内孔等微观孔隙,说明溶蚀作用不是深埋环境下鲕滩优质储集层形成的单一控制因素,白云石化和溶蚀的共同作用更利于形成优质储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东北部 鲕粒灰岩 溶解动力学 白云石化 溶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