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碘荧光素B介导光动力通过破坏病毒核酸有效灭活包膜RNA病毒的研究
1
作者 丁晓艳 杨茂成 +2 位作者 郭红霞 晁晓娟 李晋涛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79-82,共4页
目的研究四碘荧光素B介导光动力对有包膜RNA病毒的消杀效果,评估该消杀方案在破坏病毒核酸的可行性。方法以有包膜的登革病毒4(Dengue virus 4,DENV4)和辛德毕斯病毒(Sindbis virus,SINV)作为指示病毒,添加2μg/ml四碘荧光素B,在可见光... 目的研究四碘荧光素B介导光动力对有包膜RNA病毒的消杀效果,评估该消杀方案在破坏病毒核酸的可行性。方法以有包膜的登革病毒4(Dengue virus 4,DENV4)和辛德毕斯病毒(Sindbis virus,SINV)作为指示病毒,添加2μg/ml四碘荧光素B,在可见光波长535 nm下照射10 min,进行灭活处理。观察细胞病变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i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进行消杀效果评价。结果四碘荧光素B加光照处理DENV4和SINV后,可通过破坏病毒核酸,有效阻止其对细胞的感染。结论四碘荧光素B作为良好的光敏剂与可见光结合可有效灭活有包膜的RNA病毒,可作为体外病毒灭活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疗法 四碘荧光素B 包膜RNA病毒 登革病毒4 辛德毕斯病毒
原文传递
广州市2018年输入性登革病毒4型全基因组序列特征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苏文哲 曾庆 +8 位作者 蒋力云 曹毅敏 李意兰 陈宗遒 朱娉婷 景钦隆 狄飚 胡玉山 张周斌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4-201,共8页
目的本文对广州市2018年输入性DENV-4型病毒的生物学来源进行分析,为本地登革热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并累积基线数据。方法通过传染病监测网络收集广州市2018年输入性DENV-4病例,对急性期患者血清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并对分离到的DENV-4毒株... 目的本文对广州市2018年输入性DENV-4型病毒的生物学来源进行分析,为本地登革热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并累积基线数据。方法通过传染病监测网络收集广州市2018年输入性DENV-4病例,对急性期患者血清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并对分离到的DENV-4毒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系统发生树重建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共分离得到5株DENV-4毒株,其中4株由泰国和柬埔寨输入的分离株均属于DENV-4基因Ⅰ型;菲律宾输入的病例分离株与其他4株亲缘性较低,属于DENV-4基因Ⅱa型;5株分离株间的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为90.8%(96.7%~96.9%);经过比对,5株分离株和6株参考株的E蛋白区域有9个位点出现差异,NS1蛋白区域有14个位点出现差异,NS5蛋白区域有25个位点出现差异。结论本研究对广州地区输入性DENV-4毒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定,间接地掌握周边国家地区DENV-4的基因特征,为本地登革热的防控和溯源提供基线数据,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病毒4 全基因组测序 系统进化分析
下载PDF
登革病毒4型E蛋白的表达与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竹石 林华 +8 位作者 杨健 杨会强 曾献武 赵宇 刘俐 刘莉娜 康庄 俞永新 李玉华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37-1341,共5页
目的在原核细胞中表达登革病毒4型E蛋白及E蛋白III区,分别以两种蛋白免疫家兔,获得可检测登革病毒的多克隆抗体。方法将登革病毒4型E蛋白与E蛋白III区编码序列克隆到pET-32a(+)质粒中,分别构建两种蛋白的表达载体,以IPTG诱导其在Rosett... 目的在原核细胞中表达登革病毒4型E蛋白及E蛋白III区,分别以两种蛋白免疫家兔,获得可检测登革病毒的多克隆抗体。方法将登革病毒4型E蛋白与E蛋白III区编码序列克隆到pET-32a(+)质粒中,分别构建两种蛋白的表达载体,以IPTG诱导其在Rosetta细胞中的大量表达,并进行SDS-PAGE检测。分别以两种蛋白免疫家兔,制备出针对E蛋白与E蛋白III区的多克隆抗体,并对其进行Western blot鉴定。结果登革病毒4型E蛋白与E蛋白III区在Rosetta细胞中以包涵体的形式大量表达;利用所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对登革病毒进行检测,出现了预期的条带。结论本研究制备获得的多克隆抗体可用于登革病毒的检测,为登革病毒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病毒4 E蛋白 多克隆抗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