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癌高甲基化1(hypermethylated in cancer 1,HIC-1)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恢复HIC-1基因表达对乳腺癌细胞增殖活力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乳腺癌组织芯片中80例癌组织的HIC-1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目的:探讨癌高甲基化1(hypermethylated in cancer 1,HIC-1)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恢复HIC-1基因表达对乳腺癌细胞增殖活力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乳腺癌组织芯片中80例癌组织的HIC-1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HIC-1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与基因表达的关系,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CdR)抑制甲基化后细胞HIC-1的表达水平变化。应用CCK-8方法和流式细胞仪测定恢复细胞HIC-1表达对MDA-MB-23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正常乳腺上皮组织HIC-1免疫组化染色呈强阳性,平均染色积分9.00±0,乳腺癌组织HIC-1染色明显降低,平均染色积分为4.58±1.22(P<0.001)。HIC-1的蛋白表达与病人年龄、发生部位以及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无关,但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相关(P<0.05)。MDA-MB-231细胞HIC-1基因启动子区域呈完全甲基化,用5μM的5-aza-CdR处理后可抑制HIC-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恢复HIC-1表达,并呈现浓度依赖性。恢复HIC-1基因表达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活性,促进MDA-MB-231细胞凋亡(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HIC蛋白表达和癌细胞HIC-1基因表达明显降低,去甲基化药物可恢复肿瘤细胞内HIC-1基因表达,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的目的。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孕妇血浆中超甲基化的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 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1A,RASSF1A)基因的水平变化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晚期妊娠子痫前期患者60例为实验组,其中轻度和重度子痫前期各30例;正常晚期孕妇60名为对...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孕妇血浆中超甲基化的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 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1A,RASSF1A)基因的水平变化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晚期妊娠子痫前期患者60例为实验组,其中轻度和重度子痫前期各30例;正常晚期孕妇60名为对照组。提取血浆游离DNA,经甲基化敏感的限制性内切酶处理,实时定量检测酶切前、后RASSF1A基因的浓度,同时检测β肌动蛋白(β-actin)基因以确保酶的完全消化。结果子痫前期孕妇血浆中超甲基化的RASSF1A基因含量为正常妊娠组的3.31倍。轻、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浓度有差异,中位数分别为1659.00copies/mL及2036.50copies/mL(P〈0.05)。结论子痫前期孕妇血浆中的超甲基化RASSF1A基因含量明显升高,且浓度水平与子痫前期的严重程度相关。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微小RNA-9-5p(mi R-9-5p)调控肿瘤高甲基化基因1(hypermethylated in cancer 1,HIC1)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对化疗药多柔比星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1)使用慢病毒转染建立上调或下调mi R-9-5p细胞,加入不同浓度多...目的:探讨微小RNA-9-5p(mi R-9-5p)调控肿瘤高甲基化基因1(hypermethylated in cancer 1,HIC1)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对化疗药多柔比星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1)使用慢病毒转染建立上调或下调mi R-9-5p细胞,加入不同浓度多柔比星后,用CCK-8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活力和凋亡情况。(2)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和蛋白质印迹试验检测上调或下调miR-9-5p时HIC1的表达情况。通过数据库资料、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验证miR-9-5p与HIC1的关系。(3)下调HIC1,观察加入多柔比星后细胞活力和凋亡情况。结果:(1)上调miR-9-5p可提高细胞活力、抑制凋亡。下调mi R-9-5p可降低细胞活力、促进凋亡。(2)miR-9-5p靶向HIC1,两者的表达呈负相关。(3)抑制HIC1的表达,可逆转miR-9-5p下调的作用。结论:miR-9-5p可通过下调HIC1降低乳腺癌细胞对多柔比星的敏感性。展开更多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肿瘤高甲基化基因1(hypermethylated in cancer 1,HIC-1)和致癌基因透明质酸介导的细胞游走受体(hyaluronan-mediated motility receptor,HMMR)在乳腺小叶增生、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乳腺癌...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肿瘤高甲基化基因1(hypermethylated in cancer 1,HIC-1)和致癌基因透明质酸介导的细胞游走受体(hyaluronan-mediated motility receptor,HMMR)在乳腺小叶增生、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7例患者的乳腺手术切除标本(其中乳腺小叶增生17例,乳腺纤维腺瘤及乳腺癌各20例)中HIC-1与HMMR蛋白的表达情况,观察其染色结果以半定量分析,并结合临床病理学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乳腺小叶增生和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HIC-1蛋白表达呈中度阳性(平均计分均为5.65分);而乳腺癌组织中HIC-1表达减弱,呈弱阳性(平均计分为2.15分),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乳腺小叶增生和纤维腺瘤组织中的HMMR均呈低表达(其中纤维腺瘤平均计分为0.3分,小叶增生平均积分为0),而乳腺癌组织中HMMR表达呈弱阳性(平均计分为2.3分),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HIC-1及HMMR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相关临床病理特征之间未见明显关联。结论:抑癌基因HIC-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呈明显低表达,而致癌基因HMMR在乳腺癌组织中呈较高表达,HIC-1及受HIC-1调控的下游基因HMMR可能与乳腺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癌高甲基化1(hypermethylated in cancer 1,HIC-1)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恢复HIC-1基因表达对乳腺癌细胞增殖活力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乳腺癌组织芯片中80例癌组织的HIC-1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HIC-1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与基因表达的关系,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CdR)抑制甲基化后细胞HIC-1的表达水平变化。应用CCK-8方法和流式细胞仪测定恢复细胞HIC-1表达对MDA-MB-23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正常乳腺上皮组织HIC-1免疫组化染色呈强阳性,平均染色积分9.00±0,乳腺癌组织HIC-1染色明显降低,平均染色积分为4.58±1.22(P<0.001)。HIC-1的蛋白表达与病人年龄、发生部位以及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无关,但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相关(P<0.05)。MDA-MB-231细胞HIC-1基因启动子区域呈完全甲基化,用5μM的5-aza-CdR处理后可抑制HIC-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恢复HIC-1表达,并呈现浓度依赖性。恢复HIC-1基因表达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活性,促进MDA-MB-231细胞凋亡(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HIC蛋白表达和癌细胞HIC-1基因表达明显降低,去甲基化药物可恢复肿瘤细胞内HIC-1基因表达,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的目的。
文摘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孕妇血浆中超甲基化的Ras相关区域家族1A(ras association domain family 1A,RASSF1A)基因的水平变化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晚期妊娠子痫前期患者60例为实验组,其中轻度和重度子痫前期各30例;正常晚期孕妇60名为对照组。提取血浆游离DNA,经甲基化敏感的限制性内切酶处理,实时定量检测酶切前、后RASSF1A基因的浓度,同时检测β肌动蛋白(β-actin)基因以确保酶的完全消化。结果子痫前期孕妇血浆中超甲基化的RASSF1A基因含量为正常妊娠组的3.31倍。轻、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浓度有差异,中位数分别为1659.00copies/mL及2036.50copies/mL(P〈0.05)。结论子痫前期孕妇血浆中的超甲基化RASSF1A基因含量明显升高,且浓度水平与子痫前期的严重程度相关。
文摘目的:探讨微小RNA-9-5p(mi R-9-5p)调控肿瘤高甲基化基因1(hypermethylated in cancer 1,HIC1)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对化疗药多柔比星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1)使用慢病毒转染建立上调或下调mi R-9-5p细胞,加入不同浓度多柔比星后,用CCK-8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活力和凋亡情况。(2)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和蛋白质印迹试验检测上调或下调miR-9-5p时HIC1的表达情况。通过数据库资料、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验证miR-9-5p与HIC1的关系。(3)下调HIC1,观察加入多柔比星后细胞活力和凋亡情况。结果:(1)上调miR-9-5p可提高细胞活力、抑制凋亡。下调mi R-9-5p可降低细胞活力、促进凋亡。(2)miR-9-5p靶向HIC1,两者的表达呈负相关。(3)抑制HIC1的表达,可逆转miR-9-5p下调的作用。结论:miR-9-5p可通过下调HIC1降低乳腺癌细胞对多柔比星的敏感性。
文摘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肿瘤高甲基化基因1(hypermethylated in cancer 1,HIC-1)和致癌基因透明质酸介导的细胞游走受体(hyaluronan-mediated motility receptor,HMMR)在乳腺小叶增生、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7例患者的乳腺手术切除标本(其中乳腺小叶增生17例,乳腺纤维腺瘤及乳腺癌各20例)中HIC-1与HMMR蛋白的表达情况,观察其染色结果以半定量分析,并结合临床病理学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乳腺小叶增生和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HIC-1蛋白表达呈中度阳性(平均计分均为5.65分);而乳腺癌组织中HIC-1表达减弱,呈弱阳性(平均计分为2.15分),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乳腺小叶增生和纤维腺瘤组织中的HMMR均呈低表达(其中纤维腺瘤平均计分为0.3分,小叶增生平均积分为0),而乳腺癌组织中HMMR表达呈弱阳性(平均计分为2.3分),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HIC-1及HMMR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相关临床病理特征之间未见明显关联。结论:抑癌基因HIC-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呈明显低表达,而致癌基因HMMR在乳腺癌组织中呈较高表达,HIC-1及受HIC-1调控的下游基因HMMR可能与乳腺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