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0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结果的判断标准 被引量:1365
1
作者 许良中 杨文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29-231,共3页
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结果的判断标准许良中,杨文涛(上海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研究室200032)免疫组织比学技术自开展以来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已被广泛地运用在病理诊断及研究领域。敏感的免疫酶标过氧化物酶一抗过氧比物酶(... 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结果的判断标准许良中,杨文涛(上海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研究室200032)免疫组织比学技术自开展以来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已被广泛地运用在病理诊断及研究领域。敏感的免疫酶标过氧化物酶一抗过氧比物酶(PAP)法和亲和素-生物素-过氧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 肿瘤 癌基因 癌基因 诊断
下载PDF
survivin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与P53、c-myc、k-ras蛋白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63
2
作者 王孝养 陈仕新 +3 位作者 张珍祥 吕嘉春 方慧娟 熊维宁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71-374,I004,共5页
目的 探讨survivin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的表达 ,及与P5 3、c myc、k ras蛋白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 逆转录PCR法检测了 76例NSCLC肿瘤组织 ,2 0例良性瘤样病变和 2 1例病灶旁正常肺组织survivinmRNA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 目的 探讨survivin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的表达 ,及与P5 3、c myc、k ras蛋白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 逆转录PCR法检测了 76例NSCLC肿瘤组织 ,2 0例良性瘤样病变和 2 1例病灶旁正常肺组织survivinmRNA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5 3、c myc、k ras蛋白表达 ,并将结果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  6 1%NSCLC癌组织表达survivinmRNA基因 ,而良性瘤样病变和正常组织则分别为 30 %和 19% (P <0 0 0 1)。survivin基因表达与肺癌组织细胞类型、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关系。P5 3蛋白、c myc与survivin基因表达显著相关 ,k ras蛋白表达与survivin基因表达未见明显相关。结论  (1)survivin基因在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 ,提示该基因对NSCLC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survivin基因有望成为肺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2 )抑癌基因P5 3的失活和癌基因c myc的上调与survivin基因的表达可能在NSCLC癌变中起协同作用 ,survivin和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基因 癌基因 非小细胞肺 SURVIVIN基因 P53 C-MYC K-RAS 基因表达
原文传递
附子多糖对H22和S180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研究 被引量:78
3
作者 董兰凤 刘京生 +3 位作者 苗智慧 韩彩芝 郑晓莉 韩艳青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9期14-17,共4页
目的 :研究附子粗多糖和酸性多糖对S180、H2 2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水提醇沉法得到附子粗多糖和酸性多糖 ,通过腹腔注射和灌胃两种途径给药 ,以肿瘤生长抑制率和存活延长率为指标观察附子多糖对荷瘤小鼠 (S18... 目的 :研究附子粗多糖和酸性多糖对S180、H2 2荷瘤小鼠的抑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水提醇沉法得到附子粗多糖和酸性多糖 ,通过腹腔注射和灌胃两种途径给药 ,以肿瘤生长抑制率和存活延长率为指标观察附子多糖对荷瘤小鼠 (S180和H2 2 )的抑瘤作用 ,并通过检测淋巴细胞转化能力、NK细胞活性、肿瘤细胞凋亡率、癌基因和细胞增殖指数 (PI)等指标探讨其抗肿瘤作用机制。结果 :附子粗多糖和酸性多糖对H2 2荷瘤小鼠肿瘤有显著的抑瘤作用 ,灌胃给药的抑瘤率分别为 4 5 30 %和 5 9 36 % (P <0 0 1) ,腹腔给药的抑瘤率分别为 4 9 6 5 %和 6 9 2 8% (P <0 0 1)。两种多糖对S180荷瘤小鼠肿瘤也有较显著的抑制作用。附子多糖对S180和H2 2荷瘤小鼠有延长存活时间的作用 (P <0 0 5或P <0 0 1)。两种多糖均明显增大了小鼠脾脏的重量 (P <0 0 1) ,提高了荷瘤小鼠的淋巴细胞转化能力 (P <0 0 5 )和NK细胞活性 (P <0 0 1) ,提高了抑癌基因p5 3和Fas的表达 (P <0 0 1) ,并且提高了肿瘤细胞凋亡率 (P <0 0 1)。结论 :附子粗多糖和酸性多糖有显著的抑瘤作用 ,其作用机制主要是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调节癌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 多糖 肿瘤 免疫功能 作用机制 水提醇沉法 细胞凋亡 癌基因
下载PDF
苦参碱对HepG_2细胞代谢水平和基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4
4
作者 司维柯 李鹏 姚婕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346-1349,共4页
目的 观察苦参碱抑制HepG2 细胞增殖时 ,代谢水平和基因水平的变化 ,以揭示苦参碱抑制HepG2 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  0~ 1 5g/L苦参碱作用HepG2 细胞 3d ,免疫组化检测AFP、PCNA、wp5 3、Rb、N ras、c myc蛋白的表达 ,原位杂交法检测w... 目的 观察苦参碱抑制HepG2 细胞增殖时 ,代谢水平和基因水平的变化 ,以揭示苦参碱抑制HepG2 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  0~ 1 5g/L苦参碱作用HepG2 细胞 3d ,免疫组化检测AFP、PCNA、wp5 3、Rb、N ras、c myc蛋白的表达 ,原位杂交法检测wp5 3、c mycmRNA的表达 ,真彩色图像定量分析检测结果 ,Microsoft-Excel软件统计学处理结果 ;放免法检测cAMP、cGMP量的改变 ;亲和层析法分离肝癌GGT(HSGGT)并检测HSGGT和GGT酶活性。结果 苦参碱处理HepG2 细胞后 ,与细胞代谢相关的指标发生变化 :cAMP升高 ,cAMP/cGMP比值升高 ;AFP、PCNA、cGMP、GGT、HSGGT量均降低。与基因相关的指标发生变化 :抑癌基因wp5 3、Rb表达增强 ,癌基因c myc表达减弱 ,N ras表达变化不明显。结论 一定浓度苦参碱处理HepG2 细胞后 ,在代谢水平和基因水平上均抑制了HepG2 的恶性增殖 ,表明苦参碱通过调节抑癌基因和癌基因的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HEPG2细胞 代谢 基因水平 肝细胞 癌基因 癌基因
下载PDF
c-fos癌基因的诱导和显示——一种反映神经功能通路的新方法 被引量:64
5
作者 张遐 鞠躬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99-303,共5页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用中枢神经元c-fos癌基因的诱导和显示法显示癫痫和疼痛刺激等状态下的神经功能通路结果,并对该方法的机制、优缺点和应用注意事项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癌基因 神经元 癫痫 疼痛 神经功能
下载PDF
肺癌癌基因蛋白产物同步检测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54
6
作者 赵彤 朱梅刚 +3 位作者 黄宗义 张亚历 张素娟 李梅芳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3-15,共3页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74例肺癌连续切片组织同步进行了ras、C-myc、P53三种癌基因蛋白产物的检测。结果显示rasP21、C-mycP62、和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6%、64.8%和33.8%。而癌旁支气管...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74例肺癌连续切片组织同步进行了ras、C-myc、P53三种癌基因蛋白产物的检测。结果显示rasP21、C-mycP62、和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6%、64.8%和33.8%。而癌旁支气管粘膜及腺体分别为16.1%、22.6%和0。P21和P62之间的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别(P>0.05),表明这二个癌基因在肺癌发生发展中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有两种以上癌基因蛋白同时表达阳性者有46例(62.2%),10例(21.7%)同时有P21、P62和P53共同表达,结果提示肺癌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多需要两种或两种以上癌基因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癌基因 癌基因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病理学
下载PDF
镉与DNA损伤、癌基因表达、细胞凋亡 被引量:41
7
作者 余日安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59-363,共5页
本文从 DNA损伤、癌基因 c- myc、c- fos、c- jun的表达、细胞凋亡的诱导等方面对镉的分子毒理学作用进行了概述。镉可以引起 DNA单链断裂 ,形成 DNA碱基修饰产物 8-羟基脱氧鸟苷 ,并损害 DNA修复系统。镉可以使癌基因 c- myc、c- fos、... 本文从 DNA损伤、癌基因 c- myc、c- fos、c- jun的表达、细胞凋亡的诱导等方面对镉的分子毒理学作用进行了概述。镉可以引起 DNA单链断裂 ,形成 DNA碱基修饰产物 8-羟基脱氧鸟苷 ,并损害 DNA修复系统。镉可以使癌基因 c- myc、c- fos、c- jun表达增强 ,其作用机制与镉破坏细胞内钙稳态、激活蛋白激酶 C等有关。镉通过使癌基因表达增强、增加细胞内钙水平以及造成氧化应激等 ,可诱导多种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损伤 癌基因 表达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多环芳烃致癌的分子毒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0
8
作者 安社娟 陈家堃 陈学敏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5年第1期10-13,共4页
多环芳烃是环境中广泛存在的污染物 ,其中毒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本文从其与细胞色素P4 5 0的关系、多环芳烃受体的作用及其对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 。
关键词 多环芳烃 细胞色素P450 多环芳烃受体 癌基因 癌基因
下载PDF
p53、ras、c-erbB-2癌基因产物在大肠癌和大肠息肉中的表达 被引量:56
9
作者 王江 倪灿荣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97-99,T027,共4页
用p53、p21、p185,通过免疫金银染色方法,对78例大肠癌、14例大肠息肉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大肠癌p53、p21、p185的阳性率分别为53.9%、46.2%、51.3%;大肠息肉仅有14.3%{2/14)... 用p53、p21、p185,通过免疫金银染色方法,对78例大肠癌、14例大肠息肉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大肠癌p53、p21、p185的阳性率分别为53.9%、46.2%、51.3%;大肠息肉仅有14.3%{2/14)显示p185弱阳性。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大肠癌旁正常粘膜上皮阳性卒p53为0、p212.6%、p1855.1%,与其肿瘤区比较P<0.01;78例大肠癌中,有33例(42.3%)p53与p21同为阳性,p53在大肠低分化及粘液腺癌中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高、中分化腺癌(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基因 大肠肿瘤 息肉 表达
原文传递
宫颈癌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10
作者 张晓金 归绥琪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08年第1期56-59,共4页
宫颈癌是发生在全球妇女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2个常见的恶性肿瘤。人乳头状瘤样病毒感染是宫颈癌发生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宫颈癌发生的中心环节是人乳头状瘤样病毒E6、E7蛋白与细胞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相互作用导致相关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 宫颈癌是发生在全球妇女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2个常见的恶性肿瘤。人乳头状瘤样病毒感染是宫颈癌发生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宫颈癌发生的中心环节是人乳头状瘤样病毒E6、E7蛋白与细胞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相互作用导致相关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端粒酶活性高表达和机体免疫调节机制失衡等一系列病理改变引起细胞永生化而癌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 人乳头状瘤样病毒 癌基因 癌基因 端粒酶
下载PDF
C-myc,Bcl-2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和细胞凋亡 被引量:40
11
作者 李雪莉 郝远瑞 +2 位作者 邹建湘 杨金花 耿建华 《新消化病学杂志》 1997年第12期773-774,共2页
目的探讨癌基因Bcl2,Cmyc的表达变化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60例原发性胃癌组织(男38例,女22例,年龄37岁~75岁)癌基因Bcl2,Cmyc蛋白的表达变化... 目的探讨癌基因Bcl2,Cmyc的表达变化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60例原发性胃癌组织(男38例,女22例,年龄37岁~75岁)癌基因Bcl2,Cmyc蛋白的表达变化;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对受检组织的HE片进行形态学测量和凋亡细胞计数.结果受检组织60例中,Cmyc阳性表达37例(62%),其表达与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呈显著性相关,且Cmyc阳性组织细胞凋亡指数(07±03)明显高于阴性组织(03±02);所检标本中,Bcl2阳性表达率为68%(41/60),其中高分化胃癌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低分化胃癌(32%vs9%)(P<005),阳性Bcl2组织与阴性Bcl2组织比较,前者凋亡指数明显低于后者(04±03vs09±05)(P<005).结论Cmyc与Bcl2基因的异常表达是胃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二者在胃癌形成过程中均起着一定的作用,并对细胞增生与凋亡有重要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细胞凋亡 癌基因 C-MYC BCL-2
原文传递
幽门螺杆菌与蛋白激酶C在胃癌及癌前病变基因突变中的作用 被引量:43
12
作者 陈世耀 王吉耀 +2 位作者 纪元 张希德 朱畴文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302-307,共6页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胃炎、肠化生、不典型增生和胃癌组织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蛋白激酶C(PKC)水平、细胞增殖水平以及p53突变基因表达状态探讨Hp感染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病例来源于中山医院,经内镜...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胃炎、肠化生、不典型增生和胃癌组织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蛋白激酶C(PKC)水平、细胞增殖水平以及p53突变基因表达状态探讨Hp感染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病例来源于中山医院,经内镜和病理检查证实。Hp感染采用快速尿素酶和病理Gimsa染色检测。PKC的检测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TM)法,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突变型p53基因表达的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果①总的Hp感染的检出率为76.2%(138/181)。在慢性胃炎肠化生组、不典型增生组、胃癌组分别为62.0%(31/50),88.6%(39/44),78.3%(68/87),均明显高于单纯慢性胃炎对照组52.6%(20/38,P<0.05)。②PCNA增殖指数在三组病例中均处于高水平,且Hp阳性组均高于Hp阴性组。③突变型p53基因表达在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和胃癌组阳性率分别为36.0%(18/50),54.6%(24/44),57.2%(48/84)。不典型增生和胃癌组均明显高于肠上皮化生组。在肠化生组,Hp阳性病例的P53表达率明显高于Hp阴性病例(48.5% vs15.8%,P=0.020)。但在不典型增生和胃癌组,Hp阳性与Hp阴性病例的P53突变蛋白表达率无明显差别(53.9% vs60.0%,P=0.794;53.8% vs 68.4%,P=0.258)。P53表达与PCNA增殖指数有明显的相关性。④PKC在慢性胃炎伴肠化生、不典型增生和胃癌组阳性表达的比例呈递增趋势,分别为16.0%,28.5%,41.8%,对照组的阳性表达率不足5%。Hp阳性组PKC表达阳性率(47/130,36.2%)高于Hp阴性组(6/41,14.6%.P=(0.010)。PKC表达组,其P53表达的阳性率和阳性表达程度均高于PKC无表达的病例,在肠化生组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75.0% vs 28.6%,P=0.012),不典型增生(66.7% vs 50.0%,P=0.430)和胃癌(63.6% vs 52.2%,P=0.310)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从慢性胃炎到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的发生过程中,存在PKC表达水平的增高、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蛋白激酶C 前状态 癌基因 肠化生 突变 基因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胃癌及癌前病变的中医分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癌基因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27
13
作者 张万岱 王小虎 +2 位作者 曾锦章 张亚历 孙勇 《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 1998年第1期5-6,共2页
根据中医理论将胃癌、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慢性胃炎各30例进行中医分型,分别为寒热夹杂21例,肝胃不和22例,胃阴不足29例,脾胃虚寒48例。应用ABC免疫组化法检测上述病例标本的c-myc、p21、p53,以改良Giemsa法检测幽门螺杆菌(H... 根据中医理论将胃癌、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慢性胃炎各30例进行中医分型,分别为寒热夹杂21例,肝胃不和22例,胃阴不足29例,脾胃虚寒48例。应用ABC免疫组化法检测上述病例标本的c-myc、p21、p53,以改良Giemsa法检测幽门螺杆菌(HP)。结果表明,脾胃虚寒型HP阳性率(72.9%)与寒热夹杂型(38.1%)、肝胃不和型阳性率(40.9%)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c-myc、p21、p53阳性表达与HP感染、胃粘膜病变程度呈平行关系,各证型依次为脾胃虚寒>胃阴不足>肝胃不和>寒热夹杂。提示HP感染、癌基因及抑癌基因表达与胃癌及癌前病变中医分型有一定关系,有利于辨证辨病分型诊断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前病变 中医分型 癌基因 癌基因
原文传递
Mutation analysis of APC gene in gastric cancer with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被引量:35
14
作者 Dian-Chun Fang Yuan-Hui Luo Shi-Ming Yang Xiao-An Li Xian-Long Ling Li Fang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Southwest Hospital,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38,China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5期787-791,共5页
AIM: To evaluate the role of APC mutation in gastric carcinogenesis and to correlate APC mutation with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MSI) in gastric carcinomas. METHODS: APC mutation was measured with multiplex PCR, den... AIM: To evaluate the role of APC mutation in gastric carcinogenesis and to correlate APC mutation with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MSI) in gastric carcinomas. METHODS: APC mutation was measured with multiplex PCR,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and DNA sequencing; and MSI was analyzed by PCR-based methods.RESULTS: Sixty-eight cases of sporadic gastric carcinoma were studied for APC mutation at exon 15 and MSI. APC mutaions were detected in 15(22.1%) gastric cancers. Frequence of APC mutation (33.3 %) in intestinal type of gastric cancer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diffuse type (13.1 %, P<0.05).On the contrary, no association was observed betweerAPC mutation and tumor size,differentiation, depth of invasion, metastasis or clinical stages.Using five microsatellite markers, MSI in at least one locus was detected in 17 of 68 (25 %) of the tumors analyzed.APC mutations were all detected in MSI-L (only one locus,n=9) or MSS(tumor lacking MSI or stable, n=51), but no mutation was found in MSI-H (≥2 loci, n=8).CONCLUSION: APC mutation is involved in carcinogenesis of intestinal type of gastric cancer and is independent of MSI phenotype but related to the LOH pathway in gastric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基因 基因突变 微卫星不稳定性
下载PDF
鼻咽癌分子标志物研究 被引量:32
15
作者 张文玲 周艳宏 +5 位作者 肖岚 范松青 曾朝阳 李小玲 武明花 李桂源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13,共7页
鼻咽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寻找其早期诊断及预后相关的分子标志物迫在眉睫.在总结本课题组运用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组织微阵列等高通量技术对不同分化阶段、不同组织类型和不同临床分期的鼻咽癌标本进行大规模筛选工作的基... 鼻咽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寻找其早期诊断及预后相关的分子标志物迫在眉睫.在总结本课题组运用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组织微阵列等高通量技术对不同分化阶段、不同组织类型和不同临床分期的鼻咽癌标本进行大规模筛选工作的基础上,结合近年国际上有关进展,初步构建了鼻咽癌不同发病阶段的分子靶标系统:a.证实SPLUNC1、p16、EBER-1、p27、RASSF1A和CDH13是鼻咽癌早期诊断的理想分子靶标;b.鼻咽癌上调基因RB1,STMN1和DSP及下调基因SERPINB6,AGTRL1和SYTL2的分类预测模型是区分正常鼻咽上皮和鼻咽癌的分子靶标;c.NGX6、Ezrin、LTF、OPN、THY1和Tiam-1是鼻咽癌侵袭与转移预测的候选分子靶标;d.Cyclin D1、Survivin和HPA是与鼻咽癌预后相关的候选分子标志物;e.证实Bcl-2、EGFR和Ki67是预测鼻咽癌放疗敏感与否的候选分子靶标;f.SAA和cox-2是监测鼻咽癌复发的候选分子标志物;g.发现BRD7、NGX6、NOR1和UBAP1的6个SNP改变是鼻咽癌遗传易感风险因子;h.建立了由139个基因组成的鼻咽癌不同临床分期分子靶标系统.这些在大样本基础上的分子靶标筛选为鼻咽癌分子分型研究奠定了重要工作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 癌基因 癌基因 分子靶标
下载PDF
苦参碱对白血病细胞癌基因和细胞周期调控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16
作者 张莉萍 蒋纪恺 Joe Tam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47-350,360,共5页
目的:探讨在苦参碱诱导下,白血病细胞株K562增殖和分化时相关癌基因及细胞周期调控蛋白表达的改变及意义。方法:应用分子生物学 Northern Blot和 Dot Blot杂交技术检测人红白血病细胞株 K562在苦参碱作... 目的:探讨在苦参碱诱导下,白血病细胞株K562增殖和分化时相关癌基因及细胞周期调控蛋白表达的改变及意义。方法:应用分子生物学 Northern Blot和 Dot Blot杂交技术检测人红白血病细胞株 K562在苦参碱作用后的c-myc、N-ras 及 p53 mRNA表达;同时用 Western Blotting-ECL分析苦参碱作用前、后24、48、72,小时K562 细胞CyclinD1,CyclinE,Cdk2,Cdk5的不同表达水平。结果:在增殖的 K562细胞(培养48小时)中,伴随着 DNA合成增加,CyclinE和 Cdk2保持高表达;而在苦参碱作用24小时分化启动的细胞中,随着DNA合成减少,N-ras、p53mRNA表达增强; c-myc mRNA表达明显受抑;同时 CyclinD, Cdk5表达增强。结论:苦参碱抑制 K562细胞增殖并诱导分化可能与相关癌基因表达和 CyclinD1/Cdk5,CyclinE/Cdk2不同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分化 白血病 癌基因 细胞周期 调控蛋白 苦参碱
下载PDF
中药白龙片与HMBA对人胃癌不同周期细胞癌基因与抑癌基因表达调控的共性研究 被引量:26
17
作者 李宝元 梁云燕 王代树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86-290,共5页
目的 :探讨复方中药白龙片与环六亚甲基二乙酰胺 (HMBA)对人胃癌 (MGC80 3)细胞不同周期时相细胞癌基因c H ras、c myc ,抑癌基因Rb、p53和 p2 1以及PKC α基因表达的影响。 方法 :采用Northern印迹法检测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MGC80 ... 目的 :探讨复方中药白龙片与环六亚甲基二乙酰胺 (HMBA)对人胃癌 (MGC80 3)细胞不同周期时相细胞癌基因c H ras、c myc ,抑癌基因Rb、p53和 p2 1以及PKC α基因表达的影响。 方法 :采用Northern印迹法检测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MGC80 3细胞不同周期时相用中药白龙片或HMBA处理 ,癌基因c H ras和c myc的表达下降 ,多数周期的抑制率达 50 0 %以上 ;促增殖的信使激酶亚类PKC α基因的表达基本与癌基因表达抑制相似。两类药物对抑癌基因的影响则有显著差异。HMBA处理细胞后 ,Rb与 p2 1在G1期的表达不是增加而是下降 ,抑制率分别为 39 5%和 33 3% ,Rb在S期也抑制 3 0 %。而中药白龙片对Rb与 p2 1作用在各个周期内均是促进表达的作用 ,有的周期升高 1~ 2倍以上。但是中药白龙片对抑癌基因 p53的表达作用和HMBA都很近似 ,各个周期都有显著增加 ,多数时相达 12 5 0 %~ 2 33 4 %。 结论 :( 1)中药白龙片对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调节作用基本与诱导分化剂HMBA相似 ,但中药白龙片的作用优于HMBA。 ( 2 )中药白龙片或HMBA对MGC80 3细胞增殖抑制和促分化作用的分子机理和两类药物对细胞周期内癌基因与抑癌基因调节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龙片 环六亚甲基二乙酰胺 细胞周期 癌基因 癌基因
下载PDF
c-myc的结构和功能 被引量:29
18
作者 曾嵘 李进 《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 1997年第3期116-120,共5页
c-myc是myc癌基因家族中最重要的一员,并编码产物c-myc蛋白属核蛋白类.其基因结构具有独特性,可作为转录因子在细胞周期、细胞增殖、分化、凋亡、肿瘤发生、转移等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期研究还发现该基因与增生性心血... c-myc是myc癌基因家族中最重要的一员,并编码产物c-myc蛋白属核蛋白类.其基因结构具有独特性,可作为转录因子在细胞周期、细胞增殖、分化、凋亡、肿瘤发生、转移等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期研究还发现该基因与增生性心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和肝糖酵解等代谢活动息息相关,并可能作为复制因子影响DNA复制过程,业已引起学者们的广泛注意。本文将就上述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YC 癌基因 结构 功能
下载PDF
珠子参体外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效应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9
19
作者 陈涛 陈龙飞 +1 位作者 金国琴 李丹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4-147,共4页
目的观察珠子参体外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效应并初探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细胞培养采用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分为对照(BL)组、珠子参(PJ)组、二甲基亚砜(DMSO)组及5-FU组,采用电镜观察作用后肝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癌细... 目的观察珠子参体外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效应并初探其分子机制。方法体外细胞培养采用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分为对照(BL)组、珠子参(PJ)组、二甲基亚砜(DMSO)组及5-FU组,采用电镜观察作用后肝癌细胞超微结构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癌细胞周期和凋亡率;RT-PCR法检测癌基因c-myc、c-fos和抑癌基因p53、p21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电镜下珠子参组SMMC-7721细胞染色质浓缩,分解成大小不一有膜包绕团块,内含有新月形DNA物质及细胞器,形成凋亡小体;周期分析可见G0/G1期细胞阻滞,阻止了细胞向S期的转换,并引起细胞凋亡,凋亡率达38.34%;RT-PCR半定量分析珠子参能降低癌基因c-myc表达(P<0.05),增高抑癌基因p53和p21表达(P<0.05)。结论珠子参能诱导人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部分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滞细胞停留在G0/G1,降低癌基因c-myc和c-fos表达,增高抑癌基因p53和p2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珠子参 细胞凋亡 癌基因 基因 肿瘤抑制 SMMC-7721细胞
下载PDF
CAG证病结合模型的胃粘膜病理和癌基因表达研究 被引量:26
20
作者 刘晓颖 陈小野 +2 位作者 李卫红 邹世洁 安威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胃粘膜病理和癌基因表达的证病相关变化。方法复制CAG证病结合模型,将脾虚证、肝郁证、肾虚证分别与CAG同时联合造摸,并设立相关组进行对照,观察各组胃粘膜病理及细胞增殖动力学的变化,用...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胃粘膜病理和癌基因表达的证病相关变化。方法复制CAG证病结合模型,将脾虚证、肝郁证、肾虚证分别与CAG同时联合造摸,并设立相关组进行对照,观察各组胃粘膜病理及细胞增殖动力学的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用原位杂交法检测相关癌基因P53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实验组胃粘膜有明显萎缩,慢性炎症和一定程度的不典型增生,细胞增殖动力学的改变,PCNA和P53基因呈现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以肾虚CAG组最为严重。结论CAG可以有不同的辨证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缩性胃炎 肾虚 癌基因 胃粘膜 病理 胃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