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放疗瘤床同步补量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王丹琼 王淑莲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70-1075,共6页
放疗为乳腺癌保乳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分割已成为全乳照射的首选剂量分割模式。瘤床补量可进一步提高局部控制率,推荐高危患者行瘤床序贯补量。随着适形调强放疗的广泛应用,瘤床同步补量提供了剂量学优势和实践便利。本文就乳腺... 放疗为乳腺癌保乳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分割已成为全乳照射的首选剂量分割模式。瘤床补量可进一步提高局部控制率,推荐高危患者行瘤床序贯补量。随着适形调强放疗的广泛应用,瘤床同步补量提供了剂量学优势和实践便利。本文就乳腺癌保乳术后瘤床补量指征及瘤床同步补量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特别关注全乳常规分割瘤床同步补量和全乳大分割瘤床同步补量的安全性及疗效,并介绍目前正在进行的全乳大分割瘤床同步补量的Ⅲ期随机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 放射疗法 保乳手术 序贯 同步
原文传递
右乳癌保乳术后瘤床同步X线和后程电子线补量调强放疗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赵彪 潘香 +2 位作者 杨毅 张凯恋 唐一吟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6期576-579,共4页
目的:探讨右乳腺癌保乳术后瘤床银夹标记条件下瘤床同步X射线补量调强放疗(SIB-IMRT)和后程电子线补量调强放疗(IMRT+E)的剂量学特点。方法:选取右乳腺癌保乳术中放置银夹标记患者15例,采用Pinnacle39.6计划系统分别设计SIB-IMRT和IMRT+... 目的:探讨右乳腺癌保乳术后瘤床银夹标记条件下瘤床同步X射线补量调强放疗(SIB-IMRT)和后程电子线补量调强放疗(IMRT+E)的剂量学特点。方法:选取右乳腺癌保乳术中放置银夹标记患者15例,采用Pinnacle39.6计划系统分别设计SIB-IMRT和IMRT+E两组计划,比较两种放疗计划的剂量学参数。结果:两组计划比较全乳和瘤床靶区的最大剂量、最小剂量、平均剂量(D_(mean))以及剂量均匀性和适形度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危及器官右肺V_5、V_(10)、V_(20)、D_(mean),左肺D_(mean),全肺V_(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SIB-IMRT组右肺V_(20)明显低于IMRT+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D_(mean)、左乳腺D_(mean)、瘤床前缘的皮肤组织D_(mean)的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SIB-IMRT组瘤床后缘1 cm厚的肺组织D_(mean)高于IMRT+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乳癌保乳术后瘤床银夹标记调强放疗的两种补量方式大多数剂量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保证全乳和瘤床靶区覆盖率的条件下,虽然SIB-IMRT组瘤床后缘1 cm厚的肺组织D_(mean)偏高,但对肺、心脏和左乳腺等保护整体上明显优于IMRT+E组。在实际执行过程中SIB-IMRT也比IMRT+E更加简单方便,既提高工作效率又减少总的治疗时间,省时又省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保乳术 银夹标记 同步 调强放射治疗
下载PDF
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放疗瘤床同步补量与序贯瘤床补量的临床效果及剂量学对比 被引量:1
3
作者 卢峰 张飞 李太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7期115-118,共4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放疗瘤床同步补量与序贯瘤床补量的临床效果及剂量学对比。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4月安徽省阜阳市肿瘤医院放疗科乳腺癌患者74例,均行乳腺癌保乳术治疗,术后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序贯组、同步组,各3... 目的研究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放疗瘤床同步补量与序贯瘤床补量的临床效果及剂量学对比。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4月安徽省阜阳市肿瘤医院放疗科乳腺癌患者74例,均行乳腺癌保乳术治疗,术后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序贯组、同步组,各37例。序贯组采用序贯瘤床补量放疗,同步组采用瘤床同步补量放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瘤床加量靶区剂量、危及器官的照射剂量及放射性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组瘤床加量计划靶区的平均剂量、最大剂量低于序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组危及器官心脏V30、患侧肺V20、脊髓最大剂量低于序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序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序贯瘤床补量放疗比较,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放疗瘤床同步补量能降低靶区剂量,减少对心脏、肺、脊髓等危及器官的损伤,降低放射性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保乳术 全乳放疗同步 序贯 效果
下载PDF
局部氧疗治疗Ⅱ/Ⅲ度急性放射性皮炎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吕传爱 吕晶 +6 位作者 王春荣 陈莲凤 林翠风 徐娟 李媛媛 范廷勇 邵倩 《中国辐射卫生》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1-232,共2页
目的评价局部氧疗治疗瘤床整合补量调强放疗Ⅱ/Ⅲ度急性放射性皮炎(湿性脱皮)的疗效。方法对接受瘤床整合补量调强放疗过程中或放疗结束后出现Ⅱ/Ⅲ度急性放射性皮炎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局部氧疗组(36例)和对照组(28例)。局部氧疗组给予... 目的评价局部氧疗治疗瘤床整合补量调强放疗Ⅱ/Ⅲ度急性放射性皮炎(湿性脱皮)的疗效。方法对接受瘤床整合补量调强放疗过程中或放疗结束后出现Ⅱ/Ⅲ度急性放射性皮炎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局部氧疗组(36例)和对照组(28例)。局部氧疗组给予皮损部生理盐水冲洗和清洁,随后给予浸有康复新和庆大霉素混合液的纱布湿敷30min,湿敷后给予皮损部及周围局部吹氧15~20min,氧流量为3~5L/min。吹氧后给予皮损处康复新溶液喷淋或湿敷。上述处理每日3次。对照组不给予吹氧,其他处理与局部氧疗组相同。观察两组患者的中位愈合时间、感染发生率、瘢痕形成率以及治疗相关的毒性反应。结果局部氧疗组的中位愈合时间为7.4d(4~13d),对照组为11.5d(5~17d),P=0.046。治疗组2例合并感染(5.5%),对照组有7例合并感染(25%),P=0.001。治疗组无一例形成瘢痕,对照组有4例形成瘢痕。治疗组无一例患者发生氧气相关毒性反应。结论采用局部氧疗治疗Ⅱ/Ⅲ度放射性皮炎显效快、预后好,值得临床推广,目前我们已将局部氧疗作为II/III度放射性皮炎治疗的常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放疗 同步整合 湿性脱皮 局部氧疗
下载PDF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瘤床同步整合与瘤床后程补量IMRT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徐敏 王素贞 +4 位作者 王玮 邵倩 张英杰 李奉祥 李建彬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48-953,共6页
目的比较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瘤床同步补量IMRT(SIB-IMRT)与瘤床后程补量IMRT(LB-IMRT)在放射损伤及疗效方面的差异性。方法选择2002-2012年间在山东省肿瘤医院行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IMRT的患者353例,其中218例接受SIB-IMRT,135例接受LB-I... 目的比较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瘤床同步补量IMRT(SIB-IMRT)与瘤床后程补量IMRT(LB-IMRT)在放射损伤及疗效方面的差异性。方法选择2002-2012年间在山东省肿瘤医院行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IMRT的患者353例,其中218例接受SIB-IMRT,135例接受LB-IMRT。SIB-IMRT组处方剂量为瘤床(PTVt)2.15~2.3Gy 27~28次和乳腺(PTVb)1.8~1.9Gy,27~28次;LB-IMRT组处方剂量PTVb为2.0Gy 25次,后续PTVt补量2.0Gy,5~8次。结果中位随访期92个月。SIB-IMRT组与LB-IMRT组的美容效果优、良、一般、差者分别为10.1%、85.8%、3.7%、0.5%和12.6%、80.7%、5.2%、0.7%(P=0.731)。SIB-IMRT组和LB-IMRT组5年局部区域复发率(LRR)分别为3.21%和5.93%,10年LRR分别为4.13%和6.67%(P=0.209、0.280)。SIB-IMRT组和LB-IMRT组3、5、8、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7.7%、96.3%、94.9%、93.6%和97.8%、95.2%、92.0%、90.3%(P=0.288)。SIB-IMRT组和LB-IMRT组3、5、8、10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5.4%、91.8%、89.9%、89.0%和93.8%、87.7%、84.1%、82.1%(P=0.160)。结论保乳术后瘤床SIB-IMRT与LB-IMRT在美容效果、局控率、生存率等方面均相近,是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术后放射疗法 放射疗法 调强 放射疗法 同步整合 放射疗法 后程 美容效果 预后
原文传递
乳腺癌保乳术后切线野照射与瘤床同步整合补量调强放射治疗的剂量学区别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楠 李光 +3 位作者 赵欣宇 张硕 夏兵 王志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35-638,共4页
目的评价瘤床同步整合补量调强放射治疗(SIB-IMRT)在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学优势。方法选择45例保乳术后的乳腺癌患者,利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为每例患者分别设计切线野照射计划与SIB-IMRT计划2种放射治疗计划。在剂量体积直方... 目的评价瘤床同步整合补量调强放射治疗(SIB-IMRT)在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学优势。方法选择45例保乳术后的乳腺癌患者,利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为每例患者分别设计切线野照射计划与SIB-IMRT计划2种放射治疗计划。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上比较靶区覆盖率、靶区内剂量分布均匀性,计划靶体积(PTV)和危及器官(OARs)在2种计划中的剂量学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IB-IMRT技术的瘤床区和全乳靶区覆盖率,与切线野照射技术相似,分别为99.5%和99.2%,99.1%和98.6%。与切线野技术相比较,SIB-IMRT计划中左侧乳腺癌患者心脏的平均剂量(Dmean)从769.12cGy减少到425.12Gy;患侧肺的Dmean、至少接受20Gy照射的体积百分比(V20)分别从1586.67cGy减少到1125.77cGy、从27.3%到21.4%;对侧乳腺的Dmean从73.5cGy减少到21.2cGy。结论与切线野照射技术相比,SIB-IMRT技术的剂量学优势在于:在保证靶区覆盖率的前提下,降低了OARs的受照射剂量与容积,减少了总的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保乳治疗 同步整合调强放射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