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3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阴道超声观察剖宫产术后瘢痕憩室的结构特点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2
1
作者 王艺桦 马琳 +1 位作者 阚艳敏 王文韬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8-161,共4页
目的经阴道超声观察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的形态特征,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5年4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行剖宫产且产后40~45 d在我院行经阴道超声检查的产妇128例。其中,瘢痕憩室组44例,瘢痕愈合良好组84例,观察... 目的经阴道超声观察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的形态特征,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5年4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行剖宫产且产后40~45 d在我院行经阴道超声检查的产妇128例。其中,瘢痕憩室组44例,瘢痕愈合良好组84例,观察瘢痕憩室的结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瘢痕憩室超声表现及特点:子宫切口处残余肌层变薄,肌层部分连续或完全不连续,但浆膜层仍完整;肌层缺损呈无回声或低无回声,与宫腔相通;瘢痕憩室形态多为三角形或楔形。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子宫后位、产后感染及切口临近宫颈内口是瘢痕憩室形成的危险因素。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能清晰观察并诊断子宫瘢痕憩室,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对避免或减少瘢痕憩室的发生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阴道超声检查 剖宫产术 瘢痕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腹腔镜下不同方法修复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0
2
作者 张宁宁 王光伟 杨清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53-856,共4页
选择我院确诊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患者,分别行腹腔镜下切除瘢痕憩室后再行子宫修补和腹腔镜下保留剖宫产子宫瘢痕完整性基础上修复憩室(腹腔镜下"折叠对接缝合法")2种方法处理,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患者排气时间以及... 选择我院确诊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患者,分别行腹腔镜下切除瘢痕憩室后再行子宫修补和腹腔镜下保留剖宫产子宫瘢痕完整性基础上修复憩室(腹腔镜下"折叠对接缝合法")2种方法处理,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患者排气时间以及术后恢复等指标。结果显示,2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腹腔引流量、住院费用、治愈率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下"折叠对接缝合法"修复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腹腔镜 瘢痕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52例的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30
3
作者 张宁宁 王光伟 杨清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331-335,共5页
目的探讨宫腔超声造影对于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的诊断意义及不同微创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3月至2015年10月因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住院行手术治疗患者共52例,术前行经阴道超声及宫腔超声造影检查,并测量憩室相关指标,全... 目的探讨宫腔超声造影对于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的诊断意义及不同微创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3月至2015年10月因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住院行手术治疗患者共52例,术前行经阴道超声及宫腔超声造影检查,并测量憩室相关指标,全部患者分为A和B两组,A组32例行宫腔镜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修补术,B组20例行宫腔镜探查术+腹腔镜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切除术+子宫修补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以及两种手术方案治疗效果。结果宫腔超声造影检查诊断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准确率100%,经阴道超声检查准确率80.8%。阴道不规则流血持续时间>5d时,测量憩室长度为(9.3±0.5)mm,症状≤5d时,其长度为(7.6±0.6)mm,两组的憩室长度有显著的差异(P<0.05﹚;后位子宫,测量憩室深度为(7.5±0.4)mm,前位子宫,其深度为(5.9±0.4)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住院天数均少于B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式均无手术并发症发生;A组手术有效率90.6%,B组有效率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超声造影在诊断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时准确度更高,可以作为临床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的长度可能与症状的轻重有关,后位子宫较前位子宫更易发生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宫腔镜及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在治疗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时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对于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宫腔镜手术是一种操作简便、恢复快且创伤小的治疗方案,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选择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可以更好地修复憩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瘢痕 宫腔超声造影 宫腔镜 腹腔镜
下载PDF
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憩室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3
4
作者 王海波 逯彩虹 +6 位作者 李萍 宋大成 李苓妙 胡晓丽 武子先 师寒菲 任冀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0年第1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憩室(PCSD)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在本院经超声诊断为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憩室的103例及同期行剖宫产术后检查无憩室形成的100例临床资料。结果: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 目的:探讨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憩室(PCSD)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在本院经超声诊断为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憩室的103例及同期行剖宫产术后检查无憩室形成的100例临床资料。结果: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剖宫产术后恶露时间(OR=16.230,95%CI 3.936~66.929)、术后贫血<100g/L(OR=7.071,95%CI 2.651~18.862)、切口感染(OR=6.441,95%CI 1.316~31.527)、切口血肿形成(OR=22.084,95%CI 1.517~321.413)是PCSD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贫血、术后切口感染、血肿形成以及术后恶露时间延长是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憩室形成的高风险因素,临床工作中应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宮产 子宫切口 瘢痕 形成因素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经阴道超声的形态学特征及形成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3
5
作者 蒲红生 马志刚 王淑霞 《临床误诊误治》 2019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探究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previous cesarean scar defect,PCSD)经阴道超声的形态学特征及其形成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9月—2017年11月收治的PCSD患者59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行剖宫产术后未发生PCSD患者6... 目的探究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previous cesarean scar defect,PCSD)经阴道超声的形态学特征及其形成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9月—2017年11月收治的PCSD患者59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行剖宫产术后未发生PCSD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术后常规行经阴道超声检查,观察研究组患者超声声像图特征;分析比较两组相关临床资料,探寻PCSD形成的影响因素。结果 59例PCSD长度为10.03~23.17(15.42±4.21) mm,宽度为4.02~13.18(8.73±3.12) mm,深度为4.67~10.88(7.08±2.03) mm,憩室处残余肌层厚度为2.34~7.92 (4.17±1.89) mm;位于子宫前壁下段32例(54.24%); 46例(77.97%)憩室呈三角形或楔形,13例(22.03%)呈椭圆形或其他形状。PCSD声像图表现为剖宫切口肌层明显变薄,形成部分连续或完全不连续的断裂缺损,肌层大部分呈无回声或弱回声的液性暗区,极少部分液性暗区内出现中或高回声,憩室边界较清晰,一端与子宫宫腔相通。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子宫后位、切口邻近宫颈内口、产后感染是PCSD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可清晰观察PCSD的形态特征,可为临床早期确诊提供影像学依据;子宫后位、切口邻近宫颈内口、产后感染是本病的危险因素,早期及时给予干预可减少或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超声 瘢痕 剖宫产术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剖宫产切口憩室发病危险因素及全层缝合技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22
6
作者 尧美茜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 2018年第8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憩室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全层缝合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2016年于贵港市人民医院就诊的子宫切口憩室(previous cesarean scar defect,PCSD)患者60例为病例组,另选此期间行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良好者120例为...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憩室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全层缝合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2016年于贵港市人民医院就诊的子宫切口憩室(previous cesarean scar defect,PCSD)患者60例为病例组,另选此期间行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良好者120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病历资料,包括一般情况、妊娠期合并症、胎膜早破、白细胞异常升高、子宫瘢痕情况、后位子宫、宫腔分离、手术时机、切口缝合方式,分析剖宫产切口憩室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全层缝合技术的应用效果。结果病例组出现妊娠合并症(35.00%)、白细胞异常升高比例(76.67%)、瘢痕子宫(45.00%)、后位子宫(60.00%)及宫腔分离比例(28.33%)均高于对照组(7.50%、49.17%、24.17%、28.33%、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期手术时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全层缝合比例(8.3%)低于对照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症、术后白细胞升高、子宫位置、缝合方式为PCSD形成的高危因素。而剖宫产次数、宫腔分离、产程程度对PCSD形成无统计学意义。因此,把握剖宫产手术的适应证,同时选择较为稳妥的全层缝合技术是减少PCSD发生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瘢痕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憩室术后憩室再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叶任 应红军 李洁 《中华全科医学》 2021年第2期260-262,327,共4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憩室术后憩室再形成的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月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186例确诊为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憩室并行经阴式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将其按照... 目的探讨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憩室术后憩室再形成的影响因素,为采取有效预防与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月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186例确诊为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憩室并行经阴式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将其按照术后愈合情况分为无憩室组(96例)和憩室再形成组(90例),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术后憩室再形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186例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憩室术后患者,憩室再形成患者90例,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憩室术后憩室再形成发生率为48.39%;憩室再形成组的术后阴道异常流血时间明显长于无憩室组,且憩室再形成组的术后阴道异常流血缩短时间明显短于无憩室组(均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憩室术后憩室再形成与术前阴道流血时间、手术距离上次剖宫产时间、术后血红蛋白值等因素相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距离前一次剖宫产时间>5年、术后血红蛋白<110 g/L是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憩室术后憩室再形成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憩室术后憩室再形成的发生可能与手术时间距离前一次剖宫产时间>5年、术后血红蛋白<110 g/L等影响因素相关,在临床医疗过程中,应采用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减少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憩室术后憩室再形成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瘢痕 再形成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剖宫产切口憩室发病危险因素探讨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静璇 卢丹 魏薇 《武警医学》 CAS 2017年第3期265-267,共3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憩室(previous cesarean scar defect,PCSD)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3-01至2015-12因剖宫产切口憩室就诊于我院妇科的患者56例,以及在此期间于我院行剖宫产并术后复查子宫切口愈合良好者72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 目的探讨剖宫产切口憩室(previous cesarean scar defect,PCSD)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3-01至2015-12因剖宫产切口憩室就诊于我院妇科的患者56例,以及在此期间于我院行剖宫产并术后复查子宫切口愈合良好者72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病例组及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年龄、子宫位置、孕周、产次、剖宫产次、新生儿体重;围术期情况:有无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及产褥感染;剖宫产手术时机(择期、潜伏期、活跃期)以及子宫切口缝合方式(单层全层缝合或双层缝合),分析剖宫产切口憩室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病例组中子宫后位者比例、产次及剖宫产次、妊娠期糖尿病的比例、进入产程的剖宫产数及子宫切口采用单层缝合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其纳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后位子宫(OR=0.370,P<0.05)、多次剖宫产(OR=0.147,P<0.05)、已进入产程的剖宫产(OR=0.543,P<0.05)及子宫切口单层缝合(OR=11.126,P<0.05)是形成PCSD的危险因素。结论严格掌握剖宫产术适应证、选择适宜的手术时机、提高手术操作技术水平是降低剖宫产切口憩室发病风险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术后并发症 瘢痕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宫腔镜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9
作者 邓清华 李仁河 +3 位作者 邓伟雄 李苗 邸媛媛 邓树英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2期214-216,共3页
目的观察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的疗效和临床价值。方法 55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患者随机分为阴式组(22例,行经阴式子宫切口憩室修补术)和宫腔镜组(33例,行宫腔镜电切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 目的观察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的疗效和临床价值。方法 55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患者随机分为阴式组(22例,行经阴式子宫切口憩室修补术)和宫腔镜组(33例,行宫腔镜电切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憩室宽度及深度、平均住院时间及费用、术后月经恢复情况及满意度等。结果与阴式组比较,宫腔镜组的手术时间短[(15.48±8.41)min vs(30.59±13.67)min],术中出血量少[(4.57±1.54)mL vs(20.37±7.45)mL)],切除憩室宽度及深度高,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均P<0.01)。两组术后经期恢复、憩室修复情况及治疗满意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具有创伤小、手术耗时少、切除效果好的优点,能有效地治疗剖宫产子宫瘢痕憩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手术 剖宫产 瘢痕
下载PDF
剖宫产术缝合方法对子宫瘢痕憩室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肖梅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年第12期1988-1990,2015,共4页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缝合方法对子宫瘢痕憩室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本院符合纳入标准的剖宫产产妇共7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96例,对照组392例。所有产妇均进行常规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缝合方法对子宫瘢痕憩室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本院符合纳入标准的剖宫产产妇共7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96例,对照组392例。所有产妇均进行常规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观察组产妇采用双层连续缝合,对照组采用单层连续缝合。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血性恶露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总天数。术后1年经阴道三维彩色超声筛查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记录憩室容积以及其肌层厚度,并统计和比较两组间的憩室发生率。结果 两组剖宫产产妇围手术期及术中相关指标,如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血性恶露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总天数等进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剖宫产产妇憩室发生率、憩室容积以及其肌层厚度组间比较,观察组憩室肌层厚度比对照组更厚,但憩室容积小于对照组,憩室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中采用双层连续缝合方法妇切口,是避免瘢痕憩室的形成的首选缝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子宫 缝合方法 瘢痕
下载PDF
剖宫产瘢痕憩室再生育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胡珍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9年第5期643-646,共4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憩室(CSD)再生育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方法:收集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资料,根据瘢痕愈合情况分为CSD组(298例)及非CSD组(443例),比较两组孕妇子宫下段肌层厚度、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结果:孕妇子宫下段厚度及经阴... 目的:探讨剖宫产瘢痕憩室(CSD)再生育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方法:收集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资料,根据瘢痕愈合情况分为CSD组(298例)及非CSD组(443例),比较两组孕妇子宫下段肌层厚度、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结果:孕妇子宫下段厚度及经阴试产、经阴分娩比率非CSD组高于CSD组,紧急剖宫产比率CSD组(25.6%)高于非CSD组(20.8%)(均P<0.05),经阴试产成功率两组无差异(P>0.05);紧急剖宫产指征前4位比较,两组胎儿窘迫、前置胎盘产前出血及宫内感染所占比率无差异(P>0.05),先兆子宫破裂比率CSD组(7.9%)高于非CSD组(1.2%)(P<0.05);两组孕妇剖宫产术中子宫下段肌层Ⅰ级、Ⅱ级、Ⅲ级、Ⅳ级构成比有差异,子宫下段肌层异常发生率CSD组(24.0%)高于非CSD组(17.4%)(P<0.05);宫缩乏力比率CSD组(6.2%)高于非CSD组(3.4%)(P<0.05),分娩孕周、前置胎盘、产后出血、新生儿出生体重及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无差异(P>0.05)。结论:与瘢痕愈合良好的孕妇比较,CSD再次妊娠子宫下段肌层厚度较薄者发生先兆子宫破裂风险较高,再次剖宫产比率增加,术中子宫下段异常比率较高,更易发生宫缩乏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 瘢痕 分娩方式 妊娠结局
下载PDF
阴式三维彩超应用于诊治子宫瘢痕憩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蔡翔 李翠兰 +3 位作者 陈敦金 戴惠如 廖一名 唐诗彦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7年第2期89-90,共2页
目的探讨阴式三维彩超在子宫瘢痕憩室治疗前诊断及治疗后疗效观察与追踪观察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32例瘢痕憩室患者术前、术后5天、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阴式三维彩超声像图,分析子宫前壁下段液性暗区的特征,包括大小、形态、位置、距... 目的探讨阴式三维彩超在子宫瘢痕憩室治疗前诊断及治疗后疗效观察与追踪观察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32例瘢痕憩室患者术前、术后5天、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阴式三维彩超声像图,分析子宫前壁下段液性暗区的特征,包括大小、形态、位置、距浆膜层最薄处的厚度、周围血流分布等。结果术前32例患者的超声图像均显示子宫前壁下段不光滑,剖宫产切口处有液性暗区;平均长度和宽度分别为(14.30±2.80)mm和(9.14±3.20)mm,距浆膜层最薄处的厚度(3.40±0.80)mm;经阴式三维彩超诊断为子宫瘢痕憩室,后均经手术确诊,敏感度为100%;彩色多普勒显示未见明显异常血流信号。术后5天复查阴式三维彩超图像,均显示子宫前壁下段剖宫产切口处未见异常回声,提示子宫瘢痕憩室修复成功,伤口愈合良好。术后1、3、6个月复查阴式三维彩超,31例显示宫内未见异常回声,提示子宫瘢痕憩室消失,伤口愈合良好;另有1例显示子宫前壁下段剖宫产切口处可见液性暗区,提示病情复发。结论阴式三维彩超具有准确性高、无创、操作简捷、费用低等优点,可作为诊治剖宫产后子宫瘢痕憩室的首选辅助手段,亦可作为子宫憩室修补术后观察伤口愈合情况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阴式三维彩超 诊断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不同时期子宫超声表现及瘢痕憩室形成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范静 李红雨 肖成炜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1年第11期2367-2371,2488,共6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不同时期患者子宫超声表现,分析瘢痕憩室形成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行剖宫产分娩产妇78例,均在剖宫产术后1、3、6个月行阴道超声检查,根据术后子宫瘢痕愈合情况分为良好组(58例)和憩室组(20例)。对比两组术后各时...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不同时期患者子宫超声表现,分析瘢痕憩室形成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行剖宫产分娩产妇78例,均在剖宫产术后1、3、6个月行阴道超声检查,根据术后子宫瘢痕愈合情况分为良好组(58例)和憩室组(20例)。对比两组术后各时期超声图像变化,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瘢痕憩室形成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两组剖宫产术后1、3、6月时子宫长度、宽度、厚度变化均不明显,组间无差异(P>0.05)。良好组子宫瘢痕超声特征主要包括:瘢痕回声均匀,切口处子宫肌层连续、完整,未见明显缺损,部分可见切口缝线强回声。憩室组超声表现主要为憩室呈低回声或无回声,切口处肌层变薄、断裂缺损,而浆膜层完整连续,周边无血流信号。瘢痕憩室主要呈三角形(65.0%),其次为楔形(20.0%)。瘢痕憩室不同时期的长度、宽度、深度比较有差异(P<0.05),但残余肌层厚度、憩室与宫颈内口距离比较未见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剖宫产次数、切口与宫颈内口距离、施术者经验、产褥期感染、子宫位置均是瘢痕憩室形成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子宫前壁切口处肌层变薄,浆膜层完整,肌层缺损低回声或无回声,周围无明显血流信号是剖宫产术后瘢痕憩室的主要超声特征,且憩室大小随着术后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小。瘢痕憩室形成主要受剖宫产次数、施术者经验、产褥期感染、子宫后位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瘢痕 子宫瘢痕愈合 阴道超声图像特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高龄备孕妇女常见妇科疾病及处理 被引量:8
14
作者 梁琤 林俊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5-89,共5页
目前高龄备孕,尤其是超过40岁甚至45岁的超高龄人群备孕皆在增多,妇产科医生面临的除高龄所带来的高危产科外,如何最优化处理此类人群的妇科疾病同样是项巨大挑战。高龄孕妇常见妇科疾病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宫颈上皮内瘤变、瘢痕憩室... 目前高龄备孕,尤其是超过40岁甚至45岁的超高龄人群备孕皆在增多,妇产科医生面临的除高龄所带来的高危产科外,如何最优化处理此类人群的妇科疾病同样是项巨大挑战。高龄孕妇常见妇科疾病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宫颈上皮内瘤变、瘢痕憩室等,临床关注的焦点在于能否妊娠、孕前是否需手术、手术治疗对妊娠影响以及尽少破坏生育功能的手术技巧等方面。文章结合相关文献,对上述问题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子宫肌瘤 卵巢囊肿 宫颈上皮内瘤变 瘢痕
原文传递
不同缝合方式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来梅 彭娇凤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25期143-145,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缝合方式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24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简单随机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实施双层连续缝合方式,观察组实施三层连续缝合方式... 目的比较不同缝合方式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240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简单随机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实施双层连续缝合方式,观察组实施三层连续缝合方式。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恶露时间、住院时间、憩室形成率、憩室容积及憩室肌层厚度。结果两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恶露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憩室形成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憩室容积为(0.35±0.13)ml,低于对照组的(0.51±0.0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憩室肌层厚度为(7.65±1.87)mm,高于对照组的(5.47±2.4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分娩产妇,实施三层连续缝合方式缝合子宫切口的效果优于双层连续缝合方式,憩室形成率显著更低,且憩室容积更小,憩室肌层厚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缝合方式 子宫切口 瘢痕
下载PDF
经腹联合阴道超声评估产后子宫瘢痕愈合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瑶 李刚 +1 位作者 陈金笑 徐海飞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2年第6期1086-1088,共3页
目的探讨经腹联合阴道超声评估产后子宫瘢痕愈合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2017年5月—2019年6月该院收治的120例剖宫产史妇女的临床资料,分析经腹联合阴道超声在评估瘢痕中的应用及影响产后子宫瘢痕愈合情况的危险因素。结果随访总计... 目的探讨经腹联合阴道超声评估产后子宫瘢痕愈合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2017年5月—2019年6月该院收治的120例剖宫产史妇女的临床资料,分析经腹联合阴道超声在评估瘢痕中的应用及影响产后子宫瘢痕愈合情况的危险因素。结果随访总计120例,其中包括瘢痕憩室组32例和瘢痕愈合良好组88例,单纯腹部超声检查有2例漏诊,经腹联合阴道超声无漏诊。单因素分析显示,急诊剖宫产、产后感染、子宫位置、剖宫产次数、切口位置、术者年资及胎儿窘迫是影响产妇瘢痕愈合情况的因素(OR=2.421、1.840、1.675、1.950、1.732;95%CI:1.231~4.760、1.271~2.666、1.080~2.599、1.255~3.031、1.044~2.986,均P<0.05),年龄、阴道试产、贫血、孕周、胎膜早破及妊娠并发症对产妇瘢痕恢复情况的影响较小(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存在产后感染、剖宫产≥2次、子宫异位、切口邻近宫颈内口及术者年资低是形成瘢痕憩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腹联合阴道超声评估产后子宫瘢痕愈合情况有一定的优势,剖宫产≥2次、子宫异位、存在产后感染、切口近宫颈口及术者年资低是导致子宫瘢痕憩室形成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腹联合阴道超声 瘢痕 剖宫产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阴式三维彩超应用于瘢痕妊娠手术前后的诊断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翠兰 戴惠如 +3 位作者 陈敦金 莫薛唐 蔡翔 廖一名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7年第4期93-95,共3页
目的研究阴式三维彩超对瘢痕妊娠手术前后的临床诊断及疗效判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瘢痕妊娠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资料及阴式三维彩超图像特征结果术前:首次超声诊断中,2例提示"难免流产",余58例提示"瘢痕妊娠"... 目的研究阴式三维彩超对瘢痕妊娠手术前后的临床诊断及疗效判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瘢痕妊娠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资料及阴式三维彩超图像特征结果术前:首次超声诊断中,2例提示"难免流产",余58例提示"瘢痕妊娠",敏感度为96.67%(58/60),阳性预测值为100%(58/58)。术后:3天:1例提示"下段瘢痕处积血",余59例提示未见明显异常;1个月:上述1例提示"妊娠物残留",余59例提示未见明显异常;3个月:余59例中,除2例失访,2例提示"瘢痕处憩室"外,55例提示未见明显异常。结论阴式三维彩超诊断瘢痕妊娠有较大的临床价值,此外,阴式三维彩超可于术后及早检出瘢痕憩室,对疗效的追踪观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式三维彩超 瘢痕妊娠 瘢痕
下载PDF
剖宫产瘢痕憩室再次妊娠结局的探讨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晓燕 韩晖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18年第3期66-69,共4页
目的探究剖宫产瘢痕憩室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湖北省襄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剖宫产瘢痕憩室患者(实验组)及同期不合并憩室的剖宫产瘢痕患者(对照组)。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结果实验组纳入26人,对照组纳... 目的探究剖宫产瘢痕憩室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湖北省襄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剖宫产瘢痕憩室患者(实验组)及同期不合并憩室的剖宫产瘢痕患者(对照组)。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结果实验组纳入26人,对照组纳入93人。两组比较,自然流产率、瘢痕妊娠率、胎盘植入率及新生儿出生5分钟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子宫瘢痕破裂。结论瘢痕处残余肌层厚度>2 mm的剖宫产瘢痕憩室患者相比于不合并憩室的瘢痕子宫患者,不良妊娠结局未见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瘢痕 瘢痕子宫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宫腹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憩室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9
作者 蒋益炯 《浙江创伤外科》 2019年第2期386-387,共2页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憩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188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患者,分为宫腹腔镜组及阴式组,各94例。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后月经改善情况及PSCD修复情况。结果宫...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憩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188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患者,分为宫腹腔镜组及阴式组,各94例。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后月经改善情况及PSCD修复情况。结果宫腹腔镜组患者的术后阴道出血天数及住院天数均低于阴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手术持续时间、术后肠鸣音恢复天数及住院费用方面宫腹腔镜组均高于或长于阴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腹腔镜组及阴式组术后月经改善有效率及术后PSCD修复有效率基本相近,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腹腔镜手术与阴式手术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家庭条件及病情等,选择最优术式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腹腔镜 剖宫产 瘢痕
下载PDF
子宫瘢痕憩室妇女宫腹腔镜下外科治疗效果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黄晓戈 李岩松 刘博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11期1398-1400,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瘢痕憩室妇女宫、腹腔镜下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济南市妇幼保健院于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200例经剖宫产术后诊断为子宫瘢痕憩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研究组患者接受宫、腹腔镜下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子宫瘢痕憩室妇女宫、腹腔镜下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济南市妇幼保健院于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200例经剖宫产术后诊断为子宫瘢痕憩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研究组患者接受宫、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阴式手术治疗。术后跟踪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时长、手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t=3.916,P<0.05)、手术中出血量显著多于对照组(t=3.801,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t=4.406,P<0.05),而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显著增加(t=4.571,P<0.05),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无显著性差异(t=0.579,P>0.05)。研究组痊愈46例,有效38例,总有效率为84.00%(84/100),对照组痊愈39例,有效31例,总有效率为70.00%(70/100),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534,P<0.05)。结论子宫瘢痕憩室妇女采用宫、腹腔镜的外科治疗方式效果较好,对于有明显临床表现的中重度子宫瘢痕憩室患者可考虑此方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 宫腔镜 腹腔镜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