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9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痤疮霜的含量
被引量:
5
1
作者
刘建红
吴民
+2 位作者
管继萍
袁涛
朱春梅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49-251,共3页
目的 :测定痤疮霜中甲硝唑和氯霉素的含量。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以地塞米松为内标 ,Nova PakC18柱 ,甲醇 水为流动相 ;测定波长 2 60nm。结果 :一次进样可完成 2种化学性质不同组份的含量分析。甲硝唑 9.94~1 0 9.3 4 μg/ml,氯霉素...
目的 :测定痤疮霜中甲硝唑和氯霉素的含量。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以地塞米松为内标 ,Nova PakC18柱 ,甲醇 水为流动相 ;测定波长 2 60nm。结果 :一次进样可完成 2种化学性质不同组份的含量分析。甲硝唑 9.94~1 0 9.3 4 μg/ml,氯霉素 4 .92~ 54.1 2 μg/ml范围内 ,峰面积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平均回收率依次为 97.3 1 % ,RSD =0 .94 % ;98.1 2 % ,RSD =0 .78% (n =5)。结论 :方法简便 ,结果满意 ,适于医院制剂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甲硝唑
氯霉素
痤疮
霜
测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痤疮霜中尿囊素的薄层色谱测定法
被引量:
5
2
作者
周本宏
张帆
+1 位作者
罗顺德
蔡鸿生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75-176,共2页
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对尿囊素的含量测定进行了研究,回收率100.7%,RSD1.42%,r=0.999表明本法能避免其它成分的干扰,结果准确、简单、实用。
关键词
痤疮
霜
尿囊素
薄层扫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复方痤疮霜的制备
被引量:
3
3
作者
郭丰广
孝建华
+3 位作者
郝吉福
王晓丹
武夏明
张卫旗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07年第3期213-216,共4页
目的:研制复方痤疮霜,并研究其体外透皮吸收情况。方法:以氯霉素、甲硝唑为主药,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基质配比进行处方筛选。对所得霜剂的回收率、载药量和稳定性进行考察,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并以小鼠皮肤进行体外透皮吸收实验。结...
目的:研制复方痤疮霜,并研究其体外透皮吸收情况。方法:以氯霉素、甲硝唑为主药,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基质配比进行处方筛选。对所得霜剂的回收率、载药量和稳定性进行考察,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并以小鼠皮肤进行体外透皮吸收实验。结果:其处方配比及生产工艺条件是羟苯乙酯1 g,甘油100 g,三乙醇胺9 g,吐温-80 30g,氮酮10 g,蒸馏水150 g,硬脂酸100 g,液体石蜡400 g,白凡士林100 g,氯霉素20 g,甲硝唑20 g;乳化温度80℃。氯霉素和甲硝唑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7%、99.8%(n=5),RSD分别为0.53%、0.74%,复方痤疮霜的体外渗透系数为22.0 mg.h-1(氯霉素),23.8 mg.h-1(甲硝唑);8 h紧积渗适量为16.5 mg(氯霉素)和16.9 mg(甲硝唑)。结论:该法制备复方痤疮霜的工艺简单,性质稳定,质量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霜
氯霉素
甲硝唑
透皮吸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丹参酮联合痤疮霜治疗痤疮182例
被引量:
2
4
作者
贾玉芝
《皮肤病与性病》
2003年第2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丹参酮
痤疮
霜
联合治疗
痤疮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种痤疮霜的制备及临床验证
被引量:
1
5
作者
周绪华
《药学与临床研究》
1998年第2期35-37,共3页
痤疮俗称粉刺,是青年人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皮肤病,病因多与内分泌及细菌感染有关,面部皮损可致较大脓肿,遗留萎缩性瘢痕或瘢痕疙瘩,目前临床上尚无理想的治疗药物,且易复发。
关键词
复方氧氟沙星
霜
痤疮
霜
甲氰咪胍
医院药学
面部
痤疮
不良反应
细菌感染
甲硝唑
临床疗效
瘢痕疙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丹参酮胶囊联合自制痤疮霜治疗痤疮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1
6
作者
王万久
王德辉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年第27期161-162,共2页
目的:观察丹参酮胶囊联合自制痤疮霜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132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6例给予丹参酮胶囊配合痤疮霜薄涂患处,对照组66例采用一般疗法。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9.4%,对照组68.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目的:观察丹参酮胶囊联合自制痤疮霜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132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6例给予丹参酮胶囊配合痤疮霜薄涂患处,对照组66例采用一般疗法。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9.4%,对照组68.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丹参酮胶囊联合自制痤疮霜治疗痤疮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胶囊
痤疮
霜
痤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痤疮擦剂”及“痤疮霜”治疗痤疮50例疗效观察及药理分析
7
作者
张绚霞
徐祥澄
《皮肤病与性病》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4-15,共2页
“痤疮霜”及“痤疮擦剂”治疗痤疮50例,有效92%,全愈率44%。“痤疮霜”没有刺激性,搽“痤疮擦剂”,有刺激时,可换用“痤疮霜”。
关键词
痤疮
痤疮
霜
痤疮
擦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皮脂腺及皮下脂肪疾病
8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
1997年第1期42-44,共3页
970376 口服雷尼替丁加百多邦软膏外用治疗痤疮62例/袁书东//人民军医。-1996,438(5)。-49~50 联合用药组62例,给予口服雷尼替丁胶囊,每次0.15g,每日3次,饭后服。同时每日早晚清洗面部后于皮损处涂百多邦软膏。雷尼替丁组62例,单服...
970376 口服雷尼替丁加百多邦软膏外用治疗痤疮62例/袁书东//人民军医。-1996,438(5)。-49~50 联合用药组62例,给予口服雷尼替丁胶囊,每次0.15g,每日3次,饭后服。同时每日早晚清洗面部后于皮损处涂百多邦软膏。雷尼替丁组62例,单服雷尼替丁胶囊,剂量方法同上。所有病例在治疗期间除对黑头、粉刺、脓疱佐以消毒挤压器挤压外,停用其它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判定疗效。结果: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和有效率分别为,联合用药组:41例、12例、9例、0例、100%;雷尼替丁组:28例、16例、14例、4例、93.5%。两组比较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1周内痊愈及显效者联合用药组29例,雷尼替丁组仅6例,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赵恩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
痤疮
皮下脂肪
雷尼替丁胶囊
联合用药组
皮脂腺
痤疮
霜
百多邦软膏
新肤螨灵
霜
安体舒通
中华皮肤科杂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痤疮霜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
1
9
作者
林慧珍
姜俊勇
朱宝华
《中国药房》
CAS
CSCD
1991年第5期25-26,共2页
痤疮是青春期男女常见的皮肤病。其发病机理一般认为是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及丙酸杆菌感染所致。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药物。我院根据其发病机理及局部治疗主要是消炎、杀菌、去脂及防止继发感染的特点,特制成痤疮霜,应...
痤疮是青春期男女常见的皮肤病。其发病机理一般认为是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及丙酸杆菌感染所致。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药物。我院根据其发病机理及局部治疗主要是消炎、杀菌、去脂及防止继发感染的特点,特制成痤疮霜,应用于临床,取得满意的效果,现简介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霜
制备
治疗应用
座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HPLC法测定痤疮霜中丹参酮Ⅱ_A含量
10
作者
陈新善
周苏萍
+1 位作者
张军
董玉勇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痤疮霜中丹参酮ⅡA 含量。方法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 ,甲醇 -水 (80∶2 0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 2 6 8nm。结果 丹参酮ⅡA 在 0 .5 1~ 5 .1 4 μg·ml-1 (r =0 .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方法平...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痤疮霜中丹参酮ⅡA 含量。方法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 ,甲醇 -水 (80∶2 0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 2 6 8nm。结果 丹参酮ⅡA 在 0 .5 1~ 5 .1 4 μg·ml-1 (r =0 .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方法平均回收率为 99.5 8% ,RSD为 0 .2 2 % (n =6 )。结论 本方法快速、准确 ,可用于测定痤疮霜中丹参酮Ⅱ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法
含量测定
痤疮
霜
丹参酮ⅡA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痤疮霜治疗寻常痤疮40例临床观察
11
作者
王世忠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1997年第1期33-34,共2页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顽固难治的常见皮肤病,中医称“粉刺”,多见于青年,好发于面部,影响美容,笔者于1992~1994年自配成痤疮霜治疗40例患者,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992—1994年共收治痤疮病...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顽固难治的常见皮肤病,中医称“粉刺”,多见于青年,好发于面部,影响美容,笔者于1992~1994年自配成痤疮霜治疗40例患者,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992—1994年共收治痤疮病例60例,男27例,女33例,年龄15—24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
痤疮
临床观察
痤疮
霜
乙稀雌酚
毛囊皮脂腺
常见皮肤病
复发率
痊疮
对照组
总结报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痤疮霜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12
作者
蒋勋庭
李方波
雷翔宇
《现代医药卫生》
1997年第2期124-125,共2页
痤疮俗称“粉刺”、“青春痘”、“壮疙瘩”、“暗疮”,是青春期男女常见的皮肤病,可影响美容.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药物.我们根据其发病机理及局部治疗,主要是消炎、杀菌,对抗雄激素,去脂及防止继发感染的特点,特制备成痤疮霜,应用于临...
痤疮俗称“粉刺”、“青春痘”、“壮疙瘩”、“暗疮”,是青春期男女常见的皮肤病,可影响美容.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药物.我们根据其发病机理及局部治疗,主要是消炎、杀菌,对抗雄激素,去脂及防止继发感染的特点,特制备成痤疮霜,应用于临床68例,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痤疮霜的配制1.1 处方:甲硝唑20g、尿素50g、红霉素10g、黄体酮0.4g、乙烯雌酚0.4g、维生素A4g、月桂氮(艹卓)酮30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霜
寻常
痤疮
乙烯雌酚
临床应用
红霉素
维生素A
发病机理
甲硝唑
防止继发感染
皮肤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药痤疮霜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观察
13
作者
潘祥龙
樊梅风
丁佳频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29-31,共3页
为观察中药痤疮霜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将69例患者随机分成单纯组33例和面膜组36例,单纯组单纯外用痤疮霜,面膜组再配合蒸汽熏蒸石膏倒膜,疗程30天。结果:单纯组总显效率为54.5%,面膜组为77.8%。治疗后炎性丘疹和脓疱皮损均数比...
为观察中药痤疮霜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将69例患者随机分成单纯组33例和面膜组36例,单纯组单纯外用痤疮霜,面膜组再配合蒸汽熏蒸石膏倒膜,疗程30天。结果:单纯组总显效率为54.5%,面膜组为77.8%。治疗后炎性丘疹和脓疱皮损均数比较,2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后粉刺改善情况,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面膜组综合治疗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
痤疮
中药
痤疮
霜
面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痤疮霜的制备及其临床疗效观察
14
作者
钟磊英
林海月等
《吉林医学信息》
2001年第9期9-10,共2页
关键词
痤疮
痤疮
霜
制备
疗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制痤疮霜治疗痤疮150例临床观察
15
作者
黄振明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1995年第3期17-18,共2页
痤疮是皮肤科门诊的常见病多发病,患者要求使用简单,疗效确切的外用药物。从1991年9月至1992年8月,我们参考国内外的资料自行研制了一种痤疮霜,治疗150例痤疮门诊病人,现报告如下: 病例选择: 在门诊病人中选择病史在一年以上,先后用过...
痤疮是皮肤科门诊的常见病多发病,患者要求使用简单,疗效确切的外用药物。从1991年9月至1992年8月,我们参考国内外的资料自行研制了一种痤疮霜,治疗150例痤疮门诊病人,现报告如下: 病例选择: 在门诊病人中选择病史在一年以上,先后用过多种治疗无效的病例。其中男104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霜
治疗
痤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痤疮霜治疗痤疮138例临床观察
16
作者
李国成
陈清霞
廖日房
《广东药学》
2003年第2期41-42,共2页
目的 观察痤疮霜对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皮肤科门诊病人 138例 ,用痤疮霜涂于面部轻轻按摩 5min ,每日 2次 ,连续用药 4w。结果 显效率 76 .9%、总有效率 93.6 %。
关键词
痤疮
霜
治疗
痤疮
临床观察
疗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偏最小二乘法同时测复方痤疮霜三组分的含量
17
作者
萧溶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96-97,共2页
关键词
偏最小二乘法
痤疮
霜
甲硝唑
吡多辛
氯霉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痤疮霜的制备与应用
18
作者
朱明树
顾仁畸
《攀枝花医药》
1992年第1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痤疮
霜
制备
治疗应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痤疮霜的研制及临床研究
19
作者
晁青
李素卿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3-294,共2页
关键词
痤疮
霜
病例选择
不良反应
性激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痤疮霜Ⅰ号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20
作者
唐荣
杨斌
张晓玲
《中国药业》
CAS
2004年第2期53-54,共2页
目的:研究痤疮霜Ⅰ号,用于治疗痤疮。方法:将升华硫、甲硝唑、氯霉素制成O/W型霜剂,建立质量标准,并观察对216例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剂型制备工艺可行,质量稳定,临床应用总有效率为81.9%。结论:本制剂制备工艺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痤疮
霜
I号
痤疮
制备
质量控制
应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痤疮霜的含量
被引量:
5
1
作者
刘建红
吴民
管继萍
袁涛
朱春梅
机构
新疆克拉玛依石油管理局总医院
出处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49-251,共3页
文摘
目的 :测定痤疮霜中甲硝唑和氯霉素的含量。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以地塞米松为内标 ,Nova PakC18柱 ,甲醇 水为流动相 ;测定波长 2 60nm。结果 :一次进样可完成 2种化学性质不同组份的含量分析。甲硝唑 9.94~1 0 9.3 4 μg/ml,氯霉素 4 .92~ 54.1 2 μg/ml范围内 ,峰面积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平均回收率依次为 97.3 1 % ,RSD =0 .94 % ;98.1 2 % ,RSD =0 .78% (n =5)。结论 :方法简便 ,结果满意 ,适于医院制剂分析。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甲硝唑
氯霉素
痤疮
霜
测定
Keywords
HPLC,metronidazole,chloromycetin
分类号
R986 [医药卫生—药品]
R927.2 [医药卫生—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痤疮霜中尿囊素的薄层色谱测定法
被引量:
5
2
作者
周本宏
张帆
罗顺德
蔡鸿生
机构
湖北医科大学附属一医院药学部
出处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75-176,共2页
文摘
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对尿囊素的含量测定进行了研究,回收率100.7%,RSD1.42%,r=0.999表明本法能避免其它成分的干扰,结果准确、简单、实用。
关键词
痤疮
霜
尿囊素
薄层扫描
Keywords
Zuochuang Cream Allantoin TLC scannig determination
分类号
R986 [医药卫生—药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复方痤疮霜的制备
被引量:
3
3
作者
郭丰广
孝建华
郝吉福
王晓丹
武夏明
张卫旗
机构
山东省泰山医学院
泰山医学院药学院附属医院
出处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07年第3期213-216,共4页
文摘
目的:研制复方痤疮霜,并研究其体外透皮吸收情况。方法:以氯霉素、甲硝唑为主药,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基质配比进行处方筛选。对所得霜剂的回收率、载药量和稳定性进行考察,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并以小鼠皮肤进行体外透皮吸收实验。结果:其处方配比及生产工艺条件是羟苯乙酯1 g,甘油100 g,三乙醇胺9 g,吐温-80 30g,氮酮10 g,蒸馏水150 g,硬脂酸100 g,液体石蜡400 g,白凡士林100 g,氯霉素20 g,甲硝唑20 g;乳化温度80℃。氯霉素和甲硝唑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7%、99.8%(n=5),RSD分别为0.53%、0.74%,复方痤疮霜的体外渗透系数为22.0 mg.h-1(氯霉素),23.8 mg.h-1(甲硝唑);8 h紧积渗适量为16.5 mg(氯霉素)和16.9 mg(甲硝唑)。结论:该法制备复方痤疮霜的工艺简单,性质稳定,质量可控。
关键词
痤疮
霜
氯霉素
甲硝唑
透皮吸收
Keywords
Compound acne ointment (CAO)
Chloramphenicol
Metronidazole
Transdermal absorption
分类号
R944.9 [医药卫生—药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丹参酮联合痤疮霜治疗痤疮182例
被引量:
2
4
作者
贾玉芝
机构
山东聊城市东昌府区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
出处
《皮肤病与性病》
2003年第2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丹参酮
痤疮
霜
联合治疗
痤疮
不良反应
分类号
R758.733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种痤疮霜的制备及临床验证
被引量:
1
5
作者
周绪华
机构
阜宁县人民医院
出处
《药学与临床研究》
1998年第2期35-37,共3页
文摘
痤疮俗称粉刺,是青年人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皮肤病,病因多与内分泌及细菌感染有关,面部皮损可致较大脓肿,遗留萎缩性瘢痕或瘢痕疙瘩,目前临床上尚无理想的治疗药物,且易复发。
关键词
复方氧氟沙星
霜
痤疮
霜
甲氰咪胍
医院药学
面部
痤疮
不良反应
细菌感染
甲硝唑
临床疗效
瘢痕疙瘩
分类号
R943 [医药卫生—药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丹参酮胶囊联合自制痤疮霜治疗痤疮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1
6
作者
王万久
王德辉
机构
河南光山县中医院皮肤科
出处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年第27期161-162,共2页
文摘
目的:观察丹参酮胶囊联合自制痤疮霜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132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6例给予丹参酮胶囊配合痤疮霜薄涂患处,对照组66例采用一般疗法。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9.4%,对照组68.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丹参酮胶囊联合自制痤疮霜治疗痤疮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
丹参酮胶囊
痤疮
霜
痤疮
分类号
R758.733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痤疮擦剂”及“痤疮霜”治疗痤疮50例疗效观察及药理分析
7
作者
张绚霞
徐祥澄
机构
浙江温州市第三医院皮肤科
浙江温州市第三医院药剂科
出处
《皮肤病与性病》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4-15,共2页
文摘
“痤疮霜”及“痤疮擦剂”治疗痤疮50例,有效92%,全愈率44%。“痤疮霜”没有刺激性,搽“痤疮擦剂”,有刺激时,可换用“痤疮霜”。
关键词
痤疮
痤疮
霜
痤疮
擦剂
Keywords
acne, treatment, 'Acne Cream' 'Acne Liniment.
分类号
R758.733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皮脂腺及皮下脂肪疾病
8
出处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
1997年第1期42-44,共3页
文摘
970376 口服雷尼替丁加百多邦软膏外用治疗痤疮62例/袁书东//人民军医。-1996,438(5)。-49~50 联合用药组62例,给予口服雷尼替丁胶囊,每次0.15g,每日3次,饭后服。同时每日早晚清洗面部后于皮损处涂百多邦软膏。雷尼替丁组62例,单服雷尼替丁胶囊,剂量方法同上。所有病例在治疗期间除对黑头、粉刺、脓疱佐以消毒挤压器挤压外,停用其它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判定疗效。结果: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和有效率分别为,联合用药组:41例、12例、9例、0例、100%;雷尼替丁组:28例、16例、14例、4例、93.5%。两组比较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1周内痊愈及显效者联合用药组29例,雷尼替丁组仅6例,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赵恩兵)
关键词
寻常
痤疮
皮下脂肪
雷尼替丁胶囊
联合用药组
皮脂腺
痤疮
霜
百多邦软膏
新肤螨灵
霜
安体舒通
中华皮肤科杂志
分类号
R758.733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痤疮霜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
1
9
作者
林慧珍
姜俊勇
朱宝华
机构
湖北省人民医院药剂科
出处
《中国药房》
CAS
CSCD
1991年第5期25-26,共2页
文摘
痤疮是青春期男女常见的皮肤病。其发病机理一般认为是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及丙酸杆菌感染所致。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药物。我院根据其发病机理及局部治疗主要是消炎、杀菌、去脂及防止继发感染的特点,特制成痤疮霜,应用于临床,取得满意的效果,现简介如下:
关键词
痤疮
霜
制备
治疗应用
座疮
分类号
R986 [医药卫生—药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HPLC法测定痤疮霜中丹参酮Ⅱ_A含量
10
作者
陈新善
周苏萍
张军
董玉勇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药品仪器检验所
北京武警总队医院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出处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41-143,共3页
文摘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痤疮霜中丹参酮ⅡA 含量。方法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 ,甲醇 -水 (80∶2 0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 2 6 8nm。结果 丹参酮ⅡA 在 0 .5 1~ 5 .1 4 μg·ml-1 (r =0 .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方法平均回收率为 99.5 8% ,RSD为 0 .2 2 % (n =6 )。结论 本方法快速、准确 ,可用于测定痤疮霜中丹参酮ⅡA
关键词
HPLC法
含量测定
痤疮
霜
丹参酮ⅡA
高效液相色谱法
Keywords
Acne cream
TanshinoneⅡ A
HPLC
Determination of content
分类号
R286.0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痤疮霜治疗寻常痤疮40例临床观察
11
作者
王世忠
机构
罗甸县防疫站
出处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1997年第1期33-34,共2页
文摘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顽固难治的常见皮肤病,中医称“粉刺”,多见于青年,好发于面部,影响美容,笔者于1992~1994年自配成痤疮霜治疗40例患者,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992—1994年共收治痤疮病例60例,男27例,女33例,年龄15—24岁。
关键词
寻常
痤疮
临床观察
痤疮
霜
乙稀雌酚
毛囊皮脂腺
常见皮肤病
复发率
痊疮
对照组
总结报告
分类号
R758.733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痤疮霜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12
作者
蒋勋庭
李方波
雷翔宇
机构
西南铝加工厂职工医院
四川省卫生学校
出处
《现代医药卫生》
1997年第2期124-125,共2页
文摘
痤疮俗称“粉刺”、“青春痘”、“壮疙瘩”、“暗疮”,是青春期男女常见的皮肤病,可影响美容.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药物.我们根据其发病机理及局部治疗,主要是消炎、杀菌,对抗雄激素,去脂及防止继发感染的特点,特制备成痤疮霜,应用于临床68例,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痤疮霜的配制1.1 处方:甲硝唑20g、尿素50g、红霉素10g、黄体酮0.4g、乙烯雌酚0.4g、维生素A4g、月桂氮(艹卓)酮30ml。
关键词
痤疮
霜
寻常
痤疮
乙烯雌酚
临床应用
红霉素
维生素A
发病机理
甲硝唑
防止继发感染
皮肤病
分类号
R943 [医药卫生—药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药痤疮霜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观察
13
作者
潘祥龙
樊梅风
丁佳频
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皮肤科
出处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29-31,共3页
文摘
为观察中药痤疮霜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将69例患者随机分成单纯组33例和面膜组36例,单纯组单纯外用痤疮霜,面膜组再配合蒸汽熏蒸石膏倒膜,疗程30天。结果:单纯组总显效率为54.5%,面膜组为77.8%。治疗后炎性丘疹和脓疱皮损均数比较,2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后粉刺改善情况,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面膜组综合治疗效果更佳。
关键词
寻常型
痤疮
中药
痤疮
霜
面膜
Keywords
Acne vulgaris
Chinese medicine
'Acne Powder'
face pack
分类号
R27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痤疮霜的制备及其临床疗效观察
14
作者
钟磊英
林海月等
机构
吉林市中心医院
出处
《吉林医学信息》
2001年第9期9-10,共2页
关键词
痤疮
痤疮
霜
制备
疗效
分类号
R944.21 [医药卫生—药剂学]
R758.733 [医药卫生—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制痤疮霜治疗痤疮150例临床观察
15
作者
黄振明
机构
广东省广州市皮肤病防治所
出处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1995年第3期17-18,共2页
文摘
痤疮是皮肤科门诊的常见病多发病,患者要求使用简单,疗效确切的外用药物。从1991年9月至1992年8月,我们参考国内外的资料自行研制了一种痤疮霜,治疗150例痤疮门诊病人,现报告如下: 病例选择: 在门诊病人中选择病史在一年以上,先后用过多种治疗无效的病例。其中男104例。
关键词
痤疮
霜
治疗
痤疮
分类号
R758.733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痤疮霜治疗痤疮138例临床观察
16
作者
李国成
陈清霞
廖日房
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出处
《广东药学》
2003年第2期41-42,共2页
文摘
目的 观察痤疮霜对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皮肤科门诊病人 138例 ,用痤疮霜涂于面部轻轻按摩 5min ,每日 2次 ,连续用药 4w。结果 显效率 76 .9%、总有效率 93.6 %。
关键词
痤疮
霜
治疗
痤疮
临床观察
疗效
分类号
R758.733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偏最小二乘法同时测复方痤疮霜三组分的含量
17
作者
萧溶
机构
水城钢铁集团公司总医院
出处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96-97,共2页
关键词
偏最小二乘法
痤疮
霜
甲硝唑
吡多辛
氯霉素
分类号
R986 [医药卫生—药品]
R927.2 [医药卫生—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痤疮霜的制备与应用
18
作者
朱明树
顾仁畸
出处
《攀枝花医药》
1992年第1期54-55,共2页
关键词
痤疮
霜
制备
治疗应用
分类号
R968 [医药卫生—药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痤疮霜的研制及临床研究
19
作者
晁青
李素卿
机构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皮肤病学教研室
菏泽市立医院皮肤科
出处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3-294,共2页
关键词
痤疮
霜
病例选择
不良反应
性激素
分类号
R758.733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痤疮霜Ⅰ号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20
作者
唐荣
杨斌
张晓玲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
出处
《中国药业》
CAS
2004年第2期53-54,共2页
文摘
目的:研究痤疮霜Ⅰ号,用于治疗痤疮。方法:将升华硫、甲硝唑、氯霉素制成O/W型霜剂,建立质量标准,并观察对216例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剂型制备工艺可行,质量稳定,临床应用总有效率为81.9%。结论:本制剂制备工艺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痤疮
霜
I号
痤疮
制备
质量控制
应用
分类号
R944.21 [医药卫生—药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痤疮霜的含量
刘建红
吴民
管继萍
袁涛
朱春梅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00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痤疮霜中尿囊素的薄层色谱测定法
周本宏
张帆
罗顺德
蔡鸿生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复方痤疮霜的制备
郭丰广
孝建华
郝吉福
王晓丹
武夏明
张卫旗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0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丹参酮联合痤疮霜治疗痤疮182例
贾玉芝
《皮肤病与性病》
200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2种痤疮霜的制备及临床验证
周绪华
《药学与临床研究》
199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丹参酮胶囊联合自制痤疮霜治疗痤疮的疗效观察
王万久
王德辉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痤疮擦剂”及“痤疮霜”治疗痤疮50例疗效观察及药理分析
张绚霞
徐祥澄
《皮肤病与性病》
北大核心
199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皮脂腺及皮下脂肪疾病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
199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痤疮霜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林慧珍
姜俊勇
朱宝华
《中国药房》
CAS
CSCD
199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HPLC法测定痤疮霜中丹参酮Ⅱ_A含量
陈新善
周苏萍
张军
董玉勇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痤疮霜治疗寻常痤疮40例临床观察
王世忠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199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痤疮霜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蒋勋庭
李方波
雷翔宇
《现代医药卫生》
199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中药痤疮霜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观察
潘祥龙
樊梅风
丁佳频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痤疮霜的制备及其临床疗效观察
钟磊英
林海月等
《吉林医学信息》
200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自制痤疮霜治疗痤疮150例临床观察
黄振明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199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痤疮霜治疗痤疮138例临床观察
李国成
陈清霞
廖日房
《广东药学》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偏最小二乘法同时测复方痤疮霜三组分的含量
萧溶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0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痤疮霜的制备与应用
朱明树
顾仁畸
《攀枝花医药》
199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痤疮霜的研制及临床研究
晁青
李素卿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痤疮霜Ⅰ号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唐荣
杨斌
张晓玲
《中国药业》
CAS
200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