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tective effects of apocynin and allopurinol on ischemia/reperfusion-induced liver injury in mice 被引量:6
1
作者 Ping-Guo Liu Song-Qing He +1 位作者 Yan-Hong Zhang Jian Wu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18期2832-2837,共6页
AIM: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allopurinol, an inhibitor of xanthine oxidase, and apocynin, an inhibitor of NADPH oxidase, on oxidant stress and liver injury caused by hepatic ischemia/reperfusion (I/R) procedure in... AIM: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allopurinol, an inhibitor of xanthine oxidase, and apocynin, an inhibitor of NADPH oxidase, on oxidant stress and liver injury caused by hepatic ischemia/reperfusion (I/R) procedure in mice. METHODS: Mice were pretreated with a xanthine oxidase inhibitor, allopurinol, or NADPH oxidase (NOX) inhibitor, apocynin before the hepatic I/R procedure. Then treated or untreated mice underwent the hepatic I/R procedure. The effects on hepatic injury and superoxide anions were determined after starting reperfusion. RESULTS: A standard warm hepatic I/R procedure led to a marked increase in superoxide anion production as indicated by a superoxide anion tracer, MCLA.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cedure caused profound acute liver injury, as indicated by elevated serum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α levels, reduced liver glutathione levels and elevated malondialdehyde contents, as well as a high apoptotic cell count. All these changes were reversed by the use of apocynin or allopurinol prior to the hepatic I/R procedure. CONCLUSION: Allopurinol and apocynin exerted protective effects on hepatic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The protection is associated with blocking the generationof superoxide anions during the hepatic I/R procedure by inhibiting xanthine oxidase and NADPH oxidase activ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CHEMIA/REPERFUSION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ALLOPURINOL APOCYNIN NADPH oxidase Xanthine oxidase
下载PDF
使用痛风药物应注意些什么(四)
2
作者 邓道济 《开卷有益》 1992年第1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痛风 合理用
下载PDF
痛风药降血压
3
作者 林雨枫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08年第11期50-51,共2页
有研究表明:痛风药(别嘌醇)能够使青少年的血压降低.但专家称这并不是最终结果。
关键词 痛风 降血压 血压降低 青少年 别嘌醇
下载PDF
如何选用痛风药物
4
作者 玉山江·买买提艾力 《新疆预防医学杂志(维吾尔文)》 2009年第4期47-47,46,共2页
痛风是遗传性和(或)获得性免疫缺陷引起的尿酸排量减少和(或)嘌呤代谢障碍。临床痛风的治疗持抑制急性痛风发做,防止痛风的复发.纠正血中尿酸的增多及尿酸碱的排泄。本文主要论述痛风急性期,间歇期和慢性期首选的药物及其使用方法。
关键词 痛风 治疗
原文传递
抗痛风药别嘌呤醇、苯溴马隆及秋水仙碱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被引量:54
5
作者 杨媛 李静 +2 位作者 甄健存 赵业婷 付娜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296-1297,共2页
目的:分析常用抗痛风药别嘌呤醇、苯溴马隆、秋水仙碱的不良反应报告,研究不良反应发生的数量、性别、特点等相关因素,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4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收集到的有关别嘌呤... 目的:分析常用抗痛风药别嘌呤醇、苯溴马隆、秋水仙碱的不良反应报告,研究不良反应发生的数量、性别、特点等相关因素,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4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收集到的有关别嘌呤醇、苯溴马隆、秋水仙碱不良反应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年间,共收集到有关秋水仙碱的不良反应4例,别嘌呤醇的不良反应78例,苯溴马隆的不良反应34例。其中,秋水仙碱有1例严重不良反应,占1/4(25%);别嘌呤醇有16例严重不良反应,占16/78(20.5%);苯溴马隆有4例严重不良反应,占4/34(11.7%)。结论:别嘌呤醇的严重不良反应所占比例高于苯溴马隆,其转归亦差于苯溴马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别嘌呤醇 苯溴马隆 秋水仙碱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治疗痛风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6
作者 徐娜 陈海生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14-18,共5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并出现低龄化,寻找高效低毒的抗痛风药物成为当务之急。目前,对于痛风的常规治疗仍以西药为主,这些药物以不同的作用机制达到缓解或治疗痛风的目的,但临床发现它们都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并出现低龄化,寻找高效低毒的抗痛风药物成为当务之急。目前,对于痛风的常规治疗仍以西药为主,这些药物以不同的作用机制达到缓解或治疗痛风的目的,但临床发现它们都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着手于抗痛风天然药物的开发,其疗效与毒副作用尚待进一步的临床验证。本文对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痛风药物及正在研发中的抗痛风药物进行了综述,总结痛风病不同分期的药物治疗特点,阐述各期药物治疗潜在危害和处理方法,归纳抗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中药研究,为开发新型抗痛风药物提供有效途径,并对抗痛风新药的研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痛风 治疗进展
下载PDF
痛风药物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27
7
作者 承良凤 陆进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9期1066-1071,共6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寿命的延长,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发病率明显增加且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更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越来越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现就近年来研发的新型抗痛风药物及传统的抗痛风药物的研究进展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寿命的延长,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发病率明显增加且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更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越来越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现就近年来研发的新型抗痛风药物及传统的抗痛风药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提高对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认识及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治疗进展 痛风
下载PDF
非布司他与别嘌醇治疗痛风伴肾功能不全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26
8
作者 严婷婷 沈洁 +1 位作者 史向辉 叶俏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5期695-696,共2页
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所致的全身性疾病,可并发慢性尿酸盐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严重者可出现肾功能不全。201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痛风治疗指南同时推荐别嘌醇或非布司他为痛风治疗一线降尿酸药物^([1]),别嘌醇疗效肯定。
关键词 别嘌醇 达标率 别嘌呤醇 痛风 非布司他 非布索坦 患者 高尿酸血症 肾功能不全 肾功能障碍 痛风 酶病 疗效观察
下载PDF
非布索坦的合成 被引量:22
9
作者 陈艳 罗宇 吕伟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共5页
设计完成两条非布索坦(1)的合成路线。以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为原料,经过溴化、醚化得到关键中间体3-溴-4-(2-甲基丙氧基)苯甲酸甲酯(9)。第一条合成路线将9与氰化亚铜反应引入氰基,然后合成噻唑环,最后经水解得到1,总收率为35%:第二条合... 设计完成两条非布索坦(1)的合成路线。以对羟基苯甲酸甲酯为原料,经过溴化、醚化得到关键中间体3-溴-4-(2-甲基丙氧基)苯甲酸甲酯(9)。第一条合成路线将9与氰化亚铜反应引入氰基,然后合成噻唑环,最后经水解得到1,总收率为35%:第二条合成路线将9合成噻唑环,然后引入氰基,水解后得到1,总收率为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布索坦 痛风 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 合成
下载PDF
痛风的药物治疗进展 被引量:20
10
作者 江瀛 徐领城 《海峡药学》 2010年第1期100-102,共3页
目的了解目前治疗痛风的药物进展情况,促进临床正确合理的应用。方法对近几年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检索、分析、分类和整理。结果目前,对于痛风的常规治疗仍以西药为主,通常选用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苯溴马隆、别嘌呤醇等,这些药... 目的了解目前治疗痛风的药物进展情况,促进临床正确合理的应用。方法对近几年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检索、分析、分类和整理。结果目前,对于痛风的常规治疗仍以西药为主,通常选用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苯溴马隆、别嘌呤醇等,这些药物以不同的作用机制达到缓解或治疗痛风的目的,但越来越多的临床观察发现它们都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中药的治疗效果尚待进一步的临床验证。结论虽然临床已有一些防治痛风的药物,防治痛风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更多的临床资料表明,由于药物治疗不及时或不合理,现有药物的适应证限制及不良反应以及该病治疗药物品种很少,导致药物选择受限,使痛风没有得到很好的预防和治疗,导致急性痛风的慢性化和并发症产生。随着痛风分子发病机制的揭示,人们发现了治疗痛风的新靶点,将会出现一些新型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痛风 物治疗 治疗进展
下载PDF
抗痛风药的作用机制与分类 被引量:12
11
作者 周广宇 《中国社区医师》 2002年第7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痛风 作用机制 分类
下载PDF
非布司他片、痛风定胶囊联合治疗长期高尿酸血症3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12
作者 徐萍 叶青 袁良俊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3期461-464,共4页
【目的】探析非布司他片、痛风定胶囊联合治疗长期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门诊病房就诊60例长期高尿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非布司... 【目的】探析非布司他片、痛风定胶囊联合治疗长期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门诊病房就诊60例长期高尿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非布司他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痛风定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比较治疗1周、12周及24周时的治疗血清高尿酸水平达标率;治疗前、治疗12周、治疗24周时血清尿酸与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水平;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1周、12周、24周的血清高尿酸水平达标率分别为93.3%(28/30)、83.3%(25/30)、76.7%(23/30),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清尿酸与sICAM-1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尿酸与sICAM-1均降低,且观察组血清尿酸与siCAM—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ALT与AST未发生明显变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治疗方案对肝功能影响轻微。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4/30),对照组为9.9%(3/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0.115,P=0.734〉0.05)。【结论】非布司他片、痛风定胶囊联合治疗长期高尿酸血症具有较佳疗效,患者症状得到明显缓解,血清尿酸与sICAM-1水平大幅降低,且安全性高,肝功能未受明显影响,值得借鉴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物疗法 痛风/治疗应用 痛风(中)/治疗应用
下载PDF
中药治疗痛风用药规律的文献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向黎黎 熊辉 +4 位作者 陆小龙 齐新宇 郭玉星 李腾龙 周彪 《中医正骨》 2015年第12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痛风的用药规律。方法:以"中药""痛风""痛风性关节炎""高尿酸血症"为检索词从中国知网和湖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数据库中检索2005—2014年有关中药治疗痛风的期刊文献。对文献...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痛风的用药规律。方法:以"中药""痛风""痛风性关节炎""高尿酸血症"为检索词从中国知网和湖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数据库中检索2005—2014年有关中药治疗痛风的期刊文献。对文献中记载的证型、方名、药名、药性、药味、归经、功效及现代药理作用进行统计。结果:共检索出符合要求的文献221篇,作者地域分布南方省份125篇、北方省份96篇。证型以湿热蕴结证最多见,其次为瘀热阻滞证。221篇文献涉及药物210味,用药总频次2251次,用药频次在10次以上的单味药59味,累计频次1947次,用药频次最高的5味药依次为牛膝、黄柏、薏苡仁、土茯苓和苍术。59味高频次药物中,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味以苦、甘、辛为主,归经以肝、脾、肺、肾、胃经为主,功效以清热、活血化瘀、利水渗湿和祛风湿为主。59味高频次药物中,涉及现代药理作用38项,主要有抑菌、镇痛、抗炎、镇静、利尿、降压、解热、抗凝等。结论:治疗痛风的中药组方中,药性以寒、温、平为主,药味以苦、甘、辛为主,功效以清热、活血化瘀、利水渗湿和祛风湿为主,多归于肝、脾、肺、肾、胃经,主要有抑菌、镇痛、抗炎、镇静、利尿、降压、解热、抗凝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疗法 痛风(中)
下载PDF
痛风的药物治疗新进展 被引量:16
14
作者 张照伟 傅继华 《安徽医药》 CAS 2011年第4期408-410,共3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的发病率不断提高并且发病年龄出现低龄化趋势,寻找高效低毒的抗痛风药物成为当务之急。临床上常用来抗痛风的药物有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抗炎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等,近年来随着痛风分子发病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的发病率不断提高并且发病年龄出现低龄化趋势,寻找高效低毒的抗痛风药物成为当务之急。临床上常用来抗痛风的药物有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抗炎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等,近年来随着痛风分子发病机制的揭示,人们发现了治疗痛风的新靶点,利用这些新靶点进行抗痛风药物的研发,将会出现一些新型药物。该文对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痛风药物及正在研发中的抗痛风药物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高效低毒 痛风
下载PDF
抗痛风药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杨澍 高秀清 高杉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24-627,共4页
目的:探讨抗痛风药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1979年1月-2014年12月报道的抗痛风药致ADR文献146篇共计167例,并进行分析。结果:167例ADR中,男、女性的比例为5.4∶1,70岁以上发生ADR患者比... 目的:探讨抗痛风药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1979年1月-2014年12月报道的抗痛风药致ADR文献146篇共计167例,并进行分析。结果:167例ADR中,男、女性的比例为5.4∶1,70岁以上发生ADR患者比例最高(34.14%);别嘌呤醇引起的ADR最多(137例);抗痛风药的ADR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60.00%)、全身性反应(9.19%)、泌尿系统损害(5.95%)等,具体临床表现为皮疹(51例)、剥脱性皮炎(38例)、药物超敏综合征(13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11例)、重症多形红斑(9例)等;新的严重的ADR有66例;13例严重的ADR患者死亡。结论:抗痛风药引发的ADR较为常见,临床使用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治疗指南用药,及时处理、加强对患者的监护,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提高临床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品不良反应 分析
原文传递
苯溴马隆与别嘌呤醇对原发性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浆瘦素、关节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吴惠玲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4期791-793,共3页
【目的】探讨苯溴马隆与别嘌呤醇对原发性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浆瘦素、关节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本院诊治的原发性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10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别嘌呤醇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苯溴马隆与别嘌呤醇对原发性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浆瘦素、关节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本院诊治的原发性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104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别嘌呤醇治疗,观察组给予苯溴马隆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血浆瘦素水平变化、治疗效果、关节疼痛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尿酸、血浆瘦素水平、关节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原发性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采取苯溴马隆治疗的效果较好,可降低血尿酸、血浆瘦素水平,缓解关节疼痛症状,且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溴马隆理学 别嘌呤醇理学 高尿酸血症 痛风物疗法 瘦素/血液 关节痛
下载PDF
依托考昔和美洛昔康治疗急性痛风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瑾 丁健 吴华香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1-224,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环氧化酶2抑制剂依托考昔和美洛昔康治疗患者急性痛风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诊断为痛风急性发作患者88例,分别给予依托考昔120mg/d(依托考昔组,48例)和美洛昔康15mg/d(美洛昔康组,36例)治疗,共7d,主... 目的探讨应用环氧化酶2抑制剂依托考昔和美洛昔康治疗患者急性痛风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诊断为痛风急性发作患者88例,分别给予依托考昔120mg/d(依托考昔组,48例)和美洛昔康15mg/d(美洛昔康组,36例)治疗,共7d,主要疗效依据为第2~5天患者对关节疼痛自我评分(0~4分Likert量表)结果,并监测实验期间的各项指标及不良事件,以评估其安全性。结果疼痛自我评分变化值依托考昔组为(-1.66±0.58)分,优于美洛昔康(-1.38±0.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依托考昔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31.2%(15/48)与美洛昔康组33.3%(12/36)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依托考昔120mg/d是治疗急性痛风的有效方案,其疗效优于美洛昔康,总体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痛风 环氧化酶2抑制剂
原文传递
非布司他治疗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疗效及对血尿酸、IL-6及TGF-β1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孙晓顺 敖先伟 +1 位作者 张艳芳 朱贤静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5期1030-1032,共3页
【目的】探讨非布司他治疗高尿酸血症(HUA)患者的疗效及对血尿酸(SU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114例HUA随机分为三组,各38例;分别给予非布司他,别嘌呤醇,苯溴马隆治疗。选... 【目的】探讨非布司他治疗高尿酸血症(HUA)患者的疗效及对血尿酸(SU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114例HUA随机分为三组,各38例;分别给予非布司他,别嘌呤醇,苯溴马隆治疗。选取38例体检的正常人为对照组。治疗2个月后,比较三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SUA、TGF-β1、hs-CRP和IL-6的水平变化及与正常人的差异;比较其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非布司他组(86.8%)和苯溴马隆组(84.3%)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均明显高于别嘌呤醇组(60.5%)(P<0.05)。治疗前三组患者SUA、TGF-β1、hs-CRP及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三组四项指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非布司他组和苯溴马隆组比别嘌呤醇组降低更显著(P<0.05);HUA组患者中,SUA与IL-6和TGF-β1均呈正相关(P<0.05)。苯溴马隆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4.2%)明显高于非布司他组(10.5%)和别嘌呤醇组(13.2%),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非布司他治疗HUA的疗效显著,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SUA和炎症因子水平,同时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苯溴马隆,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痛风/治疗应用 白细胞介素6/血液 转化生长因子β/血液
下载PDF
抗痛风药物febuxostat的合成 被引量:12
19
作者 武瑊 王春辉 +1 位作者 李松 郑志兵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59-262,共4页
目的合成新型抗痛风药物febuxostat(1)。方法以羟基苯腈为原料,经硫代甲酰化得到对羟基硫代苯甲酰胺(3),3经环合得到2-(4-羟基苯基)-4-甲基-噻唑-5-羧酸乙酯(4),4与乌洛托品反应,得到中间体2-(3-甲酰基-4-羟基苯基)-4-甲基-噻唑-5-羧酸... 目的合成新型抗痛风药物febuxostat(1)。方法以羟基苯腈为原料,经硫代甲酰化得到对羟基硫代苯甲酰胺(3),3经环合得到2-(4-羟基苯基)-4-甲基-噻唑-5-羧酸乙酯(4),4与乌洛托品反应,得到中间体2-(3-甲酰基-4-羟基苯基)-4-甲基-噻唑-5-羧酸乙酯(5),之后再经醚化、氰化、水解得到目标产物(1)。结果与结论中间体及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1H-NMR和FAB-MS确证。该合成路线中使用的原料和试剂价廉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易控,操作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BUXOSTAT 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 痛风 合成
下载PDF
治疗痛风新型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0
作者 曹启江 宋庆凤 +1 位作者 姚满 张敏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10期1497-1500,共4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重要代谢性疾病之一。发达国家中有1%~2%的成年人患有痛风,发展中国家中患痛风人数也逐年升高,并且痛风患者逐渐年轻化[1]。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痛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重要代谢性疾病之一。发达国家中有1%~2%的成年人患有痛风,发展中国家中患痛风人数也逐年升高,并且痛风患者逐渐年轻化[1]。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研究重点转移到抗痛风天然药物的开发,其治疗效果和毒性不良反应需要进一步的临床验证。本文对正在研发的抗痛风药物进行综述,分析抗痛风药物的治疗效果以及局限性,并从天然植物提取物和有益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中筛选出抗痛风的天然活性物质,为开发新型抗痛风药物提供一种有效可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天然提取物 有益微生物 痛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