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阿尔都塞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文艺思想 被引量:4
1
作者 陶国山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10-117,147,共9页
阿尔都塞以独特的理论迂回方式,通过对马克思著作的结构主义症候式解读为马克思主义赋予新的持续的生命力,奠定了其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地位。在文艺批评上,他以马克思主义结构式"症候"分析强调艺术的强大批判性力量所在... 阿尔都塞以独特的理论迂回方式,通过对马克思著作的结构主义症候式解读为马克思主义赋予新的持续的生命力,奠定了其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地位。在文艺批评上,他以马克思主义结构式"症候"分析强调艺术的强大批判性力量所在:在对社会现实的再现层面,无产阶级最底层人们的贫苦生活,经由情节剧意识也即艺术意识最直观地被呈现出来,让人们意识到自身的现实悲剧处境;在意识形态层面,艺术使人们通过内在距离感知和认识意识形态,激发人们的自我意识和批判意识。而真正的批判只能是内在的批判,即要想成为有意识的批判,首先应该是真实的和物质的批判。他揭示了艺术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哲学内涵,肯定艺术批判对其哲学事业的巨大启发,将二者有效地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都塞 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 症候 意识形态 文艺批判
原文传递
文化的传媒化与传媒的文化化——现状、症候与反思 被引量:4
2
作者 蒋晓丽 冯乐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7-100,共4页
现代社会是文化传媒化和传媒文化化并存的契机社会。本文立足当前文化现状,集中分析了文化传媒化显现出的一系列表征及其正当性。但同时,对文化传媒化这一事实概括做出了症候式的批判,并提出要坚持传媒的文化化这一基本价值判断。
关键词 文化传媒化 症候 传媒文化化
下载PDF
性别、阶层、意识形态的寓言图景——《送我上青云》的症候式解读 被引量:3
3
作者 苏也菲 《电影新作》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7-131,共5页
利用症候式解读的方法,可以发现《送我上青云》是一个披着生死爱欲外衣的寓言故事,其标题即对人物性格及命运走向形成了双关隐义。全片在女性视角下对都市中产阶层的精神失落做出了剖析,借知识分子的个人困境展示出社会普遍存在的内心... 利用症候式解读的方法,可以发现《送我上青云》是一个披着生死爱欲外衣的寓言故事,其标题即对人物性格及命运走向形成了双关隐义。全片在女性视角下对都市中产阶层的精神失落做出了剖析,借知识分子的个人困境展示出社会普遍存在的内心焦虑和信仰缺失,用坚定的理想主义对世俗神话作出了回应,以求在现实中达成自我和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题材 中产阶层 理想主义 寓言 症候
原文传递
“个”的凸显及其消融——对三部“第五代”电影的症候式批评
4
作者 张柱林 许聪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4-111,共8页
1982年的大学毕业季,北京电影学院各系的毕业生们也要告别校园,怀抱从各种课堂上学来的五花八门的技艺,各自奔赴前程。当时社会风气已经变化,而且现代艺术本来就植根于大都市,所以绝大多数学生都想留在大城市大厂,既能享受生活上的便利... 1982年的大学毕业季,北京电影学院各系的毕业生们也要告别校园,怀抱从各种课堂上学来的五花八门的技艺,各自奔赴前程。当时社会风气已经变化,而且现代艺术本来就植根于大都市,所以绝大多数学生都想留在大城市大厂,既能享受生活上的便利丰足,也可能对未来的个人事业发展更有助益。当时广西电影制片厂前来招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电影制片厂 北京电影学院 大城市 症候 毕业季 毕业生 大都市 社会风气
原文传递
从蓝棣之症候式分析看重写文学史中“人”的维度
5
作者 甘婷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78-81,共4页
在重写文学史中重新确立的新的文学规范,试图把过去作为政治依附品的文学解放出来,让文学成为具有其个性的独立个体。人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人在文学作品评价中的"主体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关键词,而蓝棣之的症候式批评方法,... 在重写文学史中重新确立的新的文学规范,试图把过去作为政治依附品的文学解放出来,让文学成为具有其个性的独立个体。人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环,人在文学作品评价中的"主体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关键词,而蓝棣之的症候式批评方法,正是通过探析作者的深层精神世界,完成对作品的再评价,是在强调主体性前提下以一种极具个性眼光进行的一种重写文学史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棣之 症候 重写文学史 主体性
下载PDF
“双语教学”的症候式分析——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英美文学原著选读》课程为例
6
作者 李雪松 《文教资料》 2014年第32期153-154,共2页
在全球化和汉语热的趋势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因其专业特点,对外语的要求较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专业课应多采用双语教学,《英美文学课程》就是其中之一。双语教学有其自身优势,且文学课进行双语教学很有必要。但在具体教学中还存在... 在全球化和汉语热的趋势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因其专业特点,对外语的要求较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专业课应多采用双语教学,《英美文学课程》就是其中之一。双语教学有其自身优势,且文学课进行双语教学很有必要。但在具体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教学 英美文学 症候 汉语国际教育
下载PDF
藏族神话批评中的症候式分析——以“猕猴变人”神话为中心兼论其他
7
作者 栗军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84-89,共6页
藏族许多经典神话在中国少数民族神话中有一定影响,如"猕猴变人""青稞种子的来历"等,藏族神话批评也产生了很多有分量的著述,这些都影响了人们对于少数民族神话批评和研究的看法。该文就藏族神话中在特定时代产生... 藏族许多经典神话在中国少数民族神话中有一定影响,如"猕猴变人""青稞种子的来历"等,藏族神话批评也产生了很多有分量的著述,这些都影响了人们对于少数民族神话批评和研究的看法。该文就藏族神话中在特定时代产生的批评影响,借用文学领域中症候式的分析方法,重新客观解读藏族神话,分析藏族神话批评中的隐藏问题,以此来梳理藏族神话批评中的主观性、时代局限性以及潜藏在无意识中的神话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神话批评 症候 猕猴变人 神话主义
下载PDF
新世纪散文诗:症候式分析
8
作者 崔国发 《铜陵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71-72,83,共3页
文章针对新世纪十年来散文诗现状,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从同质化而无新意、浅俗化而无意义、理性化而无诗性、超验化而无实感、浮华化而无本色、普泛化而无特质等六个方面作了症候式分析,并从坚持"五个贵在"、提升"四... 文章针对新世纪十年来散文诗现状,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从同质化而无新意、浅俗化而无意义、理性化而无诗性、超验化而无实感、浮华化而无本色、普泛化而无特质等六个方面作了症候式分析,并从坚持"五个贵在"、提升"四种素质"、磨炼"三种功夫"等方面,提出了矫治的理念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 散文诗 症候 分析 现状 方法
下载PDF
结尾的升华与小说的力——阅读“80后”长篇小说的一个路径
9
作者 蔡郁婉 《创作评谭》 2020年第3期41-44,共4页
在当下,"80后"写作者的创作已向社会和历史的宽广与纵深全面铺展。在他们纷纷转向现实与历史之后,纵观他们的长篇小说创作,我们可以发现,他们总惯于书写悲剧故事,又往往惯于从悲剧中升华出平和的境界和光明的前景。本文聚焦&q... 在当下,"80后"写作者的创作已向社会和历史的宽广与纵深全面铺展。在他们纷纷转向现实与历史之后,纵观他们的长篇小说创作,我们可以发现,他们总惯于书写悲剧故事,又往往惯于从悲剧中升华出平和的境界和光明的前景。本文聚焦"80后"长篇小说的升华式结尾,择取描写现实与回望历史两大类型的部分长篇小说,进行症候式的分析解读,探讨这些小说结尾处的升华何以是一种必须正视的症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篇小说创作 悲剧故事 症候 现实与历史 80后 分析解读 写作者 结尾
原文传递
意识形态批评及其在电影批评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詹庆生 《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12,共5页
作为一种解构性批评,意识形态批评以"症候式阅读"作为基本方法。自1980年代中期引入中国后,电影意识形态批评主要表现在两个现象上:其一是关于"谢晋电影模式"的讨论,其二是1 990年代兴起的"经典重读"活... 作为一种解构性批评,意识形态批评以"症候式阅读"作为基本方法。自1980年代中期引入中国后,电影意识形态批评主要表现在两个现象上:其一是关于"谢晋电影模式"的讨论,其二是1 990年代兴起的"经典重读"活动。意识形态批评具有强大的现实干预力量,同时也在理论及实践中面临尴尬处境。尽管中国电影意识形态批评经历了显著的时代变化,但是作为一种精神立场和分析方法,意识形态批评的生命力将是永恒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批评 症候阅读 询唤 电影批评
原文传递
网络时代媒介依赖症候探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尤成 贾广惠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7-69,共3页
当前,人们正在迈向一个基于强大的电子储存介质的"媒介记忆"时代,与此同时人们对媒介的依赖也愈发严重,这种依赖也给受众的记忆带来不良影响,导致人逐渐丧失主体性等严重后果。本文基于对受众主体的媒介依赖症候考察,分析背... 当前,人们正在迈向一个基于强大的电子储存介质的"媒介记忆"时代,与此同时人们对媒介的依赖也愈发严重,这种依赖也给受众的记忆带来不良影响,导致人逐渐丧失主体性等严重后果。本文基于对受众主体的媒介依赖症候考察,分析背后的原因,提出建立多样的记忆模式、提高个体的自主性等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依赖 自主性 症候分析
原文传递
图书馆管理症候式分析之员工沉默 被引量:4
12
作者 罗泽宇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09年第3期115-116,共2页
根据图书馆管理中员工沉默动机的不同,提出了员工沉默的三种类型:默许沉默、漠视沉默和人际恐惧沉默,分析了员工沉默的文化根源和负面影响,认为通过培养组织信任的氛围可以改善员工沉默的行为。
关键词 图书馆管理 症候分析 员工沉默 文化根源 改善方法
下载PDF
臧克家旧体诗案
13
作者 赵思运 《中国现代文学论丛》 2023年第4期21-42,共22页
臧克家具有扎实的旧诗修养和深厚的家学渊源,他在特殊的历史境遇下打破了旧体诗词的“潜在写作”状态,使其旧体诗词浮出历史地表。其旧体诗词代表作《忆向阳》出版于中国大变革最剧烈的1978年,因为被“指责”美化了“五七干校”,引发了... 臧克家具有扎实的旧诗修养和深厚的家学渊源,他在特殊的历史境遇下打破了旧体诗词的“潜在写作”状态,使其旧体诗词浮出历史地表。其旧体诗词代表作《忆向阳》出版于中国大变革最剧烈的1978年,因为被“指责”美化了“五七干校”,引发了强烈争鸣。姚雪垠与臧克家从正常的艺术交流上升到深层观念的歧异,焦点有二:第一,是否反映了五七干校的生活实质?第二,是否写出了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必要性和艰苦性?《忆向阳》体现出臧克家精神人格的两个症候:第一,臧克家的“个体感受真诚”与“时代真实”之间的矛盾;第二,臧克家审美风格的偏执与文化心态的错位。臧克家旧体诗案既是其个体的“精神隐痛”,也构成了中国当代文化肌体上一道醒目的“疤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体诗 臧克家 症候分析 “五七干校”
下载PDF
消费时代的波普狂欢——“山寨文化”及其症候式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戴哲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9年第2期1-4,共4页
"山寨文化"是2008年最为突出的文化现象之一。它以戏仿与游戏的文化策略,嘲弄消费逻辑和资本逻辑,体现了独特的反抗姿态。文章以时间为线索,追踪"山寨文化"的发生和传播,从手机领域到商业领域再到社会文化领域,在... "山寨文化"是2008年最为突出的文化现象之一。它以戏仿与游戏的文化策略,嘲弄消费逻辑和资本逻辑,体现了独特的反抗姿态。文章以时间为线索,追踪"山寨文化"的发生和传播,从手机领域到商业领域再到社会文化领域,在描述现象的同时进行文本阐释。文章考察"山寨文化"的意义,不仅在于重新审视当下社会的符号消费,凸显其后现代美学特征和文化价值,还在于揭示其背后蕴藏的文化政治和社会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寨文化 症候分析 消费文化 后现代美学
下载PDF
外国文学与文论研究的中国问题——以米勒“文学终结”说的中国传播与接受为例
15
作者 梁丹丹 许德金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33,共10页
本文对中国外国文学与文论研究当下的问题进行了剖析,聚焦21世纪以来外国文学与文论研究中所呈现的“中国问题”,并以美国批评家米勒及其“文学终结”说的中国之旅为例,揭示了中国中外文学与文论学术共同体“米勒现象”背后的“中国问题... 本文对中国外国文学与文论研究当下的问题进行了剖析,聚焦21世纪以来外国文学与文论研究中所呈现的“中国问题”,并以美国批评家米勒及其“文学终结”说的中国之旅为例,揭示了中国中外文学与文论学术共同体“米勒现象”背后的“中国问题”:即“重术轻道”“有学术、无话语”“有批判、无思想”。未来中国的外国文学与文论研究学术共同体应以问题为导向,以外国文学与文论译介及学术话语体系构建为两翼,整体上透视和反思当下外国文学与文论研究所遭遇的“中国问题”,以真问题、真批判、真革命的态度进行守正创新,为构建中国特色的外国文学与文论研究话语体系,扩大国际影响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文学与文论研究 中国问题 症候阅读 米勒现象 学术共同体
下载PDF
“苦于不能说清”的文学性尝试——论丁玲《阿毛姑娘》与国民革命的隐微关联
16
作者 毛馨儿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3年第5期181-186,共6页
本文试图将丁玲的《阿毛姑娘》放置在文本生成时刻的具体历史语境中,通过对文本的“症候式”阅读,探究阿毛的悲剧命运与失败的国民革命之间隐微的关联。本文认为,只有把文本的内与外相勾连,才能洞察阿毛悲剧所内含的作者的心迹与时代的... 本文试图将丁玲的《阿毛姑娘》放置在文本生成时刻的具体历史语境中,通过对文本的“症候式”阅读,探究阿毛的悲剧命运与失败的国民革命之间隐微的关联。本文认为,只有把文本的内与外相勾连,才能洞察阿毛悲剧所内含的作者的心迹与时代的面影。大革命带给作者的失败感被丁玲投射到女主人公阿毛的身上,但小说中的阿毛之死并不是革命失败的直接后果,作者丁玲与其人物阿毛身上所承载的理念的差异构成了小说内在的结构性分裂。丁玲在《阿毛姑娘》中植入的革命话语因而成为一次“苦于不能说清”的文学性尝试,小说也由此呈现出些许的反讽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玲 《阿毛姑娘》 大革命 症候”阅读
下载PDF
杰姆逊阐释文学的方法:历史·文本·政治
17
作者 张琳 《关东学刊》 2023年第3期107-115,共9页
面对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西方左派政治运动沉寂的局面,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杰姆逊试图恢复被冷落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和激进的政治活力。他发表于1981年的《政治无意识》,正是要回答马克思主义如何阐释晚期资本主义的问题。围绕杰姆逊文学... 面对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西方左派政治运动沉寂的局面,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杰姆逊试图恢复被冷落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和激进的政治活力。他发表于1981年的《政治无意识》,正是要回答马克思主义如何阐释晚期资本主义的问题。围绕杰姆逊文学阐释理论的三个核心要素:历史、文本、政治,对杰姆逊的文学阐释理论进行梳理,论证其观点的理论资源和深层内涵,评述其文学阐释理论的优越性和局限性,对丰富文学批评的研究维度,进一步探究历史、政治与文学文本之间的相互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 文本 政治 杰姆逊 政治无意识 症候阅读
下载PDF
奇异的自尊心——对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的症候式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瑞雪 蓝棣之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8-51,共4页
《红玫瑰与白玫瑰》是张爱玲作品中的一个独特的文本。文本外的隐性内涵以及人物背后相对的精神观照是被以往评论者所忽视的。张爱玲不与人道的情感世界以及其独特的人格精神通过“移情”和“逃避焦虑”无意识地发泄于文本中 。
关键词 症候分析 症候 隐性 移情 焦虑
下载PDF
《荒原》的小说版:解读狄朱纳·巴恩斯的《夜林》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梅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1-5,共5页
从《夜林》与《荒原》的互文角度,彰显二部作品的契合之处:《夜林》中透露的个人焦虑具有普世性,其形式也体现了艾略特的诗学手法。从内容到形式,《夜林》都是不容忽视的现代主义经典。
关键词 《夜林》 狄朱纳·巴恩斯 失语症 普世性 症候写作
下载PDF
症候式分析:文学增值批评——兼析蓝棣之文学批评个性
20
作者 胡丘陵 《理论与创作》 2004年第1期33-36,共4页
关键词 蓝棣之 文学批评形态 批评个性 症候分析 中国 现代文学 原型批评 接受美学 文学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