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17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聚合水稻基因Xa21和Pi9(t) 被引量:62
1
作者 倪大虎 易成新 +3 位作者 李莉 汪秀峰 王文相 杨剑波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29-334,共6页
通过有性杂交和田间多代选育,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田间/温室抗性鉴定,将广谱高抗白叶枯病的Xa21基因和高抗稻瘟病的Pi9(t)基因聚合到同一品系中,获得双基因纯合且农艺性状稳定的株系。用中国7个和安徽省流行白叶枯病病菌以及多个稻... 通过有性杂交和田间多代选育,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田间/温室抗性鉴定,将广谱高抗白叶枯病的Xa21基因和高抗稻瘟病的Pi9(t)基因聚合到同一品系中,获得双基因纯合且农艺性状稳定的株系。用中国7个和安徽省流行白叶枯病病菌以及多个稻瘟病小种进行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双抗基因系同时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抗性级别为HR-R,抗谱与供体亲本一致,抗性水平基本相当。室内考种结果显示:双抗基因系间株高变异较大;单株有效穗比两亲本弱;结实率和千粒重明显优于Xa21基因的供体M12,与Pi9(t)基因的供体亲本75-1-127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XA21 水稻基因 高抗白叶枯病 抗病性鉴定 有性杂交 抗性鉴定 基因聚合 抗稻瘟病 农艺性状 抗性水平 室内考种 基因系 安徽省 亲本 供体 有效穗 千粒重 结实率 M12 田间 选育 温室 株系 纯合 小种 病菌
下载PDF
我国棉花黄萎病菌类型分化及培养特性研究 被引量:66
2
作者 石磊岩 王波 文学 《植物保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47-252,共6页
作者选用5个代表性的棉花黄萎菌系与美国落叶型黄萎病菌 T_9,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落叶型菌系 V_B 与T_9的致病力强于非落叶型菌系。根据寄主反应型,划分出致病力强(V_B、T_9、V_6)、中(V_3、V_5)、弱(V_(10))三个类型;各菌系在33℃... 作者选用5个代表性的棉花黄萎菌系与美国落叶型黄萎病菌 T_9,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落叶型菌系 V_B 与T_9的致病力强于非落叶型菌系。根据寄主反应型,划分出致病力强(V_B、T_9、V_6)、中(V_3、V_5)、弱(V_(10))三个类型;各菌系在33℃不能生长,在低温9℃和高温32℃均生长缓慢,表现适宜温度为20—30℃,最佳生长温度25℃,其中落叶型菌系比非落叶型菌系耐高温,在30℃下、菌落生长仍迅速;在培养性状上差异也很明显,落叶型菌系 V_B 与 T_9的菌落为白色,菌丝致密绒毛状,微菌核不明显,有成束状膨胀菌丝团;而非落叶型菌系 V_3、V_5、V_6、V_(10)菌落为黑色和灰黑色,菌丝絮状,有的稀松成束,微菌核呈串状葡萄形或似瘤状根须。鉴于落叶型黄萎菌系 V_B 与 T_9在三大棉种的6个品种上致病程度和对不同温度反应及培养性状等方面特性均表现基本一致的结果,进而肯定我国江苏常熟棉花黄萎菌系 V_B 是落叶型的致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病菌
原文传递
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流行预测初探 被引量:69
3
作者 李瑶 承河元 +1 位作者 方书苗 钱子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55-358,共4页
对猕猴桃溃疡病流行分析表明 ,影响该病发生严重程度 y的生态因子是 3月中下旬降水x1和 1月份均温x2 ,其模型是 y =2 .135 9+ 0 .0 10 7x1-0 .6 0 6 1x2 ;猕猴桃溃疡病发生流行的主导因子为冬季及初春旬均温和降水量的相对变差 ,并且由... 对猕猴桃溃疡病流行分析表明 ,影响该病发生严重程度 y的生态因子是 3月中下旬降水x1和 1月份均温x2 ,其模型是 y =2 .135 9+ 0 .0 10 7x1-0 .6 0 6 1x2 ;猕猴桃溃疡病发生流行的主导因子为冬季及初春旬均温和降水量的相对变差 ,并且由此得到病害流行的回归方程为 :y =-8.12 7+ 2 2 .739x -13 .2 5 4x2 ,经检验 ,该方程达极显著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溃疡病 病菌 流行预测 流行主导因子 相对变差 回归方程
下载PDF
瑞香狼毒根的抑菌活性研究(Ⅰ) 被引量:43
4
作者 秦宝福 周乐 +4 位作者 苗芳 毛鹏 王永学 田鹏 肖海英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1977-1980,共4页
以苹果干腐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南瓜枯萎病菌、玉米大斑病菌、烟草赤星病菌和辣椒疫霉病菌为供试菌,采用生物活性跟踪法、生长速率测定法和系统溶剂提取法对瑞香狼毒根中的杀菌活性物质进行了筛选和分离。结果表明,杀菌... 以苹果干腐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番茄早疫病菌、南瓜枯萎病菌、玉米大斑病菌、烟草赤星病菌和辣椒疫霉病菌为供试菌,采用生物活性跟踪法、生长速率测定法和系统溶剂提取法对瑞香狼毒根中的杀菌活性物质进行了筛选和分离。结果表明,杀菌活性物质主要集中在乙酸乙酯提取物和甲醇粗提物中。从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出两种杀菌活性物质AF1-4和AF1-5,同时还发现瑞香狼毒根中还存在增菌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香狼毒 抑菌活性物质 病菌
下载PDF
番茄灰霉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朱建兰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1期73-78,共6页
番茄灰霉病菌(Batryliscinerea) ̄[1,2,3]菌丝生长发育适温20~25℃。病菌对碳源的利用以果糖、木糖最佳。氮源利用以蛋白胨和牛肉胨最佳。菌丝生长对光照要求不强。病菌的分生孢子萌发最适宜温度为25℃... 番茄灰霉病菌(Batryliscinerea) ̄[1,2,3]菌丝生长发育适温20~25℃。病菌对碳源的利用以果糖、木糖最佳。氮源利用以蛋白胨和牛肉胨最佳。菌丝生长对光照要求不强。病菌的分生孢子萌发最适宜温度为25℃,适宜pH值为5.29~6.41。在不同的营养液里以牛肉胨、麦芽糖、木糖、蔗糖液中孢子萌发最好。孢子萌发对光照选择性不强,各光照处理均能萌发。孢子萌发对湿度要求较高。根据室内药效测定以速克灵和扑海因抑菌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菌 杀菌剂 番茄 灰霉病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孜然提取物对几种病菌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0
6
作者 张应烙 冯俊涛 +2 位作者 王汝贤 邵红军 张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7-79,共3页
 以孜然种子丙酮提取物为材料,测定了其对几种病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05g/mL时,粗提物对所有供试真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大于75%;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1g/mL时,对稻瘟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大于90%;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04...  以孜然种子丙酮提取物为材料,测定了其对几种病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05g/mL时,粗提物对所有供试真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大于75%;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1g/mL时,对稻瘟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大于90%;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04g/mL时,盆栽试验显示其对白菜黑斑病、稻瘟病及黄瓜霜霉病的保护作用均达60%以上,对稻瘟病治疗作用达89.5%以上。孜然作为植物源杀菌剂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孜然提取物 病菌 生物活性 丙酮提取物 生长抑制率 真菌菌丝 质量 浓度 植物源杀菌剂
下载PDF
棉花黄萎病菌与抗黄萎病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7
作者 房卫平 祝水金 季道藩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6-120,共5页
简要综述了棉花黄萎病菌及抗黄萎病遗传育种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 ,各地的棉花黄萎病菌均存在致病力的分化 ,其致病机理是病菌侵入棉花后菌丝及孢子在导管内大量繁殖 ,同时刺激邻近的薄壁细胞产生胶状物质及侵填体而堵塞导管 ,使水分和... 简要综述了棉花黄萎病菌及抗黄萎病遗传育种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 ,各地的棉花黄萎病菌均存在致病力的分化 ,其致病机理是病菌侵入棉花后菌丝及孢子在导管内大量繁殖 ,同时刺激邻近的薄壁细胞产生胶状物质及侵填体而堵塞导管 ,使水分和养分运输发生困难 ,更重要的是病菌在棉株体内产生的糖蛋白毒素作用的结果。棉花抗黄萎病的遗传方式争论较大 ,但一般在温室由单一菌系接种鉴定时棉花黄萎病抗性表现为单基因遗传 ,而在田间病圃或用多菌系混合鉴定时 ,棉花黄萎病抗性表现为多基因遗传。由于陆地棉内缺乏高抗黄萎病资源 ,给棉花抗黄萎病育种带来一定困难 ,但 90年代以来 ,已育成 86 - 6、川 73 7、川 2 80 2、豫棉 1 9号、豫棉 2 1号等一些抗黄萎病的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萎病 病菌 棉花 生理分化 致病机理 抗性遗传 抗病育种
下载PDF
烟草赤星病菌致病力测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0
8
作者 董汉松 王智发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89年第4期1-8,共8页
用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和其它植物来源的分离物(Alternaria sp.)共39个菌株分别接种烟草品种G80和G140的幼苗,并用其中24个菌株接种此二品种的离体叶片。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对离体叶片的穿透生长能力与致病力以及对幼苗... 用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和其它植物来源的分离物(Alternaria sp.)共39个菌株分别接种烟草品种G80和G140的幼苗,并用其中24个菌株接种此二品种的离体叶片。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对离体叶片的穿透生长能力与致病力以及对幼苗的致病力(病叶率与病情指数),明显地表现为从低到高的组群关系。其中,烟草赤星病菌5个菌株,TBA6、TBA8、TBA12、TBA19和TBA28,为表现一致的高致病力,而TBA20和TBA27表现一致的低致病力。比较发现,病菌对离体叶片的致病力(等级)与其对幼苗的致病力,在烟草赤星病菌的24个菌株间以及在两个烟草品种间的趋势相一致,而病菌对离体叶的穿透生长能力与其对幼苗的致病力之间无一致趋势。讨论认为,离体叶片法用于测定病菌的致病力不失为一种准确快速而又易于控制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赤星病 致病力 病菌
下载PDF
绿色木霉TR-8菌株对尖镰孢的拮抗机制 被引量:37
9
作者 纪明山 李博强 +2 位作者 陈捷 谷祖敏 王英姿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4-108,共5页
对绿色木霉TR 8菌株抑制尖镰孢的拮抗机制进行了研究。平板对峙培养结果表明,绿色木霉生长快于尖镰孢FO G1,接触后FO G1生长停止,TR 8继续生长,覆盖FO G1的菌落并大量产孢,但不形成抑菌圈。观察了TR 8对FO G1的重寄生现象,TR 8菌丝首先... 对绿色木霉TR 8菌株抑制尖镰孢的拮抗机制进行了研究。平板对峙培养结果表明,绿色木霉生长快于尖镰孢FO G1,接触后FO G1生长停止,TR 8继续生长,覆盖FO G1的菌落并大量产孢,但不形成抑菌圈。观察了TR 8对FO G1的重寄生现象,TR 8菌丝首先向FO G1趋性生长,然后紧贴FO G1菌丝平行生长或穿入菌丝生长,最后FO G1菌丝瓦解。在扫描电镜下可以看到FO G1菌丝原生质凝结,菌丝上有孔洞出现。发酵7d,TR 8发酵液中β1,3 葡聚糖酶的活性为20 15U/ml,几丁质酶的活性为11 67U。发酵原液对FO G1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无抑制作用,但TR 8的挥发性分泌物对病菌孢子萌发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含有TR 8分泌物的培养基对病菌孢子萌发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高达75 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木霉 拮抗机制 尖镰孢 菌株 3-葡聚糖酶 抑制作用 孢子萌发 菌丝生长 重寄生现象 对峙培养 扫描电镜 几丁质酶 分泌物 抑菌圈 原生质 β-1 发酵液 挥发性 培养基 抑制率 活性 病菌 趋性
下载PDF
大豆疫霉的ITS分子检测 被引量:34
10
作者 王立安 张文利 +2 位作者 王源超 王良华 郑小波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8-41,共4页
根据大豆疫霉及其近缘卵菌ITS序列差异设计了一对寡聚核苷酸引物 ,用于对包括大豆疫霉在内的 2 0种真菌的PCR检测。结果表明 :在优化的反应体系及扩增条件下 ,该对引物只在大豆疫霉为模板的扩增体系中具有一 330bp的扩增产物 ,表现出强... 根据大豆疫霉及其近缘卵菌ITS序列差异设计了一对寡聚核苷酸引物 ,用于对包括大豆疫霉在内的 2 0种真菌的PCR检测。结果表明 :在优化的反应体系及扩增条件下 ,该对引物只在大豆疫霉为模板的扩增体系中具有一 330bp的扩增产物 ,表现出强特异性。利用该特异引物可稳定地从含有大豆疫霉游动孢子或卵孢子的土壤及其发病组织中检测出病原菌。该检测方法对大豆疫霉游动孢子和卵孢子的检测理论精度可达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疫霉 病菌 核糖体 基因区段 寡聚核苷酸 特异引物 分子检测
下载PDF
硅调节植物抗病性的机理: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42
11
作者 宁东峰 梁永超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80-1287,共8页
【目的】硅素营养增强作物对病虫害的防御能力已得到充分证实,但其作用机理至今仍然没有明确。本文对国内外有关硅素营养与作物病害发展的相互关系及相关机理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为通过植物营养调节技术来提高作物病害防御能... 【目的】硅素营养增强作物对病虫害的防御能力已得到充分证实,但其作用机理至今仍然没有明确。本文对国内外有关硅素营养与作物病害发展的相互关系及相关机理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为通过植物营养调节技术来提高作物病害防御能力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内容】土壤有效硅包括土壤溶液中的单硅酸和易转化为单硅酸的盐类,土壤中有效硅含量一般在50~260 mg/kg。硅虽然不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矿质营养元素,但是硅在减轻植物多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以及提高植物对病菌的抵抗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施硅可以显著地抑制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胡麻叶斑病,小麦、黄瓜、番茄等植物白粉病等多种病害的发生。关于硅调节植物抗病性的机理,首先提出了机械或物理屏障假设,认为施硅促进了细胞硅化作用的增强,细胞壁角质-硅双层以及表皮细胞乳突的增强,对病菌的入侵起到了物理防御作用。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物理屏障并非唯一机制,而后提出硅积极参与了生物化学防御过程,发现硅可以诱导感病植物产生酚醛类、黄酮类等抗毒素物质,以及施硅可以提高植物中几丁质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苯丙氨酸解氨酶等感病植物中病程相关蛋白酶的活性,从而通过化学防御过程提高植物对病害的抵抗能力。随着现代分子技术的发展,从基因组、转录组水平对其防御机制进行了阐明。研究认为硅通过主动的上调感病植物防卫基因及病程相关蛋白基因的表达,以应对病菌侵染。硅诱导植物产生乙烯、茉莉酸、活性氧等系列信号,使植物处于预激活化状态,从而减轻生物胁迫,但是硅在调节植物胁迫信号转导方面的机制还需要深入的研究。【结论】在缺硅土壤中施用硅肥,可以增强作物对病害的抵抗能力,从而大量降低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病菌 防御 物理机制 生物化学机制 分子机制
下载PDF
苹果轮纹病菌对多菌灵抗药性监测初报 被引量:36
12
作者 马志强 李红霞 +1 位作者 袁章虎 张小风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94-96,共3页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lony diameter test was the best methods for determination of resistance of apple ring rot ( Macrophoma kawatsukai ) to carbendazim. The baseline of sensitivity of Macrophoma kawatsukai to ...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lony diameter test was the best methods for determination of resistance of apple ring rot ( Macrophoma kawatsukai ) to carbendazim. The baseline of sensitivity of Macrophoma kawatsukai to carbendazim is 3.6×10 -3 μg·mL -1 according to this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轮纹病 多菌灵 抗药性 病菌 监测初报 杀菌剂
下载PDF
苏皖地区栗疫病菌营养体亲和性研究 被引量:26
13
作者 王克荣 邵见阳 陆家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4-48,共5页
对江苏、安徽两省9个县市的栗疫病病原菌菌株进行了营养体亲和性(VC)研究,结果表明,不素和类型可分为3种:Ⅰ型为强不亲和,抗衡区两侧形成明显分生孢子器带;Ⅱ型为弱不亲和,抗衡区内不形成分生孢子器;Ⅲ型为中等不亲和,只在抗衡区的某一... 对江苏、安徽两省9个县市的栗疫病病原菌菌株进行了营养体亲和性(VC)研究,结果表明,不素和类型可分为3种:Ⅰ型为强不亲和,抗衡区两侧形成明显分生孢子器带;Ⅱ型为弱不亲和,抗衡区内不形成分生孢子器;Ⅲ型为中等不亲和,只在抗衡区的某一侧形成分生孢子器带。可将219个菌株划分为131个营养体亲和组(VCG_s),从而推算出至少有8个VC基因控制菌株的营养体亲和性。根据两省、田间小区以及大病斑上菌株的VCG_s分析,我国板栗疫病菌的VCG_s比其他国家的复杂。本文还探讨了复杂的原因及利用低毒力菌株进行生物防治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栗疫病 病菌 营养体 亲和性
下载PDF
中草药成份对芒果病原菌的抑菌作用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杨胜远 邓卫利 +2 位作者 熊德元 李湘萍 梁智群 《药物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1年第6期335-338,共4页
研究了 40种中草药提取液对芒果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sporioides)和蒂腐菌(Botryodiplodiatheobromae)的抑菌作用,其中以五倍子对两种病原菌抑菌的活性都很好,通过... 研究了 40种中草药提取液对芒果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sporioides)和蒂腐菌(Botryodiplodiatheobromae)的抑菌作用,其中以五倍子对两种病原菌抑菌的活性都很好,通过 GC/MS测定、ID-50直接进样MS测定及IR光谱分析,其主要的活性成分为3,4,5-三羟基苯甲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芒果 五倍子 炭疽 病菌 蒂腐病菌 病原菌 抑菌作用
下载PDF
我国番茄叶霉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5
作者 陈宇飞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11-414,共4页
综述了我国对番茄叶霉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生理分化、病害流行规律及综合防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
关键词 蕃茄叶霉病 病菌 生物学特性 流行规律 综合防治
下载PDF
水稻纹枯病菌毒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3
16
作者 康霄文 龙晓波 +4 位作者 彭绍裘 陈捷 姚健民 刘维志 宋佐衡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1期19-22,共4页
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在改良的Richard培养基中培养能够产生毒素,培养滤液经离心,灭菌,活性炭粒吸附层析,甲醇洗脱获得粗提纯毒素结晶,生活活性测定表明:该粗毒素对水稻胚根,胚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水稻4叶期幼... 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在改良的Richard培养基中培养能够产生毒素,培养滤液经离心,灭菌,活性炭粒吸附层析,甲醇洗脱获得粗提纯毒素结晶,生活活性测定表明:该粗毒素对水稻胚根,胚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水稻4叶期幼苗有致萎作用;用电导法测定,10^4ppm的粗毒素引进细胞膜的损伤率达60%左右,该毒素活性比较稳定,经1[^5Pa高压(121度)处理15分钟仍不失其活性,用毒素接种寄主要现出与病原菌侵染类似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纹枯病 病菌 毒素
下载PDF
氨基寡糖素对黄瓜白粉病菌侵染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5
17
作者 马青 孙辉 +2 位作者 杜昱光 赵小明 商鸿生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23-428,共6页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寡聚糖类药剂中科6号(2%氨基寡糖素)处理黄瓜Cucumis sativus 植株叶片后对白粉病菌Sphaerotheca fuliginea侵染的抑制作用。超微结构观察表明,病菌发育受到明显抑制,表现为白粉菌菌丝细胞质凝聚,细胞器解体和...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寡聚糖类药剂中科6号(2%氨基寡糖素)处理黄瓜Cucumis sativus 植株叶片后对白粉病菌Sphaerotheca fuliginea侵染的抑制作用。超微结构观察表明,病菌发育受到明显抑制,表现为白粉菌菌丝细胞质凝聚,细胞器解体和细胞组织崩解;吸器内的原生质电子致密度加深,吸器畸形,吸器壁增厚,细胞器解体,最终吸器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寡糖素 黄瓜白粉病 菌丝 吸器 侵染 病菌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呼吸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6
18
作者 王永兴 曹家月 +3 位作者 郭梅 谢柏梅 刘德江 刘振霞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1874-1876,共3页
目的 :总结我院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特点 ,指导抗生素应用 .方法 :对我院 2 0 0 2 0 1/ 2 0 0 4 0 5呼吸病房及干部病房收治的 2 4 0例AE COPD患者行痰液细菌培养 ,药敏采用纸片扩散法 .结果 :2 4 0... 目的 :总结我院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特点 ,指导抗生素应用 .方法 :对我院 2 0 0 2 0 1/ 2 0 0 4 0 5呼吸病房及干部病房收治的 2 4 0例AE COPD患者行痰液细菌培养 ,药敏采用纸片扩散法 .结果 :2 4 0例AECOPD患者痰细菌培养分离出 114株致病菌 ,以革兰阴性杆菌占首位 (6 6 .7% ) ,革兰阳性球菌第 2位 (2 4 .6 % ) ,真菌第 3位 (7.0 % ) .革兰阴性杆菌中以假单胞菌属 (2 8.1% )、流感嗜血杆菌 (15 .8% )、肠杆菌属 (12 .3% )、肺炎克雷伯杆菌 (8.8% )为主要致病菌 .革兰阳性球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 (12 .3% )、肺炎链球菌 (7.0 % )、表皮葡萄球菌 (5 .3% )为主要致病菌 .药敏发现 ,替卡西林 /克拉维酸、亚胺培南、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丁胺卡那对大部分革兰阴性杆菌有较好敏感性 ,亚胺培南、头孢他啶、万古霉素对大部分革兰阳性球菌有较好敏感性 .结论 :AECOPD下呼吸道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 ,且耐药率较高 .经验用药宜选头孢 3,4代或含有 β 内酰胺酶抑制剂的抗生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阻塞性 急性病 慢性病 病菌 抗药性 微生物
下载PDF
北京市番茄叶霉病菌小种再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16
19
作者 张环 柴敏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3,共3页
北京地区在1985以前,田间主要是由生理小种1、2组成,并据此育成垂直抗性的高抗品种双抗2号,已在生产上推广应用。1990年春发现某些种植双抗2号的保护地内发生了叶霉病,为此对当前叶霉菌生理小种的新变化进行了调查研究... 北京地区在1985以前,田间主要是由生理小种1、2组成,并据此育成垂直抗性的高抗品种双抗2号,已在生产上推广应用。1990年春发现某些种植双抗2号的保护地内发生了叶霉病,为此对当前叶霉菌生理小种的新变化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所采集的5份菌样经三批接种鉴定后,认为田间病原菌群体中已分化出新小种4。因此今后培育新品种有必要刊用多个抗性基因,通过垂直抗性基因的积累,来抑制病原群体的变化,增加抗性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叶霉病 病菌 小种
下载PDF
广西沿海文蛤及其生境中细菌菌群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20
20
作者 刘军义 《水产科技情报》 1996年第2期80-83,共4页
对广西沿海文蛤及其养殖场的细菌菌群用VITEK微生物自动分析仪进行了初步检测,发现文蛤体内有腐败假单胞菌(Alteromonasputrefaciens)、河弧菌(Vibriofluvialis)、副溶血弧菌(V.p... 对广西沿海文蛤及其养殖场的细菌菌群用VITEK微生物自动分析仪进行了初步检测,发现文蛤体内有腐败假单胞菌(Alteromonasputrefaciens)、河弧菌(Vibriofluvialis)、副溶血弧菌(V.parahaemolyticus)、溶藻弧菌(V.alginolyticus)、非发酵性革兰氏阴性芽胞菌(NonfermentingGram-negativeBacill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spp.)以及一些未知菌。从海水中亦经常检测到腐败假单胞菌、溶藻弧菌、河弧菌、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sobria)等细菌。分析表明,副溶血弧菌可能为文蛤的一种病原菌。药敏试验显示.上述所有细菌几乎都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和氯霉素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蛤 滩涂 病菌 检测 药物选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