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双相障碍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5
1
作者 方贻儒 汪作为 陈俊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1-146,共6页
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临床表现复杂,病程演变多形,诊断治疗困难,预后转归不良,自杀风险比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更高.近年来,我国精神医学界对双相障碍临床与研究开展了积极探索[1],公众和非精神专科医生对于该... 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临床表现复杂,病程演变多形,诊断治疗困难,预后转归不良,自杀风险比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更高.近年来,我国精神医学界对双相障碍临床与研究开展了积极探索[1],公众和非精神专科医生对于该病从陌生到逐渐了解;精神专科医生对其早期识别、正确诊断和规范治疗能力逐步提高,检出并正确诊断的双相障碍患者比例明显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障碍 精神专科医生 中国 诊断治疗 临床表现 病程演变 预后转归 早期识别
原文传递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病程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8
2
作者 彭永年 杨雪琴 汤占利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3-84,共2页
目的 探讨寻常型银屑病病程演变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初发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前瞻性观察,将病程演变进行分型、统计,对可能影响的因素运用病例对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发病后的病程演变过程有 6种类型,近 ... 目的 探讨寻常型银屑病病程演变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初发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前瞻性观察,将病程演变进行分型、统计,对可能影响的因素运用病例对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发病后的病程演变过程有 6种类型,近 1/3的患者可长期处于临床痊愈状态,复发频繁的重症不足 1/10。结论 机体具有一定的自我康复能力,病程演变受治疗措施、家族史的影响。使用抗癌药治疗对病程演变有较大的负面作用,初发病例切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预后 病程演变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治疗策略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皓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5年第1期7-8,20,共3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血管外科的多发病、常见病,尽管急性期的积极抗凝溶栓等治疗能降低远期并发症,但仍有约30%的患者最终会演变为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thrombosis syndrome,PTS),给患者生活带来不便和...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血管外科的多发病、常见病,尽管急性期的积极抗凝溶栓等治疗能降低远期并发症,但仍有约30%的患者最终会演变为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thrombosis syndrome,PTS),给患者生活带来不便和痛苦。近年来,随着对PTS病程演变了解的深入与治疗结果的不断总结,人们在PTS诊断与治疗策略上有了一定的共识。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血管外科 严重度 腘静脉 病程演变 急性期 股浅静脉 交通支 瓣膜功能 小腿深静脉
下载PDF
单次静脉注射嘌呤霉素氨基核苷所致大鼠肾病模型的优化及评价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丽华 朱春芳 欧周罗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8-492,共5页
目的明确大鼠嘌呤霉素氨基核苷(puromycin aminonucleoside,PAN)肾病模型的适宜条件和病程演变,为该模型更好地用于肾病综合征、肾硬化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用6周龄雄性Wistar大鼠,一次性颈静脉注射PAN,分别以2、3、4、5、... 目的明确大鼠嘌呤霉素氨基核苷(puromycin aminonucleoside,PAN)肾病模型的适宜条件和病程演变,为该模型更好地用于肾病综合征、肾硬化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用6周龄雄性Wistar大鼠,一次性颈静脉注射PAN,分别以2、3、4、5、7、9 mg/100 g体重的剂量给药,以等量生理盐水作对照,测定2周内不同时间点的尿蛋白排泄量;另以9 mg/100 g体重的剂量给药,观察28周内尿蛋白、血清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变化及肾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各个剂量的PAN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蛋白尿,约在10~14 d达到高峰,最高达(592.0±61.0)mg/24 h.28周连续观察的结果显示,PAN组动物的尿蛋白呈现典型的双相曲线,即第2周达到高峰,伴有血清胆固醇及三酰甘油的升高,此后逐渐降至接近正常,但自第12周起尿蛋白再度逐渐上升,第28周可达急性期峰值的一半.结论6周龄雄性Wistar大鼠,一次性颈静脉注射适量PAN可建立不同程度的肾病模型,成功率极高,方法简单,用药量省,动物价廉易得,且急性期发病快而周期短,不失为研究人类相应疾病的良好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模型 嘌呤霉素氨基核苷 单次静脉注射 Wistar大鼠 血清胆固醇 优化 尿蛋白排泄量 三酰甘油 不同程度 肾病综合征 PAN 病程演变 发病机制 生理盐水 不同时间 病理改变 连续观察 一次性 急性期 肾硬化 剂量 肾组织 蛋白尿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相关生物学机制与药物治疗的新发现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璐璐 赵靖平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5期2890-2892,共3页
阴性症状在精神分裂症的病程演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容易伴随兴趣和能力缓慢地丧失,最终导致严重的功能残疾.因此,早期治疗阴性症状是重要的.由于阴性症状的生物学机制复杂,用单一的生物学假说或遗传因素解释困难,... 阴性症状在精神分裂症的病程演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容易伴随兴趣和能力缓慢地丧失,最终导致严重的功能残疾.因此,早期治疗阴性症状是重要的.由于阴性症状的生物学机制复杂,用单一的生物学假说或遗传因素解释困难,缺乏有效的靶向性治疗,目前对阴性症状尚无满意的有效治疗方法.最新的研究提示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可能与谷氨酸能系统、小胶质细胞异常激活有关[1-3].本文就该部分相关的生物学机制与药物治疗的研究新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 生物学机制 药物治疗 生物学假说 靶向性治疗 小胶质细胞 病程演变 功能残疾
原文传递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程演变及防治
6
作者 代镇宇 王清 +2 位作者 罗琼熙 林春梅 张双喜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147-151,共5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一种多发性、慢性、具有恶变可能的消化系统疾病。因CAG的发病机制复杂且尚未完全阐明,其治疗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寻求阻止甚至逆转CAG的方法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热点及难点。西...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一种多发性、慢性、具有恶变可能的消化系统疾病。因CAG的发病机制复杂且尚未完全阐明,其治疗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寻求阻止甚至逆转CAG的方法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热点及难点。西医在CAG的治疗跟逆转方面效果不佳。而CAG的发展过程及病理特点,与络病理论的“久病入络、易滞易瘀、易入难出”的特点不谋而合。因此文章从络病理论出发,以CAG现有的治疗体系及自然病程为依据,根据络病理论“郁-瘀-虚-损”的病机转变特点将其分为初始-发病-转变-终末四期论治。并按照正邪虚实转变及相关病因,给予对应治疗措施。以求为CAG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考方向。并为络病理论应用于其他疾病的诊治提供新的探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络病 中医 病程演变
下载PDF
胰腺癌化疗耐药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刘笑然 田孝东 杨尹默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12,共3页
胰腺癌发病率呈升高趋势,早期诊断率及手术切除率较低,即使病灶得以切除,患者仍多死于复发或转移,预后极差。在多学科综合治疗理念指导下,患者预后虽有改善,但极为有限,其病程演变除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相关外,化疗耐药亦为主要相... 胰腺癌发病率呈升高趋势,早期诊断率及手术切除率较低,即使病灶得以切除,患者仍多死于复发或转移,预后极差。在多学科综合治疗理念指导下,患者预后虽有改善,但极为有限,其病程演变除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相关外,化疗耐药亦为主要相关因素,也是临床及基础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耐药 胰腺癌 多学科综合治疗 手术切除率 早期诊断率 生物学行为 癌发病率 病程演变
原文传递
病毒性心肌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被引量:3
8
作者 王豪 《家庭医学(上半月)》 2020年第5期52-53,共2页
病毒性心肌炎指病毒感染过程中引起的心肌炎症,常为各种病毒全身性感染的表现之一。属于中医"温病"及由"温病"引起的"心悸""怔神""胸痹""虚劳"等范畴。【病因病机】病毒... 病毒性心肌炎指病毒感染过程中引起的心肌炎症,常为各种病毒全身性感染的表现之一。属于中医"温病"及由"温病"引起的"心悸""怔神""胸痹""虚劳"等范畴。【病因病机】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因病机不外乎"正气亏虚""外感邪毒"二者,以及在病程演变过程中的病理产物"血瘀"致病。⒈正气亏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辨证论治 全身性感染 病因病机 邪不可干 病毒性心肌炎 病程演变 正气亏虚 胸痹
原文传递
六味地黄汤化裁在肺癌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李佩文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70-471,共2页
关键词 六味地黄汤化裁 肺癌患者 放射治疗 肝肾阴虚证 晚期肿瘤患者 代表方剂 临床应用 病程演变
下载PDF
QT离散度与扩张型心肌病病程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新中 吴春梅 王天舍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709-710,共2页
目的 :探讨 QT离散度 (QTd)与扩张型心肌病 (DCM)病程演变的关系。方法 :检测 6 4例 DCM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及 QTd。结果 :1 DCM组在无症状组 QTd及 QTcd较对照组明显延长 (P<0 .0 5 ) ;2 DCM组在有症状组 QTd及 QTcd较对照组显著延长 ... 目的 :探讨 QT离散度 (QTd)与扩张型心肌病 (DCM)病程演变的关系。方法 :检测 6 4例 DCM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及 QTd。结果 :1 DCM组在无症状组 QTd及 QTcd较对照组明显延长 (P<0 .0 5 ) ;2 DCM组在有症状组 QTd及 QTcd较对照组显著延长 (P<0 .0 1 )。结论 :QTd与 DCM病程演变有关 ,不失为 DCM早期诊断、病程预测、心功能判定的简单、实用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T离散度 扩张型心肌病 相关性 病程演变 超声心电图
下载PDF
情感性障碍与精神分裂症相互误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蔡则环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40-241,共2页
目的 探讨情感性障碍与精神分裂症相互误诊原因。 方法对1992年-1997年间住院2次以上,并分别诊断为情感性障碍及精神分裂症的34例患者进行再诊断。 结果 34例中26例情感性障碍曾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8例精神分裂症曾被误诊为情感性障碍。... 目的 探讨情感性障碍与精神分裂症相互误诊原因。 方法对1992年-1997年间住院2次以上,并分别诊断为情感性障碍及精神分裂症的34例患者进行再诊断。 结果 34例中26例情感性障碍曾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8例精神分裂症曾被误诊为情感性障碍。 结论 单纯以有无“分裂性”症状来鉴别情感性障碍与精神分裂症是不恰当的,须从临床症状及病程演变特点综合分析,以免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性障碍 精神分裂症 误诊 临床症状 病程演变
下载PDF
41例出血性脑梗塞发病时间与病程演变关系
12
作者 李福学 《承德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3期231-233,共3页
对41例出血性脑梗塞患者的发病时间与病程演变进行了临床观察,发现出血性脑梗塞发生在脑梗塞后38小时至2个月,平均9天,其中1周内31例。HI的临床症状与发病时间有关,早发型CT多为血肿型,预后差,有一定病死率,而迟发... 对41例出血性脑梗塞患者的发病时间与病程演变进行了临床观察,发现出血性脑梗塞发生在脑梗塞后38小时至2个月,平均9天,其中1周内31例。HI的临床症状与发病时间有关,早发型CT多为血肿型,预后差,有一定病死率,而迟发型多为非血肿型,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脑梗塞 脑梗塞 病理 发病时间 病程演变
下载PDF
脊髓压迫症术后避免脊髓过度灌注的方法探讨
13
作者 邓建中 《医学信息(西安上半月)》 2005年第11期1551-1552,共2页
目的探索脊髓压迫症术后并发截瘫的病因及避免措施。方法归纳分析近三年来收治的5例脊髓压迫症患者手术前、后病程演变与影像学变化。结果造成术后截瘫的主要原因为术后脊髓过度灌注,引发过度灌注综合症。结论手术器械的选择与手术方式... 目的探索脊髓压迫症术后并发截瘫的病因及避免措施。方法归纳分析近三年来收治的5例脊髓压迫症患者手术前、后病程演变与影像学变化。结果造成术后截瘫的主要原因为术后脊髓过度灌注,引发过度灌注综合症。结论手术器械的选择与手术方式、术中应用激素等脱水剂、控制血压、抗凝、抗自由基、神经保护等综合治疗是避免术后脊髓过度灌注值得探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压迫症 手术 并发症 过度灌注 术后并发 术后截瘫 影像学变化 等综合治疗 避免措施 病程演变
下载PDF
双囊三腔导管与中药灌肠治疗ⅢA型前列腺炎98例临床分析
14
作者 张和江 黄卫东 马阳日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587-588,共2页
关键词 中药灌肠治疗 ⅢA型 临床分析 三腔导管 肾上腺受体阻滞剂 Stamey法 美国国立卫生院 慢性前列腺炎 临床治疗方法 男性不育症 1995年 疗效欠佳 分类方法 实际情况 病程演变 发病机制 临床症状 常见病 多发病 难治病 抗生素
下载PDF
乙肝病毒基因亚型分子病毒学研究进展
15
作者 阿不来提.阿不都热合木 孙晓风 +1 位作者 买买提艾力.吾布力 张跃新 《新疆医学》 2010年第4期86-89,共4页
关键词 分子病毒学 基因亚型 乙肝病毒 HBV基因型 乙型肝炎病毒 病程演变 病毒学特征 临床过程
下载PDF
手法按摩配合神经阻滞疗法对肩周炎病程演变的影响
16
作者 马云 张伟 +1 位作者 周东红 陈宁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3年第11期35-36,37,共3页
目的:观察手法按摩配合神经阻滞对肩周炎治疗的病程演变的影响。方法:将55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手法按摩配合神经阻滞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神经阻滞治疗;在治疗后第一天(T1)、第三天(T2)、第五天(T3)、第... 目的:观察手法按摩配合神经阻滞对肩周炎治疗的病程演变的影响。方法:将55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手法按摩配合神经阻滞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神经阻滞治疗;在治疗后第一天(T1)、第三天(T2)、第五天(T3)、第七天(T4)依据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估,同时以第七天为节点,评估两组患者临床治愈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提高(P<0.01);实验组在T1、T2、T3、T4各时点的肩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配合恰当的手法按摩可以显著改善神经阻滞的疗效,提高短期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按摩 神经阻滞疗法 病程演变 影响 疗效
原文传递
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方法的探索
17
作者 王东 赵平武 +3 位作者 甘华田 黄小莉 彭兰 冯琦 《中华胰腺病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04-205,共2页
随着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治疗经验的不断积累及对其病程演变认识的日臻完善,SAP的疗效不断提高。然而,目前SAP的病死率仍高达20%~25%,在治疗上还存在诸多分歧和不同观点有待进一步解决。本文回顾性分... 随着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acutepancreatitis,SAP)治疗经验的不断积累及对其病程演变认识的日臻完善,SAP的疗效不断提高。然而,目前SAP的病死率仍高达20%~25%,在治疗上还存在诸多分歧和不同观点有待进一步解决。本文回顾性分析两家医院收治的362例SAP患者资料,探讨SAP治疗方法与疗效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治疗方法 SAP 病程演变 患者资料 病死率 疗效
原文传递
简述乙肝病毒基因亚型分子病毒学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艾买提江.司马义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年第9期451-452,共2页
近年来,名国学者对乙型肝炎病毒学、(HBV)基因型、基因亚型分子病毒学研究十分关注。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HBV4个主要的血清型已经不能真实反映HBV的分子病毒学特征及其疾病的临床过程演变关系,只有通过HBV基因型、基因亚型研究,才能... 近年来,名国学者对乙型肝炎病毒学、(HBV)基因型、基因亚型分子病毒学研究十分关注。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HBV4个主要的血清型已经不能真实反映HBV的分子病毒学特征及其疾病的临床过程演变关系,只有通过HBV基因型、基因亚型研究,才能真实反映HBV感染后病程演变的发展趋势。HBV基因型、基因亚型不仅能反映核酸变异程度和病毒种系的发生关系,而且能潜在影响慢性乙肝的结局和抗病毒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病毒学 基因亚型 乙肝病毒 HBV基因型 病程演变 病毒学特征 乙型肝炎 现代医学
下载PDF
有关围生期HIV感染早期临床表现的动态变化趋势的人群队列研究
19
作者 Berk D.R. Falkovitz-Halpern M.S. +2 位作者 Hill D.W. Y.A. Maldonado 张振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儿科学分册)》 2005年第10期7-8,共2页
Context: The effect of early antiretroviral therapy (ART) on the early progres sion of perinatal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infection is not well def ined. Objective: To examine early disease progression and ... Context: The effect of early antiretroviral therapy (ART) on the early progres sion of perinatal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infection is not well def ined. Objective: To examine early disease progression and survival in a populati on-based cohort with perinatal HIV infection in relation to year of birth and u se of ART. Design, Setting, and Patients: Retrospective study of temporal trends in early progression of perinatal HIV infection among 205 HIV-infected childre n in Northern California born between January 1, 1988, and December 31, 2001, an d followed up through age 3 years. Main Outcome Measures: Prevalence of and age at progression to a first US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category C diagnosis relative to year of birth, type of ART, and age at initiation of th erapy. Results: Of 205 children, 134 (65%) received ART and/or Pneumocystis jir oveci pneumonia prophylaxis. By age 3 years, 81 (40%) progressed to a category C diagnosis, 41 (51%) of whom died. Untreated children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likely to progress to a category C diagnosis (62%[44/71] untreated vs 28%[37/1 34] treated children, P<.001); none of 23 infants who received triple ART progre ssed to category C. However, even without triple ART, very early mono/dual ART ( by age 2 months vs 3-4 months) was associated with delayed and decreased progression to categ ory C (P=.02). Of 33 children born between January 1, 1996, and December 31, 200 1, only 7 (21%) progressed to category C (P=.02 compared with 1988-1995), 6 of 7 of whom received no therapy. More recent year of birth and more advanced ther apy were associated with improved survival. Conclusions: This population-based cohort demonstrated decreased early HIV progression and improved survival at age 3 years, associated with more advanced therapy. Although limited by small sampl e size,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very early treatment, even without triple ART, was associated with improved outco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生期 HIV感染 早期临床表现 队列研究 动态变化趋势 早期病变 初始治疗 抗逆转录病毒 病程演变 随访调查
下载PDF
经CT导向微创介入治疗颅内血肿(附35例分析)
20
作者 陈奕 《微创医学》 2006年第2X期123-124,共2页
颅内血肿在临床上较常见,其病程演变快,可迅速出现偏瘫、失语和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CT检查能确定颅内血肿的位置、大小、破入脑室情况和积血量;而在CT导引下微创介入治疗,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操作方便、清除血肿较彻底及便于动... 颅内血肿在临床上较常见,其病程演变快,可迅速出现偏瘫、失语和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CT检查能确定颅内血肿的位置、大小、破入脑室情况和积血量;而在CT导引下微创介入治疗,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操作方便、清除血肿较彻底及便于动态观察等特点,是目前治疗颅内血肿较好的方法。我院自1996年10月至2006年3月开展了在CT引导下对血肿定位、应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治疗颅内血肿,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介入治疗 颅内血肿 CT导向 微创清除技术 病程演变 意识障碍 CT检查 破入脑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