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93篇文章
< 1 2 19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过敏性紫癜循证诊治建议 被引量:315
1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02-507,共6页
一、前言过敏性紫癜( Henoch-Schoenlein purpura, HSP)是儿童期最常发生的血管炎,主要以小血管炎为病理改变的全身综合征。HSP临床表现为非血小板减少性可触性皮肤紫癜,伴或不伴腹痛、胃肠出血、关节痛、肾脏损害等症状。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儿童期 诊治 循证 血小板减少性 小血管炎 病理改变 皮肤紫癜
原文传递
甲亢性肝损害 被引量:136
2
作者 吴作艳 王炳元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11-312,共2页
关键词 病因 发病机制 病理改变 临床特点 诊断 治疗 甲亢性肝损害
原文传递
不典型川崎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被引量:118
3
作者 张乾忠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28-730,共3页
关键词 不典型川崎病 诊断要点 临床表现 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 延误诊断 国内外 病理改变 非特异性
原文传递
血瘀证的生物学基础研究 被引量:83
4
作者 时晶 田金洲 +4 位作者 王永炎 朱爱华 尹军祥 武月萍 徐意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63-364,共2页
关键词 血瘀证 实验室指标 病理改变
下载PDF
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研究概述 被引量:81
5
作者 朱立国 于杰 高景华 《中医正骨》 2005年第8期69-70,73,共3页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手法治疗 旋转手法 研究概述 椎间盘退行性改变 非手术疗法 症状和体征 病理改变 病变阶段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不同程度蛋白尿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随访 被引量:58
6
作者 周建辉 陈香美 +3 位作者 谢院生 吴杰 陆菊明 潘长玉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51-255,共5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不同程度蛋白尿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随访资料,探索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1993—2003年本科经肾活检诊断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剔除糖尿病肾病合并其它类型肾脏疾病以及诊断不明确者,共60例。按蛋白...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不同程度蛋白尿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随访资料,探索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1993—2003年本科经肾活检诊断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剔除糖尿病肾病合并其它类型肾脏疾病以及诊断不明确者,共60例。按蛋白尿程度分为4组:A组10例.蛋白尿<1.0g/24h;B组16例,蛋白尿≥1.0g/24h且<3.5g/24h;C组20例,蛋白尿≥3.5g/24h且<6g/24h;D组14例,蛋白尿≥6g/24h。对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并记录随访情况。结果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史(OR=1.015,P=0.038)、收缩压(OR=1.018.P=0.047)、系膜区占肾小球面积比(OR=1.220,P=0.009)、基底膜增厚(OR=3.594,P=0.011)、肾小管萎缩(OR=6.190,P=0.045)、间质病变(OR=1.339,P=0.043)是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程度的独立相关因素。随访结果显示肾活检时蛋白尿≥3.5g/24h的患者的中位肾存活时间小于蛋白尿<3.5g/24h的患者。C、D组中位肾存活时间为22个月,A、B组为36个月。肾活检时蛋白尿≥3.5g/24h的患者随访1年、2年、3年的肾存活率分别为79.3%、35.7%、17.9%,低于蛋白尿<3.5g/24h的患者的94.4%,83.9%、41.9%。结论糖尿病肾病的蛋白尿与诸多临床指标及病理改变相关,能较好的反映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病变的程度,并提示肾脏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不同程度 相关 分析及 临床病理特征及 肾小管间质病变 肾病蛋白尿 24h 存活时间 2003年 多因素回归 肾小管萎缩 肾活检 随访资料 临床意义 肾脏疾病 统计分析 分析结果 糖尿病史 随访结果 肾存活率 病理改变
原文传递
双氢青蒿素对BXSB狼疮小鼠自身抗体产生、TNFα分泌及狼疮性肾炎病理改变的影响 被引量:55
7
作者 董妍君 李卫东 +3 位作者 屠呦呦 邹万忠 膝慧玲 林志彬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76-679,共4页
目的 :观察双氢青蒿素 (DQHS)对BXSB狼疮模型小鼠几项免疫指标及狼疮性肾炎 (lupusnephri tis,LN)病理改变的影响 ,探讨DQHS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的抗双链DNA... 目的 :观察双氢青蒿素 (DQHS)对BXSB狼疮模型小鼠几项免疫指标及狼疮性肾炎 (lupusnephri tis,LN)病理改变的影响 ,探讨DQHS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的抗双链DNA(ds DNA)抗体 ,以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 ,对肾脏组织进行HE常规染色及Masson特殊染色。结果 :血清中TNFα、抗ds DNA抗体水平 ,DQHS 12 5mg/kg给药组及DQHS 2 5mg/kg给药组与模型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或P <0 0 1) ;各组肾脏组织HE、Masson染色病理改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DQHS能抑制BXSB小鼠血清抗ds DNA抗体的生成 ,对BXSB小鼠血清中TNFα的分泌有抑制作用 ,能明显改善BXSB小鼠LN的病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氢青蒿素 BXSB狼疮 小鼠 自身抗体 TNFΑ 分泌 狼疮性肾炎 病理改变 影响
下载PDF
大肠癌辨证分型与肿瘤浸润转移相关性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51
8
作者 贾小强 邱辉忠 +1 位作者 黄乃健 林国乐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44-346,共3页
目的:探讨大肠癌中医辨证分型与肿瘤浸润转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大肠癌术前患者的辨证分型、病理类型、肿瘤浸润深度、侵犯周径、病理分期、转移情况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实证明显多于虚证(P<0.0... 目的:探讨大肠癌中医辨证分型与肿瘤浸润转移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大肠癌术前患者的辨证分型、病理类型、肿瘤浸润深度、侵犯周径、病理分期、转移情况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实证明显多于虚证(P<0.05);气血瘀滞型和肝肾阴虚型在分型中占的比例较大,且较其他证型分化程度差,浸润程度深,转移率较高,分期较晚;虚证较实证肿瘤浸润程度深,临床分期偏晚,但在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等方面两组并无显著差异;辨证分型与分期显著相关(P<0.05)。结论:经前瞻性研究证明,大肠癌中医辨证分型与其肿瘤浸润转移之间有着显著相关性,辨证分型在判断大肠癌病理改变程度,分析预后以及指导临床治疗上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瞻性研究 大肠癌 转移相关性 肿瘤浸润转移 中医辨证分型 肿瘤浸润深度 肿瘤浸润程度 病理类型 肝肾阴虚型 气血瘀滞型 淋巴结转移 术前患者 病理分期 统计分析 临床分期 病理改变 重要意义 临床治疗 程度差 转移率 虚证
下载PDF
创伤性脑损伤后肠黏膜结构和屏障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53
9
作者 杭春华 史继新 +1 位作者 黎介寿 吴伟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5年第2期94-98,共5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损伤后肠黏膜形态和屏障功能的变化,了解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的发生时间及其严重程度。 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无脑损伤的对照组和脑损伤后 3、12、24、72h和 7天组,每组 6只。应用组织病理和电镜观察肠黏膜结...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损伤后肠黏膜形态和屏障功能的变化,了解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的发生时间及其严重程度。 方法: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无脑损伤的对照组和脑损伤后 3、12、24、72h和 7天组,每组 6只。应用组织病理和电镜观察肠黏膜结构的变化,通过测定血浆内毒素水平和肠黏膜通透性,以评价肠黏膜屏障功能。 结果:创伤性脑损伤后 3h即出现肠黏膜的病理改变,然后逐渐加重。与对照组相比,脑损伤后 3、12和 24h血浆内毒素水平明显升高,伤后 72h达到高峰,第 7天开始下降。血浆内毒素水平在伤后 3h和 72h出现两个峰值。脑损伤后肠黏膜通透性明显增加。 结论:创伤性脑损伤后 3h即可引起明显的肠黏膜结构和屏障功能损害,至伤后 72h达高峰,此损害可持续 7天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黏膜屏障 创伤性脑损伤 屏障功能 血浆内毒素 肠黏膜通透性 对照组 病理改变 水平 高峰 结论
下载PDF
肝纤维化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病理改变──肝窦毛细血管化 被引量:44
10
作者 陆雄 刘平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肝纤维化 病理改变 肝窦毛细血管化
原文传递
放射性肠炎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2
11
作者 李荣富 孙涛 《医学综述》 2011年第2期257-259,共3页
放射性肠炎(RE)是腹盆腔原发或继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放疗的一种常见严重并发症。在对腹盆腔恶性肿瘤进行放疗过程中,有60%~70%的患者出现急性胃肠道不适症状。RE的发生与放射剂量、分割剂量、放疗间隔时间、放射范围及部位密切相关,... 放射性肠炎(RE)是腹盆腔原发或继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放疗的一种常见严重并发症。在对腹盆腔恶性肿瘤进行放疗过程中,有60%~70%的患者出现急性胃肠道不适症状。RE的发生与放射剂量、分割剂量、放疗间隔时间、放射范围及部位密切相关,主要通过放射线作用于肠道后引起肠道机械屏障、免疫屏障、化学屏障及生物屏障功能受损,但目前对其确切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现就RE的定义、病理改变、发生机制及最新研究进展予以综述,重点综述放疗导致肠道各屏障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肠炎 病理改变 发生机制
下载PDF
大鼠脑损伤分级自由落体打击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5
12
作者 吴旭 王保捷 +4 位作者 张国华 官大威 汪德文 杨丽 刘长胜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建立一个控制性与重复性好,并可分级的脑损伤动物模型。方法根据自由落体原理,使击锤从不同的高度下落,造成轻、中、重不同程度的大鼠脑损伤,肉眼、光镜观察损伤的程度。结果肉眼、光镜观察下出现可分级的病理学改变。轻度损伤组病... 目的建立一个控制性与重复性好,并可分级的脑损伤动物模型。方法根据自由落体原理,使击锤从不同的高度下落,造成轻、中、重不同程度的大鼠脑损伤,肉眼、光镜观察损伤的程度。结果肉眼、光镜观察下出现可分级的病理学改变。轻度损伤组病理改变局限于大鼠大脑皮质浅层,中度损伤组病理改变可见于大脑皮质及深部白质内的基底核、海马、胼胝体、丘脑,重度损伤组病理改变除中度损伤累及部位外,还累及脑干。挫伤灶周围神经元变性、坏死范围和程度随损伤程度的加重而增大。各组内每只动物所受损伤程度一致。结论该模型制作出常见的闭合性颅脑加速伤损伤,致伤程度较一致,重复性好,可分级,是脑损伤实验研究较合适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大鼠 病理改变 中度 大脑皮质 动物模型 分级 损伤程度 打击 一致
下载PDF
211例输卵管性不孕症临床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39
13
作者 张帝开 杨冬梓 +2 位作者 余妙真 陈学煌 邝健全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429-430,共2页
目的 探讨输卵管性不孕症的发病情况与病理改变。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 1981~ 1995年 15年间 2 11例输卵管性不孕症进行分析 ,并将其分为 1981~ 1985年 (A组 )、1986~ 1990年 (B组 )、1991~ 1995年 (C组 )三组。结果 三组病例... 目的 探讨输卵管性不孕症的发病情况与病理改变。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 1981~ 1995年 15年间 2 11例输卵管性不孕症进行分析 ,并将其分为 1981~ 1985年 (A组 )、1986~ 1990年 (B组 )、1991~ 1995年 (C组 )三组。结果 三组病例分别占同期妇科住院病人数的 0 947%、1 5 98%和 4 0 92 % ,C组高于B组 ,B组高于A组 ,P <0 0 5。输卵管病变以输卵管非特异性慢性炎症导致管腔闭塞或狭窄为主 ,三组分别占 6 3 6 4%、83 33%及 6 8 96 %。有人工流产史者分别占继发不孕的 16 6 7%、2 5 0 0 %及 5 5 42 % ,C组高于B组与A组 ,P<0 0 5。结论 医院输卵管性不孕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人工流产可能是继发不孕的一个影响因素。其主要病因是输卵管非特异性慢性炎症 ,其次为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结节性输卵管炎、输卵管结核及管腔纤维闭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性疾病 女性 不育症 病理改变
原文传递
三维超声体积精测在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38
14
作者 盛林 梁萍 董宝玮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70-73,共4页
关键词 三维超声 临床医师 疾病转归 二维超声 病理改变 病灶 脏器 人体器官 体积 形态
原文传递
加强对肠屏障功能障碍的研究 被引量:39
15
作者 黎介寿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003年第4期243-245,共3页
经本文作者及《中华医学杂志》编辑部同意,本刊全文转载黎介寿院士在《中华医学杂志》发表的述评。虽然本文发表于4年前,但至今对中国的肠屏障功能的研究仍有重要指导意义,也反映了此述评的前瞻意义,是国内难得的述评。供本刊读者学习... 经本文作者及《中华医学杂志》编辑部同意,本刊全文转载黎介寿院士在《中华医学杂志》发表的述评。虽然本文发表于4年前,但至今对中国的肠屏障功能的研究仍有重要指导意义,也反映了此述评的前瞻意义,是国内难得的述评。供本刊读者学习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屏障功能障碍 细菌易位 病理改变 肠组织灌注
下载PDF
菟丝子总黄酮对来曲唑致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44
16
作者 苗明三 彭孟凡 +4 位作者 闫晓丽 朱正望 白明 魏珍珍 李孟艳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17-23,共7页
目的:探讨菟丝子总黄酮对来曲唑致大鼠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模型的影响。方法:正常组除外,其余大鼠每天灌服来曲唑1 mg·kg^-1复制PCOS动物模型,连续21 d。造模第16天,阴道涂片检测动物周期,以阴道上皮细胞持续角化者为PCOS成模大鼠... 目的:探讨菟丝子总黄酮对来曲唑致大鼠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模型的影响。方法:正常组除外,其余大鼠每天灌服来曲唑1 mg·kg^-1复制PCOS动物模型,连续21 d。造模第16天,阴道涂片检测动物周期,以阴道上皮细胞持续角化者为PCOS成模大鼠,并随机分为模型组、达英-35组(0.339 2 mg·kg^-1)和菟丝子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200,100,50 mg·kg^-1)。依据组别给予相应药物,连续21 d。给药结束后,取材,计算卵巢指数;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血清雌激素(E2),睾酮(T),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卵泡刺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取大鼠右侧卵巢,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光镜观察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下丘脑、垂体、左侧卵巢雄激素受体(AR)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GnRH,LH水平显著升高,卵巢指数和LH/FSH值显著升高,FSH和E2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卵巢组织闭锁卵泡增多、卵泡膜细胞层增厚明显,下丘脑、垂体和卵巢组织AR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菟丝子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可显著降低PCOS模型大鼠血清T,GnRH和LH水平,降低卵巢指数和LH/FSH值(P<0.01);菟丝子总黄酮高、中剂量组可显著升高PCOS模型大鼠血清E2水平(P<0.01),明显升高FSH水平(P<0.05),菟丝子总黄酮低剂量组可明显升高PCOS模型大鼠血清E2水平(P<0.05)。菟丝子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可不同程度改善PCOS模型大鼠卵巢组织皮质增厚胶原化、闭锁卵泡增多、黄体减少等病理改变。免疫组化结果表明,菟丝子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可显著降低下丘脑、垂体和卵巢AR表达(P<0.01)。结论:菟丝子总黄酮可能通过调节雌雄激素分泌、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途径发挥对PCOS模型大鼠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菟丝子总黄酮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病理改变
原文传递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病理改变 被引量:37
17
作者 陈咏仪 郑坚 +4 位作者 王瑞琳 杜家辉 谢文杰 罗颖业 许伯均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9-281,共3页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的主要脏器的病理改变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 详细检查 7例SARS患者的肺、心、脾、肝、肾等标本的大体特点及用常规方法研究光镜下SARS累及各脏器的病变特点。结果  7例中 ,病程短 (5d)的患者肺部...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的主要脏器的病理改变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 详细检查 7例SARS患者的肺、心、脾、肝、肾等标本的大体特点及用常规方法研究光镜下SARS累及各脏器的病变特点。结果  7例中 ,病程短 (5d)的患者肺部表现以肺水肿为主。与通常的肺水肿相比 ,其水肿液中纤维素成分多 ,可见透明膜形成。 5例病程超过 3周的患者出现肺泡内机化及肺泡间隔内的纤维母细胞增生 ,造成肺泡的实变和闭塞。 6例可见到肺小血管内的微血栓。 7例均可见到散在的肺出血、小叶性肺炎、肺泡上皮脱落、增生等病变。 2例可见真菌感染 ,1例累及左全肺及右肺部分区域 ,还累及心脏和肾脏 ,1例出现在肺门淋巴结。肺门淋巴结多表现为充血、出血及淋巴组织减少 ,窦组织细胞增多。 5例心脏有明显的肥大 ,2例有心内血栓 ,1例有灶性心肌炎 ,1例为真菌性心肌炎。 7例中有 1例为结节性肝硬化 ,另 1例出现广泛的肝细胞带状坏死。脾内均有白髓变小或消失 ,红髓明显充血和出血。 1例腹腔内淋巴结肿大 ,但其内淋巴滤泡亦减少 ,有明显充血和出血及窦组织细胞增生。结论 SARS的主要病变为肺 ,以各期弥漫性肺泡损伤的病变为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综合征 病理改变 SARS 非典型肺炎
原文传递
260例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肝组织病理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4
18
作者 张国良 吴其恺 +3 位作者 林巧 邓欣 乐晓华 聂广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13-615,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中医证型和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关系,为中医辨证提供依据。方法对260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且所有病例均行肝穿刺检查,从而确定肝组织病理分级、分期,探讨中医证型与肝脏病理改变的相关性。结果...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中医证型和肝组织病理改变的关系,为中医辨证提供依据。方法对260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且所有病例均行肝穿刺检查,从而确定肝组织病理分级、分期,探讨中医证型与肝脏病理改变的相关性。结果(1)肝组织炎症:肝郁脾虚型主要为G1、G2;湿热中阻型主要为G2;肝肾阴虚型和脾肾阳虚型主要为G3;瘀血阻络型主要为G4。(2)肝组织纤维化分期:肝郁脾虚型和湿热中阻型主要为S1和S2;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主要为S3;瘀血阻络型主要为S3和S4。(3)肝组织病理程度:瘀血证以G3~G4、S3~S4为主,非瘀血证以G1~G2、S1~S2为主。结论慢性乙肝的肝组织病理改变与中医证型有一定相关性,其中瘀血证、非瘀血证与肝组织病理关系最为密切。随着肝组织病理损害的加重,中医证型由实至虚,由气及血,瘀血阻络是其最终的病理转归。治疗中要注重活血化瘀,并结合三期分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肝型肝炎 中医证型 病理改变
下载PDF
安徽省颈椎病分级诊疗指南 被引量:36
19
《安徽医学》 2017年第9期1087-1094,共8页
一、颈椎病的现状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第二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1992年,青岛)明确了颈椎病定义:即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 一、颈椎病的现状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第二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1992年,青岛)明确了颈椎病定义:即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仅有颈椎的退行性改变而无临床表现者则称为颈椎退行性改变。随着现代从事低头工作方式人群增多,如电脑、空调的广泛使用,人们屈颈和遭受风寒湿的机会不断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诊疗指南 椎间盘退行性改变 安徽省 周围组织结构 临床表现 专题座谈会 病理改变
下载PDF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分布和胃镜改变以及病理改变的关联性 被引量:32
20
作者 曹志军 左明焕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8期2040-2043,共4页
目的: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不同中医证型分布,并总结其与胃黏膜形态改变及病理变化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客观依据,更早地进行癌前干预,防止癌变的发生。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科门诊及病... 目的: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不同中医证型分布,并总结其与胃黏膜形态改变及病理变化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客观依据,更早地进行癌前干预,防止癌变的发生。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230例,参照2011年中华医学会颁布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进行辨证分型,并对患者的年龄、性别、胃镜变化及病理表现等进行分类分级。结果:230例患者中女130例,男100例,年龄18~85岁,平均年龄(54.25±14.25)岁,41~60岁有145例,占63.04%,其中以51~60岁的病例数最多,发病率高于其他年龄层,各年龄层男女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0例中脾胃虚弱型81例,占35.22%;肝脾不和型69例,占30%;脾胃湿热型46例,占20%;胃阴不足型30例,占13.04%;胃络瘀血型4例,占1.74%。胃镜下萎缩程度I级,各证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虚弱型与肝脾不和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虚弱型与胃阴不足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胃不和型、脾胃湿热型及胃阴不足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级及Ⅲ级,各证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下见单纯萎缩性变化,亦可伴出血、伴增生、伴糜烂、伴胆汁反流,各证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黏膜病理表现轻度,各证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脾胃虚弱型及脾胃湿热型发病率最高,但2种证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虚弱型与胃阴不足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脾不和型与胃阴不足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各证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两比较中肝脾不和型、胃阴不足型及脾胃湿热型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脾胃虚弱型及胃络瘀血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各证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证型 胃镜 病理改变 分布规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