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年龄段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发病因素及内膜增生病理分布情况对比 被引量:8
1
作者 周霞 陈燕 +1 位作者 陈雪梅 唐雍华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34期45-48,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发病因素及内膜增生病理分布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0年12月本院接收的68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段将患者分为育龄期组(n=23)、围绝经期组(n=31)、绝经期组(n=14)。比...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发病因素及内膜增生病理分布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0年12月本院接收的68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年龄段将患者分为育龄期组(n=23)、围绝经期组(n=31)、绝经期组(n=14)。比较三组发病因素及内膜增生病理分布情况。结果:在具体发病因素中,育龄期组以子宫内膜息肉(30.43%)、子宫内膜局部异常(34.78%)为主;围绝经期组以子宫内膜息肉(25.81%)、排卵障碍(22.58%)为主;绝经期组以子宫内膜息肉(42.86%)、子宫内膜局部异常(28.57%)为主。围绝经期组子宫内膜局部异常发生率均低于育龄期组和绝经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其他病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具体病理分布中,育龄期组以单纯性增生(69.57%)为主;围绝经期组以单纯性增生(74.19%)为主;绝经期组以复杂性增生(64.29%)为主。育龄期组和绝经期组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绝经期组和绝经期组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常子宫出血的病因可分为结构性因素与功能性因素,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其发病因素也会有所不同,其内膜增生病理也有所区别。因此,临床应在明确患者病因病理的基础上采取治疗措施,以确保患者获得更有效的治疗效果,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子宫出血 病理分布 内膜增生
下载PDF
幽门下淋巴结清扫在右半结肠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
作者 雒长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129-132,共4页
研究幽门下淋巴结清扫在右半结肠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及协作医院2019年3月-2024年3月100例右半结肠癌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我院及合作医院在2019年3月至2024年3月期间接受右半结肠癌手术治疗的100名患者... 研究幽门下淋巴结清扫在右半结肠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及协作医院2019年3月-2024年3月100例右半结肠癌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我院及合作医院在2019年3月至2024年3月期间接受右半结肠癌手术治疗的100名患者作为研究样本。这些患者根据是否接受幽门下淋巴结清扫术被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本研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病理分布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在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以及切除的淋巴结数量上均高于对照组,这三项指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在术后首次疼痛评分上高于对照组,这一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上,观察组的数值也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期间,两组各50名患者均未出现腹腔脓肿、肿瘤复发或粘连性肠梗阻的情况。结论 右半结肠癌手术中实施幽门下淋巴结清扫不仅无法提高疗效,还会加剧手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下淋巴结清扫 右半结肠癌手术 疗效 临床指标 病理分布
下载PDF
209例老年肾脏病患者临床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李长春 潘涛 +2 位作者 周柱亮 杨琪 李鑫宇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8年第1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肾脏病 病理分析 老年 临床 病患 医疗保障体系 病理类型分布 人类寿命
下载PDF
重复肾活检狼疮性肾炎患者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江登科 刘东伟 +1 位作者 潘少康 刘章锁 《医药论坛杂志》 2018年第6期31-35,共5页
目的通过对重复肾活检狼疮性肾炎患者前后两次肾活检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狼疮性肾炎患者进行重复肾活检的合理性及临床指征。方法选取于2012年11月—2016年1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并进行重复肾活检的患者41例,... 目的通过对重复肾活检狼疮性肾炎患者前后两次肾活检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狼疮性肾炎患者进行重复肾活检的合理性及临床指征。方法选取于2012年11月—2016年1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并进行重复肾活检的患者4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两次肾活检前患者的相关信息,主要包括一般信息,病理资料,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等,运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男性2例,女性39例,初次肾活检平均年龄(28.88±9.95)岁,重复肾活检平均年龄(33.27±10.36)岁,两次肾活检平均间隔时间(4.36±2.51)年。前后两次肾活检患者病理类型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初次肾活检患者病理类型分布为Ⅳ型15例(36.6%)、Ⅲ型7例(17.1%)、Ⅲ+Ⅴ型5例(12.2%)、Ⅳ+Ⅴ型5例(12.2%),Ⅱ型5例(12.2%),Ⅴ型4例(9.7%),而重复肾活检患者病理类型分布为Ⅳ+Ⅴ型16例(39.0%),Ⅳ型10例(24.4%),Ⅲ+Ⅴ型9例(22.0%),Ⅲ型3例(7.3%),Ⅱ型2例(4.9%),Ⅴ型1例(2.4%)。前后两次肾活检前临床类型分布有统计学差异,初次肾活检患者主要临床类型以肾炎综合征型(51.2%)为主,重复肾活检患者临床类型则以肾功能不全型(46.3%)为主。在前后两次肾活检前的临床表现中,颜面部红斑,水肿,高血压,贫血,肾功能不全,血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低补体血症这几项临床表现具有统计学差异,相较于初次肾活检,重复肾活检时以上临床表现出现患者数量均明显增加。对前后两次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24 h尿总蛋白,血肌酐四项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血红蛋白及血浆白蛋白重复肾活检前较初次肾活检明显降低,而24 h尿总蛋白及血肌酐值则明显升高。结论重复肾活检对于狼疮性肾炎患者的准确再诊断是极其必要的,患者进行重复肾活检往往因病情未明显缓解或者复发,并伴随着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重复肾活检 临床表现 病理类型分布
原文传递
海南省482例肾活检病理资料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詹锋 陈儒 +6 位作者 符克英 黄云 武伟 陈道军 张延 潘楚瑛 黄烈城 《海南医学》 CAS 2007年第12期145-146,共2页
目前肾脏的组织学检查在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处于最关键的位置.可以提供正确的诊断。指导临床治疗和估计预后。本文分析我院5年多来482例经皮肾活检患者肾脏疾病的病理类型分布.以初步了解海南省肾脏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防治肾... 目前肾脏的组织学检查在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处于最关键的位置.可以提供正确的诊断。指导临床治疗和估计预后。本文分析我院5年多来482例经皮肾活检患者肾脏疾病的病理类型分布.以初步了解海南省肾脏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为防治肾脏疾病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活检 海南省 病理资料 肾脏疾病 流行病学特点 病理类型分布 临床治疗 组织学检查
下载PDF
肾活检253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史健 刘建红 田耘 《实用医技杂志》 2010年第8期775-776,共2页
本院2005年6月至2008年12月经皮肾活检253例患者,现将临床病理类型分布报告如下。
关键词 经皮肾活检 病理分析 临床 病理类型分布
下载PDF
浙南地区老年及老年前期肾脏疾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 被引量:1
7
作者 章建娜 娄奕萌 +3 位作者 吕吟秋 许菲菲 陈朝生 孙梅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2年第3期251-252,共2页
近年来,老年及老年前期肾脏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我们对老年人肾脏疾病的免疫病理学、超微结构及病理类型分布特点缺少详细的研究,从而影响老年肾脏病的有效治疗及预后评估。为了探讨老年及老年前期肾脏疾病的特点,本文回顾性分析了... 近年来,老年及老年前期肾脏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我们对老年人肾脏疾病的免疫病理学、超微结构及病理类型分布特点缺少详细的研究,从而影响老年肾脏病的有效治疗及预后评估。为了探讨老年及老年前期肾脏疾病的特点,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老年及老年前期肾脏病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前期 肾脏疾病 病理特点 浙南地区 临床 病理类型分布 免疫病理 肾脏病
下载PDF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0年病理特征对比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曾森 杨倩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36期104-105,共2页
目的:总结梳理原发性肾小球疾病(PGD)10年内病理特征变化,为今后PGD的临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20年3月接受肾活检后确诊为PGD的患者305例,将2010年2月-2015年2月的124例作为早期组,将2015年3月-2020年3月的181例作... 目的:总结梳理原发性肾小球疾病(PGD)10年内病理特征变化,为今后PGD的临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20年3月接受肾活检后确诊为PGD的患者305例,将2010年2月-2015年2月的124例作为早期组,将2015年3月-2020年3月的181例作为当前组,对比两组患者流行病学特征与病理类型分布特征。结果:两组性别构成及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前组患者平均年龄低于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前组膜性肾病(MN)占比高于早期组,IgA肾病占比低于早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近5年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原发性小球疾病中膜性肾病的发病率升高,位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各病理类型首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病理类型 病理特征分布 膜性肾病
下载PDF
婴幼儿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类型分布与临床诊断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光陵 高远赋 +4 位作者 夏正坤 张连丰 付元凤 樊忠民 伏洁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 探讨婴幼儿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类型分布及其与临床诊断的联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111例 3岁以下婴幼儿肾活检资料 ,按照 2 0 0 1年全国儿科学会肾脏病学组制定的方案 ,结合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确定诊断。结果  111例中 ,男孩... 目的 探讨婴幼儿肾小球疾病的病理类型分布及其与临床诊断的联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 111例 3岁以下婴幼儿肾活检资料 ,按照 2 0 0 1年全国儿科学会肾脏病学组制定的方案 ,结合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确定诊断。结果  111例中 ,男孩 81例 ,女孩 30例 ,平均年龄 2 .7岁 (3个月~ 3岁 ) ,男女之比为 2 .7∶1,其中 1岁以下 4例 (男 3例 ,女 1例 ,男女之比 3∶1) ,1~ 2岁 4 3例 (男 31例 ,女 12例 ,男女之比 2 .6∶1) ,2岁以上 6 4例 (男 4 7例 ,女 17例 ,男女比 2 .8∶1) ;病理类型包括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10 3例 (92 .8% ) ,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3例 (2 .7% ) ,遗传性肾小球疾病 5例 (4 .5 % )。其中微小病变 30例 (2 7.0 % ) ,系膜增生 5 3例 (4 7.7% ) ,IgA肾病 14例 (12 .6 % ) ,膜增殖 5例 (4 .5 % ) ,膜性肾病 2例 (1.8% ) ,毛细血管内增生 1例 (0 .9% ) ,局灶节段性硬化 1例 (0 .9% ) ,婴儿髓质囊性病 1例 (0 .9% ) ,Alport综合征 1例 (0 9% ) ,弥漫性系膜硬化 3例 (2 .7% )。结论 结果表明国内婴幼儿阶段的肾小球疾病仍以原发性为主 ,病理分类依次为系膜增生、微小病变等 ;婴幼儿肾活检是安全可靠的检查 ,通过肾活检可以明确病理类型 ,为临床制订治疗方案以及预测治疗效果和预后提供了可靠的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肾小球疾病 病理类型分布 诊断
下载PDF
262例肾活检患者肾脏疾病构成分析
10
作者 王彩虹 杨立宏 +2 位作者 马飞 刘淑毓 赵建民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09年第2期76-77,共2页
本文回顾性分析262例肾脏病患者临床、病理类型分布及临床病理联系,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疾病构成分析 肾脏 肾活检 病理类型分布 临床病理
下载PDF
486例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11
作者 吴艳英 刘丽华 +1 位作者 于宏宇 卢雪红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年第9期1505-1506,共2页
本研究选择2005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并进行肾活检的486例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探讨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性别、病理类型分布特征、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旨在为临床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有价值的资料。1.1一... 本研究选择2005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住院并进行肾活检的486例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探讨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性别、病理类型分布特征、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旨在为临床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有价值的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1月一2012年12月于我院肾病内科住院行肾穿刺活检486例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均完整、属实,其中男202人,女284人,男女之比l:1.406,年龄14—70岁,平均年龄36±12.08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临床表现 病理分析 病理类型分布 平均年龄 肾穿刺活检 肾脏疾病 预后判断
下载PDF
小儿肾活检病理与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高岩 李颖杰 +1 位作者 叶红 钟桴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08-308,共1页
关键词 临床资料分析 肾活检病理 小儿 病理类型分布 肾小球疾病 回顾分析 临床表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