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检查技术专家共识 被引量:42
1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16-928,共13页
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是继1895年伦琴发现X线以来,医学影像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由于具有密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高、对病灶定位和定性准确、可以为临床提供直观可靠的影像资料等优势,CT检查已成为临床医学不... 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是继1895年伦琴发现X线以来,医学影像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由于具有密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高、对病灶定位和定性准确、可以为临床提供直观可靠的影像资料等优势,CT检查已成为临床医学不可缺少的诊断手段,在我国已经普及到各级医疗机构。规范CT检查技术,为临床和诊断提供普遍公认的优质图像至关重要。为了规范CT检查技术,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国内相关专家综合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实际起草了本版CT检查技术专家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检查技术 专家 计算机体层成像 临床医学 医学影像学 空间分辨率 密度分辨率 病灶定位
原文传递
CT三维重建精确定位肺小结节和磨玻璃影在胸腔镜亚肺叶切除中的应用 被引量:28
2
作者 马千里 刘德若 +9 位作者 孙宏亮 强光亮 郭永庆 石彬 田燕雏 宋之乙 鲍彤 余其多 徐妍妍 付磊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16年第3期175-177,共3页
在胸腔镜手术发展过程中,许多解剖学和技术方面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胸部微创外科发展和推广的瓶颈。如肺内小病灶定位、肺段界限确认、变异肺血管、支气管处理。术前明确病灶与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肺裂、淋巴结之间的毗邻关系,对... 在胸腔镜手术发展过程中,许多解剖学和技术方面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胸部微创外科发展和推广的瓶颈。如肺内小病灶定位、肺段界限确认、变异肺血管、支气管处理。术前明确病灶与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肺裂、淋巴结之间的毗邻关系,对充分评估可切除性、估测术后肺功能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手术 CT三维重建 肺叶切除 磨玻璃影 肺小结节 精确定位 应用 病灶定位
原文传递
纳米碳染色标记在内镜下切除早期结肠癌后追加外科手术中的病灶定位作用 被引量:20
3
作者 林晨 张再重 +6 位作者 王烈 林楠 杨为锦 吴伟航 王雯 王蓉 王瑜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10-913,共4页
目的 探讨纳米碳染色标记在早期结肠癌经内镜下切除治疗后追加外科手术时的病灶定位作用。 方法 2014年5月至2016年11月,解放军福州总医院对35例经内镜下切除治疗的早期结肠癌患者追加了外科手术。所有病例在内镜下切除治疗结束前进... 目的 探讨纳米碳染色标记在早期结肠癌经内镜下切除治疗后追加外科手术时的病灶定位作用。 方法 2014年5月至2016年11月,解放军福州总医院对35例经内镜下切除治疗的早期结肠癌患者追加了外科手术。所有病例在内镜下切除治疗结束前进行纳米碳染色标记:于肠镜下在距病灶边缘1 cm处上、下、左、右4个位点的正常肠壁黏膜下层各注射纳米碳混悬液0.1 ml,以此标记病灶原始位置,进而指导后续追加外科手术时的病灶定位。对这组病例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35例患者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35~70(46.5 ± 11.0)岁,均在肠镜下一次性完成纳米碳标记,操作时间5~10(7.5 ± 2.5)min,无出血和穿孔并发症发生,无不良反应。内镜下切除治疗后4~21(10.0 ± 3.5)d,内镜下切除标本病理示10例脉管侵袭阳性、7例黏膜下层高度浸润、7例癌瘤出芽分级G2以上、6例低分化腺癌或未分化癌、5例切缘阳性而追加外科手术。本组均行腹腔镜手术,术中探查定位病灶时间1~5(3.0 ± 1.5)min,肉眼下清晰可见纳米碳染色部位,实施结肠楔形切除术5例、结肠肠段切除术14例、结肠癌根治术16例。手术时间45~180(120 ± 30)min,术中出血20~150(50 ± 15)ml,无术中并发症。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12~48(24 ± 8)h,术后住院时间3~10(6.5 ± 2.5)d,无术后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纳米碳染色标记有助于早期结肠癌内镜下切除治疗后追加外科手术中对原始病灶的准确定位,提高外科手术尤其是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和精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早期 内镜下切除 外科手术 追加 病灶定位
原文传递
PET/CT在顽固性癫痫病灶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常会民 吴金陵 +6 位作者 苏军 彭卫华 刘清流 田喜光 姚雪峰 林鹏 邱伟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68-470,共3页
关键词 PET/CT 顽固性癫痫 病灶定位 CT融合图像 功能图像 空间分辨率 螺旋CT 取长补短 信息互补
原文传递
发作间期颞叶癫痫的^(18)F-FDG PET显像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漆松涛 邱炳辉 +3 位作者 欧阳辉 吴湖炳 杨开军 彭玉平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25-229,共5页
目的 采用诊断试验评价方法评估发作间期18F FDGPET显像对颞叶癫痫定性和病灶定位的诊断价值 ,探讨其对外科治疗的意义。方法  2 6例CT或MRI检查正常 ,经临床及脑电图诊断的颞叶癫痫患者在同期进行发作间期18F FDGPET脑显像 ,图像通... 目的 采用诊断试验评价方法评估发作间期18F FDGPET显像对颞叶癫痫定性和病灶定位的诊断价值 ,探讨其对外科治疗的意义。方法  2 6例CT或MRI检查正常 ,经临床及脑电图诊断的颞叶癫痫患者在同期进行发作间期18F FDGPET脑显像 ,图像通过目测和半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 ,PET显示的低代谢区行皮层脑电图 (ECoG)或深部脑电图 (DEEG)描记以评估18F FDGPET检测癫痫灶的特异性 ,17例定位明确的单侧颞叶癫痫行前颞叶切除术 ,术后进行随访。 2例PET未检出癫痫灶 ,7例DEEG定位双侧病灶未行手术治疗。结果  2 6例颞叶癫痫中 ,发现18F FDGPET对癫痫灶检出的灵敏度为 92 % (2 4 / 2 6 ) ,特异度为 87% (2 1/ 2 4 )。结论 从颞叶癫痫的定性定位诊断来看 ,发作间期18F FDGPET脑显像对癫痫灶的检出率较高 ,但18F FDGPET显示的低代谢区与癫痫灶的位置并非完全重叠 ,尚需要其他的诊断措施加以肯定 ,18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癫痫灶 病灶定位 颞叶
原文传递
MS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肺内磨玻璃影结节的胸腔镜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飞 宋媛 +2 位作者 王鹏增 高占杰 何明 《中国医学装备》 2020年第5期95-98,共4页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肺内磨玻璃影结节(GGN)的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行VATS治疗的60例肺GGN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导丝针(Hook-wire)术...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肺内磨玻璃影结节(GGN)的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行VATS治疗的60例肺GGN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导丝针(Hook-wire)术前定位,观察组采用MSCT-3D重建术前定位,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治疗和预后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治疗的效果中,观察组定位成功率、定位有效率和中转开胸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43,x^2=4.356,x^2=4.286;P<0.05)。两组手术的预后效果中,观察组气胸患者比例、出血患者比例和严重胸痛患者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20,x^2=4.357,x^2=4.357;P<0.05)。结论:MSCT-3D重建技术能有效提高VATS术前定位的准确率,改善手术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肺GGN手术治疗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玻璃影(GGO) 胸腔镜手术 三维重建技术 病灶定位 并发症
下载PDF
SPECT、EEG、MRI综合评价难治性癫痫灶定位的价值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自更 郭勇 +2 位作者 刘绍明 张阳 蔡冰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21-325,共5页
目的:探讨SPECT、EEG和MRI综合评价难治性癲痫灶定位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对41例拟手术的癫痫患者行发作期和发作间期脑血流灌注显像,其结果与EEG、MRI、病理结果及临床表现进行比较,并综合各项检查结果确定致痫灶。结果:41例患者均... 目的:探讨SPECT、EEG和MRI综合评价难治性癲痫灶定位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对41例拟手术的癫痫患者行发作期和发作间期脑血流灌注显像,其结果与EEG、MRI、病理结果及临床表现进行比较,并综合各项检查结果确定致痫灶。结果:41例患者均行手术,有29例患者SPECT、EEG和MRI病灶定位一致,术后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或痊愈;12例患者三种检查病灶定位不完全一致,11例术后发作次数减少,1例无效。结论:三种检查手段综合评价对定位致痫灶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对手术前制定手术方案有较高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癫痫 病灶定位 单光子发射断层 MRI 脑电图
下载PDF
膀胱癌术后发生的肾盂输尿管癌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梁月有 黄正宇 +3 位作者 张崇刚 戴宇平 郑克立 梅骅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 探讨膀胱癌术后发生肾盂输尿管癌的危险因素、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3例膀胱癌术后发生肾盂输尿管癌的临床资料。男 9例 ,女 4例。肾盂癌 9例 ,输尿管癌4例。临床表现为腰部胀痛并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 11例。体... 目的 探讨膀胱癌术后发生肾盂输尿管癌的危险因素、诊断及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3例膀胱癌术后发生肾盂输尿管癌的临床资料。男 9例 ,女 4例。肾盂癌 9例 ,输尿管癌4例。临床表现为腰部胀痛并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 11例。体检B超发现肾盂占位病变 ,怀疑肾盂癌 2例。原膀胱癌单发 9例 ,多发 4例 ;分级G1~G2 12例 ,G2 ~G3 1例 ;分期T1N0 M0 ~T2 N0 M012例 ,T3 N0 M0 1例。 结果 B超病灶定位准确率 10 / 13,上尿路梗阻诊断率 13/ 13;IVU病灶定位准确率 8/ 13,上尿路梗阻诊断率 8/ 13,肾脏不显影 5 / 13;CT病灶定位准确率 13/ 13,确诊率 11/ 13。行根治性上尿路全切术 11例 ,输尿管部分切除术 2例。 13例随访 6~ 6 1个月 ,未见肿瘤复发或转移。除 1例因对侧肾结石致肾功能不全 (Cr 2 85 μmol/L)外 ,其余患者肾功能均正常。  结论 原膀胱癌为多源性及尿路上皮有致癌倾向可能是发生此病的危险因素 ;IVU结合B超检查应作为诊断首选方法 ,根治性上尿路切除术为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肾盂输尿管癌 术后 诊断率 病灶定位 上尿路梗阻 IVU 结论 准确率 倾向
原文传递
发作期^(18)F-FDG PET显像对癫痫灶的定位价值 被引量:7
9
作者 赵军 李家敏 +7 位作者 孙启银 杨乃明 孙爱君 王明芳 樊跃飞 苗丽 吴金陵 李娜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55-156,共2页
为评价发作期18F脱氧葡萄糖(FDG)PET显像在癫痫灶定位中的价值,对152例癫痫患者进行了发作期18FFDGPET检查,并与发作间期图像比较。结果152例发作间期示低代谢区患者发作期均呈高代谢,其中65例(4... 为评价发作期18F脱氧葡萄糖(FDG)PET显像在癫痫灶定位中的价值,对152例癫痫患者进行了发作期18FFDGPET检查,并与发作间期图像比较。结果152例发作间期示低代谢区患者发作期均呈高代谢,其中65例(428%)为明显高代谢,87例(572%)为相对高代谢。80例高代谢灶局限于单叶,72例多发高代谢灶患者中49例位于相邻近区域。发作期结合发作间期检查,可排除非致痫灶性低代谢病变和癫痫发作过程中痫性活动的播散,提高癫痫灶定位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放射性核素 显像 病灶定位
下载PDF
顽固性癫痫灶的电生理与功能影像联合定位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梁树立 李安民 +3 位作者 欧阳巧红 傅相平 蔡笑 耿锋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03年第2期95-96,共2页
关键词 顽固性癫痫 SPECT检查 128导视频脑电监测 病灶定位 影象学检查
下载PDF
胶囊内镜小肠病灶定位方法及其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叶晨安 高云杰 +3 位作者 戈之铮 戴军 李晓波 薛寒冰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 运用散点图模拟胶囊内镜在小肠内运行规律探讨定位小肠病灶的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连续选择由胶囊内镜诊断且病灶经手术证实的患者30例纳入A组,以胶囊自屈氏韧带至病灶的运行时间占通过全小肠所用时间的百分比定义为时间指数... 目的 运用散点图模拟胶囊内镜在小肠内运行规律探讨定位小肠病灶的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连续选择由胶囊内镜诊断且病灶经手术证实的患者30例纳入A组,以胶囊自屈氏韧带至病灶的运行时间占通过全小肠所用时间的百分比定义为时间指数,设为横坐标,而将手术中测得的病灶距屈氏韧带的实际距离设为纵坐标,画出散点图并拟合得出最佳曲线的函数方程.以相同的入选标准连续选择患者30例纳入B组,验证上述曲线方程的准确性.结果 A组30例患者所得散点图采用拟合度最好、最符合小肠蠕动客观规律的二次方程模型拟合,以该曲线方程验证B组30例患者,计算误差范围.结果 显示最小误差0.79 cm,最大误差41.49 cm,平均误差(19.64±13.98)cm 误差≤20 cm者达50%(15/30),误差≤30 cm者达67%(20/30),误差≤50 cm者达100%(30/30).结论 时间定位法能较为准确地定位病灶,为小肠病灶定位提供判断依据,使胶囊内镜的诊断功能更趋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内窥镜 病灶定位 诊断 时间指数 曲线拟合
原文传递
99TcmO4-异位胃黏膜显像诊断Meckel憩室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碧玲 江雪 +1 位作者 欧晓红 黄蕤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07-508,共2页
Meckel憩室是胃肠道常见的先天性变异,发生率0.5%~3.0%。99TcmO4-异位胃黏膜显像可帮助诊断Meckel憩室,病灶定位不明确时采用SPECT/CT融合显像能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笔者对104例怀疑为Meckel憩室的患者进行99TmO4-平面及S... Meckel憩室是胃肠道常见的先天性变异,发生率0.5%~3.0%。99TcmO4-异位胃黏膜显像可帮助诊断Meckel憩室,病灶定位不明确时采用SPECT/CT融合显像能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笔者对104例怀疑为Meckel憩室的患者进行99TmO4-平面及SPECT/CT融合显像,探讨其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CKEL憩室 异位胃黏膜显像 显像诊断 临床价值 SPECT/CT 融合显像 先天性变异 病灶定位
原文传递
局部血液动力学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慧琴 王思博 +1 位作者 刘亢丁 邢英琦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67-669,共3页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1]),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粥样斑块的发病机制异常复杂,众多学者先后提出包括血栓形成学说、脂质浸润学说、损伤反应学说和单克隆学说等一系列学说。然而,这些学说并不能...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1]),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粥样斑块的发病机制异常复杂,众多学者先后提出包括血栓形成学说、脂质浸润学说、损伤反应学说和单克隆学说等一系列学说。然而,这些学说并不能完全解释为何粥样斑块的病灶定位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好发于血管分叉、弯曲及狭窄等部位)。研究认为,局部血液动力学与斑块的分布密切相关([2])。本文通过描述易损斑块与颈动脉分叉结构的特征,分析局部血液动力学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进展以及破裂过程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动力学 切应力 易损斑块 病灶定位 颈动脉分叉 粥样斑块 斑块面积 颈内动脉 颈动脉斑块 狭窄程度
下载PDF
放射性核素脑显像与ECoG在癫痫灶定位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郝海涛 《国外医学(放射医学核医学分册)》 1997年第1期13-16,共4页
放射性核素脑显像对癫痫灶的定位价值已为部分临床医师所肯定,与ECoG及术后病理结果的吻合率皆在90%以上,是癫痫灶术前定位较理想的方法。
关键词 癫痫 ECOG 放射性核素 脑显像 病灶定位
下载PDF
难治性癫痫的致痫灶定位及手术治疗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树新 刘明 +5 位作者 刘玉河 刘启峰 张洁 张金涛 史庆轩 马希玲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203-204,共2页
目的评价难治性癫痫的致痫灶定位方法和皮层电极监测下致痫灶切除,加行多处软脑膜下横纤维切断术(MST)治疗癫痫的疗效。方法对47例难治性癫痫病人的致痫灶,采用CT+MRI+EEG+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SPECT)+皮层脑电脑(ECoG)联合检测定... 目的评价难治性癫痫的致痫灶定位方法和皮层电极监测下致痫灶切除,加行多处软脑膜下横纤维切断术(MST)治疗癫痫的疗效。方法对47例难治性癫痫病人的致痫灶,采用CT+MRI+EEG+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SPECT)+皮层脑电脑(ECoG)联合检测定位。对检出的阳性病灶在皮层电极监测显微镜下行致痫灶切除,切除后监测仍有癫痫波者加行MST;致痫灶位于重要功能区者单行MST。结果致痫灶阳性检出率86%。皮层电极检测显微镜下致痫灶切除加MST,术后91%的病人癫痫发作停止,半年后约15%的病人复发,但症状较术前减轻,持续时间较术前短。结论CT+MRI+EEG+SPECT+ECoG联合检测,对手术定位具有较高价值。皮层电极监测下致痫灶切除术及MST创伤轻微、效果比较可靠、治愈率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病灶及致痫灶的不完全切除和形成皮层软化及疤痕,可能是导致癫痫复发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治疗 难治性癫痫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 脑皮层电极 致痫灶 软脑膜下模纤维切断术 病灶定位
下载PDF
应用24 h动态脑电图检查小儿癫痫及其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黄淑来 吴端纯 《中外医学研究》 2021年第31期89-92,共4页
目的:分析24 h动态脑电图(24 hours ambulatory electroencephalogram,24 h AEEG)检查小儿癫痫及其临床特征。方法:择取本院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接收的疑似癫痫患儿180例,予以24 h AEEG监测,记录患儿的痫样放电情况、放点特征、癫痫... 目的:分析24 h动态脑电图(24 hours ambulatory electroencephalogram,24 h AEEG)检查小儿癫痫及其临床特征。方法:择取本院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接收的疑似癫痫患儿180例,予以24 h AEEG监测,记录患儿的痫样放电情况、放点特征、癫痫所属类型及病灶的定位位置。结果:(1)180例疑似癫痫患儿中,108例监测存在痫样放电情况,其中28例为清醒阶段痫样放电;睡眠阶段痫样放电70例,睡眠阶段及清醒阶段均出现痫样放电,占比9.26%;(2)108例测定到痫样放电的疑似患儿中,因脑梗死、颅内细菌感染、颅内出血等器质性病变导致的痫样放电55.56%,代谢疾病发生痫样放电18.52%;因感染发生痫样放电14.81%,其余类型11.11%;(3)180例疑似癫痫患儿中,98例测定到同步的临床反应中有69例同时监测出痫样放电状态,可诊断为癫痫;其余29例同步的临床反应中未测定到痫样放电,疑似癫痫,需进行多次测定即可确诊;(4)根据同步临床反应、测定结果,69例确诊为癫痫。结论:熟练掌握小儿癫痫24 h动态脑电图临床特征,能更好地提升对癫痫的认知,精准进行癫痫的分型和病灶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H动态脑电图 小儿癫痫 临床特征 病灶定位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小肠镜对小肠出血的定位价值 被引量:4
17
作者 尹路 林谋斌 +4 位作者 赵任 钱倩健 吴云林 张晨莉 许斌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讨小肠镜对小肠出血手术前定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4年6月通过小肠镜明确出血部位并行手术治疗的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者小肠镜术前的病灶定位与术中发现的病变部位基本一致,但其中2例定性诊... 目的探讨小肠镜对小肠出血手术前定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4年6月通过小肠镜明确出血部位并行手术治疗的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患者小肠镜术前的病灶定位与术中发现的病变部位基本一致,但其中2例定性诊断不一致。结论小肠镜对小肠出血术前定位的临床价值值得肯定,是一项安全、直观、可靠的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镜 小肠出血 患者 病灶定位 临床应用价值 术前定位 临床价值 肯定 不一致 目的
原文传递
CT导航下的机器人辅助穿刺定位方法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光彪 付庄 +4 位作者 张铁锋 沈运 王尧 施韦伊 费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5-92,99,共9页
针对机器人辅助穿刺中病灶定位系统价格昂贵、穿刺针全向定位机构结构复杂等问题,分别提出了CT导航下病灶定位方法和穿刺针全向定位方法。基于坐标变换理论,病灶定位方法由3个不共线标记点在CT和机器人坐标系的坐标数据辨识出2个坐标系... 针对机器人辅助穿刺中病灶定位系统价格昂贵、穿刺针全向定位机构结构复杂等问题,分别提出了CT导航下病灶定位方法和穿刺针全向定位方法。基于坐标变换理论,病灶定位方法由3个不共线标记点在CT和机器人坐标系的坐标数据辨识出2个坐标系之间的位置关系,然后由CT下的病灶坐标实现病灶在机器人下的定位。全向定位方法结合病灶的定位结果和机器人运动学,通过软件控制实现穿刺针在调整自身姿态时仍始终指向所定位病灶位置,为病灶穿刺提供安全的进针点和入刺角度。搭建含UR机械臂的6-DOF辅助穿刺系统,并在CT导航下对患者模型进行病灶和穿刺针的定位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病灶定位误差在3 mm以内,与基于5个标记点的最小二乘病灶定位法精度相当,但定位效率提高约40%,其中病灶定位方法计算误差为1.43 mm,证明利用软件代替复杂机构的穿刺针全向定位方法是可行的。本文建立的病灶及穿刺针定位方法有效、准确,可为后续病灶自主定位和穿刺针路径规划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穿刺 CT导航 病灶定位 全向定位
下载PDF
单点-点压法注射纳米碳在腹腔结肠癌根治术中应用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英茹 李非 +1 位作者 张玉茹 刘莉婷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6期414-417,共4页
目的探讨单点-点压法注射纳米碳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69例结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示踪组和对照组。示踪组术前通过电子肠镜于病灶非系膜侧使用单点-点压... 目的探讨单点-点压法注射纳米碳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69例结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示踪组和对照组。示踪组术前通过电子肠镜于病灶非系膜侧使用单点-点压法黏膜下注射纳米碳悬浊液原液标记示踪,两组均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确定切除范围,切除病灶肠断及周围组织,切除后组织送病理科检查。观察记录两组手术用时、手术探查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淋巴结数量、微小淋巴结(<5 mm)数量、转移阳性淋巴结数量、纳米碳注射用时、注射穿透喷溅事件例数。结果示踪组手术用时、术中探查用时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示踪组出现1例(2.9%)穿透喷溅事件。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淋巴结检出总数、微小淋巴结检出数和转移阳性淋巴结数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病灶、结肠结构及位置特点使用单点-点压法注射纳米碳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中应用在病灶定位、淋巴示踪效果理想,可以安全、准确、有效地定位病变.判定远切缘,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操作难度,简化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纳米碳 淋巴结 病灶定位
原文传递
神经导航在后颅凹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永刚 赵继宗 +1 位作者 王硕 赵元立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系统在后颅凹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总结克服脑漂移的技术操作体会。方法 在36例后颅凹手术中 ,应用美国枢法莫 丹历公司的Stealthstation导航系统进行病灶定位。结果 成功切除后颅凹肿瘤 2 8例 ,夹闭动脉瘤 3例 ,切...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系统在后颅凹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总结克服脑漂移的技术操作体会。方法 在36例后颅凹手术中 ,应用美国枢法莫 丹历公司的Stealthstation导航系统进行病灶定位。结果 成功切除后颅凹肿瘤 2 8例 ,夹闭动脉瘤 3例 ,切除AVM 2例 ,切除静脉畸形、进行活检和取颅内金属异物各 1例。效果满意 ,无手术死亡者 ,除 6例听神经瘤患者术后出现面瘫外 ,无其他手术并发症。结论 应用导航技术进行后颅凹病变手术 ,可以完成术中病灶的精确定位和最佳手术入路的选择 ,并可降低术中医源性损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颅凹手术 神经导航系统 脑漂移 手术入路 病灶定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