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3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博尔纳病病毒持续感染的原因及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庆军 谢鹏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92-994,共3页
关键词 博尔纳病病毒 病毒持续感染 病毒感染性疾病 负链RNA病毒 禽流感病毒 暴发流行 病毒脑炎 西尼罗河
下载PDF
乙脑防治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永怡 《传染病信息》 1994年第3期90-91,共2页
1994年7月15日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医学病毒学会与传染病寄生虫病学会联合举办虫媒病毒脑炎研究及乙脑防治进展的学术报告。
关键词 病毒脑炎 医学病毒 寄生虫病学会 防治进展 病毒 病毒脑炎 乙脑病毒 披膜病毒 双份血清 病毒分离
下载PDF
病毒脑炎病原学及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宇红 申昆玲 《医学综述》 2004年第4期232-234,共3页
关键词 病毒脑炎 病原学 诊断技术
下载PDF
酷似缺血性卒中的病毒性脑炎: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王蒙 周俊山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10期956-960,共5页
病毒性脑炎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是病毒入侵神经系统及相关组织引起的炎性或非炎性改变。相关资料显示,约有100余种病毒可引起病毒性脑炎,主要为虫媒病毒脑炎和肠道病毒脑炎,发病率为(3.5~7.4)/10万,粗略统计每... 病毒性脑炎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是病毒入侵神经系统及相关组织引起的炎性或非炎性改变。相关资料显示,约有100余种病毒可引起病毒性脑炎,主要为虫媒病毒脑炎和肠道病毒脑炎,发病率为(3.5~7.4)/10万,粗略统计每年有(15—30)万例病毒性脑炎患者。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erpessimplexencephalitis,HsE)是全球散发性脑炎最常见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脑炎 缺血性卒中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文献复习 病毒脑炎 散发性脑炎 病毒入侵 非炎性
原文传递
儿童轮状病毒脑炎伴颅脑MR改变8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华飞 樊慧苏 +1 位作者 高志伟 吕丽珍 《中国乡村医药》 2016年第19期48-49,共2页
轮状病毒(RV)肠炎好发于6个月到2岁的婴幼儿,主要表现为呕吐、发热、腹泻,大便呈蛋花汤、稀水样。近年来轮状病毒感染引起脑部损伤的病例逐渐增多,颅脑MR检查提示脱髓鞘改变,故将其归类为感染后脑炎,是一种以脑和脊髓急性静脉周... 轮状病毒(RV)肠炎好发于6个月到2岁的婴幼儿,主要表现为呕吐、发热、腹泻,大便呈蛋花汤、稀水样。近年来轮状病毒感染引起脑部损伤的病例逐渐增多,颅脑MR检查提示脱髓鞘改变,故将其归类为感染后脑炎,是一种以脑和脊髓急性静脉周围脱髓鞘为特征的疾病。部分感染后脑炎严重者可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因此,及时诊断、合理治疗、后期随访在该类感染后脑炎的诊治中相当重要,更提示颅脑MR检查在疾病预后评估中的重要地位。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轮状病毒感染后脑炎伴颅脑MR改变4例,同时进行PUBMD检索4例,观察其MR特征变化,旨在为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感染 MR检查 颅脑 病毒脑炎 感染后脑炎 神经系统后遗症 脱髓鞘改变 儿童
下载PDF
成人颅内感染40例临床分析
6
作者 曲红丽 陈素莲 《学会》 1999年第6期43-44,共2页
脑膜炎、脑炎是中枢神经感染中一种常见的临床症候群。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典型病例诊断(包括病原诊断)并不困难。由于某些药物应用对机体及病原体产生一系列的影响,以致颅内感染临床表现或病原实验室查特点发生了变化。其次某些全身... 脑膜炎、脑炎是中枢神经感染中一种常见的临床症候群。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典型病例诊断(包括病原诊断)并不困难。由于某些药物应用对机体及病原体产生一系列的影响,以致颅内感染临床表现或病原实验室查特点发生了变化。其次某些全身性疾病有时也有脑膜炎样表现。故对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感染 临床分析 结核性脑膜炎 病毒脑炎 病毒脑炎 隐球菌性 成人 白细胞计数 系统性红斑狼疮 单纯疱疹病毒
下载PDF
S-100b蛋白的表达对肠道病毒脑炎患儿早期神经行为后果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陈宗波 李玉堂 杜钦霞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42-943,共2页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病毒脑炎 预测价值 行为后果 肠道病毒 组织蛋白 S-100B蛋白 患儿 早期 微小核糖核酸病毒
原文传递
人类新发病毒的威胁:Nipah病毒脑炎
8
作者 曾志磊 陈晓 谢鹏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65-1268,共4页
关键词 NIPAH病毒 病毒脑炎 人类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 流行病学特点 威胁 呼吸系统症状 病毒学特征
下载PDF
脑炎及脑脊髓膜炎
9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2001年第3期37-38,共2页
0108495 熊本今年流行的无菌性脑膜炎研究[日]/池野幸一∥感染志.-1999,73(5).-519 冀医情 0108496 1997年10月~1998年7月宗像市周围流行无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病毒学研究[日]/棍原泉∥感染志.-1999。
关键词 无菌性脑膜炎 病毒脑炎 脑脊髓膜炎 感染 病毒 疾病控制 流行 带状疤疹 研究 临床
下载PDF
小儿童神经内科病毒脑炎的护理问题研究
10
作者 刘艳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30期637-638,共2页
目的对小儿童神经内科病毒脑炎护理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期间患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改良组,每组各25例患者。对对照组中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进行小儿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而对... 目的对小儿童神经内科病毒脑炎护理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期间患重症病毒性脑炎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改良组,每组各25例患者。对对照组中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进行小儿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而对改良组中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多种感觉刺激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中,治疗有效的患者占28.00%;而改良组中,治疗有效的患者占88.00%,即相对于对照组,改良组中的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更为明显,P<0.05。结论在对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进行护理时,在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感觉刺激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 病毒脑炎 护理
下载PDF
不明原因发热警惕病毒脑炎
11
作者 刘占斌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年第32期95-96,共2页
关键词 不明原因发热 病毒脑炎 发热待查患者 不明原因长期发热 诊断水平 分子生物学 临床经验 医学仪器
下载PDF
“痰”和“病毒脑炎”
12
作者 冯丽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1982年第8期40-41,共2页
“痰”和“饮”都是人体的病理变化的产物,“夫痰者,津液之异名也”,由于某种原因,使人体津液不能正常的运行,造成人体体液的贮留,聚而为痰为饮。一般来讲,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痰属阳,饮属阴,但在临床上往往痰饮并见,二者不能截然分... “痰”和“饮”都是人体的病理变化的产物,“夫痰者,津液之异名也”,由于某种原因,使人体津液不能正常的运行,造成人体体液的贮留,聚而为痰为饮。一般来讲,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痰属阳,饮属阴,但在临床上往往痰饮并见,二者不能截然分开,故统称为“痰饮”。痰饮之为病,千变万化,其状不一,古人云:“怪病多屑痰”。痰饮之为患,随气升降,无处不到。一般来讲,若因风因热。随气逆而蒸于上则使人头目眩晕、耳鸣、口眼颤动。若填塞胸中,则胸闷胁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痰开窍 豁痰醒脑 病毒脑炎 痰饮
下载PDF
小儿病毒脑炎合并意识障碍的护理观察
13
作者 赵玉兰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00年第9期26-27,共2页
小儿病毒脑炎近年来在临床上比较多见。此病不受季节、年龄等因素限制,一年四季、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且起病急变化快,常伴有意识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因此细心的护理观察,对病儿的预后及康复、减少后遗症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小儿 病毒脑炎 意识障碍 护理程序
下载PDF
头、体针交替刺治疗恢复期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观察
14
作者 曹文胜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07年第2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头针、体针配合高压氧及功能训练,对病毒性脑炎恢复期康复的疗效。方法:以采用头针、体针配合高压氧及功能训练治疗病毒性脑炎恢复期45例,结果:治愈35例,显效6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100%。结论:说明头针、体针配合高压氧及功能... 目的:探讨头针、体针配合高压氧及功能训练,对病毒性脑炎恢复期康复的疗效。方法:以采用头针、体针配合高压氧及功能训练治疗病毒性脑炎恢复期45例,结果:治愈35例,显效6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100%。结论:说明头针、体针配合高压氧及功能训练在治疗病毒性脑炎恢复期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脑炎 头针 体针 高压氧 恢复期康复
下载PDF
抗NMDA受体抗体检测在抗NMDA受体脑炎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5
15
作者 刘媛媛 曹秉振 +2 位作者 唐吉刚 胡怀强 李传芬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30-535,共6页
目的总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NMDA受体抗体阳性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到2014年11月在济南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期间检测抗NMDA受体抗体阳性的5例患者的诊断、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 5例患者中4例... 目的总结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NMDA受体抗体阳性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到2014年11月在济南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期间检测抗NMDA受体抗体阳性的5例患者的诊断、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 5例患者中4例临床确诊为抗NMDA受体脑炎,1例诊断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erpes simplex virus encephalitis,HSE)。5例患者发病相似,3例有明确的流感样前驱感染史,3例以精神症状首次发病,4例病情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癫痫、呼吸衰竭入住NICU。4例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病情后期均出现突出的运动障碍等症状。患者颅脑MRI、脑电图存在不同程度及范围异常,4例合并病毒学及免疫学指标异常。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经激素、免疫球蛋白等治疗病情好转;HSE患者经抗病毒等治疗后病情改善。随访1年后2例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出现肿瘤,1例死亡。结论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抗NMDA受体抗体阳性的患者多数为抗NMDA受体脑炎,少数可为HSE等,诊断要综合患者病情及各项检查分析,防止误诊、漏诊,以正确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NMDA受体抗体 抗NMDA受体脑炎 副肿瘤综合征 间接免疫荧光法 单纯疱疹病毒脑炎
下载PDF
儿童EB病毒脑炎2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李绍英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2-173,共2页
目的 分析儿童EB病毒脑炎的临床特征 ,探讨其早期诊断方法及治疗手段。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脑脊液及血清中EBV外壳抗原抗体 (VCA IgM ) ,对 2 4例脑脊液EBVCA IgM阳性患儿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 3例为急性发... 目的 分析儿童EB病毒脑炎的临床特征 ,探讨其早期诊断方法及治疗手段。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脑脊液及血清中EBV外壳抗原抗体 (VCA IgM ) ,对 2 4例脑脊液EBVCA IgM阳性患儿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 3例为急性发病 ,1例为慢性起病。发热 2 4例 (10 0 % ) ;头痛、呕吐 10例 (42 % ) ;惊厥 10例(42 % ) ;意识障碍 16例 (6 7% ) ,其中昏迷 6例 ;惊厥 10例 ,伴精神症状 2例 ;脊髓炎 2例 ,颅神经损害 3例 ;呼吸衰竭 1例 ,合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1例。脑CT/MRI检查 :15例检查者 13例异常 ;脑脊液EBVCA IgM均阳性 ,血清VCA IgM 15例阳性。经 6个月至 1年随访 ,完全康复 2 1例 ,3例遗留后遗症 :1例左下肢活动障碍 ,2例轻度的智力低下并有癫疒间 发作。结论 EBV脑炎临床表现多样 ,多为急性起病 ,少数呈慢性活动性损害。伴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表现者很少见。脑脊液EBVCA IgM阳性为主要确诊依据。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 ,少数病情严重 ,可遗留后遗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EB病毒脑炎 临床分析 诊断 治疗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后遗症
原文传递
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的非典型临床表现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伟荣 冯子敬 +1 位作者 王佳伟 王得新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对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不具典型特征的单纯疱疹病毒脑炎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对142例单纯疱疹病毒脑炎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脑脊液及血清病毒学、脑电图及神经影像学资料进行... 目的对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不具典型特征的单纯疱疹病毒脑炎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对142例单纯疱疹病毒脑炎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脑脊液及血清病毒学、脑电图及神经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42例中38例(26.76%)为非急性起病,受损部位除常见的额、颞叶外,还可侵及脑干。50例(35.21%)脑脊液细胞学检查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而非淋巴细胞占优势。69例行脑脊液特异性1型单纯疱疹病毒IgM抗体检测,阳性者12例(17.39%),余57例(82.61%)均呈阴性。17例行双份血清和脑脊液标本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其中恢复期标本1型单纯疱疹病毒IgG抗体水平增高4倍以上者5例,无明显变化者9例,恢复期抗体水平降低4倍者3例。68例中65例(95.59%)脑电图未见典型的局灶性尖、棘波。52例患者接受影像学检查(M RI检查10例,CT检查42例),其中28例未见典型影像学改变,分别占受检者的30.00%(3/10)和59.52%(25/42)。结论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的起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呈不典型表现,明确诊断有赖于对各项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对于亚急性或慢性起病患者,建议检测双份血清和脑脊液标本中的特异性1型单纯疱疹病毒IgG抗体,以对病毒抗体水平进行连续和动态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脑炎 非典型临床表现 1型单纯疱疹病毒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 中性粒细胞升高 IgM抗体检测 IgG抗体检测 IGG抗体水平 脑脊液标本 血清病毒 影像学资料 非淋巴细胞 MRI检查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改变 不典型表现
下载PDF
脑电图对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的早期诊断价值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雄伟 徐慧文 牛俊英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6年第3期175-176,181,共3页
单纯疱疹病毒脑炎(herpes simplex virus eneephalitis,HSVE)又称急性坏死性脑炎,是散发性急性致死性脑炎的最常见原因。HSVE起病急,症状重,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死率高(40%~70%),其治疗的时机与预后密切相关。目前第二代抗... 单纯疱疹病毒脑炎(herpes simplex virus eneephalitis,HSVE)又称急性坏死性脑炎,是散发性急性致死性脑炎的最常见原因。HSVE起病急,症状重,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死率高(40%~70%),其治疗的时机与预后密切相关。目前第二代抗病毒药物(无环鸟苷等)已有效地用于临床,明显降低了病死率,所以早期迅速做出诊断极为重要。头颅CT、MRI、病毒学检测和脑活检对诊断HSE有重要作用,但这些检查也有其局限性和早期检测敏感性低等缺点,且不能及时和反复使用。许多文献报道脑电图有助于HSVE的早期诊断,对判断预后有一定价值,现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脑炎 脑电图 周期性放电 CT MRI
下载PDF
2015年杭州地区新生儿肠道病毒脑炎病原分型及临床特征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琼 刘玉洁 +1 位作者 李伟 尚世强 《浙江医学》 CAS 2017年第23期2125-2128,共4页
目的分析2015年夏季杭州地区新生儿肠道病毒脑炎病原分型及临床特征。方法选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2015年5-9月收治的45例有颅内感染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法检测脑脊液中的肠道病毒,根据结果分为病例组(阳性)与对照组(... 目的分析2015年夏季杭州地区新生儿肠道病毒脑炎病原分型及临床特征。方法选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2015年5-9月收治的45例有颅内感染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法检测脑脊液中的肠道病毒,根据结果分为病例组(阳性)与对照组(阴性),比较与分析新生儿肠道病毒脑炎病原分型及临床特征。结果 45例患儿脑脊液中检出肠道病毒阳性17例(37.8%)。病例组脑脊液中糖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蛋白含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发热、黄疸、呕吐、抽搐等临床症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将17例脑脊液肠道病毒阳性标本进行基因分析,得到埃可病毒(ECHO)30(13例)、ECHO 16(2例)和柯萨奇病毒(CV)B2(2例);对上述临床株进行进化树分析,发现与参考株的同源性达89.6%~98.3%。结论 2015年夏季杭州地区新生儿肠道病毒脑炎局部暴发流行,脑脊液生化指标的变化符合病毒性脑炎的特点,但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ECHO 30是主要病原体,进化树分析显示本次暴发流行可能是浙江省ECHO 30分离株的又一暴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脑炎 新生儿 病原分型 临床特征
下载PDF
儿童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1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林燕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年第12期2247-2248,共2页
单纯疱疹病毒脑炎即为急性出血坏死性脑炎,属于常见的散发性脑炎,患者死亡率高.此病起病急,病情发展快,如果不能够及时有效治疗,严重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的预后差,且后遗症较重.对于单纯疱疹病毒脑炎来说,常缺乏典型的... 单纯疱疹病毒脑炎即为急性出血坏死性脑炎,属于常见的散发性脑炎,患者死亡率高.此病起病急,病情发展快,如果不能够及时有效治疗,严重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的预后差,且后遗症较重.对于单纯疱疹病毒脑炎来说,常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与其他病毒性脑炎不容易区分开来,主要依靠病原学诊断.本文选择我院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儿共18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脑炎 临床分析 单纯疱疹病毒脑炎 儿童 坏死性脑炎 散发性脑炎 病原学诊断 急性出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