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白蛋白、胆碱酯酶及凝血酶原活动度对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3
1
作者 薛永举 杨丽 +2 位作者 朱玉 郑海伦 李大鹏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306-308,31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检测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病人63例(肝硬化组),病毒性肝炎病人60例(肝炎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6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ALB、CHE... 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检测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病人63例(肝硬化组),病毒性肝炎病人60例(肝炎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60名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ALB、CHE、PTA水平。结果:肝硬化组ALB、CHE和PTA明显低于肝炎组和对照组(P<0.01);肝硬化组Child-pugh C级病人ALB、CHE和PTA明显低于Child-pugh B级和Child-pugh A级病人(P<0.05~P<0.01);ALB、CHE和PTA诊断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5、0.897和0.746,截断值分别为31.41 g/L、3 785.41 U/L和36.59%时,灵敏度分别为73.30%、85.00%和93.30%,特异度分别为81.00%、79.40%和44.44%。结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病人ALB、CHE、PTA水平明显降低,可反映病人Child-pugh分级情况,同时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白蛋白 胆碱酯酶 凝血酶源活动度 CHILD-PUGH分级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9
2
作者 刘芳 董红艳 +1 位作者 王印伟 严庆华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6年第10期1553-1554,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某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76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根...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某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76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根据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健康达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元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达标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的护理措施,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消化道出血 满意度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4期172-173,共2页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5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常规组(37例,予以常规护理)和试验组(38例,予以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5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常规组(37例,予以常规护理)和试验组(38例,予以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常规组健康达标率为70.3%,护理满意度为75.7%;试验组健康达标率为94.7%,护理满意度为97.4%;试验组健康达标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住院费用为(2.6±1.5)万元,住院时间为(19.4±12.6)d;试验组住院费用为(1.9±0.8)万元,住院时间为(13.3±6.4)d;试验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均少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对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选择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临床护理路径 消化道出血
下载PDF
超声诊断病毒肝炎性肝硬化与原发胆汁性肝硬化的对照观察 被引量:11
4
作者 洪莉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CAS 2015年第6期1-2,共2页
目的:对比原发胆汁性肝硬化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超声诊断情况,以期为临床上更好对两种疾病进行诊断,提高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胆汁肝硬化和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61例,通过对其超声诊断结果进行总结... 目的:对比原发胆汁性肝硬化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超声诊断情况,以期为临床上更好对两种疾病进行诊断,提高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胆汁肝硬化和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61例,通过对其超声诊断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对比二者超声征象之间区别。结果: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超声诊断时胆管壁增强,细颗粒状回声以及腹腔淋巴结肿大发生率明显高于病毒性肝炎患者,结果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脏缩小及肝实质回声呈弥漫性结节状增生发生率要低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超声诊断可以发现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之间区别,可作为临床上诊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病毒肝炎性肝硬化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原发胆汁肝硬化 超声 鉴别诊断
原文传递
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11
5
作者 焦威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32-34,38,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病毒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确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法分成2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模式... 目的研究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病毒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确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法分成2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模式,统计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肝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检测指标,VAS评分,消化道停止出血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预后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的ALT及AST检测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6个月,2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ALT、AST)均有显著改善,并且观察组肝功能指标改善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更低、消化道停止出血以及住院时间更短(P<0.05),观察组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病毒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水平,降低疼痛程度,缩短消化道出血症状及住院时间,利于提升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消化道出血 应用效果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病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移植预后差异配对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宋占宇 潘崎 +2 位作者 于杨 贾德功 刘永锋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2-86,共5页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移植的预后差异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7年1月行肝移植的75例受者临床资料。将受者分为AILD组(25例)和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组(50例)。观察受者的术中情况,包括器...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移植的预后差异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7年1月行肝移植的75例受者临床资料。将受者分为AILD组(25例)和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组(50例)。观察受者的术中情况,包括器官热缺血时间、冷缺血时间、手术时间、无肝期、输血量;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重度急性肾损伤(AKI)、感染、急性排斥反应、胆道相关并发症、血管相关并发症、移植后糖尿病(PTDM);观察出院后随访情况。分析肝移植受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AILD组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组的器官热缺血时间、冷缺血时间、手术时间、无肝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ILD组受者术后急性排斥发生率高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组受者(P<0.05),术后重度AKI发生率低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组受者(P<0.05)。AILD组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2%、87%、87%,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组术后1、3、5年生存率88%、88%、88%,两组受者累积生存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重度AKI、感染、胆道相关并发症等5个指标是受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均为P<0.05)。结论AILD组和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组受者移植术后总体生存预后无明显差异,年龄、MELD评分、重度AKI、感染、胆道相关并发症是影响肝移植预后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 原发胆汁胆管炎 原发硬化胆管炎 自身免疫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移植 预后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赵艳 顾训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10期267-268,共2页
目的对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在我院近两年统计的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收集96例进行回顾分析,根据给予的护理方式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n=48)和效果组(n=48),护理方式... 目的对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在我院近两年统计的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收集96例进行回顾分析,根据给予的护理方式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n=48)和效果组(n=48),护理方式分别为基础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探讨。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住院时间和治疗经费均在效果组之上,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效果甚佳,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时间,且降低住院成本,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消化道出血 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宋丽萍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14期252-253,共2页
目的分析并研究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所有患者均为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所有患者的入院时间为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本研究选择66例患者作为... 目的分析并研究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所有患者均为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所有患者的入院时间为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本研究选择6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为所有患者配合常规护理进行干预指导,选择6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于所有患者配合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干预指导,对于所有患者护理干预结束后的物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评价本研究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患者健康教育的有效率,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更短,患者健康教育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情况进行评价,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比对照组患者更高,两组进行统计学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到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为患者在常规的治疗基础上选择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措施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并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的有效率,提升患者治疗的满意度,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消化道出血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金丹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8期225-226,共2页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以及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能提高患者恢复时间,提升其满意度,在临床医学中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干预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消化道出血
下载PDF
肝炎肝硬化患者血常规和骨髓祖细胞造血功能的改变 被引量:8
10
作者 陆光生 景晔 +1 位作者 徐和福 孟震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421-424,共4页
目的观察肝炎肝硬化患者骨髓祖细胞造血功能和血液常规的变化,为对该类患者采用新的临床治疗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择26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试验组(代偿期、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各13例);随机选择13例本院健康体检者作为对... 目的观察肝炎肝硬化患者骨髓祖细胞造血功能和血液常规的变化,为对该类患者采用新的临床治疗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择26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试验组(代偿期、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各13例);随机选择13例本院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2组观察对象进行骨髓晚期红系祖细胞(CFU-E)、粒-单系祖细胞(CFU-GM)及成纤维祖细胞(CFU-F)体外培养,观察2组间三系的变化及外周血象、血浆白蛋白变化。结果失代偿期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白蛋白水平、白球比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和代偿期肝炎肝硬化组的水平(P<0.01);而球蛋白水平则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代偿期肝炎肝硬化组的水平(P<0.01)。代偿期及失代偿期肝炎肝硬化患者CFU-E、CFU-GM、CFU-F集落生长不良率分别为76.9%、30.8%、38.5%及92.3%、69.2%、84.6%,明显高于对照组三系祖细胞集落生长不良率(0%、0%、0%),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肝炎肝硬化患者骨髓祖细胞造血功能明显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血常规 骨髓祖细胞 异常造血
下载PDF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奥马哈系统干预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侯雪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15-1418,共4页
目的构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奥马哈系统干预模式并应用于临床,评价该模式的应用效果,为其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86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构建出病毒性肝炎... 目的构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奥马哈系统干预模式并应用于临床,评价该模式的应用效果,为其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86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构建出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奥马哈系统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采用该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并应用奥马哈系统结局评价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6个月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及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入院时(P<0.01),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护理结局各领域各方面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以奥马哈系统为理论依据的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奥马哈系统干预模式,可以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的护理结局,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奥马哈系统 构建模式 评价
下载PDF
优质护理干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毛敏芬 杨伟伟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8年第4期540-541,共2页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干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7年4月期间在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140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7...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干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7年4月期间在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140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肝功能及住院指标、消化道出血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消化道出血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肝功能,减轻消化道出血情况,促进患者病情好转,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干预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消化道出血 功能
原文传递
预见性护理对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占英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年第15期159-159,161,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预见性护理对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8月我院接收的符合诊断标准的74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 目的探讨分析预见性护理对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8月我院接收的符合诊断标准的74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变化情况,并于6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统计两组患者疾病复发率和病死率。结果两组治疗前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疾病复发率(5.41%)显著低于对照组(21.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疾病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护理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下载PDF
肝爽颗粒联合恩替卡韦胶囊治疗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临床观察
14
作者 梁丽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005-0009,共5页
分析病毒性肝炎肝硬化(Viralhepatitiscirrhosis,VHC)患者联合肝爽颗粒、恩替卡韦胶囊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8月-2023年8月本院治疗的62例VHC患者,双盲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2例,),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实验组肝功能指标[ALB(4... 分析病毒性肝炎肝硬化(Viralhepatitiscirrhosis,VHC)患者联合肝爽颗粒、恩替卡韦胶囊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8月-2023年8月本院治疗的62例VHC患者,双盲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2例,),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实验组肝功能指标[ALB(44.81±4.62)U/L、TBil(21.64±2.15)μmmol/L、ALT(42.18±4.32)U/L、GGT(43.82±4.15)U/L]均较对照组低(t=4.481、6.937、5.853、4.855,P均<0.05);实验组肝纤维化指标[HA(143.25±15.34)μg/L、LN(133.86±12.43)μg/L、PCⅢ(128.76±12.46)μg/L、IV-C(88.35±8.12)μg/L]较对照组低(t=4.459、4.359、3.772、6.085,P均<0.05);实验组炎性因子指标[TNF-α(1.16±0.35)ng/mL、IL-4(7.68±1.14)ng/L、IL-6(7.61±1.26)μg/L]较对照组低(t=5.506、3.883、3.816,P均<0.05);治疗有效率上,实验组96.88%高于对照组80.00(x2=4.402,P<0.05)。结论 VHC患者选择肝爽颗粒、恩替卡韦胶囊联合用药方案,能显著改善肝功能及炎症反应,控制肝脏纤维化进展,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爽颗粒 恩替卡韦胶囊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功能 纤维化
下载PDF
IL-2、IL-18、IL-21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HIV感染AIDS病情转归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郭静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23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 探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艾滋病(AIDS)患者血清白介素(IL)-2、IL-18、IL-21与疾病转归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95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HIV感染AIDS患者为研究组,按照1:1原则... 目的 探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艾滋病(AIDS)患者血清白介素(IL)-2、IL-18、IL-21与疾病转归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95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HIV感染AIDS患者为研究组,按照1:1原则选择同期95例单纯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IL-2、IL-18、IL-21、免疫功能(IgA、IgG、IgM、IgE),Pearson分析治疗前血清各指标与免疫功能相关性。根据研究组治疗3个月后疾病转归情况,分为预后良好、预后不良两个亚组,比较治疗前后血清IL-2、IL-18、IL-21水平,分析血清各指标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HIV感染AIDS患者疾病转归的关系。结果 治疗前研究组血清IL-2、IL-2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IL-18、IgA、IgG、IgM、Ig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血清IL-2、IL-21水平与免疫功能指标呈负相关,IL-18水平与免疫功能指标呈正相关(P<0.05);预后不良组治疗前后血清IL-2、IL-21水平均低于预后良好组,IL-18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治疗前后血清IL-2、IL-18、IL-21是影响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HIV感染AIDS患者疾病转归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合并HIV感染AIDS患者血清IL-2、IL-18、IL-21水平变化与免疫功能、疾病转归显著相关,能为预测该病疾病转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 IL-18 IL-21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HIV AIDS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邱春霞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7年第1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来某院进行治疗的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1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96例)和对照组(9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来某院进行治疗的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1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96例)和对照组(9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以及护理的满意率等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以及护理满意率的临床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制定适宜的临床护理路径方案,能够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以及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患者康复起着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途径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消化道出血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血浆钠尿肽联合Tei指数评估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心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立坤 张素梅 +4 位作者 武雪亮 杨婕琳 杨瑞敏 韩朝 王义成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25期127-13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联合心肌综合指数(Tei)评价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心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根据Child-Pugh肝功能分级标准分为代偿期组(Ch...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联合心肌综合指数(Tei)评价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心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根据Child-Pugh肝功能分级标准分为代偿期组(Child A组30例)、失代偿期组(Child B组25例和Child C组25例),另选取健康者25名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法检测各组的血浆BNP水平,并行超声Tei指数检测。结果 Child B和Child C组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Child A组和对照组,Child C组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Child 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ld B和Child C组左心室的Tei指数和IRT/ET值均明显高于Child A组和对照组,Child C组Tei指数和IRT/ET明显高于Child 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组右心室Tei指数和IRT/E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BNP和左心室Tei指数在诊断和监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心功能方面具有一致性(r=0.655,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左心室Tei指数为血浆BN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血浆BNP联合Tei指数能准确评估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心功能的变化,为临床治疗和监测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钠尿肽 心肌综合指数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心功能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分析生化检验指标在病毒性肝病中的价值
18
作者 牛爱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29-32,共4页
探讨开展生化检验对于病毒性肝病进行诊断的作用及相关生化指标在病毒性肝病患者中的表达意义。方法 样本的选取时间定在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将这一时间段将医院200例病毒性肝病病例与200例健康体检者一同纳入研究,分别设为研究组、... 探讨开展生化检验对于病毒性肝病进行诊断的作用及相关生化指标在病毒性肝病患者中的表达意义。方法 样本的选取时间定在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将这一时间段将医院200例病毒性肝病病例与200例健康体检者一同纳入研究,分别设为研究组、对照组。在入选的受检者中开展静脉采血,取血清开展生化检验,检测病毒性肝病相关指标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汁酸(TBA)的表达水平。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中病毒性肝炎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两种疾病类型患者的生化检验各项指标,并对于两种病毒性肝病在鉴别诊断时应用单项或多项生化检验指标的结果。结果 关于四项生化检验指标表达,研究组中数值比对照组高(P<0.05),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组中数值比病毒性肝炎组高(P<0.05)。在不同类型病毒性肝病鉴别诊断中,关于各项诊断结果的衡量指标,如灵敏度、特异度等,生化检验多项指标进行联合检测的各项数值均高于生化检验单项检测结果(P<0.05)。结论 生化检验指标在病毒性肝病患者中的表达均出现异常上调,生化检验可准确检出病毒性肝病,并对于病毒性肝病的不同类型进行准确地鉴别诊断,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生化检验 诊断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下载PDF
对89例肝硬化患者进行B超检查对诊断其病情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平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12期178-179,共2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对89例肝硬化患者进行B超检查对诊断其病情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9例肝硬化患者(其中有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53例,有酒精性肝硬化患者22例,有胆汁淤积性肝硬化患者14... 目的:探讨和分析对89例肝硬化患者进行B超检查对诊断其病情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4月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9例肝硬化患者(其中有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53例,有酒精性肝硬化患者22例,有胆汁淤积性肝硬化患者1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这89例患者均进行B超检查,然后观察用B超检查诊断其病情的准确率。结果:对这89例患者进行B超检查的结果显示,有83例患者患有肝硬化,诊断的准确率为93.26%。用B超检查诊断这89例患者患有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的准确率为96.23%,诊断其患有胆汁淤积性肝硬化的准确率为92.86%,诊断其患有酒精性肝硬化的准确率为86.36%。结论:用B超检查诊断肝硬化的准确率较高,且能对不同类型的肝硬化进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B超检查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酒精肝硬化 胆汁淤积肝硬化
下载PDF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薛娜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5年第1期38-39,共2页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因此,及早识别出血征象,严密观察周围循环状况的变化,迅速准确的抢救治疗和细致的护理,均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环节。本文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43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因此,及早识别出血征象,严密观察周围循环状况的变化,迅速准确的抢救治疗和细致的护理,均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环节。本文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43例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对经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后上消化道出血发生、发展及治疗效果情况等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43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系我院住院患者,年龄40~78岁,其中男29例,女14例;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32例,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8例,乙醇性肝硬化3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 护理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 肝硬化患者 肝硬化失代偿期 乙醇肝硬化 抢救治疗 死亡原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