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8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大肠杆菌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74
1
作者 恽时锋 潘震寰 郑明球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277-280,共4页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coli)的某些菌株所致鸡的一类疾病总称。1889年Klein首先发现本病,但未分离出病原。1894年Lig-niers系统报道了本病并分离出病原,二十世纪中期以后...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coli)的某些菌株所致鸡的一类疾病总称。1889年Klein首先发现本病,但未分离出病原。1894年Lig-niers系统报道了本病并分离出病原,二十世纪中期以后,随着养禽业的发展,该病在各国的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病 病原学特征
下载PDF
中国2004~2006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59
2
作者 薄芳 崔爱利 +1 位作者 郭学斌 许文波 《中国疫苗和免疫》 CAS 2009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了解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2004~2006年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控制腮腺炎提供依据。方法对疾病监测系统报告的腮腺炎发病资料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麻疹实... 目的了解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2004~2006年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控制腮腺炎提供依据。方法对疾病监测系统报告的腮腺炎发病资料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国家麻疹实验室的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MuV)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中国2004~2006年腮腺炎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7.45/10万、22.40/10万、20.76/10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病例报告,<15岁儿童病例数分别占总病例数的89.77%、87.87%、85.15%,其中5~9岁病例数分别占总病例数的49.16%、46.90%、43.26%。中国2004~2006年MuV为F基因型,MuV毒株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5.4%~100%。结论应加强腮腺炎病毒学、流行病学监测,预防控制腮腺炎的发病和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特征 病原学特征
原文传递
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的病原学特征及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0
3
作者 储芳芳 王亚亭 +3 位作者 毕良学 张琪 许崇玉 梁磊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75-1280,共6页
目的分析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Severe pneumonia complicate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SP-ARF)患儿的病原学特征及经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的疗效,为有效制订临床救治方案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选取安徽省儿童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 目的分析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Severe pneumonia complicate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SP-ARF)患儿的病原学特征及经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的疗效,为有效制订临床救治方案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选取安徽省儿童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2例SP-ARF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入院登记号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和抗感染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疗法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经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进行治疗。采集所有患儿的血样本,对其中细菌、真菌、病毒、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等病原体特征进行检测和分析。对两组患儿的疗效指标及治疗前、治疗72 h时的动脉血气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有30例患儿的血标本中检出细菌或真菌,检出病原菌3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3株占76.67%,以肺炎克雷伯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4株占13.33%,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3株占10.00%,以白假丝酵母为主。有36例患儿的血清病毒IgM呈阳性,检出病毒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柯萨奇病毒、巨细胞病毒为主。有11例患儿的血清MP-IgM呈阳性,检出率为10.78%。研究组患儿的发绀消失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心率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在治疗72 h时,研究组患儿的动脉血气指标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菌、病毒和MP是SP-ARF患儿血标本中的主要病原体,较多的患儿表现为多种病原体的混合感染,于疾病早期经支气管镜给予肺泡灌洗术治疗,可提高疗效、快速改善血气指标,有利于改善患儿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急性呼吸衰竭 儿童 病原学特征 经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
原文传递
诺如病毒性腹泻研究进展 被引量:45
4
作者 施超 钱燕华 +1 位作者 邵洁 石平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12年第1期25-27,共3页
诺如病毒(Norovirus,NV),又称小圆结构病毒(SRSV)、诺瓦克样病毒(NLV),全球广泛分布,人们一度低估其危害。随着20世纪90年代NV感染快速诊断技术的建立,其危害性和严重性越来越被了解,如今NV已被公认为各年龄段感染性腹泻常见病因... 诺如病毒(Norovirus,NV),又称小圆结构病毒(SRSV)、诺瓦克样病毒(NLV),全球广泛分布,人们一度低估其危害。随着20世纪90年代NV感染快速诊断技术的建立,其危害性和严重性越来越被了解,如今NV已被公认为各年龄段感染性腹泻常见病因。现就NV的病原学特征、流行概况与临床表现、检测方法与监测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如病毒 病原学特征 流行概况 临床表现 检测方法 监测
下载PDF
病毒性肝炎及其预防 被引量:38
5
作者 曹惠霖 《中国计划免疫》 2001年第5期292-299,共8页
关键词 肝炎 肝炎病毒 病原学特征 预防
原文传递
福建省2005-2017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及病原学监测分析 被引量:36
6
作者 李东 陈致飞 +6 位作者 杨秀惠 潘伟毅 王琴 张苏晗 郑凝旋 黄丽芳 周勇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56-1361,共6页
目的分析福建省2005-2017年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05-2017年福建省腮腺炎报告病例,主动搜索、访谈收集腮腺炎疫苗接种信息,对新发病例采集咽拭子... 目的分析福建省2005-2017年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05-2017年福建省腮腺炎报告病例,主动搜索、访谈收集腮腺炎疫苗接种信息,对新发病例采集咽拭子标本进行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MuV)细胞培养、基因定型及基因序列分析。结果2005-2017年福建省累计报告腮腺炎病例83 95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7.6/10万,2007年后发病率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到2017年为监测以来的历史新低(7.5/10万);发病时间呈明显的季节性双峰特征,但第1个发病高峰(4-7月)有减弱趋势,而第2个发病高峰(10月至次年1月)有增强趋势;发病人群以学生、托幼儿童、散居儿童为主(占总病例数89.2%,5 814/6 517),其中5~9岁年龄组年平均发病数达2 527例(占总病例数38.8%);发病无明显的地域性特征。病原学监测表明福建省存在MuV G基因型病毒株的流行。序列分析发现2015年MuV G基因型病毒株在核苷酸上的突变导致了SH基因编码区6个氨基酸位点变异,进一步加大了与A型疫苗株在核苷酸及氨基酸上的同源性差异。结论2005-2017年福建省腮腺炎发病逐年下降,预防工作需重点关注中小学生,MuV G基因型病毒株在福建省存在传播链,且在SH基因编码区发现部分氨基酸变异。需加强福建省腮腺炎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特征 病原学特征
原文传递
2009-2010年湖南省哨点医院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病原学研究 被引量:35
7
作者 李俊华 周帅锋 +9 位作者 刘运芝 邓志红 黄威 李丹地 张帆 姚正才 袁丹 刘富强 陈雨 张红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2年第3期337-341,共5页
目的了解湖南省哨点医院2009-2010年常见腹泻病毒的病原学特征,为病毒性腹泻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湖南省哨点医院2009-2010年5岁以下住院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采用Dako公司酶免疫试剂盒检测轮状病毒,采用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 目的了解湖南省哨点医院2009-2010年常见腹泻病毒的病原学特征,为病毒性腹泻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湖南省哨点医院2009-2010年5岁以下住院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采用Dako公司酶免疫试剂盒检测轮状病毒,采用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进行分型鉴定;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腺病毒;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星状病毒和杯状病毒,对部分PCR阳性标本进行测序加以验证。结果检测2009-2010年湖南省哨点医院婴幼儿腹泻标本759份,其中轮状病毒占22.79%(173/759)、杯状病毒占9.22%(70/759)、腺病毒占4.61%(35/759)、星状病毒占0.79%(6/759)、混合感染占2.50%(19/759)。173份轮状病毒G血清型与P基因型以G1、G3、P[4]型为优势株。四种病毒主要是感染2岁以下婴幼儿,且有明显的季节特征。测序结果证实12份阳性标本的PCR产物均为其所对应的病毒。结论轮状病毒是2009-2010年湖南省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最主要病原,杯状病毒、腺病毒和星状病毒也是本省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重要病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肠胃炎 病毒性腹泻 婴幼儿 轮状病毒 杯状病毒 腺病毒 星状病毒 病原学特征
原文传递
登革热的流行病学特征和预防措施 被引量:35
8
作者 宋家慧 刘文斌 曹广文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17年第1期17-22,共6页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登革热病毒分为4种血清型(DV-1、DV-2、DV-3、DV-4),在我国登革热疫情中4种血清型均有流行,但以DV-1流行为主。自1978年以来,我国几乎每年都有登革热疫情报道,尤其... 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登革热病毒分为4种血清型(DV-1、DV-2、DV-3、DV-4),在我国登革热疫情中4种血清型均有流行,但以DV-1流行为主。自1978年以来,我国几乎每年都有登革热疫情报道,尤其是广东省成为登革热的重灾区。2014年广东省有登革热感染者达4万多人,这一疫情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但是,目前公众对登革热认识不足,影响了公共卫生防治措施的效果,现针对这一现象,从该流行病分布规律、病毒病原学特征、相关疾病临床特点以及预防控制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登革热病毒 流行病 病原学特征 蚊媒传播
原文传递
2019—2020年湖南省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和病原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张斯钰 董瑞 +8 位作者 赵善露 李世康 戴志辉 周帅锋 刘子言 张帆 严俊霞 罗垲炜 胡世雄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22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分析2019—2020年湖南省手足口病的监测数据,掌握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变化情况,为手足口病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19—2020年湖南省手足口病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应用实时荧光... 目的分析2019—2020年湖南省手足口病的监测数据,掌握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病原变化情况,为手足口病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2019—2020年湖南省手足口病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应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标本中的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和其他肠道病毒。结果2019年湖南省共上报手足口病病例97110例,发病率为140.76/10万;2020年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14400例,发病率为165.35/10万;2020年发病数较2019年上升15.1%,发病率较2019年上升14.9%;两年手足口病发病呈现单峰流行,2019年顶峰发生在6月,2020年则在10月达到顶峰;发病率较高的地区主要为湘中和湘西地区(如长沙市、湘西自治州与湘潭市);主要发病人群为5岁以下的散居儿童,男女比为1.27∶1;2019年湖南省共报告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168起,2020年共报告276起,2020年较2019年增加64.3%,两年合计报告444起,其中发生在幼托机构的有200起,占44.9%,发生在社区的有244起,占55.1%;两年共采集标本12398份,阳性标本7222份,总阳性率为58.2%;阳性样本中EV71型39份(0.5%)、CVA16型874份(12.1%)、其他肠道病毒型6306份(87.3%),在其他肠道病毒中,检测到CA6型159份(2.5%)、CA10型14份(0.2%)、CA4型10份(0.2%)和未分型6123份(97.1%),其他肠道病毒中未分型病毒成为湖南省2019—2020年的优势型别;不同年份(χ^(2)=486.38,P<0.001)、地区(χ^(2)=229.89,P<0.001)和年龄(χ^(2)=128.44,P<0.001)手足口病病原谱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9年与2020年不同病例类型手足口病病原谱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56,P>0.05;χ^(2)=2.36,P>0.05)。结论2019—2020年湖南省手足口病的流行具有明显季节性和区域性,5岁以下儿童是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人群,病原谱中其他肠道病毒构成比最高,需重点加强散居儿童的健康教育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行病特征 肠道病毒 病原学特征
原文传递
浙江省宁波市2008—2013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 被引量:24
10
作者 贺天锋 钱旭君 +2 位作者 谢蕾 易波 许国章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15年第1期4-6,共3页
手足口病(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脑膜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者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1],因此预防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生,减少死亡病例的出现,是手... 手足口病(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脑膜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者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1],因此预防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生,减少死亡病例的出现,是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为了解宁波市近年来重症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及病原学变化规律,提高临床对重症病例的救治能力,本文对浙江省宁波市2008—2013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病例 病原学特征 肠道病毒 肠病毒 病原学分析 自限性疾病 发病例数 救治能力 散居儿童 患者病情进展
原文传递
广东省2013—2014年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的病原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4
11
作者 柯碧霞 何冬梅 +8 位作者 谭海玲 曾洪辉 杨彤 李柏生 梁宇恒 卢玲玲 梁骏华 黄琼 柯昌文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73-1378,共6页
目的 了解广东省腹泻病例中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弧菌和4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STEC)、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的感染情况及其血清型别、耐药... 目的 了解广东省腹泻病例中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弧菌和4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STEC)、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的感染情况及其血清型别、耐药变化和分子特征。方法 对2013-2014年广东省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检出的沙门菌、志贺菌、副溶血弧菌和4种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菌株进行血清分型、药物敏感试验和PFGE分型。结果 2013-2014年检测粪便标本57 834份,分离到3 372株致病菌,检出率为5.83%;沙门菌的检出阳性率最高,其次是副溶血弧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志贺菌。3 213株沙门菌分为143种血清型,最常见的血清型为鼠伤寒、4,5,12:i:-、肠炎、斯坦利和德尔卑沙门菌。沙门菌对头孢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均较敏感;不同血清型沙门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有明显差异,10种最常见血清型中,肠炎沙门菌对头孢类药物的耐药率最高,德尔卑沙门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最高。2 289株各血清型沙门菌的PFGE型别分布多样,表现出较大的指纹图谱多态性。85株副溶血弧菌分为10种血清型,最主要的血清型为O3:K6(61.18%),其次是O4:K8(10.59%);tdh携带率高(81.18%),trh携带率较低(7.06%),有10株菌(11.76%)不携带该两种毒力基因;副溶血弧菌对亚胺培南、萘啶酸、复方新诺明、氯霉素、四环素的敏感率均〉95%。13株志贺菌分别为宋内志贺菌9株、福氏志贺菌3株、鲍氏志贺菌1株;对头孢他啶、环丙沙星、氯霉素较敏感(76.92%)。检出的86株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中ETEC 29株(33.72%),EPEC 27株(31.39%),STEC 27株(31.39%),EIEC 3株(3.48%)。结论 2013-2014年广东省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中沙门菌检出率最高(5.57%),其次是副溶血弧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志贺菌;沙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 致病菌 病原学特征
原文传递
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特征与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4
12
作者 郭学峰 伏鸿博 +2 位作者 张可明 曹文 董强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845-1847,共3页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后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感染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4年10月在医院行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的1 000例患者临床资料,记录医院感染率、感染部位,并分析导致医院...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后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感染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4年10月在医院行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的1 000例患者临床资料,记录医院感染率、感染部位,并分析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结果共有36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医院感染率为3.6%;感染部位主要以手术切口为主,共15例占41.7%;共培养出58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44株占75.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时间、手术方式、抗菌药使用种类、导管留置时间是导致术后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后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是革兰阴性菌,住院时间、手术方式、抗菌药使用种类、导管留置时间是导致关节置换术后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髋关节置换术 医院感染 病原学特征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机械通气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调查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23
13
作者 郭华芹 施晓风 钱小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76-1078,共3页
目的调查机械通气患者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现状,并探讨护理预防的对策。方法以2004-2006年间医院住院并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为对象,对其引发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发生率、病原菌分布及护理预防措施作回顾性调查。结果106例患者中... 目的调查机械通气患者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现状,并探讨护理预防的对策。方法以2004-2006年间医院住院并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为对象,对其引发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发生率、病原菌分布及护理预防措施作回顾性调查。结果106例患者中有101例患者细菌培养阳性,感染发生率95.3%;共检出各类病原菌178株,检出频率依次为真菌(63株)、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48株)、葡萄球菌属(34株)和肠杆菌科细菌(33株);VAP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原有基础疾病是重要的患者自身因素,而侵入性医疗操作是重要的外部因素,随着护理预防措施的完善感染率逐年下降。结论护理人员在预防VAP发生中起到重要作用,加强护理管理,严格护理操作,各种监护措施的落实是减少VAP发生的有效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病原学特征 护理对策
下载PDF
江苏省2009年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2
14
作者 汤奋扬 嵇红 +6 位作者 祁贤 李亮 祖荣强 霍翔 许可 朱凤才 孟繁岳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10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2009年度江苏省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点及其病原遗传学特征。方法:对2009年6月12日~10月15日在"甲型H1N1流感监测系统"中报告确诊的1888例病人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对3例输入性病例分离的病毒进行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目的:探讨2009年度江苏省甲型H1N1流感流行特点及其病原遗传学特征。方法:对2009年6月12日~10月15日在"甲型H1N1流感监测系统"中报告确诊的1888例病人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对3例输入性病例分离的病毒进行全基因组序列分析。结果:甲型H1N1流感输入后疫情呈现上升趋势,36周达到高峰,随后疫情有所下降;苏南、苏中、苏北地区的确诊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构成比分别为48.18%、29.45%、22.14%,全省甲型H1N1流感病例主要集中于学生和青壮年人群。3例输入性病例分离毒株的8个基因片段核苷酸序列同源性高达99%~100%。与参考株相比,分离株A/Nanjing/1/2009HA蛋白突变的5个氨基酸中有一个位于Ca抗原位点208位氨基酸(R→K)。分离株同时具有人、禽和猪流感病毒的分子特点,不具备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分子基础。结论:江苏省甲型H1N1流感输入后疫情发展存在地区差异,学生和青壮年人群是主要的发病群体;随着病毒在人群中的进一步适应和持续存在,除了抗原漂移外,病毒的某些分子特征也可能发生变化,应特别关注这些变化对病毒的传播力和致病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 流行特征 病原学特征
下载PDF
我国基孔肯雅热的流行状况 被引量:20
15
作者 张彦 刘起勇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289-292,共4页
2010年10月,广东省东莞市暴发了我国首起基孔肯雅热社区聚集性疫情,打破了其长期以来以散在输入性病例为特征的流行现状。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伊蚊是其主要传播媒介。而我国大多数地区拥有其主要传播媒介... 2010年10月,广东省东莞市暴发了我国首起基孔肯雅热社区聚集性疫情,打破了其长期以来以散在输入性病例为特征的流行现状。基孔肯雅热是一种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伊蚊是其主要传播媒介。而我国大多数地区拥有其主要传播媒介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一旦病原体侵入,可能暴发基孔肯雅热疫情。如何控制该疫情,防止疫情的进一步扩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当务之急。现就基孔肯雅病毒的病原学特征以及基孔肯雅热在我国历年的流行状况做一概述,以便更好地认识基孔肯雅热,为有效地监测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孔肯雅热 病原学特征 流行病特征
原文传递
上海市2015-2017年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病例病原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20
16
作者 郑雅旭 陈健 +6 位作者 孔德川 潘浩 周艳秋 陈明亮 滕峥 吴寰宇 袁政安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11-916,共6页
目的初步了解上海地区≥15岁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SARI)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学特征。方法在2015-2017年期间选取2家监测点医院(二级、三级医院各1家),对每名≥15岁的SARI呼吸道病例采集2份标本,其中1份进行22种呼吸道病原体PCR... 目的初步了解上海地区≥15岁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SARI)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病原学特征。方法在2015-2017年期间选取2家监测点医院(二级、三级医院各1家),对每名≥15岁的SARI呼吸道病例采集2份标本,其中1份进行22种呼吸道病原体PCR检测,另1份进行6种常见呼吸道细菌培养鉴定。结果共对287例SARI病例开展了标本采集与实验室检测,其中≥60岁老年人占70.73%。287例病例中119例病例检出≥1种呼吸道病原体,阳性率41.46%。流感病毒检出率最高,为17.77%(51/287),其次为人鼻病毒/肠道病毒和冠状病毒,均为7.32%(21/287),肺炎支原体检出率为5.57%(16/287),副流感病毒、博卡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人偏肺病毒检出率均<5%。细菌培养阳性7株,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肺炎链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各1株。119例阳性病例中,40例检出≥2种病原体,占33.61%,以流感病毒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为主(10例)。流感病毒存在冬、春季流行高峰和夏季流行高峰,肺炎支原体存在冬、春季流行高峰,与流感病毒有重叠。15~与≥60岁组的SARI病例病原体检出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5岁SARI病例呼吸道样本病原检出种类较多,流感病毒是主要病原体,流感病毒与肺炎支原体混合感染比例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感冒 流行特征 病原学特征 住院病例 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
原文传递
2010-2020年河南省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 被引量:17
17
作者 王若琳 王文华 +6 位作者 李亚飞 张白帆 卫海燕 卢世栋 王海峰 叶莹 黄学勇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第12期886-890,共5页
目的掌握2010-2020河南省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手足口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选取河南省2010-2020年所有手足口病报告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 目的掌握2010-2020河南省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手足口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选取河南省2010-2020年所有手足口病报告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结果2010-2020年河南省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908581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87.14/10万;累计报告重症病例数31901例,重症比例为3.51%;累计报告死亡病例187例,重症病例病死率为0.59%。发病时间呈现单峰模式,流行季节为4-7月;男女比例为1.58∶1,发病年龄集中在5岁以下(95.85%),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居多(97.84%)。年均发病率前3个市为济源市、焦作市和濮阳市,分别为257.17/10万、126.57/10万和123.84/10万。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优势病原EV71构成比由2010年的69.84%下降到2020年的11.10%,其他肠道病毒由2010年的24.65%上升到2020年的85.04%,CA16由2010年的5.51%上升到2019年的34.94%(经趋势性χ~2检验,P均<0.001)。结论河南省手足口病的流行具有明显的时间、地区、人群分布和病原学特点,应在高发季节、针对重点人群开展综合防控措施,有效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行特征 病原学特征 河南省
原文传递
2010—2013年广州市食源性疾病监测副溶血性弧菌的病原学特征 被引量:18
18
作者 黄嘉盈 李柏生 +4 位作者 谭海玲 柯碧霞 何冬梅 柯昌文 张秋丽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912-1916,共5页
目的 了解2010—2013年广州市食源性疾病监测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的血清型别、抗菌药物耐药性、毒力基因携带情况以及分子分型特征。方法 对广州市2010—2013年食源性疾病监测中分离到的108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血清分型、药敏试验以及耐... 目的 了解2010—2013年广州市食源性疾病监测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的血清型别、抗菌药物耐药性、毒力基因携带情况以及分子分型特征。方法 对广州市2010—2013年食源性疾病监测中分离到的108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血清分型、药敏试验以及耐热直接溶血毒素基因(tdh)、耐热相关溶血毒素基因(trh)的PCR检测,并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结果 2010—2013年广州市副溶血性弧菌的主要血清型为O3:K6(51株,47.2%)、O1:KUT(32株,29.6%)。药敏检测结果显示,分离株对氨苄西林(90.7%)和头孢吡肟(28.8%)耐药率较高,而对复方新诺明、氯霉素则100.0%敏感。多重耐药分析显示,2010—2013年分别有53.6%(15/28)、20.6%(7/34)、18.8%(3/16)、33.3%(10/30)的分离株同时耐受≥3种抗菌药物。毒力基因PCR检测显示,95.4%(103/108)的分离株为tdh+trh-,4.6%(5/108)的分离株为tdh-trh+。PFGE显示,108株副溶血性弧菌经NotⅠ酶切后的PFGE图谱可分为3个聚类,55个PFGE型别,相似值为60.2%~100%。优势血清型O3:K6和O1:KUT主要集中于聚类Ⅱ,O4:K8血清型主要集中于聚类Ⅲ。结论 2010—2013年广州市食源性疾病监测副溶血性弧菌优势血清型为O3:K6和O1:KUT型,菌株对多数抗菌药物仍然比较敏感,但存在多重耐药现象,多数菌株携带tdh基因,PFGE结果提示广州市食源性监测副溶血性弧菌存在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 病原学特征
下载PDF
广东省猩红热患儿酿脓链球菌病原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19
作者 柯碧霞 李柏生 +4 位作者 谭海玲 柯昌文 何冬梅 陈经雕 刘美真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60-363,共4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不同时期猩红热患儿酿脓链球菌的病原学特征。方法对不同时期广东省酿脓链球菌分离株22株进行emm分型、超抗原基因检测、抗生素敏感性分析和PFGE分子分型。结果酿脓链球菌对头孢噻肟、左旋氧氟沙星和青霉素100%敏感,200... 目的了解广东省不同时期猩红热患儿酿脓链球菌的病原学特征。方法对不同时期广东省酿脓链球菌分离株22株进行emm分型、超抗原基因检测、抗生素敏感性分析和PFGE分子分型。结果酿脓链球菌对头孢噻肟、左旋氧氟沙星和青霉素100%敏感,2000年以后分离的酿脓链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露素100%耐药,而2000年以前的菌株只有9.1%(1/11)对这两种药物耐药。22株酿脓链球菌有3个emm型:59.09%(13/22)为emml2.0型,36.36%(8/22)为emm6.0型,4.55%(1/22)为emml.0型。2011年和1997年分离的酿脓链球菌为emml2.0型,1978年和1986年分离的菌株为emm6.0型,2008年分离的菌株为emml.0型。超抗原基因speA,speB,speC,speF,speG,speH,sfneZ和ssa的检出率分别为:54.55%、100%、100%、100%、100%、54.55%、0%、86.36%,95.45%的菌株同时携带6个超抗原基因。22株酿脓链球菌可分为10种不同的PFGE型别,分成Ⅰ-Ⅲ3个聚集簇,聚集簇Ⅰ由1997年分离的菌株和1株2011年分离的菌株组成,聚集簇Ⅱ由1978年和1986年分离的菌株组成,聚集簇Ⅲ由9株2011年分离的菌株和1株2008年分离的菌株组成。结论广东省猩红热患儿酿脓链球菌对青霉素敏感,红霉素耐药,emml2.0型为主要emm型,酿脓链球菌的超抗原基刚携带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猩红热 酿脓链球菌 病原学特征
原文传递
脊柱术后感染患者病原学特征及血清炎症因子分析 被引量:16
20
作者 蒋雯 孙建华 曹诚彰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5-317,F0004,共4页
目的分析脊柱术后感染患者病原学特征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指导临床抗感染治疗。方法收集脊柱术后感染患者、手术治疗未感染患者以及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共122例,收集患者感染病灶分泌物及外周血样本,鉴定患者感染病原菌类型。采用ELIS... 目的分析脊柱术后感染患者病原学特征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指导临床抗感染治疗。方法收集脊柱术后感染患者、手术治疗未感染患者以及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共122例,收集患者感染病灶分泌物及外周血样本,鉴定患者感染病原菌类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指标,并分析菌株耐药性。采用统计学分析结果。结果脊柱术后感染患者,共分离病原菌5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7株,革兰阳性菌15株,真菌2株。2014-2017年各年度分别分离11、15、12、16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妥布霉素、阿莫西林、庆大霉素、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分别为64.71%、47.06%、29.41%、29.41%,对亚胺培南仍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庆大霉素、头孢他啶、利福平的耐药率分别为66.67%、33.33%、33.33%、16.67%,对万古霉素仍敏感。未感染组和感染组脊柱术后患者IL-6、IL-8以及PCT血清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脊柱术后患者IL-6、PCT血清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脊柱术后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临床表现为浅表切口红肿患者23例,15例患者发生早期临床表现为红肿合并脓液渗出;体温升高为脊柱术后感染患者主要的首发临床表现;所有脊柱术后感染患者的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及红细胞沉降率均升高,可达(68.4~137.3)mg/L、(14.01~24.11)×109/L和(57.4~93.8)mm/h。结论脊柱术后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居多。IL-6、PCT血清炎症因子表达水平高的患者感染率较高。临床治疗革兰阴性菌感染可选用亚胺培南,革兰阳性菌感染可选用万古霉素。患者临床表现以体温、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及红细胞沉降率升高者居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手术 病原学特征 血清炎症因子 耐药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