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冻卵裂期胚胎养成囊胚行植入前遗传学检测二次冷冻复苏移植后临床结局
1
作者 李晓芳 师娟子 +1 位作者 施文浩 柏海燕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873-877,共5页
目的 回顾性评估解冻卵裂期胚胎养成囊胚后进行活检,再次冷冻移植后临床及新生儿结局,以期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10月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接受解冻卵裂期胚胎养成囊胚后进行活检,再次解冻移... 目的 回顾性评估解冻卵裂期胚胎养成囊胚后进行活检,再次冷冻移植后临床及新生儿结局,以期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2年10月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接受解冻卵裂期胚胎养成囊胚后进行活检,再次解冻移植治疗的患者的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为实验组(n=13),并将女方新鲜周期取卵时年龄、移植囊胚级别、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的指证以及分类作为匹配因素,按照1∶3配对,选取同周期新鲜囊胚活检、解冻后移植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39)。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结局。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妊娠率以及活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产科及新生儿结局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未报道重大产科并发症和新生儿畸形。结论 将冻存的卵裂期胚胎解冻后培养至囊胚期进行活检,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冷冻后再次复苏行冻融移植周期的妊娠率、活产率及新生儿结局与新鲜囊胚活检后进行冻融移植无明显差异,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冻卵裂期胚胎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病例匹配对照研究 活产率 二次冷冻
下载PDF
失独女性IVF-ET妊娠结局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晓芳 施文浩 +3 位作者 师娟子 田莉 刘茜桐 柏海燕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1551-1557,共7页
目的比较失独家庭与非失独家庭接受IVF-ET助孕的妊娠结局,以期为接受助孕的失独家庭及临床医生提供相关数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20年6月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接受IVF-ET治疗的失独家庭患者临床资料(失独组),并将女方... 目的比较失独家庭与非失独家庭接受IVF-ET助孕的妊娠结局,以期为接受助孕的失独家庭及临床医生提供相关数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20年6月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殖中心接受IVF-ET治疗的失独家庭患者临床资料(失独组),并将女方年龄、男方年龄以及至少生产过一个孩子作为匹配因素,按照1∶1配对,选取同期同年龄段进行助孕治疗的非失独家庭患者作为对照组。共纳入新鲜促排卵956周期(失独组:478周期,病例对照组:478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和促排卵情况,并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新鲜移植周期和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的妊娠结局。结果临床基本资料的比较中,失独组患者的不孕年限[(2.49±3.09)年vs.(3.69±4.16)年]、分娩两次人数占比(3.14%vs.10.04%)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以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原因接受助孕占比(39.75%vs.27.6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的体质量指数(BMI)、男女两方年龄、男方精液参数以及不孕原因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促排卵情况比较中,除了失独组的优胚数[(0.63±1.32)个vs.(0.79±1.58)个]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促排卵结局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新鲜胚胎移植及FET周期的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早期妊娠丢失率、活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之间的累计活产率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失独患者,经过政府支持以及医院建立绿色就诊通道等支持,可以与同期同年龄段患者获得类似的助孕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独家庭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病例匹配对照研究 活产率
下载PDF
胚胎滞留-立即二次移植临床妊娠结局的回顾性病例匹配研究
3
作者 李晓芳 师娟子 +1 位作者 施文浩 柏海燕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586-590,共5页
目的 观察胚胎移植术中胚胎滞留的发生率并探讨胚胎滞留-立即二次移植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生殖中心行IVF/ICSI-ET助孕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8 089个周期。根据是否发生胚胎滞留,并将年龄、移植胚... 目的 观察胚胎移植术中胚胎滞留的发生率并探讨胚胎滞留-立即二次移植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生殖中心行IVF/ICSI-ET助孕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8 089个周期。根据是否发生胚胎滞留,并将年龄、移植胚胎情况、促排方案或冻融胚胎移植(FET)内膜准备方案、授精方式、不孕年限、人为因素(移植医生和胚胎专家的经验)作为匹配因素,按照1∶1病例匹配后分为两组:胚胎滞留组(n=59)和非胚胎滞留组(n=59),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妊娠结局。结果 纳入的28 089个移植周期中,总胚胎滞留率为0.21%(59/28 089);新鲜移植周期的胚胎滞留率与FET周期比较无显著性差异(0.18%vs. 0.23%,P>0.05);移植D3卵裂期胚胎的胚胎滞留率与移植D5/D6囊胚比较无显著性差异(0.22%vs. 0.20%,P>0.05);移植≥2枚胚胎的胚胎滞留率显著高于移植1枚胚胎(0.35%vs. 0.16%,P<0.05)。病例1∶1匹配后胚胎滞留组和非胚胎滞留组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胚胎种植率、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及早期流产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胚胎滞留-立即二次移植对IVF/ICSI-ET临床妊娠结局无明显不良影响,且单个胚胎移植有助于减少胚胎滞留情况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滞留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病例匹配对照研究 临床妊娠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