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HL级抽油杆性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军
史交齐
姬丙寅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7年第5期31-33,共3页
对比了30CrMoA和35CrMoA HL级抽油杆的化学成分、拉伸性能、冲击性能及疲劳性能。结果表明:35CrMoA的强度较30CrMoA高,冲击功、伸长率、断面收缩率均低于30CrMoA;30CrMoA的室温疲劳寿命约是35CrMoA的2倍,低温疲劳寿命是35CrMoA的5倍。因...
对比了30CrMoA和35CrMoA HL级抽油杆的化学成分、拉伸性能、冲击性能及疲劳性能。结果表明:35CrMoA的强度较30CrMoA高,冲击功、伸长率、断面收缩率均低于30CrMoA;30CrMoA的室温疲劳寿命约是35CrMoA的2倍,低温疲劳寿命是35CrMoA的5倍。因此,2种常用的抽油杆中30CrMoA的综合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CrMoA
35CrMoA
HL级
抽油杆
疲劳
周
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灰铸铁材料的静力学性能与疲劳性能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锦
贾成玺
马荣华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16年第8期567-569,588,共4页
采用不同的碳当量,对某发动机用灰铸铁材料的化学成分进行了优化改进,改进前硅碳含量比cSi/cC=0.63,改进后硅碳含量比cSi/cC=0.7左右,对改进前后附铸试棒的静力学性能和疲劳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当碳当量cCE=3.80%(质量分...
采用不同的碳当量,对某发动机用灰铸铁材料的化学成分进行了优化改进,改进前硅碳含量比cSi/cC=0.63,改进后硅碳含量比cSi/cC=0.7左右,对改进前后附铸试棒的静力学性能和疲劳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当碳当量cCE=3.80%(质量分数)、硅碳含量比cSi/cC=0.7左右时,灰铸铁材料的各项性能均处于较好状态;硅碳含量比c Si/c C 高的材料,其弹性模量也高,而抗拉强度和规定总延伸强度又均随弹性模量的提高而提高;相同疲劳环境下,弹性模量高的材料,其疲劳循环周次也高;经改进后,试验灰铸铁材料的抗拉强度在330~350 MPa、弹性模量在185000~195000 MPa,拉拉疲劳极限在47.5~51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铸铁
硅碳含量比
抗拉强度
弹性模量
规定总延伸强度
疲劳
循环
周
次
疲劳
极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砂轮排布策略对轨面修复性打磨后轮轨接触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罗亚南
郭关柱
+1 位作者
杨国涛
韩健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5-182,共8页
针对以往轨面修复性打磨根据钢轨廓形精度确定打磨策略而忽略打磨后轮轨接触状态的不足,提出以基于钢轨打磨廓形的轮轨接触特性确定打磨砂轮排布策略。基于轨面修复性打磨原理,确定砂轮排布策略与打磨后的钢轨廓形之间的重构关系,建立...
针对以往轨面修复性打磨根据钢轨廓形精度确定打磨策略而忽略打磨后轮轨接触状态的不足,提出以基于钢轨打磨廓形的轮轨接触特性确定打磨砂轮排布策略。基于轨面修复性打磨原理,确定砂轮排布策略与打磨后的钢轨廓形之间的重构关系,建立基于“轨顶向2侧”“内侧向外侧”和“2侧向轨顶”3种典型的砂轮排布策略打磨后得到的钢轨廓形模型,再利用轮轨接触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开展轮轨接触载荷下轨面受到的高接触应力和低疲劳循环周次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轨面修复性打磨策略的改变会显著影响打磨后轮轨接触特性,23 t轴重载荷条件下3种典型的砂轮排布策略打磨重构后的钢轨廓形,轨面受到的轮轨最大接触应力分别为863,1255和904 MPa,受到的最低应变疲劳循环周次分别为1.77×10^(5),9.97×10^(4)和1.64×10^(5)次;轨面最大接触应力剖面受到的最大应力分别为1241,1376和1270 MPa,最低应变疲劳循环周次分别为9.96×10^(4),8.60×10^(4)和9.80×10^(4)次;采用“轨顶向2侧”砂轮排布策略打磨钢轨后的轮轨接触状态优于另外2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复性打磨
钢轨打磨
砂轮排布策略
轮轨关系
轮轨接触特性
应变
疲劳
循环
周
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HL级抽油杆性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军
史交齐
姬丙寅
机构
西安三维应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出处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7年第5期31-33,共3页
文摘
对比了30CrMoA和35CrMoA HL级抽油杆的化学成分、拉伸性能、冲击性能及疲劳性能。结果表明:35CrMoA的强度较30CrMoA高,冲击功、伸长率、断面收缩率均低于30CrMoA;30CrMoA的室温疲劳寿命约是35CrMoA的2倍,低温疲劳寿命是35CrMoA的5倍。因此,2种常用的抽油杆中30CrMoA的综合性能更优。
关键词
30CrMoA
35CrMoA
HL级
抽油杆
疲劳
周
次
Keywords
30CrMoA
35CrMoA
HL grade
sucker rod
fatigue cycle
分类号
TE933.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灰铸铁材料的静力学性能与疲劳性能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锦
贾成玺
马荣华
机构
宁夏共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检测中心
出处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16年第8期567-569,588,共4页
文摘
采用不同的碳当量,对某发动机用灰铸铁材料的化学成分进行了优化改进,改进前硅碳含量比cSi/cC=0.63,改进后硅碳含量比cSi/cC=0.7左右,对改进前后附铸试棒的静力学性能和疲劳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当碳当量cCE=3.80%(质量分数)、硅碳含量比cSi/cC=0.7左右时,灰铸铁材料的各项性能均处于较好状态;硅碳含量比c Si/c C 高的材料,其弹性模量也高,而抗拉强度和规定总延伸强度又均随弹性模量的提高而提高;相同疲劳环境下,弹性模量高的材料,其疲劳循环周次也高;经改进后,试验灰铸铁材料的抗拉强度在330~350 MPa、弹性模量在185000~195000 MPa,拉拉疲劳极限在47.5~51 MPa.
关键词
灰铸铁
硅碳含量比
抗拉强度
弹性模量
规定总延伸强度
疲劳
循环
周
次
疲劳
极限
Keywords
gray cast iron
ratio of silicon content to carbon content
tensile strength
elastic modulus
total extension proof strength
fatigue cycle
fatigue limit
分类号
TG142.1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TG115.1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材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砂轮排布策略对轨面修复性打磨后轮轨接触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罗亚南
郭关柱
杨国涛
韩健
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国家铁路大型养路机械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科技与信息化部
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5-182,共8页
基金
云南省基础研究专项项目(202301AS070079)。
文摘
针对以往轨面修复性打磨根据钢轨廓形精度确定打磨策略而忽略打磨后轮轨接触状态的不足,提出以基于钢轨打磨廓形的轮轨接触特性确定打磨砂轮排布策略。基于轨面修复性打磨原理,确定砂轮排布策略与打磨后的钢轨廓形之间的重构关系,建立基于“轨顶向2侧”“内侧向外侧”和“2侧向轨顶”3种典型的砂轮排布策略打磨后得到的钢轨廓形模型,再利用轮轨接触三维有限元仿真模型,开展轮轨接触载荷下轨面受到的高接触应力和低疲劳循环周次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轨面修复性打磨策略的改变会显著影响打磨后轮轨接触特性,23 t轴重载荷条件下3种典型的砂轮排布策略打磨重构后的钢轨廓形,轨面受到的轮轨最大接触应力分别为863,1255和904 MPa,受到的最低应变疲劳循环周次分别为1.77×10^(5),9.97×10^(4)和1.64×10^(5)次;轨面最大接触应力剖面受到的最大应力分别为1241,1376和1270 MPa,最低应变疲劳循环周次分别为9.96×10^(4),8.60×10^(4)和9.80×10^(4)次;采用“轨顶向2侧”砂轮排布策略打磨钢轨后的轮轨接触状态优于另外2种策略。
关键词
修复性打磨
钢轨打磨
砂轮排布策略
轮轨关系
轮轨接触特性
应变
疲劳
循环
周
次
Keywords
Reparative grinding
Rail grinding
Grinding wheel arrangement strategy
Wheel-rail relations
Wheel-rail contact characteristics
Strain fatigue cycle times
分类号
U213.4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U21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HL级抽油杆性能对比研究
王军
史交齐
姬丙寅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灰铸铁材料的静力学性能与疲劳性能
张锦
贾成玺
马荣华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CAS
201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砂轮排布策略对轨面修复性打磨后轮轨接触特性的影响
罗亚南
郭关柱
杨国涛
韩健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