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陈澔对《礼记》的诠释特色 被引量:2
1
作者 曾令巍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35,共7页
朱子后学陈澔的《礼记集说》延续朱子训诂与义理相结合的诠释路径。他解经不仅补朱子经学流于繁琐、空虚之弊,而且又展现其作为元代朱子后学对《礼记》研究个案的思想特色,还在诠释的过程中实现了"经学的朱子学化"。这些对新... 朱子后学陈澔的《礼记集说》延续朱子训诂与义理相结合的诠释路径。他解经不仅补朱子经学流于繁琐、空虚之弊,而且又展现其作为元代朱子后学对《礼记》研究个案的思想特色,还在诠释的过程中实现了"经学的朱子学化"。这些对新时代环境下如何研究中国传统学术均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子后学 “四书” 经改 义理阐发
下载PDF
宋明理学的发展过程及其对中国哲学发展前景的启示 被引量:1
2
作者 程云冠 傅明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1-34,共4页
宋明理学在整合儒、道、佛三教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舍传求经”、“疑经改经”、“六经注我”三个阶段。这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新的千年要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就要在整合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 宋明理学在整合儒、道、佛三教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舍传求经”、“疑经改经”、“六经注我”三个阶段。这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新的千年要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就要在整合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上创建新的中国哲学。创建新的中国哲学,第一步,要回到中西马的原创文本;第二步,发现其理论本身的问题以及理论与实践结合中产生的问题,对理论的绝对性提出质疑;第三步,在综合各种理论与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理论的再创造,即创建有特色的、全新的中国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明理学 “我注六 经改 “六注我” 综合中西马哲学
下载PDF
吴澄《春秋纂言》的诠释特质及其学术史意义
3
作者 刘俊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3-60,共8页
吴澄的《春秋纂言》是《春秋》诠释史上颇具特色的经学文本。缘由在于其继承朱熹疑经改经的治学进路,以己意“点窜经文”,于经之阙文处以方空补之,终成一家之言,呈现出以天道论《春秋》、博采诸家和尊奉朱子的诠释特色,涵具丰富的学术... 吴澄的《春秋纂言》是《春秋》诠释史上颇具特色的经学文本。缘由在于其继承朱熹疑经改经的治学进路,以己意“点窜经文”,于经之阙文处以方空补之,终成一家之言,呈现出以天道论《春秋》、博采诸家和尊奉朱子的诠释特色,涵具丰富的学术史意义,为元代《春秋》学研究注入了别样的元素,尤其是在官学《胡传》系统之外,开辟了尊奉朱子《春秋》学的新路径,一方面为朱子《春秋》学的延承赓续学脉,另一方面也昭示着元代《春秋》学绝非只有《胡传》一系,而是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故而吴澄的《春秋纂言》就成为我们考察和管窥元代《春秋》学多元衍化和走向的一个鲜活而生动的个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澄 《春秋纂言》 经改 尊奉朱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