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1947年中国南海断续线精准划定的地形依据
被引量:
16
1
作者
唐盟
马劲松
+1 位作者
王颖
夏非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14-927,共14页
基于1947年中国政府内政部印制的1:400万《南海诸岛位置图》,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及数字化仿射变换精准测量出11段断续线的地理坐标,同时利用4.4万多个实测水深点数据建立南海海底三维地形模型,通过叠加分析获得了1947年南海断续线所在位...
基于1947年中国政府内政部印制的1:400万《南海诸岛位置图》,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及数字化仿射变换精准测量出11段断续线的地理坐标,同时利用4.4万多个实测水深点数据建立南海海底三维地形模型,通过叠加分析获得了1947年南海断续线所在位置的海底地形特征。结果显示:断续线东长西短,间距东西大、南北小,其走向、形态与下伏地形特征相符合,主要分布在大陆坡和大陆架上;并基于断续线下伏海底地形分析,推断出当时断续线划定时可能遵循如下依据:1在浅海盆地、海峡处采用"等距离中间线"原则进行划分;2在具有明显地形变化处沿海槽坡麓或海槽槽沟中线进行划分;3在西南部陆坡陆架区,结合岸线走向及下伏地形特征进行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续线
疆域
划界
叠合分析
海底地形
仿射变换
南海
中国
原文传递
题名
1947年中国南海断续线精准划定的地形依据
被引量:
16
1
作者
唐盟
马劲松
王颖
夏非
机构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海岸海洋科学系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城市与资源环境学院
出处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14-927,共14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项目(2016ZWH005A-005)~~
文摘
基于1947年中国政府内政部印制的1:400万《南海诸岛位置图》,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及数字化仿射变换精准测量出11段断续线的地理坐标,同时利用4.4万多个实测水深点数据建立南海海底三维地形模型,通过叠加分析获得了1947年南海断续线所在位置的海底地形特征。结果显示:断续线东长西短,间距东西大、南北小,其走向、形态与下伏地形特征相符合,主要分布在大陆坡和大陆架上;并基于断续线下伏海底地形分析,推断出当时断续线划定时可能遵循如下依据:1在浅海盆地、海峡处采用"等距离中间线"原则进行划分;2在具有明显地形变化处沿海槽坡麓或海槽槽沟中线进行划分;3在西南部陆坡陆架区,结合岸线走向及下伏地形特征进行划分。
关键词
断续线
疆域
划界
叠合分析
海底地形
仿射变换
南海
中国
Keywords
the Dotted Line
demarcation
overlapping analysis
submarine topography
affinetransformation
South China Sea
China
分类号
P229.1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1947年中国南海断续线精准划定的地形依据
唐盟
马劲松
王颖
夏非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6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