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机器视觉的玉米植株数量获取方法与试验 被引量:28
1
作者 贾洪雷 王刚 +3 位作者 郭明卓 Dylan Shah 姜鑫铭 赵佳乐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5-220,共6页
获得田间的玉米植株数量对于优化不同玉米品种的种植密度有重要意义,玉米植株数量也是计算新玉米品种平均每株产量的重要参数。为了减轻人工获得玉米植株数量的劳动强度,提高数据的准确率,该文利用基于机器视觉的图像处理技术来获得玉... 获得田间的玉米植株数量对于优化不同玉米品种的种植密度有重要意义,玉米植株数量也是计算新玉米品种平均每株产量的重要参数。为了减轻人工获得玉米植株数量的劳动强度,提高数据的准确率,该文利用基于机器视觉的图像处理技术来获得玉米植株数量。被留高茬玉米收获机作业之后的地块,有一定高度的玉米秸秆站立在地表,摄录这样的图像信息可以大大简化图像处理的难度,提高结果的精确度,所以将图像采集装置安装在留高茬玉米收获机之后来获得视频流。后处理过程中,将视频文件分解为图片文件,然后将真彩色的RGB图片文件转化成灰度图像进行图片的配准,再将灰度图像转化为二值图像进行图像分割与边界提取,最后找到玉米秸秆断面的几何中心并进行标记,统计标记结果即获得玉米植株数量。试验结果显示,人工播种与机械播种在图像识别的误差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机器视觉识别出来的玉米植株数量与实际数量也没有显著差异(P>0.05),其平均误差为6.7%;并且该误差不会随着图像中玉米植株数量的增加而产生积累。该文的设计可以降低机器视觉在识别玉米植株数量过程中的难度,提高图像识别的准确度,更好地服务生产实际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图像处理 秸秆 图像识别 玉米植株数量 玉米收获机
下载PDF
玉米宽窄行轮换种植、条带深松、留高茬新耕作制对土壤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0
2
作者 黄健 王爱文 +2 位作者 张艳茹 曹雨 薛飞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8-171,共4页
针对吉林省中部松辽平原台地旱情日益加重 ,黑土区培肥问题日趋严峻 ,采用玉米宽窄行轮换种植、条带深松、留高茬耕作新技术。通过 3年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分析表明 ,该项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蓄水能力 ,建立土壤水库 ,更重要的是可以增... 针对吉林省中部松辽平原台地旱情日益加重 ,黑土区培肥问题日趋严峻 ,采用玉米宽窄行轮换种植、条带深松、留高茬耕作新技术。通过 3年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分析表明 ,该项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壤蓄水能力 ,建立土壤水库 ,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加秸秆还田量 2 0 % ,增加土壤有机质 ,培肥地力 ,增加产量。因此是当前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中有效的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宽窄行轮换种植 条带深松 新耕作制 土壤性状 蓄水保墒 培肥地力
原文传递
玉米留高茬切割器的设计及留茬效果试验 被引量:14
3
作者 王刚 贾洪雷 +3 位作者 赵佳乐 李常营 王玉 郭慧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43-49,共7页
为了配合玉米留高茬行间互作的保护性耕作模式,该文从现有的两行卧辊式玉米收获机出发,研制与其配合的、适合留高茬(且留茬高度可调)保护性耕作模式的秸秆切割器,并进行了秸秆切断率、刀盘离地高度与玉米秸秆留茬高度平均值的分析试... 为了配合玉米留高茬行间互作的保护性耕作模式,该文从现有的两行卧辊式玉米收获机出发,研制与其配合的、适合留高茬(且留茬高度可调)保护性耕作模式的秸秆切割器,并进行了秸秆切断率、刀盘离地高度与玉米秸秆留茬高度平均值的分析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刀盘离地高度的增加,秸秆的切断率上升,其切断率的平均值从90.16%增加到95.43%;在0~15°的范围内,随着刀盘与地面之间夹角的增加,秸秆切断率上升,其切断率的平均值从90.17%增加到95.42%;在刀盘与地面之间夹角一定的情况下,秸秆留茬高度平均值随刀盘离地高度的升高而升高,秸秆留茬高度平均从307增加到363 mm,并且越来越接近刀盘离地高度值。在刀盘离地高度一定的情况下,秸秆留茬高度平均值随刀盘与地面之间夹角的增大而增大,其留茬高度的平均值从329增加到341 mm,并且越来越高于刀盘的实际离地高度。该文设计的适用于卧辊式玉米收获机的切割器能够满足留高茬保护性耕作模式的需要;对于东北地区玉米留高茬保护性耕作模式的推广具有示范和带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获机 切割设备 秸秆 保护性耕作 玉米收获机
下载PDF
小麦留高茬还田的效果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杰 刘正柱 +1 位作者 姜井军 陈凤英 《土壤肥料》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39,共3页
本文总结了多年多点小麦留高茬还田对土壤培肥。
关键词 小麦 还田效果 秸秆还田
下载PDF
东北春玉米耐老化膜覆盖及留高茬交替休闲保护性耕作效应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初振东 谢瑞芝 +3 位作者 李少昆 王克如 刘武仁 郑金玉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0-72,76,共4页
对东北地区春玉米耐老化膜常年覆盖种植及宽窄行留高茬交替休闲种植方式的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耐老化膜常年覆盖种植和宽窄行留高茬交替休闲种植在产量、经济效益和生态效应上均表现出较好的态势。耐老化膜常年覆盖种植的... 对东北地区春玉米耐老化膜常年覆盖种植及宽窄行留高茬交替休闲种植方式的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种植方式相比,耐老化膜常年覆盖种植和宽窄行留高茬交替休闲种植在产量、经济效益和生态效应上均表现出较好的态势。耐老化膜常年覆盖种植的增产优势明显,与均匀垄传统种植相比,产量增加15.56%,并且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经济效益显著增加,播种出苗阶段及苗期风蚀量降低562%和303%,田间养分损耗量明显下降。耐老化膜常年覆盖种植方式在东北地区是具有推广前景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耐老化膜 保护性耕作
原文传递
玉米宽窄行留高茬交互种植技术经济效果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武仁 郑金玉 +2 位作者 罗洋 郑洪兵 李伟堂 《农业与技术》 2008年第2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技术经济效果 宽窄行 种植 交互 玉米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国家发明专利
下载PDF
小麦一年一作保护性耕作的作业工艺 被引量:1
7
作者 堐邦生 《山西农机》 2005年第5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 作业工艺 小麦 联合收割 基本条件 地形条件 地块
下载PDF
麦田留高茬免耕抛秧稻生产技术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群 陈德辉 +3 位作者 陆瑞平 葛胜 徐世林 陈长铭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0-21,共2页
超高茬免耕抛秧技术是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农作物技术推广中心提出的一种麦草全量还田的新型水稻栽培技术理念,其要点就是将轻型抛秧技术优势与麦草全量直接还田技术相结合,集成水稻抛秧轻简栽培与秸秆还田生态生产的技术体系。经过试... 超高茬免耕抛秧技术是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农作物技术推广中心提出的一种麦草全量还田的新型水稻栽培技术理念,其要点就是将轻型抛秧技术优势与麦草全量直接还田技术相结合,集成水稻抛秧轻简栽培与秸秆还田生态生产的技术体系。经过试验、示范,研究麦草还田方式、秧苗素质、田面清理、肥料施用、水分管理等关键技术,提出了适用于长江中下游稻作生态区及类似生态区的麦田留高茬免耕抛秧栽培技术体系,制定麦田留高茬免耕抛秧稻生产技术规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田 免耕 水稻 抛秧
下载PDF
小麦留高茬还田的生态效应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杰 沈春燕 马建洲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3年第1期17-18,共2页
通过多年多点小麦留高茬还田对水稻生长的肥力环境因素、水稻产量的影响和效果的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小麦留茬高度越高,对水稻生长的肥力环境改善越好;小麦留高茬还田年限越长,对水稻生长的肥力环境因素改善越好,水稻增产率逐年提高。
关键词 生态效应 小麦 还田
下载PDF
旱地小麦留高茬覆盖少耕浅耕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永山 柴永峰 +1 位作者 董孟雄 范志杰 《山西农业科学》 1992年第1期12-14,共3页
1988~1990年我们在临猗、万荣等县采用麦收后留高茬覆盖少耕浅耕技术,增加了土壤有机质,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培肥了土壤地力,提高了土壤蓄水保水能力和水分利用率,是小麦高产稳产、持续增产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少耕 浅耕 小麦 覆盖
下载PDF
超高茬麦田套稻技术在江苏推广
11
作者 林胜平 《农村百事通》 2002年第1期13-14,共2页
由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邮码:225002,电话:0514-7302183)
关键词 麦田套稻 江苏省里下河地区 秸秆全量直接还田 耕作制度 栽培技术 扬州大学 副研究员 化肥施用量
下载PDF
宁城县留高茬固土越冬保护性耕作技术分析
12
作者 李清海 艾红军 明显珍 《农村牧区机械化》 2007年第2期8-9,共2页
通过对留高茬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试验对比分析,阐明了该技术模式优于传统种植模式,具有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含水率、培肥地力效果,是一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技术。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固土 试验分析
下载PDF
套直播稻(麦)留高茬秸秆还田技术研究
13
作者 徐红艳 阙惠庭 《上海农业科技》 2007年第6期45-46,共2页
秸秆资源能否被合理消化和利用,已成为当今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围绕秸秆还田综合利用及结合简化粮作农艺这个问题,我站从2005年稻季开始进行了麦套稻、稻套麦秸秆连茬还田技术研究,该技术集全免耕、套直播和秸秆全量... 秸秆资源能否被合理消化和利用,已成为当今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围绕秸秆还田综合利用及结合简化粮作农艺这个问题,我站从2005年稻季开始进行了麦套稻、稻套麦秸秆连茬还田技术研究,该技术集全免耕、套直播和秸秆全量还田于一体,通过两年3季稻麦试验,探索其高产栽培措施及在本地区的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资源 还田技术 直播稻 麦套稻 农业可持续发展 秸秆还田 综合利用
下载PDF
留高茬稻田套播麦高产栽培技术
14
作者 崔竹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24期40-40,43,共2页
介绍了留高茬稻田套播麦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包括选用优良品种、选择适宜田块、进行适期套播、采取均量播种、配套田间沟系、科学运筹肥水、化除田间杂草、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稻田套播麦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稻田套播麦 效栽培
下载PDF
全量麦草还田留高茬免耕抛秧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15
作者 韩有新 王兴奎 周开明 《农技服务》 2009年第3期10-11,共2页
通过观察全量麦草还田留高茬免耕抛秧稻作技术的水稻生长发育动态,分析该种稻作方式茎蘖动态和产量形成规律等群体参数,探讨麦草还田留高茬免耕抛秧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关键词 免耕 抛秧 产栽培
下载PDF
玉米秸秆留高茬免耕对黑土农田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
16
作者 马丙增 蒋云峰 +1 位作者 严婷 刘俊男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7-195,共9页
为阐明玉米秸秆留高茬免耕对黑土农田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在吉林省梨树县保护性耕作研发基地,对常规耕作(CT)、免耕(NT)和秸秆留高茬免耕(SS)处理样地分3个季节开展大型土壤动物群落调查。结果显示,获得的土壤动物隶属2门4纲14目。... 为阐明玉米秸秆留高茬免耕对黑土农田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在吉林省梨树县保护性耕作研发基地,对常规耕作(CT)、免耕(NT)和秸秆留高茬免耕(SS)处理样地分3个季节开展大型土壤动物群落调查。结果显示,获得的土壤动物隶属2门4纲14目。在各处理中,线蚓科(Enchytraeidae)为优势类群,鞘翅目(Coleoptera)、地蜈蚣目(Geophilomorpha)、双翅目幼虫(Diptera larvae)和蚁科(Formicidae)多为常见类群。春季,NT处理的土壤动物密度显著(P<0.05)高于CT,是CT的3.8倍;夏季,SS处理的土壤动物密度显著高于CT,是CT的2.8倍;秋季,NT与SS处理的土壤动物密度均显著高于CT,分别是CT的2.1倍与2.3倍。各处理的土壤动物密度均表现出春低秋高的特点。SS处理的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组成与CT差异明显,特别是在夏、秋季节,但与NT处理差异不明显。相较于CT,SS处理显著增加了夏、秋季线蚓科的密度。综上,秸秆留高茬免耕有助于增加农田大型土壤动物的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土壤动物 免耕 群落结构 黑土
下载PDF
农田留高茬在抗风蚀效能方面的初步探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程国彦 郝建国 范希全 《农村牧区机械化》 2002年第4期53-55,共3页
风蚀是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成因之一 ,研究农田抗风蚀效能对于农田保护和指导保  护性耕作的实施工作有现实作用。本试验对传统秋耕地与免耕留茬地的风蚀情况进行了静态和动态观  测 ,根据试验数据分析 ,初步结论是 :免耕留高茬 。
关键词 农田 抗风蚀效能 风蚀 农田保护形式
下载PDF
浅论秸秆还田 被引量:4
18
作者 傅雨露 《河北农业科技》 1998年第3期24-25,共2页
我国农民历来就有“秸秆还田”的优良传统。从宏观上说来,“秸秆还田”是“以草养田”、“以草压草”,达到用地养地相结合,培肥地力的有效途径。从微观上说,“秸秆还田”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状况,增加通透性;保存和固定... 我国农民历来就有“秸秆还田”的优良传统。从宏观上说来,“秸秆还田”是“以草养田”、“以草压草”,达到用地养地相结合,培肥地力的有效途径。从微观上说,“秸秆还田”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状况,增加通透性;保存和固定土壤氮素,避免养分流失,归还氮、磷、钾和各种微量元素;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加速土地养分循环。据测算,全国有各种作物秸秆5亿多吨,含氮280多万吨,磷近60万吨,钾570多万吨,相当于我国目前化肥施用量的1/4,如耕地每年每667m^2还田农作物秸秆300~500kg,可增产粮食25kg以上;连续三年秸秆还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墒沟埋草法 农田铺草
下载PDF
麦类留高茬免耕播种技术试验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白相萍 张立新 +2 位作者 王超 张伟 邵德军 《农村牧区机械化》 2002年第4期56-58,共3页
本文以麦类作物为对象 ,对留高茬免耕播种技术与传统耕作方式 ,在阴山北麓风蚀沙化区  试验效果进行对比 ,在土壤抗风蚀性能、抗旱性能、增产潜力等方面进行分析 。
关键词 免耕播种技术 旱作农业区 抗风蚀效能 蓄水保墒 地温 保护性耕作技术 配套技术
下载PDF
水稻留高茬还田技术改良土壤效果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戴继光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21年第2期5-8,共4页
结合辽宁省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严重、养分失衡的情况,开展水稻留高茬还田技术对比试验,研究其对水稻生育性状和耕地理化性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高留茬还田技术模式增产4.17%,增收72.23元/667 m^(2),且产投比高;土壤... 结合辽宁省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严重、养分失衡的情况,开展水稻留高茬还田技术对比试验,研究其对水稻生育性状和耕地理化性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高留茬还田技术模式增产4.17%,增收72.23元/667 m^(2),且产投比高;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耕层加深,容重下降,耕地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田 水稻 试验 耕地质量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