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1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刈割期和留茬高度对混播草地产草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5
1
作者 霍成君 韩建国 +1 位作者 洪绂曾 戎郁萍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57-264,共8页
研究不同刈割期和留茬高度对无芒雀麦 +新麦草 +杂花苜蓿混播人工草地产草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刈割三次干草总产量 ,以初花期刈割 ,留茬 5 cm最高 (2 10 8.1kg/hm2 ) ,其次是抽穗期刈割 ,留茬 7cm(2 0 95 .82 kg/hm2 )。粗蛋白... 研究不同刈割期和留茬高度对无芒雀麦 +新麦草 +杂花苜蓿混播人工草地产草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刈割三次干草总产量 ,以初花期刈割 ,留茬 5 cm最高 (2 10 8.1kg/hm2 ) ,其次是抽穗期刈割 ,留茬 7cm(2 0 95 .82 kg/hm2 )。粗蛋白质总产量以初花期刈割 ,留茬 5 cm最高 (473.7kg/hm2 ) ,其次是初花期刈割 ,留茬 3cm(439.8kg/hm2 )。初花期刈割 ,留茬 5 cm的 ADF和 NDF含量均较低。在河北坝上地区无芒雀麦 +新麦草 +杂花苜蓿混播人工草地以初花期刈割 ,留茬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刈割时期 高度 混播草地 产草量 质量 草地
下载PDF
作物残茬对农田土壤风蚀的影响 被引量:48
2
作者 常旭虹 赵广才 +3 位作者 张雯 侯立白 孟祥云 袁宝龙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8-31,共4页
通过对不同留茬高度对地表风速的影响以及留残茬(保护性耕作主要方式)、旋耕和常规翻耕3种耕作方式对土壤风蚀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得出如下结果:留茬高度对地表风速的影响程度不明显,仅与地面有无留茬有关,留茬20cm左右即可有效降低地... 通过对不同留茬高度对地表风速的影响以及留残茬(保护性耕作主要方式)、旋耕和常规翻耕3种耕作方式对土壤风蚀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得出如下结果:留茬高度对地表风速的影响程度不明显,仅与地面有无留茬有关,留茬20cm左右即可有效降低地表风速,减少田间扬沙,抵抗土壤风蚀,是比较适宜的留茬高度;留茬(保护性耕作)、旋耕和常规翻耕3种耕作方式对田间扬沙情况的影响差异明显,其中在60cm高度以内,留茬比常规翻耕减少田间扬沙量34.9%,比旋耕方式减少61.5%,因此,留茬(保护性耕作)是一种有效防止农田土壤风蚀的耕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耕 高度 旋耕 保护性耕作 耕作方式 风蚀 扬沙 风速 地表
下载PDF
刈割次数与留茬高度对内农1号苏丹草产草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4
3
作者 刘景辉 赵宝平 +3 位作者 焦立新 扈学文 闫立伟 郭冬梅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93-96,110,共5页
研究刈割次数和留茬高度对内农1号苏丹草(SorghumsudanenseStapf.cv.NeinongNo.1)产草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育期间,刈割3次粗蛋白质产量最高,达到3.24t/hm2;刈割2次鲜草产量最高(96.80t/hm2);刈割1次干草产量最高(35.04t/hm2)... 研究刈割次数和留茬高度对内农1号苏丹草(SorghumsudanenseStapf.cv.NeinongNo.1)产草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育期间,刈割3次粗蛋白质产量最高,达到3.24t/hm2;刈割2次鲜草产量最高(96.80t/hm2);刈割1次干草产量最高(35.04t/hm2);留茬以8cm为宜,鲜草、干草及粗蛋白质产量分别达105.11、27.64和3.29t/hm2,高于或低于8cm均影响其再生速度、产草量和粗蛋白质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农1号苏丹草 刈割次数 高度 产草量 品质
下载PDF
不同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冬小麦田土壤呼吸的影响 被引量:38
4
作者 王丙文 迟淑筠 +4 位作者 田慎重 宁堂原 韩惠芳 赵红香 李增嘉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74-1380,共7页
在连续耕作10年的保护性耕作农田进行定位试验,采用静态箱-TGC气体分析仪法田间原位观测玉米秸秆还田对冬小麦田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麦田土壤呼吸与玉米秸秆留茬高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在小麦整个生育期具有两个峰值;免耕不还田... 在连续耕作10年的保护性耕作农田进行定位试验,采用静态箱-TGC气体分析仪法田间原位观测玉米秸秆还田对冬小麦田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麦田土壤呼吸与玉米秸秆留茬高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在小麦整个生育期具有两个峰值;免耕不还田处理的土壤呼吸为免耕全量还田处理的72.5%,常规耕作不还田处理的土壤呼吸为常规耕作全量还田处理的76.5%.土壤呼吸与20 cm土层土壤温度和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但与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相关性不显著;土壤水分与土壤呼吸的相关性显著.麦田秸秆全量还田处理的土壤日呼吸值呈单峰曲线,于18:00达到最高.20 cm土层土壤温度与土壤呼吸值的变化趋势一致.不同秸秆还田量处理中,留茬1 m的秸秆还田处理能显著减少土壤呼吸,是较合理的秸秆还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高度 秸秆还田 冬小麦田 土壤呼吸
原文传递
紫花苜蓿不同留茬高度对分枝性能及产草量的影响 被引量:22
5
作者 孙明 章瑞华 《中国草地》 CSCD 1991年第6期40-42,共3页
通过对紫花苜蓿不同留茬高度处理对分枝性能及产草量的观察研究表明:紫花苜蓿贴地刈割能刺激侧芽的发生和生长,提高产草量。贴地刈割产草量比常规留茬高度及逐步升高留茬高度分别高12.73%、17.53%。
关键词 紫花苜蓿 高度 分枝性能 产量
原文传递
留茬高度对人工草地牧草产量及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2
6
作者 瓦庆荣 代志进 卢琪 《草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65-68,共4页
试验对黑麦草 /白三叶混播草地在不同留茬高度下的生产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草地牧草的枯死率与留茬高度呈正比关系 ;在不同留茬高度下 ,草地牧草青绿物质的生长速度和产量呈抛物线形式变化 ;青绿牧草产量占牧草总产量的... 试验对黑麦草 /白三叶混播草地在不同留茬高度下的生产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草地牧草的枯死率与留茬高度呈正比关系 ;在不同留茬高度下 ,草地牧草青绿物质的生长速度和产量呈抛物线形式变化 ;青绿牧草产量占牧草总产量的百分比随留茬高度的上升而下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 牧草产量 牧草质量 生长速度 草地管理
下载PDF
留茬高度与刈割时期对墨西哥玉米再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1
7
作者 王永军 王空军 +3 位作者 董树亭 胡昌浩 刘鹏 张吉旺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555-1561,共7页
采用大田小区栽培试验,研究了留茬高度和刈割时期对墨西哥玉米(Zeamexicana)再生性能(包括再生草产量和饲用营养品质)的影响。刈割时期的确定以植株高度为准,运用概略养分分析法评价饲用品质并引入再生系数(RGC)的概念判定其再生性能。... 采用大田小区栽培试验,研究了留茬高度和刈割时期对墨西哥玉米(Zeamexicana)再生性能(包括再生草产量和饲用营养品质)的影响。刈割时期的确定以植株高度为准,运用概略养分分析法评价饲用品质并引入再生系数(RGC)的概念判定其再生性能。结果表明,株高95cm时刈割,留茬30cm的再生草产量和总能量最高,分别为11.60kg·m-2(鲜草重)和278kJ·m-2,显著高于留茬20cm(CK)与10cm处理;留茬30cm再生草的粗蛋白和无氮浸出物含量较高,粗灰分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较低。留茬20cm,不同时期刈割,株高130cm与95cm(CK)的再生产量、总能量差异不显著,但明显高于株高60cm处理;但再生草饲用品质以株高60cm时刈割最佳。比较发现,RGC接近2.5时墨西哥玉米再生性能最好,对应的刈割方式(留茬30cm,株高95cm)可实现其优质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西哥玉米 高度 刈割时期 再生产量 饲用品质 再生系数 再生性能 植株高度 纤维含量 无氮浸出物
下载PDF
不同留茬高度对构树产量、营养成分及其青贮品质和体外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24
8
作者 郝阳毅 何雅琴 +6 位作者 刘高坤 吕佳颖 孙晓格 马广亮 赵宏 王雅晶 李胜利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387-2396,共10页
为探究不同留茬高度对杂交构树产量、营养成分、青贮发酵品质及体外发酵的影响,本试验以生长高度为1.6 m的杂交构树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20、35和50 cm 3个不同留茬高度进行收割(每个处理4个重复),并对其进行产量测定和营养成分分析。对... 为探究不同留茬高度对杂交构树产量、营养成分、青贮发酵品质及体外发酵的影响,本试验以生长高度为1.6 m的杂交构树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20、35和50 cm 3个不同留茬高度进行收割(每个处理4个重复),并对其进行产量测定和营养成分分析。对不同留茬高度构树进行罐储,密度>1000 kg/m^3,室温保存45 d,开罐之后再次进行营养成分分析,并对其青贮发酵品质进行测定,最后进行体外发酵试验。结果表明:当留茬高度从20 cm增加到35 cm,构树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和总磷含量显著下降(P<0.05),粗蛋白质(CP)、钙(Ga)和总单宁含量显著上升(P<0.05),而构树产量、粗脂肪(EE)和粗灰分(Ash)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留茬高度从35 cm增加到50 cm,构树产量和NDF含量显著下降(P<0.05),EE、Ash和总单宁含量显著上升(P<0.05),而CP、ADF和总磷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干物质、木质素含量和缓冲能值不受留茬高度的影响,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留茬高度对构树青贮发酵品质影响很小,青贮pH、氨态氮(NH3 N)、乳酸、丙酸和丁酸含量在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留茬高度为50 cm的构树青贮中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与鲜样相比,留茬高度为50 cm的构树青贮NDF含量显著降低(P<0.05)。不同留茬高度对构树青贮体外发酵干物质降解率(IVDMD)、产气量(GP)及发酵液NH3 N、微生物蛋白(MCP)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是相比于50 cm的留茬高度,35 cm留茬高度构树青贮能够显著增加发酵液中乙酸、丙酸、丁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P<0.05)。综合考虑,构树最佳留茬高度为35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构树 高度 营养成分 青贮发酵 体外发酵
下载PDF
不同盐碱度对紫花苜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3
9
作者 于浩然 贾玉山 +5 位作者 贾鹏飞 连直 卢强 李俊峰 王志军 任志花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3-149,共7页
以内蒙古河套地区非、轻、中、重度盐碱地上种植的初花期(10%植株开花)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进行刈割,设置0~2cm、2~5cm、5~8cm、8~11cm,4个留茬高度。通过测定其草产量及营养指标,旨在研究不同盐碱度对其生产性能及品质的影响... 以内蒙古河套地区非、轻、中、重度盐碱地上种植的初花期(10%植株开花)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进行刈割,设置0~2cm、2~5cm、5~8cm、8~11cm,4个留茬高度。通过测定其草产量及营养指标,旨在研究不同盐碱度对其生产性能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度及重度盐碱地草产量、茎叶比、粗蛋白(CP)、干物质(DM)、相对饲用价值(RFV)均显著低于非盐碱及轻度盐碱(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及酸性洗涤纤维(ADF)均显著高于非盐碱及轻度盐碱(P<0.05);(2)留茬高度0~2cm、5~8cm、8~11cm,轻度盐碱紫花苜蓿草产量显著高于非、中、重度盐碱(P<0.05);(3)留茬高度0~2cm、2~5cm,轻度盐碱紫花苜蓿茎叶比、DM、CP、RFV值与非盐碱无明显差异(P>0.05)。综合表明,中度及重度盐碱会使苜蓿产量下降,降低植株内营养物质成分。轻度盐碱显著增加了紫花苜蓿草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度 紫花苜蓿 草产量 品质 高度
下载PDF
河西地区豆禾混播草地生产性能对刈割高度与施肥的响应 被引量:22
10
作者 王辛有 曹文侠 +6 位作者 王小军 刘玉祯 高瑞 王世林 安海涛 邓秀霞 王文虎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9-110,共12页
刈割和施肥是豆禾混播草地生产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田间管理措施,合理的留茬高度和氮磷配施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混播草地的生产性能。为探究不同留茬高度和施肥模式对多年生豆禾混播草地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在河西走廊地区以紫花苜蓿、无芒雀麦... 刈割和施肥是豆禾混播草地生产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田间管理措施,合理的留茬高度和氮磷配施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混播草地的生产性能。为探究不同留茬高度和施肥模式对多年生豆禾混播草地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在河西走廊地区以紫花苜蓿、无芒雀麦和长穗偃麦草1∶1∶1建植的第3年豆禾混播草地为试验对象,利用裂区试验设计,以留茬高度为主区,设置5 cm(A_(1))、8 cm(A_(2))、11 cm(A_(3))3个留茬高度,施肥模式为副区,设置不施肥CK(B_(1))、单施磷肥:150 kg P_(2)O_(5)·hm^(-2)(B_(2))、低氮高磷:75 kg N·hm^(-2)+225 kg P_(2)O_(5)·hm^(-2)(B_(3))、氮磷平衡:150 kg N·hm^(-2)+150 kg P_(2)O_(5)·hm^(-2)(B_(4))、单施氮肥:150 kg N·hm^(-2)(B_5)、高氮低磷:225 kg N·hm^(-2)+75 kg P_(2)O_(5)·hm^(-2)(B_(6))6个施肥模式,在混播草地中豆科牧草初花期进行刈割,施肥方式为第1茬刈割后追施。结果表明:以A_(3)B_(3)(11 cm留茬高度和75 kg N·hm^(-2)+225 kg P_(2)O_(5)·hm^(-2)的施肥模式)处理组合全年产量最高(19626 kg·hm^(-2));A_(2)B_(2)(8 cm留茬高度和150 kg P_(2)O_(5)·hm^(-2)的施肥模式)处理组合全年产量最低(14342 kg·hm^(-2))。提高留茬高度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紫花苜蓿整体品质,提高禾本科牧草整体品质。增施氮肥的同时减施磷肥可有效提高牧草粗蛋白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RFV),施用量过高会使牧草粗蛋白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下降,最合理的氮磷配施模式为150 kg N·hm^(-2)+150 kg P_(2)O_(5)·hm^(-2)。综合产量和品质的结果来看,适当的磷肥施用量可以显著提高牧草营养品质。利用TOPSIS综合评价模型对混播草地产量及各混播组分营养品质进行整体评价后得出:8 cm的留茬高度以及施150 kg N·hm^(-2)+150 kg P_(2)O_(5)·hm^(-2)的氮磷为适宜在河西走廊地区紫花苜蓿+无芒雀麦+长穗偃麦草混播草地利用的留茬高度与施肥模式的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禾混播草地 高度 氮磷配施 草地产量 营养品质
下载PDF
刈割对人工草地产量和补偿性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1
11
作者 包乌云 赵萌莉 +1 位作者 红梅 高新磊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6-51,共6页
研究了刈割频次和留茬高度对苜蓿、老芒麦和草地雀麦单播草地的产量和补偿性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次刈割和齐地(或低留茬)刈割有利于苜蓿的超补偿生长,但随着刈割频次的增加苜蓿的产量和再生能力降低(P<0.01)。老芒麦的再生能力... 研究了刈割频次和留茬高度对苜蓿、老芒麦和草地雀麦单播草地的产量和补偿性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次刈割和齐地(或低留茬)刈割有利于苜蓿的超补偿生长,但随着刈割频次的增加苜蓿的产量和再生能力降低(P<0.01)。老芒麦的再生能力随着刈割频次的增加和留茬高度的降低而降低(P<0.01),但其总产量不受影响,在各刈割频次和留茬高度处理下均呈等补偿生长。随着刈割频次的增加,草地雀麦的产量和再生能力无明显变化,在各刈割频次下均呈等补偿生长,但齐地刈割会使其产生欠补偿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刈割频次 高度 补偿性生长 苜蓿 老芒麦 草地雀麦
下载PDF
不同采收方式对富养化河道浮床空心菜生物产出的影响 被引量:20
12
作者 贾悦 李秀珍 +4 位作者 唐莹莹 辛在军 郭文永 孙永光 何彦龙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91-1099,共9页
以浮床空心菜为研究对象,在过水河道条件下,研究了不同采收周期(14d采收1次、21d采收1次、28d采收1次)和留茬高度(15cm、25cm、35cm)组合对浮床植物生物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刈割后的植物仍能够适应过水河道环境,并在其生长周期内持续... 以浮床空心菜为研究对象,在过水河道条件下,研究了不同采收周期(14d采收1次、21d采收1次、28d采收1次)和留茬高度(15cm、25cm、35cm)组合对浮床植物生物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刈割后的植物仍能够适应过水河道环境,并在其生长周期内持续生长。经110d的生长,分枝数提高了近5倍,最长根长27.55cm,平均根长15cm,根系直径达11cm。单株根鲜重可达146g,每平方米浮床根部可吸附颗粒物3.36kg。新芽生长速率随采收次数增多,处理组均呈现先不断提高然后减小的趋势,变化幅度为0.54~3.7cm·d-1,对照组为1.63cm·d-1。适当刈割能提高新芽再生速率。单次收获生物量同新芽变化规律相似,即先逐渐增多然后减小,生物量增长速率变化幅度3.83~37.9g·m-2·d-1。从总生物量来看,28d采收1次留茬25cm、35cm组的生物量(干重)产出最高,达2112g·m-2;从茎叶比看,每14d采收1次3个留茬高度,及每21d采收1次留茬15cm和25cm方式收获生物量茎叶比较佳。综合考虑产量、质量及浮床便捷管理,每21d采收1次留茬15cm的采收方式效果最佳,此时新芽平均生长速率1.88cm·d-1,平均茎叶比<1,总生物量1966g·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浮床 空心菜 采收间隔 高度
原文传递
紫花苜蓿刈割和晾晒技术研究 被引量:20
13
作者 刘燕 贾玉山 +4 位作者 冯骁骋 孙林 王坤龙 侯美玲 格根图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04-408,共5页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豆科牧草,但在常规的收获制度中因收获技术不当往往造成其品质下降和产量降低.为研究不同刈割留茬高度和不同晾晒时间对苜蓿干草品质的影响,将苜蓿草按留茬高度为0,2~5,5~8,8~11...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豆科牧草,但在常规的收获制度中因收获技术不当往往造成其品质下降和产量降低.为研究不同刈割留茬高度和不同晾晒时间对苜蓿干草品质的影响,将苜蓿草按留茬高度为0,2~5,5~8,8~11 cm进行刈割,并对其草产量、茎叶比、越冬率、水分散失规律及营养价值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刈割留茬高度为2~5 cm时不仅能获得高产的苜蓿草,且其后2茬的草产量也显著高于其他留茬高度的(P<0.05),具有较高的持续生产能力;同时其粗蛋白(CP)含量和相对饲喂价值(RFV)较高.末茬苜蓿草的刈割留茬高度应在8~11 cm,此条件下其翌年的返青率(77.44%)显著高于其他留茬高度下的(P<0.05).苜蓿经72 h晾晒至安全含水量时,叶片脱落率达56%,而在含水量降至52%时叶片损失率仅为29%,即后期出现严重茎叶干燥不同步现象.基于此,建议苜蓿干燥过程中采用茎秆压扁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高度 茎叶比 返青率
下载PDF
刈割方式对饲草玉米SAUMZ1产量和饲用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0
14
作者 陈柔屹 唐祈林 +2 位作者 荣廷昭 任勇 冯云超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7年第3期244-248,共5页
采用大田小区栽培,研究了不同留茬高度和刈割时草长对饲草玉米SAUMZ1(以下简称饲草玉米)产量和饲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留茬25 cm的处理与留茬15 cm处理的总鲜草产量、总干草产量、相对饲用价值(RFV)、粗蛋白(CP)含量及CP总产量差异... 采用大田小区栽培,研究了不同留茬高度和刈割时草长对饲草玉米SAUMZ1(以下简称饲草玉米)产量和饲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留茬25 cm的处理与留茬15 cm处理的总鲜草产量、总干草产量、相对饲用价值(RFV)、粗蛋白(CP)含量及CP总产量差异均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留茬5 cm处理。处理C220(草长220 cm时刈割)的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和CP产量均显著高于处理C190(草长190 cm时刈割),但CP含量和RFV较低,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较高。处理C160(草长160 cm时刈割)的鲜、干草产量和CP产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处理,但CP含量和RFV较高。研究表明,留茬25 cm、草长190 cm刈割适用于青饲;留茬15 cm、草长220 cm刈割适用于青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草玉米 高度 刈割时草长 产量 饲用品质
下载PDF
留茬高度与刈割时株高对墨西哥玉米产量及饲用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王永军 王空军 +3 位作者 董树亭 胡昌浩 张吉旺 刘鹏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5-158,共4页
在大田条件下,比较了不同留茬高度和刈割时株高对墨西哥玉米(Euchlaena mexicana)产量和饲用营养品质的影响,采用概略养分分析法评价其饲用价值。结果表明,留茬30 cm处理的总鲜草产量为14.1 kg.m-2,总干草产量为1.90kg.m-2,显著高于留茬... 在大田条件下,比较了不同留茬高度和刈割时株高对墨西哥玉米(Euchlaena mexicana)产量和饲用营养品质的影响,采用概略养分分析法评价其饲用价值。结果表明,留茬30 cm处理的总鲜草产量为14.1 kg.m-2,总干草产量为1.90kg.m-2,显著高于留茬20 cm和留茬10 cm处理;其粗蛋白(CP)和粗纤维(CF)含量较高,粗灰分(CA)和无氮浸出物(NFE)含量较低。株高130 cm时刈割与对照处理(株高95 cm)的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其CP、NFE含量较低,CA和CF含量较高;株高60 cm刈割处理的CP、NFE含量高,CA和CF含量低,但产量显著低于对照处理。综合分析5项饲用营养成分和总能量(GE)产量,留茬高度30 cm、株高95 cm时刈割可实现墨西哥玉米生产的高产优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西哥玉米 刈割 高度 刈割时株高 产量 饲用品质
下载PDF
留茬高度对不同品种全株玉米青贮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0
16
作者 赵雪娇 张立阳 +3 位作者 刘帅 阿晓辉 岳奎忠 张永根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3239-3246,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留茬高度对全株玉米青贮品质的影响,并探讨对于不同特性的玉米品种应如何选择留茬高度,为合理生产和利用全株玉米青贮提供理论支持。选取黑龙江省广泛种植玉米品种——高淀粉品种阳光1号、高蛋白质品种中原单32和高产量... 本试验旨在研究留茬高度对全株玉米青贮品质的影响,并探讨对于不同特性的玉米品种应如何选择留茬高度,为合理生产和利用全株玉米青贮提供理论支持。选取黑龙江省广泛种植玉米品种——高淀粉品种阳光1号、高蛋白质品种中原单32和高产量品种龙福208 3种不同特性的全株玉米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设置19、49 cm 2个留茬高度,共6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测定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发酵品质及24、30和48 h瘤胃降解率。结果显示:1)对于全株玉米青贮营养成分含量,留茬高度由19 cm增加到49 cm后,3个品种的粗蛋白质(CP)、淀粉含量显著提高(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及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降低(P<0.05),阳光1号、龙福208干物质(DM)和粗灰分含量显著提高(P<0.05)。2)各处理全株玉米青贮p H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留茬高度的增加,同一品种全株玉米青贮氨态氮/总氮(NH3-N/TN)显著降低(P<0.05),但中原单32在49 cm留茬高度下的NH3-N/TN仍显著高于阳光1号19 cm留茬高度下的NH3-N/TN(P<0.05),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分解量,而阳光1号NH3-N/TN在2个留茬高度下均较低,发酵效果更好;乳酸(LA)及乙酸(AA)含量在不同品种间有较大差异,而增加留茬高度对其影响较小。3)随着留茬高度的增加,各品种全株玉米青贮的瘤胃干物质降解率(DMD)和粗蛋白质降解率(CPD)呈增加趋势,瘤胃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NDFD)呈降低趋势,其中阳光1号在49 cm留茬高度下48 h瘤胃DMD最大,与19 cm留茬高度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且该品种在19 cm留茬高度下48 h瘤胃NDFD最大。由此可见,增加留茬高度可提高全株玉米青贮的DM、CP、淀粉含量,但会降低其NDF含量,以及减小发酵过程的缓冲性,从而对发酵指标影响较小。因此,对于高淀粉低纤维类玉米品种如阳光1号,可选择较低留茬高度,以获得质与量最大化;而高蛋白质或高产量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株玉米青贮 高度 玉米品种 营养成分 发酵品质 瘤胃降解率
下载PDF
不同留茬高度对豫南再生稻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9
17
作者 余贵龙 刘祥臣 +5 位作者 丰大清 张强 赵海英 张万平 李伟 陈昌 《中国稻米》 2018年第5期112-115,共4页
为探讨"中稻+再生稻"高效种植模式在豫南稻区的配套栽培技术,以两优6326为试验材料,开展了头季稻不同留茬高度对再生稻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留茬高度的提高,再生稻的生育期呈先缩短后延长的趋势,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 为探讨"中稻+再生稻"高效种植模式在豫南稻区的配套栽培技术,以两优6326为试验材料,开展了头季稻不同留茬高度对再生稻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留茬高度的提高,再生稻的生育期呈先缩短后延长的趋势,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降低,总穗数逐渐增加;当留茬高度低于25 cm时,倒4节及其以下节位是再生稻产量贡献的主要节位;当留茬高度在30~40 cm时,倒3节和倒4节是再生稻产量贡献的主要节位;当留茬高度高于45 cm时,倒2节和倒3节是再生稻产量贡献的主要节位。两优6326在留茬高度为45 cm时,再生季生育期最短,产量最高,达到5 665.5 kg/km^2,倒2节和倒3节产量的贡献率达70.57%。豫南稻区再生稻栽培可参照两优6326采取"留2保3争4"的措施,在收割时要兼顾当年腋芽生长的长度,充分利用倒2节和倒3节上的优势芽,提高再生稻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优6326 再生稻 高度 产量
下载PDF
不同生产条件下留茬高度对水稻秸秆可收集量的影响 被引量:19
18
作者 顾克军 杨四军 +3 位作者 张斯梅 许博 陈涓 张恒敢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31-835,共5页
研究水稻不同留茬高度下秸秆资源可收集量与还田量是开展水稻秸秆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基础。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境内推广的主栽水稻品种进行调查研究,将秸秆从基部向上依次截成长度为5 cm、10 cm、5 cm、5 cm和剩余部分5段,对穗部单独脱粒... 研究水稻不同留茬高度下秸秆资源可收集量与还田量是开展水稻秸秆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基础。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境内推广的主栽水稻品种进行调查研究,将秸秆从基部向上依次截成长度为5 cm、10 cm、5 cm、5 cm和剩余部分5段,对穗部单独脱粒处理,分别进行烘干称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品种类型、种植方式和产量水平对水稻秸秆资源产生量及不同留茬高度下的秸秆可收集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秸秆量多少表现为粳型稻>籼型稻,机插秧>人工栽插>直播>抛秧,高产水平>低产水平的特征;相同留茬高度下,水稻秸秆可收集量占秸秆总量的比例在不同产量水平之间和不同品种类型之间差异不显著,而在不同种植方式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以抛秧稻的秸秆可收集比例最低。不同生产条件下,水稻秸秆可收集比例随留茬高度改变而改变,在低留茬条件下,其变化幅度较小,高留茬条件下,变化幅度相应增大。在留茬5 cm时,其变幅为0.815~0.868;在留茬15 cm时,变幅为0.668~0.732;在留茬20 cm时,变幅为0.600~0.669;在留茬25 cm时,变幅为0.533~0.618。水稻秸秆产生量分别受品种类型、种植方式及产量水平的影响,在留茬高度一致的条件下,水稻秸秆可收集比例受种植方式的影响最大,而产量水平与品种类型对其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秸秆资源 高度 品种类型 种植方式 产量水平 可收集量
下载PDF
不同刈割强度对天然割草地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仲延凯 包青海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1999年第5期16-19,共4页
根据 5年平均 ,以留茬高度为 0cm时刈割强度 (利用率 )为 10 0 % ,4cm时为 81.87% ,8cm时为 73.71% ,12cm时为 5 8.89%。群落和羊草的地上生物量 ,有随刈割强度减弱而下降较慢的趋势。依上述留茬高度的顺序 ,群落的地上生物量较相应对... 根据 5年平均 ,以留茬高度为 0cm时刈割强度 (利用率 )为 10 0 % ,4cm时为 81.87% ,8cm时为 73.71% ,12cm时为 5 8.89%。群落和羊草的地上生物量 ,有随刈割强度减弱而下降较慢的趋势。依上述留茬高度的顺序 ,群落的地上生物量较相应对照平均每年下降 4.5 3%、3.5 5 %、2 .49%和 1.5 6% ;羊草平均下降 6.82 %、5 .96%、5 .85 %和 2 .67% ;刈割强度与下降速度之间的关系 ,分别达到极显著和显著的水平。羊草单株重、高度和在群落生物量中占的比例 ,亦有类似的趋势。可见 ,减轻刈割强度是改良天然割草地的有效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刈割强度 高度 群落 羊草 地上生物量
下载PDF
全株玉米青贮收获时期和留茬高度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王丽学 霍文娟 +5 位作者 刘景喜 潘振亮 陈龙宾 韩静 冯婧 孟繁瑞 《山西农业科学》 2016年第5期609-613,共5页
适时合理收获是进行全株玉米青贮的重要环节之一。结合天津地区全株玉米的收获现状,在奶牛场收获全株玉米过程中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对不同收获时期和留茬高度下青贮前玉米进行产量测定和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收获期延长,全株玉米... 适时合理收获是进行全株玉米青贮的重要环节之一。结合天津地区全株玉米的收获现状,在奶牛场收获全株玉米过程中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对不同收获时期和留茬高度下青贮前玉米进行产量测定和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收获期延长,全株玉米在74,78 d的鲜物质量趋于稳定,显著高于70 d,干物质量、干物质含量及干物质中淀粉、NDF和ADF含量显著增加,粗蛋白含量显著降低;随着留茬高度增加,全株玉米干物质量下降但差异不显著,鲜物质量和干物质中NDF,ADF含量显著降低,干物质含量及干物质中粗蛋白和淀粉含量显著增加。根据总隶属函数比较,最终确定以24 cm留茬高度为佳,但收获期应适当延长至乳熟末期或蜡熟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株玉米青贮 收获时期 高度 天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