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7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DCA循环理论在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95
1
作者 蒋丽 吴小玲 +2 位作者 叶艳萍 李艳丽 李小华 《护理管理杂志》 2013年第1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理论在外周静脉留置针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运用PDCA循环理论,对外周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进行原因分析,制订对策;加强患者健康教育和护士的培训;制订考核标准,逐级检查反馈;进行有效改进。结果运用PDCA循环理论对... 目的探讨PDCA循环理论在外周静脉留置针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运用PDCA循环理论,对外周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进行原因分析,制订对策;加强患者健康教育和护士的培训;制订考核标准,逐级检查反馈;进行有效改进。结果运用PDCA循环理论对外周静脉留置针进行管理后,有效降低了留置针留置期间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了留置时间(P<0.01)。结论 PDCA循环理论应用于外周静脉留置针管理,可有效提高留置针的护理安全和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 留置 并发症 护理管理
下载PDF
国内静脉留置针封管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5
2
作者 王艳 潘雪莲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5年第5期78-80,F003,共4页
对静脉留置针所用封管液,其浓度、剂量的选择及封管方法进行综述。认为应在确保患者安全、舒适的前提下,视其年龄、基础疾病及生理条件选用合适的封管液及封管方法。
关键词 静脉穿刺 留置 封管液 封管技术
下载PDF
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患者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 被引量:65
3
作者 韩建敏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3期274-276,共3页
目的评估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患者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护理风险管理。观察... 目的评估护理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患者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治疗,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护理风险管理。观察两组患者的风险发生率和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风险发生率为8.3%,对照组风险发生率为28.3%,两组患者风险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所有患者均对护理工作表示满意,满意度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呼吸内科患者中,能够有效减少风险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风险管理 呼吸内科 留置
下载PDF
儿科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9
4
作者 闫亚敏 龚梅 +3 位作者 李爱求 李丹 黄烨 陆群峰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年第20期-,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儿科护士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儿童患者静脉输液信息调查表》对接受静脉留置针穿刺的902例患儿进行调查,分析调查数据。结果临床儿科护士外周静脉留置针首次穿刺成功率为85... 目的:探讨临床儿科护士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儿童患者静脉输液信息调查表》对接受静脉留置针穿刺的902例患儿进行调查,分析调查数据。结果临床儿科护士外周静脉留置针首次穿刺成功率为85.37%(770/902),两次穿刺成功率合计为95.34%(860/902)。影响首次穿刺成功率的主要因素有患儿年龄、血管状态及护士工作年限(OR=1.128、2.308、2.351,P<0.05)。结论提升儿科护士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仍有一定的空间,管理者可根据相关影响因素,制订分级管理体系,规范患儿静脉穿刺的管理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静脉穿刺术 留置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静脉留置针引起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40
5
作者 邵红梅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6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引起静脉炎的原因及对策。方法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126例患者静脉留置针引起静脉炎的情况。结果静脉炎的发生与患者血管壁的弹性、肢体的活动度、输入药物的性质及量、留置时间及封管方法有关。结论在临床护理中应针...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引起静脉炎的原因及对策。方法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126例患者静脉留置针引起静脉炎的情况。结果静脉炎的发生与患者血管壁的弹性、肢体的活动度、输入药物的性质及量、留置时间及封管方法有关。结论在临床护理中应针对静脉炎发生原因进行相应的防范措施,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 静脉炎 原因 对策
下载PDF
外周静脉留置针不同拔管时机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37
6
作者 李旭英 孙红 +10 位作者 魏涛 王蕾 郭彩霞 赵改婷 梅赣红 陈英 张敏 程文兰 王一任 陈利芬 钟卫兰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72-277,共6页
目的比较依据临床指征拔除留置针和常规拔除留置针的效果。方法2019年3月—7月,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选取12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366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依据临床指征拔除留置针,对照组... 目的比较依据临床指征拔除留置针和常规拔除留置针的效果。方法2019年3月—7月,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选取12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366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依据临床指征拔除留置针,对照组常规拔除留置针,比较两组的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96 h内各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整个留置期间各导管相关并发症(静脉炎、堵管、渗液、怀疑感染)发生的风险,其中静脉炎为主要结局指标,其他并发症为次要结局指标。结果共3642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试验组1803例,对照组1839例。试验组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为(85±52)h,对照组留置时间为(71±30)h,两组留置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96 h内,主要结局指标静脉炎的发生率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次要结局指标中除堵管有统计学意义(P=0.005),其余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个留置期间,两组主要结局指标静脉炎发生风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次要结局指标中除堵管外,其余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临床指征更换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更长且不会增加静脉炎、渗液及怀疑感染的发生风险,但堵管的发生风险会增大,如根据临床指征拔管,需加强堵管的监测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 并发症 拔管指征 风险管理 导管插入术 外周 护理
原文传递
不同年龄小儿静脉留置针部位选择与留置时间的护理 被引量:34
7
作者 艾芳 《医学信息》 2008年第8期1374-1375,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小儿静脉留置针部位与留置时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小儿外科住院患儿1559例,按年龄分为新生儿、婴幼儿和学龄儿三组,对留置针的部位与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新生儿组头部、上肢静脉留置针时间较下肢长(P<0.05)...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小儿静脉留置针部位与留置时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小儿外科住院患儿1559例,按年龄分为新生儿、婴幼儿和学龄儿三组,对留置针的部位与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新生儿组头部、上肢静脉留置针时间较下肢长(P<0.05);婴幼儿组静脉留置针时间为头部>上肢>下肢;学龄儿组上肢静脉留置针时间略大于下肢;②不同年龄组静脉留置针时间,学龄儿>新生儿>婴幼儿(P<0.05)。结论新生儿和婴幼儿静脉穿刺部位以头部为最佳,学龄儿应首选上肢;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最佳为94h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留置 留置时间 留置部位
下载PDF
中等长度导管在神经外科病人静脉输液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8
作者 李冬梅 陈兰兰 +1 位作者 韩玉婷 高艳红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3966-3968,共3页
[目的]探讨中等长度导管在神经外科病人静脉输液中的应用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神经外科收治的45例病人,随机分成留置针组、中等长度导管组、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组,每组15例,观察3组病人导管留置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目的]探讨中等长度导管在神经外科病人静脉输液中的应用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神经外科收治的45例病人,随机分成留置针组、中等长度导管组、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组,每组15例,观察3组病人导管留置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留置针组导管留置时间为1.95d±0.52d,中等长度导管组23.03d±13.09d,PICC组25.90d±3.95d,中等长度导管组与留置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IC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等长度导管组和PICC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留置针组(P<0.05),中等长度导管与PIC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等长度导管用于神经外科病人有明显的优势,留置时间基本能满足病人的输液要求,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长度导管 留置 留置时间 静脉输液 并发症 神经外科
下载PDF
留置针贴膜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33
9
作者 张秀霞 陈云 《护理学报》 2012年第3期24-28,共5页
留置针是一种外周静脉短导管,作为头皮钢针的换代产品应用于临床以来,已成为一项新的护理技术被推广使用。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套管柔软,对血管损伤小,保留时间较长,既能减轻患者痛苦,又能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有许多影响留置针... 留置针是一种外周静脉短导管,作为头皮钢针的换代产品应用于临床以来,已成为一项新的护理技术被推广使用。其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套管柔软,对血管损伤小,保留时间较长,既能减轻患者痛苦,又能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有许多影响留置针留置效果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 贴膜 敷料 临床应用 进展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发生静脉炎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2
10
作者 吴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202-203,共2页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对于需要多次、长时间静脉输液的新生儿,可以在静脉内长期留置,在减少新生儿痛苦的同时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临床中新生儿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为了避免反复穿刺对新生儿造成不良反应,减少新生儿在治疗过程中...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对于需要多次、长时间静脉输液的新生儿,可以在静脉内长期留置,在减少新生儿痛苦的同时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临床中新生儿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为了避免反复穿刺对新生儿造成不良反应,减少新生儿在治疗过程中的痛苦,通常会选择静脉留置针。但留置针在临床应用中,常会出现不良反应,主要是由于临床操作不当造成。本研究对传统护理方法和综合护理措施进行比较研究,探讨预防静脉炎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 新生儿 留置 静脉炎
下载PDF
护理专案在降低全院静脉留置针堵管发生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11
作者 梁熙德 刘励璇 +2 位作者 刘嫣媚 黄爱玲 林伟权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年第5期698-700,共3页
目的 通过护理专案改善活动降低全院静脉留置针堵管的发生率.方法成立护理专案小组,横断面调查全院留置针的使用情况,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找出堵管发生的根本原因,确立“降低全院留置针堵管的发生率”为活动主题,开展为期半年的护理专案... 目的 通过护理专案改善活动降低全院静脉留置针堵管的发生率.方法成立护理专案小组,横断面调查全院留置针的使用情况,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找出堵管发生的根本原因,确立“降低全院留置针堵管的发生率”为活动主题,开展为期半年的护理专案改善活动,制定改善方法并实施.结果护理专案实施后全院留置针堵管的发生率从8.1%降到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2.177,P<0.01),达到了护理专案制定的将堵管发生率控制在4%以下的目标,且实施过程中逐月降低.实施后病房护士留置针防堵管知识问卷得分从(78.23±7.14)分提高至(96.46±1.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735,P<0.01).结论实施护理专案改善活动提升了全体护士留置针防堵管知识的掌握程度,降低了留置针堵管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专案 留置 堵管
原文传递
应用静脉留置针发生静脉炎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30
12
作者 刘惠蓉 吴丽苹 《现代护理》 2001年第10期8-9,共2页
本文通过对 113例病人应用留置针 15 0次的留置效果分析 ,认为静脉炎的发生与留置时间、穿刺部位、输注液的
关键词 留置 静脉炎 原因分析
下载PDF
腋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输液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13
作者 朱琴 徐孝华 蔡淑琴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25-926,共2页
目的探讨腋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选择8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头皮静脉留置,观察组采用腋静脉留置,对两组静脉留置后并发症及保留时间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发生堵管2例,外渗1... 目的探讨腋静脉留置针在早产儿的临床应用及安全性评价。方法选择8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头皮静脉留置,观察组采用腋静脉留置,对两组静脉留置后并发症及保留时间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发生堵管2例,外渗1例,静脉炎0例,脱落0例,出现并发症的总例数为3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留置后保留时间为112±26 h,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为9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腋静脉留置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保留时间长,可减轻患儿的痛苦,减少护理工作量,是一种简单、安全、易操作、经济、方便的静脉留置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静脉 留置 早产儿 护理
下载PDF
静脉留置针采血对血液标本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27
14
作者 邓忠越 周平 余晓云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88-1395,共8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从外周静脉留置针采血对血液标本的影响。方法系统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EBSCO、CINAHL、Embas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留置针采血对血液标本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 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从外周静脉留置针采血对血液标本的影响。方法系统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 Med、EBSCO、CINAHL、Embas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留置针采血对血液标本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资料,对符合质量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2篇文献,包括7 554例研究对象。与一次性采血针采血相比,通过留置针采血不会提高血液标本的溶血率[RR=2.01,95%CI(1.01,4.00),P=0.05];采取一定方法后,从封管或输液中的留置针采集的血液标本对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空腹血糖、血清钠、血清钾、血清钙、血清氯浓度的检验结果的影响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普通留置针、封管中的留置针弃去2~5 ml血液、输液中的留置针暂停输液2~3 min并弃去2~5 ml血液后采血,不会提高血液标本的溶血率,可以得到可靠的血常规和生化常规血液标本。综合考虑,静脉采血时可交替使用静脉留置针与一次性采血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 采血 血液标本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新生儿采用不同静脉留置PICC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梁必会 刘建红 +1 位作者 黄丽雅 唐红兰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6年第9期3172-3174,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不同部位置管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08年7月—2015年1月我院新生儿病房行PICC置管新生儿257例,并依据置管位置不同比较各组置管时间、操作时间、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异... [目的]探讨新生儿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不同部位置管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08年7月—2015年1月我院新生儿病房行PICC置管新生儿257例,并依据置管位置不同比较各组置管时间、操作时间、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异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不同部位置管时置管操作时间及留置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隐静脉及贵要静脉导管异位率相对较低,分别为13.5%、31.3%,而正中静脉、头静脉及颞浅静脉则均>50%;大隐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7.3%,高于其余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贵要静脉并发症发生率仅为3.3%,均低于其余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新生儿,通过贵要静脉置管具有可操作性强、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PICC置管首选,此外,大隐静脉置管也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留置 新生儿 置管静脉 成功率 并发症 安全性
下载PDF
CQI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其实施体会 被引量:26
16
作者 邢齐宁 刘丽 王文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211-214,共4页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其实施效果。方法以"提高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立项(F),成立CQI小组(O),明确现行流程和规范(C),进行根因分析(U),选择可改善流程(S),再通过计划(Plan)、执行(DO...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其实施效果。方法以"提高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立项(F),成立CQI小组(O),明确现行流程和规范(C),进行根因分析(U),选择可改善流程(S),再通过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反复的循环而不断的提高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结果 CQI应用于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1年以来,留置针穿刺失败率由2011年29.97%降低到2012年的10.00%,护理满意度由(90.50±3.25)%提高到(98.00±0.55)%,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失败率=6.71,P<0.01;t满意度=4.05,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应用于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管理中,通过根因分析发现了影响穿刺成功率的因素,明确了现行的流程和规范,规范或优化了操作流程,进而显著提高了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获得了较高的护理满意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无效的耗材支出,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QI 小儿 静脉穿刺 留置 护理管理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心血管内科外周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率的应用 被引量:26
17
作者 郭惠丽 曾晓霞 +1 位作者 岳宏 杨晋仙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4期598-601,共4页
近年来,品管圈活动在各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中广泛开展,并取得了很大成就。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由在同一工作场所,工作性质类似的基层人员,主动自发组成一个小集体来进行品质管理活动,处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关键词 品管圈 静脉输液 医院临床护理 静脉治疗 留置 输液外渗 刺激性药物 一次性输液 敷贴固定 皮肤变色
下载PDF
应用品管圈规范留置针使用的实践 被引量:26
18
作者 崔海霞 杨京红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9期69-71,共3页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以全员参与的方式,持续不断地推行管理及改善自己的工作场所,提高护理质量的工作方法,从尊重人性出发,通过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方式,使员工自发地参与管理活动,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以全员参与的方式,持续不断地推行管理及改善自己的工作场所,提高护理质量的工作方法,从尊重人性出发,通过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方式,使员工自发地参与管理活动,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开展QCC活动,可倡导全员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留置 护理质量管理 应用 全员参与 现场管理 工作场所 参与管理
下载PDF
套管针管头的细菌培养及留置时间的观察与分析 被引量:25
19
作者 瞿湘贵 丁学慧 +2 位作者 雷晓春 邢敏 石松湄 《现代护理》 2002年第10期755-756,共2页
通过对 10 2例留置针管头的细菌培养及留置时间的局部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与细菌感染发生静脉炎而影响留置时间无明显关系 ,影响留置时间的主要原因是置管部位选择或固定不当和输入高分子液体及对血管有刺激药物 ,以及穿刺技术不熟练 ... 通过对 10 2例留置针管头的细菌培养及留置时间的局部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与细菌感染发生静脉炎而影响留置时间无明显关系 ,影响留置时间的主要原因是置管部位选择或固定不当和输入高分子液体及对血管有刺激药物 ,以及穿刺技术不熟练 ,封管方法不当。从留置时间和留置管头细菌培养及观察中发现留置 15天左右为最佳时间。如果是成人 ,且留置部位选择得当 ,局部保持较好 ,无炎性反应可适当延长留置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培养 留置 留置时间
下载PDF
年龄、血管条件与骨科患者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5
20
作者 赵晓燕 宁宁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8年第30期3157-3159,共3页
目的探讨年龄、血管条件与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相关性,寻求安全的使用方法。方法采用静脉炎调查分析量表,对608例骨科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有43例患者发生静脉炎,男女之间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发病率差异... 目的探讨年龄、血管条件与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的相关性,寻求安全的使用方法。方法采用静脉炎调查分析量表,对608例骨科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有43例患者发生静脉炎,男女之间静脉留置针所致静脉炎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间发病率整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者年龄增加,留置针所致静脉炎发病率逐渐上升;不同血管评分分组之间发病率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条件越差,留置针所致静脉炎发生率越高。创伤、关节、脊柱及骨肿瘤等亚专业组间发病率整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留置针所致静脉炎与患者年龄、血管评估条件相关,而与性别和疾病种类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 静脉炎 年龄 血管条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