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冻融过程中未冻水含量及冻结温度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2
1
作者 路建国 张明义 +1 位作者 张熙胤 晏忠瑞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803-1812,共10页
土体冻融过程中的未冻水含量是控制水分迁移及冻胀融沉的关键因素,而冻结温度是判断土体是否处于冻结状态的重要指标。基于频域反射法(FDR),测定不同初始体积含水率条件下青藏高原粉质黏土,冻融过程中的体积未冻水含量及温度变化,分析... 土体冻融过程中的未冻水含量是控制水分迁移及冻胀融沉的关键因素,而冻结温度是判断土体是否处于冻结状态的重要指标。基于频域反射法(FDR),测定不同初始体积含水率条件下青藏高原粉质黏土,冻融过程中的体积未冻水含量及温度变化,分析引起体积未冻水含量及冻结温度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试验结果表明:初始含水率较高的土体,冻结过程中出现了很明显的过冷现象以及温度和体积未冻水含量的突变,而初始含水率较低的土体,这种现象并不明显。初始含水率较大的土体冻结先于初始含水率较小的土体,并且对温度突变的敏感性大于初始含水率较小的土体。对冻融过程体积未冻水含量的滞后分析发现,体积未冻水滞后度?θ和温度滞后度?T均是先增大后减小,体积未冻水滞后度?θ的峰值发生在相变区附近,其峰值随着初始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大。当初始含水率等于或高于液限含水率时,含水率对冻结温度影响不大;当初始含水率低于液限含水率时,冻结温度随含水率减小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未冻水含量 冻结温度 冻融过程 界面自由能 粉质黏土
原文传递
不同pH值下腐殖酸反渗透膜污染中的界面相互作用解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彭茜 冉德钦 +2 位作者 王平 殷永泉 梁爽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16-621,共6页
应用extended derjaguin-landau-verwey-overbeek(扩展DLVO)理论评价不同pH值下范德华力、静电力、疏水性力3种界面相互作用对腐殖酸反渗透(reverse osmosis,RO)膜污染的贡献,探究pH值影响腐殖酸RO膜污染的主控机制.对3种常规RO膜的理... 应用extended derjaguin-landau-verwey-overbeek(扩展DLVO)理论评价不同pH值下范德华力、静电力、疏水性力3种界面相互作用对腐殖酸反渗透(reverse osmosis,RO)膜污染的贡献,探究pH值影响腐殖酸RO膜污染的主控机制.对3种常规RO膜的理论分析结果表明,静电力对腐殖酸RO膜污染的贡献很小,范德华力使膜污染加剧;疏水性力会减缓膜污染.与前期粘附阶段相比,后期粘聚阶段中范德华力的贡献有所增大,疏水性力在2个污染阶段中均起主导作用.膜污染随pH值的降低而加重,疏水性力作用能的改变是pH值影响系统界面自由能的主控机制.相应pH值下3种RO膜过滤实验数据及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扩展DLVO理论能定量评价3种界面相互作用的贡献,界面自由能和膜污染之间有很好的相关关系,RO膜纯水接触角的数值不宜作为评价膜污染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膜 腐殖酸 膜污染 界面自由能 扩展DLVO理论
下载PDF
界面性质对气液传质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马友光 宋宝东 余国琮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6-7,20,共3页
界面性质对气液传质有重要影响。分子通过界面时需克服界面自由能,界面两侧的浓度不一致。
关键词 界面 气液传质 界面自由能 传质 热力学
下载PDF
电场对钢液/氧化铝夹杂物的界面能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王元浩 陈文 +1 位作者 薛俊海 杨鑫 《冶金能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9,29,共4页
文章利用高温电润湿研究了电场电压对钢液与Al_(2)O_(3)夹杂物两相间的界面自由能的影响,并通过杨氏方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通过高温电润湿可知,随着电压的增大,钢液与Al_(2)O_(3)夹杂物两相间的接触角逐渐减小,当电压增加至20 V时... 文章利用高温电润湿研究了电场电压对钢液与Al_(2)O_(3)夹杂物两相间的界面自由能的影响,并通过杨氏方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通过高温电润湿可知,随着电压的增大,钢液与Al_(2)O_(3)夹杂物两相间的接触角逐渐减小,当电压增加至20 V时(阈值),两相间的接触角不再变化。利用高温电润湿实验得到的接触角,通过杨氏方程可证明:随电压的增大,钢液与Al_(2)O_(3)夹杂物两相间的界面自由能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杂物 界面自由能 电场 接触角 杨氏方程
下载PDF
不同结构的引气剂对溶液及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单广程 陆超 +4 位作者 陈健 高南箫 乔敏 冉千平 刘加平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56-1262,共7页
分别研究了不同疏水链长度(C8~C14)和不同阴离子基团(硫酸根、磺酸根和磷酸根)的表面活性剂的亲疏水性和离子基团对表面活性、泡沫行为和水泥砂浆中引气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界面自组装行为越强,界面自由能降低越... 分别研究了不同疏水链长度(C8~C14)和不同阴离子基团(硫酸根、磺酸根和磷酸根)的表面活性剂的亲疏水性和离子基团对表面活性、泡沫行为和水泥砂浆中引气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界面自组装行为越强,界面自由能降低越多,表面活性越强,其水溶液的泡沫性能越好,在水泥砂浆中的引气效果也越好。十二烷基硫酸钠具有最高的界面自组装排列密度和最低的界面自由能,在水溶液中具有最好的泡沫性能,在砂浆中具有最好的引气性能,同样具有最优的硬化砂浆气孔调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气剂 界面自由能 表面活性 溶液泡沫 气孔
原文传递
硅灰石表面有机改性及对颗粒分散性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顾善发 《中国粉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18,共5页
为降低硅灰石颗粒表面的亲水性,改善其在有机介质中的分散性和界面结合作用,采用硬脂酸钠为改性剂对硅灰石进行表面改性,对改性工艺各影响因素进行试验考查,对改性后硅灰石表面润湿性和在有机介质中的分散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硅灰石... 为降低硅灰石颗粒表面的亲水性,改善其在有机介质中的分散性和界面结合作用,采用硬脂酸钠为改性剂对硅灰石进行表面改性,对改性工艺各影响因素进行试验考查,对改性后硅灰石表面润湿性和在有机介质中的分散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硅灰石经硬脂酸钠改性后,在水中的润湿接触角由改性前的10.83°增大为69.33°,表面自由能由102.17 m J/m^2减小至41.78 m J/m^2,改性硅灰石在煤油中的分散性显著提高,通过热力学分析解释改性前后硅灰石颗粒分散性变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灰石 表面改性 界面自由能 颗粒分散性
下载PDF
Gemini表面活性剂胶束化的热力学模型 被引量:3
7
作者 徐晓明 林永生 +1 位作者 韩国彬 吴金添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85-488,共4页
用修正过的Camesano热力学模型计算联接基团为聚亚甲基链的季铵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胶团化自由能,探讨联接基团长度、形成胶团的七项自由能因子和烃基链长度对胶团的大小、形状、cmc及胶团尺寸分布的影响。所计算的cmc,胶团的大小和... 用修正过的Camesano热力学模型计算联接基团为聚亚甲基链的季铵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胶团化自由能,探讨联接基团长度、形成胶团的七项自由能因子和烃基链长度对胶团的大小、形状、cmc及胶团尺寸分布的影响。所计算的cmc,胶团的大小和形状等胶团性质均与实验数据较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MINI表面活性剂 胶束化 热力学模型 分子结构 迁移自由能 界面自由能
下载PDF
界面张力驱动的微粒自组装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梅 张建刚 +1 位作者 吕曜 夏善红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16,54,共4页
界面张力驱动的液-液界面/液-固界面微粒自组装是一种新型的自组装方法,其主要原理是通过物理手段,使微粒在界面张力驱动作用下,聚集成二维有序结构。文中首先介绍了微粒自组装的基本原理和发展现状,而后对作者实现的亚毫米量级微粒自... 界面张力驱动的液-液界面/液-固界面微粒自组装是一种新型的自组装方法,其主要原理是通过物理手段,使微粒在界面张力驱动作用下,聚集成二维有序结构。文中首先介绍了微粒自组装的基本原理和发展现状,而后对作者实现的亚毫米量级微粒自组装作了介绍,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初步的理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 界面自由能 微粒 界面张力
下载PDF
硅-硅直接键合界面上SiO_2的非稳定性 被引量:2
9
作者 何进 王新 陈星弼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94-497,共4页
对硅一硅直接健合界面上的SiO2进行了研究。借助高真空的AES和高分辨率的SEM显微分析观察到界面上的SiO2化学组成为非化学计量比的SiO1.5,以类球形小岛状均匀分布于键合界面上,平均半径远大于界面自然氧化层。对界面SiO2的理论分析表... 对硅一硅直接健合界面上的SiO2进行了研究。借助高真空的AES和高分辨率的SEM显微分析观察到界面上的SiO2化学组成为非化学计量比的SiO1.5,以类球形小岛状均匀分布于键合界面上,平均半径远大于界面自然氧化层。对界面SiO2的理论分析表明,为了降低界面自由能,界面SiO2必然最大限度地减少其表面积,从而以类球形小岛分布于界面上,其平均半径至少大于自然氧化层的1.5倍。假定平衡界面因子为12时,同时考虑氧扩散引起的SiO2融解和界面自由能减小引起的成核长大效应,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片直接键合 二氧化硅 界面自由能 非稳定性
下载PDF
气固吸附与Gibbs吸附等温式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国杰 黑恩成 《大学化学》 CAS 2005年第5期42-46,共5页
讨论了G ibbs吸附等温式对气固吸附的应用。它不仅能结合吸附层的物理模型建立各种实用的气固吸附等温式,而且还能由已知的吸附量推测吸附过程中界面自由能随平衡压力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吸附等温式 气固吸附 物理模型建立 界面自由能 变化规律 平衡压力 吸附过程 吸附层 吸附量
下载PDF
混凝土材料科学研究中的若干进展(上)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蕴元 《混凝土世界》 2016年第7期35-39,共5页
一、目的要求和研究途径的进一步明确 1979年,我曾在《混凝土建筑构件》杂志的创刊号上写过一篇《混凝土力学行为研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的文章[1]。文章旨在说明应该把混凝土力学行为的研究从经验性和半经验性的旧观中过渡到材料科学... 一、目的要求和研究途径的进一步明确 1979年,我曾在《混凝土建筑构件》杂志的创刊号上写过一篇《混凝土力学行为研究中的一些基本问题》的文章[1]。文章旨在说明应该把混凝土力学行为的研究从经验性和半经验性的旧观中过渡到材料科学总的轨道上来。尔后,我于1980年参加了第七届国际水泥化学会议和1981年参加了第三届国际聚合物混凝土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科学研究 化学会议 建筑构件 研究途径 界面自由能 结构模型 界面结构 宏观力学性 材料结构 界面结合
下载PDF
鱼抗冻糖蛋白AFGP7-8的热滞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前忠 李宏 罗辽复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6期778-780,共3页
分析了鱼抗冻糖蛋白(AFGP7-8)的结构特点及在溶液中的特性,计算了AFGP7-8溶液的热滞,理论结果与实验数据较好地符合.
关键词 抗冻糖蛋白 热滞 界面自由能 抗冻蛋白
下载PDF
光激发引起的菌紫质人工膜系统界面自由能
13
作者 谈国太 杨俭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1期28-32,共5页
应用界面双层模型和界面固有化学势的概念 ,对菌紫质人工膜系统C(N)端界面受光激发所引起的界面自由能变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导出了bR相、C或N端界面能的一般表达式 ,及三类具体的菌紫质人工膜系统 (液 bR 液 ,固 bR 固 ,液 bR 固 )... 应用界面双层模型和界面固有化学势的概念 ,对菌紫质人工膜系统C(N)端界面受光激发所引起的界面自由能变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导出了bR相、C或N端界面能的一般表达式 ,及三类具体的菌紫质人工膜系统 (液 bR 液 ,固 bR 固 ,液 bR 固 )界面自由能的表达式 .可以看出 ,光照下的bR人工膜系统界面自由能的变化 ,不仅与物质组分相关 ,还与跨膜电势相联系 .据此 ,在一定范围内提高bR膜系统溶液的温度、pH值 ,以及降低跨膜电压 ,都将减少界面自由能 ,从而对系统的光驱质子泵过程产生影响 .本文研究仅局限于光照的影响 ,暂不涉及体系相结构变化的情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紫质人工膜系统 界面自由能 光激发 物质组分 跨膜电势 生物分子材料
下载PDF
Ag/Ni多层膜的界面自由能研究
14
作者 李松 张同俊 安兵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2-96,共5页
利用多层膜零蠕变法,直接测量Si(111)单晶片上沉积的Ag/Ni多层膜界面自由能。通过基片曲率法实时测量Ag/Ni多层膜升温退火过程中的应力变化,在450°C保温,发现此时多层膜达到平衡状态,最终的平衡应力为0.57MPa,计算出Ag/Ni的界面自... 利用多层膜零蠕变法,直接测量Si(111)单晶片上沉积的Ag/Ni多层膜界面自由能。通过基片曲率法实时测量Ag/Ni多层膜升温退火过程中的应力变化,在450°C保温,发现此时多层膜达到平衡状态,最终的平衡应力为0.57MPa,计算出Ag/Ni的界面自由能γint为0.63J/m2,最后结合XRD测试结果和SEM剖面形貌,从界面能角度对多层膜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片曲率法 多层膜 界面自由能
原文传递
一种测量金属固-固相界面自由能的新方法
15
作者 安兵 张同俊 +1 位作者 袁超 崔崑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44-646,共3页
采用零蠕变法测量Si(111)单晶片上沉积的TiAl Al多层膜界面自由能。其实验方法为 :采用基片曲率法测量TiAl Al多层膜升温退火过程中的应力变化 ,分别在 35 0℃、4 0 0℃、4 5 0℃和 5 0 0℃保温 ,发现 5 0 0℃时多层膜达到平衡状态 ,最... 采用零蠕变法测量Si(111)单晶片上沉积的TiAl Al多层膜界面自由能。其实验方法为 :采用基片曲率法测量TiAl Al多层膜升温退火过程中的应力变化 ,分别在 35 0℃、4 0 0℃、4 5 0℃和 5 0 0℃保温 ,发现 5 0 0℃时多层膜达到平衡状态 ,最终的平衡应力为 0 5 7MPa ,计算TiAl Al的界面自由能γint为 0 19J 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 零蠕变法 固-固相 界面自由能 金属 TiAl/Al多层膜 力学性质 沉积 曲率
下载PDF
粒子线径对液-固相界面反应活化能的影响
16
作者 姜波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273-275,共3页
提出了液-固相界面反应的活化能应包含表面吉布斯自由能γ,得到:E0=Eα+βSmγ     (I)    k=k0exp(3MβγρRT.1r)         (II)t0=ρr3-2α0(3-2α)(4π)α-1k0(III)t1=∫t00ρ(4π)α-1k0r2(α-1)exp(-3MβγρRT.... 提出了液-固相界面反应的活化能应包含表面吉布斯自由能γ,得到:E0=Eα+βSmγ     (I)    k=k0exp(3MβγρRT.1r)         (II)t0=ρr3-2α0(3-2α)(4π)α-1k0(III)t1=∫t00ρ(4π)α-1k0r2(α-1)exp(-3MβγρRT.1r)( )采用粒径为147μm锡粒与甲基磺酸反应,其t0为t1的几十倍之多,用实验证明了该假定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 界面自由能 液-固相界面反应 纳米效应
下载PDF
木质素表面活性剂在水煤浆制备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敖先权 周素华 曾祥钦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5-48,共4页
利用硫酸盐木质素改性制备廉价易得的水煤浆添加剂 .通过 FTIR光谱分析了产物的结构 ,并探讨了其在煤粒表面的吸附与对煤粒固 -液界面自由能、水化膜以及水煤浆流变性等的影响 .结果表明 :该产物能降低煤粒固 -液界面自由能和水化膜厚... 利用硫酸盐木质素改性制备廉价易得的水煤浆添加剂 .通过 FTIR光谱分析了产物的结构 ,并探讨了其在煤粒表面的吸附与对煤粒固 -液界面自由能、水化膜以及水煤浆流变性等的影响 .结果表明 :该产物能降低煤粒固 -液界面自由能和水化膜厚度 ,从而起到分散作用 ,能制备性能满足工业要求的水煤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表面活性剂 水煤浆 固-液界面自由能 水化膜
下载PDF
实际气体的玻尔兹曼因子方程 被引量:7
18
作者 吴义彬 《江西科学》 2011年第1期11-18,22,共9页
将玻尔兹曼分布律应用于实际气体紧靠容器壁处,厚度为气体分子有效作用距离s的边界区域保守力场中,用边界区域界面自由能作为状态参量之一,推导出实际气体的玻尔兹曼因子方程。进而应用该方程导出了理想气体物态方程、非理想气体物态方... 将玻尔兹曼分布律应用于实际气体紧靠容器壁处,厚度为气体分子有效作用距离s的边界区域保守力场中,用边界区域界面自由能作为状态参量之一,推导出实际气体的玻尔兹曼因子方程。进而应用该方程导出了理想气体物态方程、非理想气体物态方程、气体体系边界区域热力学函数和焦耳-汤姆逊效应的新解析。用与著名的范德瓦尓斯方程、维里方程对比分析的方式进一步论证了:玻尔兹曼因子方程不仅形式简单、物理意义明确,而且比范氏方程、维里方程更能如实地描写实际气体在各种压强条件下的自然状态、更具合理性与普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区域界面自由能 气体物态方程 焦耳-汤姆逊效应
下载PDF
Pb-Al二元体系液-固界面自由能的热力学理论计算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生刚 竺培显 +2 位作者 黄文芳 杨秀琴 许健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177-2180,共4页
以复杂的Warren二元及赝二元常规系统下的液-固界面自由能理论为基础,借助Pb-Al二元体系为例对其进行简化,获得了二元非混溶体系液-固界面自由能物理模型,然后对其热力学公式进行推导,得出只含两个参变量的理论公式,并对几种温度下液-... 以复杂的Warren二元及赝二元常规系统下的液-固界面自由能理论为基础,借助Pb-Al二元体系为例对其进行简化,获得了二元非混溶体系液-固界面自由能物理模型,然后对其热力学公式进行推导,得出只含两个参变量的理论公式,并对几种温度下液-固界面自由能(γSL)计算值及用多相平衡(MPE)法得到的实验值作了对比.结果表明,改进的物理模型及理论公式易于理解、计算简便,γSL的计算值取决于温度及Al原子分数的两个参变量,与实验值较好地吻合,证明了该模型具有结构简单、精度较高的优点,并可作为其它非混溶体系γSL的计算模型,为其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混溶 Pb-Al二元体系 Warren理论 多项平衡法 液-固界面自由能
下载PDF
(RbCl)_(108)离子簇均相成核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20
作者 邓海山 黄锦凡 +2 位作者 卢文庆 蔡政 金安定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7-251,共5页
分子动力学模拟测得熔融 (RbCl) 10 8离子簇在 30 0K至 6 0 0K温度时凝固的成核速率大于 10 35m-3s-1。用均相成核的经典理论加以分析 ,估算得氯化铷离子簇的固液界面自由能σsl∝T1 4 ;用Gr偄n偄sy提出的扩散界面理论加以分析 ,估... 分子动力学模拟测得熔融 (RbCl) 10 8离子簇在 30 0K至 6 0 0K温度时凝固的成核速率大于 10 35m-3s-1。用均相成核的经典理论加以分析 ,估算得氯化铷离子簇的固液界面自由能σsl∝T1 4 ;用Gr偄n偄sy提出的扩散界面理论加以分析 ,估算得扩散界面厚度约为 0 195nm ,σsl∝T0 97。 2个理论在实验温度范围内没有明显差别 ,且均能较好地重现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结果 ,但预测的较高温度下的成核速率有比较显著区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纳米粒子 成核速率 离子簇 固液界面自由能 相变 氯化铷 均相成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