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甾醇降胆固醇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1
作者 贾代汉 周岩民 王恬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5-58,共4页
植物甾醇属于甾体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理功能。讨论了植物甾醇的化学特性、主要来源、吸收与代谢,并对其降胆固醇作用的研究进展及作用机理进行了综述,最后对其安全性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 降胆固醇作用 研究进展 类化合物 生理功能 化学特性 作用机理 安全性
下载PDF
麝香抗炎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2
作者 曹喜红 周远大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1662-1665,共4页
麝香是鹿子科动物中成熟雄麝香囊中的分泌物,气味芬芳,善于走窜,属于中药中开窍药物之一。性味辛、温,归心脾经,主要化学成分有大环酮类化合物、吡啶类化合物、甾体类化合物、多肽蛋白质类化合物、脂肪酸和酯类化合物以及一些无机... 麝香是鹿子科动物中成熟雄麝香囊中的分泌物,气味芬芳,善于走窜,属于中药中开窍药物之一。性味辛、温,归心脾经,主要化学成分有大环酮类化合物、吡啶类化合物、甾体类化合物、多肽蛋白质类化合物、脂肪酸和酯类化合物以及一些无机元素等。麝香作为药物已有2000多年的应用史,但是直到上个世纪中叶,科学家对麝香的药理作用才有了更详细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 抗炎作用 类化合物 类化合物 类化合物 化学成分 无机元素 药理作用
原文传递
天然麝香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3
作者 周文杰 李宁 +4 位作者 谢兴文 宋敏 韩宪富 李应福 李建国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5-188,共4页
麝香作为名贵中药材,应用广泛,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麝香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甾体类化合物、大环酮类和多肽蛋白质等。药理学研究主要侧重于抗炎、强心和抑瘤等方面。文章就近年来麝香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方面的文献进行归纳... 麝香作为名贵中药材,应用广泛,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麝香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甾体类化合物、大环酮类和多肽蛋白质等。药理学研究主要侧重于抗炎、强心和抑瘤等方面。文章就近年来麝香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方面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为麝香的临床应用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 类化合物 大环酮 抗炎 强心 抑瘤
原文传递
中药水蛭经炮制后的成分变化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刘丽芳 金蓉鸾 +1 位作者 徐国钧 吴子斌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880-882,共3页
目的 :探讨水蛭经炮制后的化学成分变化情况 ,为水蛭的炮制方法提供一定的化学依据。方法 :采用HPLC 柱后衍生化法测定了氨基酸组成的变化 ,用GC MS法测定了甾体类化合物组成的变化。结果 :水蛭经炮制后各种氨基酸的量有所降低 ,甾体类... 目的 :探讨水蛭经炮制后的化学成分变化情况 ,为水蛭的炮制方法提供一定的化学依据。方法 :采用HPLC 柱后衍生化法测定了氨基酸组成的变化 ,用GC MS法测定了甾体类化合物组成的变化。结果 :水蛭经炮制后各种氨基酸的量有所降低 ,甾体类化合物组成发生了变化。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水蛭 炮制 氨基酸 类化合物
下载PDF
盾叶薯蓣中甾体类化合物的分离与结构鉴定 被引量:16
5
作者 钱士辉 袁丽红 +1 位作者 杨念云 欧阳平凯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74-1176,共3页
目的:对盾叶薯蓣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法分离盾叶薯蓣中的化学成分,采用多种光谱分析法鉴定它们的结构。结果:从盾叶薯蓣中分离得到6个甾体类化合物,即三角叶薯蓣皂苷(1)、原三角叶薯蓣皂苷(2)、盾叶新苷(3)、薯蓣皂苷(4... 目的:对盾叶薯蓣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应用多种色谱法分离盾叶薯蓣中的化学成分,采用多种光谱分析法鉴定它们的结构。结果:从盾叶薯蓣中分离得到6个甾体类化合物,即三角叶薯蓣皂苷(1)、原三角叶薯蓣皂苷(2)、盾叶新苷(3)、薯蓣皂苷(4)、3-O-[β-D-葡萄吡喃糖(1→4)]-β-D-葡萄吡喃糖-薯蓣皂苷元(5)、薯蓣皂苷元(6)。结论:化合物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叶薯蓣 类化合物 结构鉴定
下载PDF
苦豆子豆籽油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马别厚 张尊听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33-134,共2页
采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 ,首次对苦豆子豆籽油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 ,检出了 4 3种化学成分 ,鉴定了 2 5种成分。苦豆子豆籽油的主要成分为生物碱、有机酸及甾体类化合物。
关键词 苦豆子 豆籽油 化学成分 有机酸 类化合物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系列讲座之一 糖皮质激素的药理学特点及临床作用 被引量:16
7
作者 郭嘉隆 毕黎琦 《中国社区医师》 2006年第5期16-17,共2页
如何合理有效地应用糖皮质激素一直是困扰许多基层医生的问题。应读者要求,本刊特约吉林郭嘉隆博士从该药的药理知识、临床应用等方面予以介绍,将分4期连载该文。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药理学特点 临床作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 氢化可的松 活性 分子结构 类化合物 泼尼松龙 分泌
下载PDF
猪苓利水渗湿的药效物质、药理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8
作者 鲁文静 任慧 +4 位作者 崔小敏 胡静 曲彤 李宁 陈志永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99-1403,共5页
猪苓是我国传统常用的利水渗湿中药,主要含有甾体类、多糖类等活性成分,常用于治疗泌尿系统疾病。本文对猪苓利水渗湿药效物质基础、药理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归纳出麦角甾酮、过氧麦角甾酮、麦角甾-7,22-二烯-3-酮等甾... 猪苓是我国传统常用的利水渗湿中药,主要含有甾体类、多糖类等活性成分,常用于治疗泌尿系统疾病。本文对猪苓利水渗湿药效物质基础、药理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归纳出麦角甾酮、过氧麦角甾酮、麦角甾-7,22-二烯-3-酮等甾体类化合物和猪苓多糖PPS1、PPS2、PPS3、GUMP-1-1、GUMP-1-2等可通过利尿、肾脏保护、抗炎、抗菌及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发挥利水渗湿作用,猪苓散、猪苓汤、五苓散等中药复方制剂在治疗尿路感染或结石、肾性水肿、肾脏病变等方面效果显著,可为猪苓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苓 利水渗湿 药效 类化合物 猪苓多糖
下载PDF
栝楼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9
作者 陈胜发 黄时伟 王昌利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87-1192,共6页
关键词 栝楼属 三萜 类化合物
下载PDF
白叶莓根部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明奎 梁健 +1 位作者 彭树林 丁立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5-297,共3页
目的 研究蔷薇科悬钩子属药用植物白叶莓 Rubus innominatus根部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甲醇室温浸提后以乙酸乙酯萃取 ,萃取物通过多次正相和反相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 ,并采用 NMR,MS等波谱方法及与标准品对照 TL C鉴定化学结构 ,抗菌活... 目的 研究蔷薇科悬钩子属药用植物白叶莓 Rubus innominatus根部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甲醇室温浸提后以乙酸乙酯萃取 ,萃取物通过多次正相和反相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 ,并采用 NMR,MS等波谱方法及与标准品对照 TL C鉴定化学结构 ,抗菌活性用杯碟法测定。结果 共分离鉴定出 10个三萜酸和 2个甾体类化合物 ,抗菌试验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物和一些三萜酸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结论 这些成分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叶莓 根部 化学成分 研究 三萜酸 类化合物
下载PDF
格氏短指软珊瑚的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马祥全 张广文 +1 位作者 苏镜娱 曾陇梅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8-41,共4页
从海南三亚附近海域采集的格氏短指软珊瑚SinulariagrayiTix _Dur 中分离得 7种次生代谢产物。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它们的结构为 :(2 4s)_2 4_甲基胆甾_3β ,5α ,6 β ,2 5_四醇_2 5_单乙酸酯 ,(2 4s)_2 4_甲基胆甾_4_烯_3β ,6 β_二醇 ... 从海南三亚附近海域采集的格氏短指软珊瑚SinulariagrayiTix _Dur 中分离得 7种次生代谢产物。通过波谱分析鉴定它们的结构为 :(2 4s)_2 4_甲基胆甾_3β ,5α ,6 β ,2 5_四醇_2 5_单乙酸酯 ,(2 4s)_2 4_甲基胆甾_4_烯_3β ,6 β_二醇 ,柳珊瑚甾醇 ,麦角甾_5_烯_3β_醇 ,麦角甾_5 ,2 4 (2 8)_二烯_3β_醇 ,Δ4 ,5(E) ,Δ8,9(E)鞘胺醇_正十六碳酰胺 ,胸腺嘧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代谢产 格氏短指软珊瑚 神经酰胺 类化合物 化学结构
下载PDF
米非司酮的临床应用及方法 被引量:11
12
作者 黄超玲 《中国民康医学》 2007年第18期810-811,共2页
关键词 临床应用 米非司酮 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子宫内膜异位症 类化合物 联合用药 米索前列醇 人工合成
下载PDF
香加皮脂肪酸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莉 张蕾 +1 位作者 高钧 佟玲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306-1307,共2页
关键词 化学成分分析 脂肪酸 香加皮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风湿性关节炎 类化合物 强心苷 甲醇提取
下载PDF
尖海龙中甾体类化合物对小鼠心肌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朝晖 赵怀清 +3 位作者 徐国钧 徐珞珊 王强 难波恒雄 《海军医高专学报》 1999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研究尖海龙中甾体类化合物的活性。方法:观察从尖海龙中分得的化合物Sy1~Sy4对小鼠离体心肌细胞收缩率和收缩力(幅度)的影响。结果:Sy1、Sy2具有显著降低心肌细胞的收缩率,对收缩力有加强作用;Sy3、Sy4对收缩率作用不明显... 目的:研究尖海龙中甾体类化合物的活性。方法:观察从尖海龙中分得的化合物Sy1~Sy4对小鼠离体心肌细胞收缩率和收缩力(幅度)的影响。结果:Sy1、Sy2具有显著降低心肌细胞的收缩率,对收缩力有加强作用;Sy3、Sy4对收缩率作用不明显,但对收缩力有加强作用。结论:尖海龙中甾体类化合物可能是其活性成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海龙 类化合物 心率 药理 心幅
下载PDF
毛叶鹰爪花中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同为 黄丽刚 +4 位作者 陈光英 韩长日 宋小平 付艳辉 赵成爱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670-1675,共6页
目的研究番荔枝科鹰爪花属植物毛叶鹰爪花Artabotrys pilosus枝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采用理化分析、NMR谱和MS谱等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 目的研究番荔枝科鹰爪花属植物毛叶鹰爪花Artabotrys pilosus枝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采用理化分析、NMR谱和MS谱等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毛叶鹰爪花枝叶90%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了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达玛二烯醇乙酸酯(1)、羽扇豆醇(2)、羽扇豆醇乙酸酯(3)、白桦酸(4)、熊果醇(5)、熊果酸(6)、β-香树脂醇(7)、古柯二醇(8)、木栓醇(9)、木栓酮(10)、α-波菜甾酮(11)、豆甾-7-烯-3β-醇(12)、豆甾-5-烯-3β-醇-7-酮(13)、豆甾-3,6-二酮(14)、豆甾醇(15)和β-谷甾醇(16)。结论化合物15和16为首次从毛叶鹰爪花中分离得到,其他化合物为首次从鹰爪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叶鹰爪花 三萜类化合物 类化合物 达玛二烯醇乙酸酯 羽扇豆醇 熊果酸
原文传递
仙人掌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被引量:7
16
作者 蒋建勤 陈真 +1 位作者 向先旭 楼凤昌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805-806,共2页
目的 对仙人掌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柱层析和薄层层析进行分离 ;运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谱以及与标准品对照的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了 7个化合物 ,分别为 :β 谷甾醇 (Ⅰ ) ,豆甾醇(Ⅱ ... 目的 对仙人掌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柱层析和薄层层析进行分离 ;运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谱以及与标准品对照的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了 7个化合物 ,分别为 :β 谷甾醇 (Ⅰ ) ,豆甾醇(Ⅱ ) ,仙人掌醇 (Ⅲ ) ,硬脂酸 (Ⅳ ) ,豆甾 3,6 二酮 (Ⅴ ) ,胡萝卜苷 (Ⅵ ) ,β D 葡萄糖 (Ⅶ )。 结论  7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人掌 仙人掌醇 类化合物 化学成分
下载PDF
滇黄精炮制品中甾体类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光达 赵红梅 +5 位作者 帅放文 平措绕吉 海梅荣 李振杰 张玲 徐俊驹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4-148,共5页
[目的]研究滇黄精炮制品中的甾体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层析、薄层层析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滇黄精炮制品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核磁波谱数据分析并鉴定化合物。[结果]从滇黄精炮制品中分离鉴定到6种甾体类化合物,... [目的]研究滇黄精炮制品中的甾体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柱层析、薄层层析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滇黄精炮制品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核磁波谱数据分析并鉴定化合物。[结果]从滇黄精炮制品中分离鉴定到6种甾体类化合物,分别为:balanoinvolin(1)、3β-hydroxystigmasta-5,22-dien-7-one(2)、3β-hydroxystigmast-5-en-7-one(3)、6′-O-棕榈酰-β-胡萝卜苷(4)、胡萝卜苷(5)、β-谷甾醇(6)。[结论]化合物1~4均为首次从滇黄精炮制品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黄精 化学成分 类化合物
下载PDF
尖海龙中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朝晖 徐国钧 +3 位作者 徐珞珊 王强难 波恒雄 门田重利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6-27,共2页
对尖海龙SyngnathusacusLinnaeus化学成分进行了GC/MS分析,共检索出26个甾体类化合物,主要有胆甾酮类、胆甾烯醇类、麦角甾醇类及雄甾酮激素类;31个其它类化合物,多为高级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及其... 对尖海龙SyngnathusacusLinnaeus化学成分进行了GC/MS分析,共检索出26个甾体类化合物,主要有胆甾酮类、胆甾烯醇类、麦角甾醇类及雄甾酮激素类;31个其它类化合物,多为高级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及其脂,并含有鲨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海龙 GC/MS 类化合物 中药 化学成分
下载PDF
以甾醇为底物微生物法合成甾体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金俊 卢梦瑶 +5 位作者 厉秋岳 吴正章 张鹏 冯文欢 常明 金青哲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05-209,共5页
甾体类化合物主要包括甾体类药物和甾体类保健食品(以甾醇酯为主),是食药领域的重要组成。目前,以油脂加工副产物甾醇为底物,用微生物法合成甾体类化合物的研究颇受关注。本文介绍了甾体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主要种类及以甾醇单体或混... 甾体类化合物主要包括甾体类药物和甾体类保健食品(以甾醇酯为主),是食药领域的重要组成。目前,以油脂加工副产物甾醇为底物,用微生物法合成甾体类化合物的研究颇受关注。本文介绍了甾体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主要种类及以甾醇单体或混合甾醇为底物的微生物合成法,分析工业化生产中存在的瓶颈,以期为油脂加工副产物的高效利用提出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合成 类化合物 醇酯
下载PDF
高山猴头菌的化学成分及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研究
20
作者 周洁 王雨曦 +2 位作者 魏玉莲 武昕 袁海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5407-5417,共11页
目的研究高山猴头菌Hericium alpestre大米固体发酵物中的化学成分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HP20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质... 目的研究高山猴头菌Hericium alpestre大米固体发酵物中的化学成分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HP20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质谱(mass spectrometer,MS)、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等方法对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同时通过pNPG法对化合物进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测试。结果从高山猴头菌固体发酵物中分离得到2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枸橼蒽类固醇B(1)、7-氧代-β-谷甾醇(2)、22E-7α-甲氧基-5α,6α-环氧麦角甾-8(14),22-二烯-3β-醇(3)、5α,8α-过氧麦角甾醇(4)、4-羟基-17R-甲基甾醇(5)、dankasteronesA(6)、14α-羟基麦角甾-4,7,9,22-四烯-3,6-二酮(7)、5′-epichaxineB(8)、dankasteroneB(9)、灵芝果苷D(10)、5α,6α-环氧-3β-羟基-(22E,24R)-麦角甾-8,22-二烯-7-酮(11)、(3β,5α,6β,22E)-6-甲氧基麦角甾-7,22-二烯-3,5-二醇(12)、6β-甲氧基麦角甾-7,9(11),22E-三烯-3β,5α-二醇(13)、(22E,24R)-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14)、3β,5α,9α-三羟基-(22E,24R)-麦角甾-7,22-二烯-6-酮(15)、4-对羟基苯甲醛(16)、(S)-2-羟基-2-(4-甲氧基苯基)乙酸(17)、对羟基苯乙醇(18)、1-O-(9Z,12Z-十八碳二烯酰基)甘油(19)、亚油酸甲酯(20)和9,10-二羟基十八烷酸酯(21)。化合物1、3、6、8、10、14、15、17和19具有较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其半数抑制浓度(median inhibition concentration,IC50)分别为1.38、2.61、2.61、6.22、2.28、1.86、1.59、3.15、2.96μmol/L。结论化合物17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1~3、9~11、13、16~21首次从猴头菌属真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6、8、10、14、15、17和19具有潜在的降血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山猴头菌 类化合物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枸橼蒽固醇B 22E-7α-甲氧基-5α 6α-环氧麦角-8(14) 22-二烯-3β-醇 灵芝果苷D (S)-2-羟基-2-(4-甲氧基苯基)乙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