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代画像艺术中反向图像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郭萍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2-87,共6页
汉代画像以画像砖、画像石、壁画、帛画等形式展现于世人面前。对这些艺术作品的解读与理解方式多种多样,整体构筑着人们对汉代社会思想的立体认识。以往仅局限于解释图像地域特征、时代变化、制作方法等方面的差异,近年来学界多关注... 汉代画像以画像砖、画像石、壁画、帛画等形式展现于世人面前。对这些艺术作品的解读与理解方式多种多样,整体构筑着人们对汉代社会思想的立体认识。以往仅局限于解释图像地域特征、时代变化、制作方法等方面的差异,近年来学界多关注图像的程序与空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画像艺术 反向图像 丧葬 阴阳关系
下载PDF
浙江省新昌县下宅村民间祖容画像群服饰特色调查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俊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4-95,共2页
汉唐以后,祖容画像艺术逐渐成熟。充当了非常直观的育人"教具",作为维持伦理秩序的有效途径。19世纪中叶以后,祖容画像事业却面临"革命",家族逐渐变成一个个家庭,宗祠大部分被废,传统的祖容画像艺术到清末基本消失... 汉唐以后,祖容画像艺术逐渐成熟。充当了非常直观的育人"教具",作为维持伦理秩序的有效途径。19世纪中叶以后,祖容画像事业却面临"革命",家族逐渐变成一个个家庭,宗祠大部分被废,传统的祖容画像艺术到清末基本消失,本文以浙江新昌县下宅村画像群的调研为基础,分析其主要服饰特色。下宅村祖容画像群作为图像资料,在一定意义上记录和再现了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的某个侧面,特别是画像最直观地展现了明代江南区域人物的服饰特征。通过对画像的进一步研究,可以窥探到明清时期江南织造业中染织、印花等技术的基本状况,对当今江南轻纺事业的长效发展会有一定的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容画像 画像艺术 服饰特色 浙江
原文传递
读《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
3
作者 缑宇平 《华夏文化》 2020年第2期60-61,共2页
巫鸿的《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一书,是融合中国传统学术和西方艺术史方法论的一种尝试,是艺术史、历史、考古各学科相结合的一种尝试。这本书成为武梁祠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专著,于1989年获得了亚洲学年会最佳著作奖,被列... 巫鸿的《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一书,是融合中国传统学术和西方艺术史方法论的一种尝试,是艺术史、历史、考古各学科相结合的一种尝试。这本书成为武梁祠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专著,于1989年获得了亚洲学年会最佳著作奖,被列为20世纪90年代最有意义的艺术学著作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梁祠 中国传统学术 西方艺术 画像艺术 思想性 方法论 考古 20世纪90年代
下载PDF
鲁迅对武梁祠画像艺术的阐释和借鉴
4
作者 苗清华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81-86,共6页
武梁祠是汉代祠堂艺术的最高成就代表,它从不同角度记录了汉代的社会状况、风土人情,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但之前的学者大多只关注武梁祠拓片上的文字,并没有对图案多留意。鲁迅却敏锐地发现武梁祠拓片上的图案同样具有深厚的艺术内涵,... 武梁祠是汉代祠堂艺术的最高成就代表,它从不同角度记录了汉代的社会状况、风土人情,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但之前的学者大多只关注武梁祠拓片上的文字,并没有对图案多留意。鲁迅却敏锐地发现武梁祠拓片上的图案同样具有深厚的艺术内涵,开始搜集与整理武梁祠拓片,阐述武梁祠画像艺术的特征和风格,并在艺术创作中加以运用,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武梁祠 画像艺术 拓片
下载PDF
汉代画像艺术中的特色家具形象新探 被引量:5
5
作者 邵晓峰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04年第7期24-27,共4页
汉代画像艺术在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同时,也反映了大量的家具形象。笔者通过对其中特色家具形象的新探揭示了汉代低坐家具的一些不太为人所知的特点和对今天家具设计的启示,最后还对低坐方式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 汉代画像艺术 特色家具 新探
下载PDF
关于汉画像拓本的艺术语言解析
6
作者 刘燕亚 《艺术市场》 2024年第1期60-61,共2页
透过汉代画像石和画像砖,其简洁夸张的形象无疑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经过深入分析,不难看出,汉代的画像艺术以高度概括的语言表达了汉代人对于自然和神灵的原始崇拜,并以一种朴素的艺术形式展现着汉代的社会风貌。本文从汉画像的... 透过汉代画像石和画像砖,其简洁夸张的形象无疑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经过深入分析,不难看出,汉代的画像艺术以高度概括的语言表达了汉代人对于自然和神灵的原始崇拜,并以一种朴素的艺术形式展现着汉代的社会风貌。本文从汉画像的拓本形式分析其艺术语言特征以及其对后代绘画艺术语言发展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像艺术 拓本 中国古代绘画 艺术语言
原文传递
汉画像所表现的传统审美观念的现代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朱存明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5年第1期15-18,共4页
汉画像作为刻画在祠堂、坟墓、石棺、石阙或帛上的图像,系统地表现了汉代人的宇宙、时空、生死、人鬼、仙妖等观念。天地人等都在一个大的象征系统中得到符号的呈现。汉画像审美的根源是符号性的隐喻象征。汉画像属于象征型艺术,它对我... 汉画像作为刻画在祠堂、坟墓、石棺、石阙或帛上的图像,系统地表现了汉代人的宇宙、时空、生死、人鬼、仙妖等观念。天地人等都在一个大的象征系统中得到符号的呈现。汉画像审美的根源是符号性的隐喻象征。汉画像属于象征型艺术,它对我们今天的审美,仍然具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像 汉代人 象征性 宇宙 图像 象征符号 象征主义 艺术流派 画像艺术 画像 古砖 祠堂 隐喻象征 符号象征 金石学 碑铭学 考古学 符号性
下载PDF
汉画像与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的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廖明君 朱存明 《民族艺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17,共6页
关键词 画像 画像 象征主义 图式 古砖 艺术流派 图像学 画像艺术 宇宙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
原文传递
从汉画像艺术探究汉代园林的诗意栖居 被引量:1
9
作者 殷永生 《国画家》 2020年第1期70-72,共3页
绪论汉代以强盛的大一统帝国为背景,处在大融合的时代,汉文化表现出华夏文化的原生状态,并对各种文化汇流兼容和重新诠释。汉代不仅艺术发达,就是绘画雕刻也体现出飞动之美。如画像砖石的图案常常用云彩、雷纹和龙构成,充分体现当时汉... 绪论汉代以强盛的大一统帝国为背景,处在大融合的时代,汉文化表现出华夏文化的原生状态,并对各种文化汇流兼容和重新诠释。汉代不仅艺术发达,就是绘画雕刻也体现出飞动之美。如画像砖石的图案常常用云彩、雷纹和龙构成,充分体现当时汉民族的前进活力。正如鲁迅先生说的"唯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画像砖、画像石,是指建筑壁面、棺椁表面上镌刻及窑烧的画面,主要包括线刻和浮雕。因两汉时期地面上的建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像 画像艺术 画像 隐逸文化
原文传递
浅析汉画像石的艺术特色 被引量:1
10
作者 唐姣 《现代装饰(理论)》 2016年第11期215-216,共2页
汉画像石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重要的文化遗产,体现和折射出两汉及之前的雕刻、绘画、建筑、装饰艺术和工艺设计等发展水平特点和思想。题材丰富多样,刻画布局气象万千,艺术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体现出了匠人们的艺术思维方式、... 汉画像石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重要的文化遗产,体现和折射出两汉及之前的雕刻、绘画、建筑、装饰艺术和工艺设计等发展水平特点和思想。题材丰富多样,刻画布局气象万千,艺术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体现出了匠人们的艺术思维方式、审美观念、创作方法和经营图像位置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像 中华民族 图像位置 创作方法 艺术宝库 中国民族 画像艺术 艺术特色 运动感
原文传递
试论中国早期画像艺术中对“空间”的表现变化——对先秦—隋唐时期画像艺术的解读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晓达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97-104,共8页
在中国早期画像艺术中对"空间"的视觉表现之变迁历程中,东汉晚期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画像艺术中对"空间"的视觉表现上出现了一个较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也直接促成了隋唐时期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中对"空间"表现... 在中国早期画像艺术中对"空间"的视觉表现之变迁历程中,东汉晚期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画像艺术中对"空间"的视觉表现上出现了一个较大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也直接促成了隋唐时期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中对"空间"表现模式的成熟。这种"变化"应该是与东汉晚期以来,当时士大夫画家阶层在绘画理论构想与绘画实践活动上,对这一问题进行独特的关注分不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中国 早期画像艺术 空间表现 变化 原因
下载PDF
狂欢的沉重压抑与沉重压抑的狂欢——汉画像艺术主题的生命狂欢化追求根源和表现
12
作者 熊纪涛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7年第3期52-54,共3页
汉代民众对生存与死亡两个重大问题的思考及其实践使得汉画像世界呈现出鲜明主题即生命狂欢化的追求,只有从人类的生存本能、自然与社会环境、人身自由和幻想心理四个层面对根源和表现进行考察,才能理解其生命狂欢化强烈的追求。
关键词 狂欢化 生命 画像砖石 人身自由 压抑 画像艺术 弋射收获画像
下载PDF
基于馆校合作的汉画创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修红 《创意与设计》 2019年第4期85-89,共5页
在全面复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进程中,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及对传承人的培训至关重要。中国汉画像艺术两千年源远流长,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是时代发展趋势。本文以苏北地区博物馆馆藏汉画像石艺术为资源,通过对高校校本艺术课... 在全面复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进程中,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及对传承人的培训至关重要。中国汉画像艺术两千年源远流长,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是时代发展趋势。本文以苏北地区博物馆馆藏汉画像石艺术为资源,通过对高校校本艺术课程的系统研发,在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基于地域特色、办学层次和生源素养的差异,提出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创意与设计思维教育,建立"五位一体"的馆校合作模式,以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汉画创意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馆校合作 画像艺术 创意教育 设计思维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汉画像艺术在高校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4
作者 顾颖 侯启航 《美术教育研究》 2023年第4期118-120,共3页
汉代画像石在中国现存的历史文物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且汉画像故事具有教育意义,研究价值高。在当代美术教育的大环境之下,高校教育者应该从传统文化入手,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的情怀,将德育与美育相结合。这一契机可以促进学生道德认... 汉代画像石在中国现存的历史文物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且汉画像故事具有教育意义,研究价值高。在当代美术教育的大环境之下,高校教育者应该从传统文化入手,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的情怀,将德育与美育相结合。这一契机可以促进学生道德认知的发展,使其思想得到提升、眼界得以开阔。以汉画像故事为内容开展教学,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像艺术 高校 美术教育
下载PDF
徐州汉画像艺术文脉的服饰文化承传研究
15
作者 付冰冰 《淮海文汇》 2017年第3期49-56,共8页
江苏徐州是两汉文化遗存最为集中和丰厚的地区之一,汉墓、汉画像石、汉兵马俑并称为徐州'汉代三绝'。徐州汉画像雕刻图像内容极其丰富,是汉代徐州地域社会的缩影,充分记载了当时徐州汉代社会人们的服饰文化。中国汉朝的服饰是... 江苏徐州是两汉文化遗存最为集中和丰厚的地区之一,汉墓、汉画像石、汉兵马俑并称为徐州'汉代三绝'。徐州汉画像雕刻图像内容极其丰富,是汉代徐州地域社会的缩影,充分记载了当时徐州汉代社会人们的服饰文化。中国汉朝的服饰是真正文人服饰,宽袍大袖,飘逸儒雅,汉朝服饰的款式编织着富有吉祥如意的寓意,服饰质地坚固,色泽鲜艳,这正是中国传统的服饰文化传承。本文首先在绪论中阐述了汉画像文化的文化传承及其发展,指出此次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像石馆 徐州 汉服 江苏 画像艺术 服装佩饰 服饰 两汉文化 汉代服饰图案 文脉
原文传递
探寻“刻石象物”的汉画像世界——读《汉画像艺术概论》
16
作者 李新 《文教资料》 2017年第25期76-77,共2页
近几年研究汉学,弘扬汉文化是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重要课题。汉画像真实性确定无疑,其作为汉代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刻画了丰富、典型的形象,记载了历史、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汉画像艺术概论》对于普及汉画像,宣扬汉文化发挥了重... 近几年研究汉学,弘扬汉文化是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重要课题。汉画像真实性确定无疑,其作为汉代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刻画了丰富、典型的形象,记载了历史、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汉画像艺术概论》对于普及汉画像,宣扬汉文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对汉画像的基础知识等全面介绍,更对其图式、配置等内容作了深刻分析,让我们从汉代的造物美学中启发汉画像的意象世界,体味汉代的日神和酒神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像 刻石象物 《汉画像艺术概论》 意象
下载PDF
象征的范式:汉代画像艺术的图式结构及心理学表现探析
17
作者 王丽娜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9年第10期137-139,共3页
文章依据现有诸多汉代石刻画像资料,归纳和总结汉代画像的图式结构,试从图案构成的角度分析其图式结构的类型以及画面布局所呈现的视觉心理感受,进一步说明这种具有象征意味的图式结构不同程度地蕴藏了两汉时期人们的社会认知观念和宇... 文章依据现有诸多汉代石刻画像资料,归纳和总结汉代画像的图式结构,试从图案构成的角度分析其图式结构的类型以及画面布局所呈现的视觉心理感受,进一步说明这种具有象征意味的图式结构不同程度地蕴藏了两汉时期人们的社会认知观念和宇宙自然空间的认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画像艺术 图式结构 象征 心理学表现
原文传递
长生成仙思想在汉画像艺术中的表现
18
作者 张婉悦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第6期17-19,共3页
长生成仙思想在汉画中的艺术构思是汉代人对人生生命主题的探索和思考。汉代人追求健康长生,而长生的最高境界是成仙、人死灵魂不灭,于是在墓葬建造中,汉代人利用线条艺术构思出了冥界长生不死的仙界。汉画像艺术构思中的仙界是长生成... 长生成仙思想在汉画中的艺术构思是汉代人对人生生命主题的探索和思考。汉代人追求健康长生,而长生的最高境界是成仙、人死灵魂不灭,于是在墓葬建造中,汉代人利用线条艺术构思出了冥界长生不死的仙界。汉画像艺术构思中的仙界是长生成仙的天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向仙界求食长生仙药的场景;二是祭祀、崇拜西王母等神仙,祈福辟邪,保佑长生成仙;三是借助龙、马、鹿、龟等仙禽神兽的特殊神性和云气车等神速便捷的交通工具升(成)仙长生。汉画像艺术构思的荒诞的神仙世界,都体现出汉代现实社会中盛行的长生成仙思想,表现出人们对长生不死的极度向往,幻想现实世界中无法得到满足的长生成仙的欲望在冥界中得到充分的满足,但这仍然是丰富多彩现实世界追求长生成仙的人文精神的折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长生成仙 画像艺术 西王母 仙禽神兽
下载PDF
电脑艺术化人像制作
19
作者 粱泰华 刘立嘉 《多媒体世界》 2000年第12期65-67,共3页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不少人家中都有了扫描仪、摄像头、或彩色喷墨打印机。有了这些数字化外设,再掌握一些基本的电脑图象处理技术,在工作之余自己动手制作一些艺术化人像,加入到个人的电子相册中,不失为一件尝心阅目的乐...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不少人家中都有了扫描仪、摄像头、或彩色喷墨打印机。有了这些数字化外设,再掌握一些基本的电脑图象处理技术,在工作之余自己动手制作一些艺术化人像,加入到个人的电子相册中,不失为一件尝心阅目的乐事。下面就介绍几种简单实用的电脑艺术化人像的制作方法。 对从扫描仪获取的图象进行艺术化处理之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像制作 图像处理 画像艺术处理 计算机
全文增补中
从汉画看汉代的射箭活动 被引量:12
20
作者 崔乐泉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77-83,共7页
射箭,是我国一项历史悠久的图一射士画像砖拓本(东汉,1955年四川德阳出土)传统体育项目。弓箭的发明,源于远古人类进行狩猎和保卫自身安全的需要。根据有关考古发现,至迟在距今约二万八千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弓箭的使用就... 射箭,是我国一项历史悠久的图一射士画像砖拓本(东汉,1955年四川德阳出土)传统体育项目。弓箭的发明,源于远古人类进行狩猎和保卫自身安全的需要。根据有关考古发现,至迟在距今约二万八千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弓箭的使用就已经开始了①。在石器时代,射箭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箭技术 射箭活动 画像 汉代画像艺术 体育活动 体育教育 中国古代 射击技术 火药兵器 军事斗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