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英国海洋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嬗变
1
作者 郭海霞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5-88,共4页
英国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有着悠久的海洋文化与文学传统。英国海洋小说在其发展历史中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女性形象,这些形象如同一面镜子,映现着英国海洋小说从雏形→成型→成熟→繁荣的发展历史。本文认为英国海洋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嬗变... 英国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有着悠久的海洋文化与文学传统。英国海洋小说在其发展历史中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女性形象,这些形象如同一面镜子,映现着英国海洋小说从雏形→成型→成熟→繁荣的发展历史。本文认为英国海洋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嬗变同英国当时的社会、历史、政治、文化和经济息息相关,经历了从隐形与缺席到配角与失语再到主角与个性张扬的演变过程。考察这种嬗变不仅对英国海洋小说的研究,而且对女性自身的发展,以及对整个社会和人类文明的进步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海洋小说 女性形象 嬗变 男性精神 女性精神
原文传递
现代性与男性精神
2
作者 胡晓红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9-22,共4页
现代性作为一种现代意识,体现了人们对理性、独立性和自由的追求。当我们把这种追求与男性精神相比较时,会发现现代性与男性精神不谋而合!但另一方面,在现代性遭遇困境时,男性精神也随之面临困局。可以说,现代性蕴涵了男性精神的终结。
关键词 现代性 男性精神 男权批判
下载PDF
氨磺必利与奥氮平治疗首发男性精神分裂症疗效及对糖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2
3
作者 刘丽辉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期63-66,共4页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较常见的精神科疾病之一,通常伴随着幻觉、妄想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目前,临床多采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氨磺必利和奥氮平,作为一种新型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此2种药物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症状,且副...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较常见的精神科疾病之一,通常伴随着幻觉、妄想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目前,临床多采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氨磺必利和奥氮平,作为一种新型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此2种药物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症状,且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较少[1].本研究挑选70例首发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析氨磺必利与奥氮平治疗的疗效,以及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精神分裂症 药物治疗 氨磺必利 糖脂代谢 奥氮平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疗效 首发
下载PDF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勃起功能及血浆催乳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韵 方贻儒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18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AAP)对恢复期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勃起功能及血浆催乳素(PRL)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问卷(IIEF-5)对以氯氮平、喹硫平、奥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唑、氨磺必利、帕利哌酮及齐拉西酮单一治疗≥... 目的: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AAP)对恢复期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勃起功能及血浆催乳素(PRL)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国际勃起功能指数-5问卷(IIEF-5)对以氯氮平、喹硫平、奥氮平、利培酮、阿立哌唑、氨磺必利、帕利哌酮及齐拉西酮单一治疗≥6个月、具有稳定性伴侣的恢复期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各30例进行总体勃起功能障碍(ED)评定,以IIEF-5≤21分定义为ED;同时采用放免法检测患者的血浆PRL水平。结果:ED发生率氨磺必利组显著高于氯氮平组、喹硫平组及阿立哌唑组(P均<0.001),利培酮组显著高于阿立哌唑组(P<0.01)。血浆PRL水平氨磺必利组、齐拉西酮组及利培酮组显著高于氯氮平组、喹硫平组、奥氮平组及阿立哌唑组(P均<0.001),帕利哌酮组显著高于阿立哌唑组(P<0.001)。IIEF-5评分与全部患者及氨磺必利组、帕利哌酮组和齐拉西酮组血浆PRL水平呈正相关(P均<0.001)。结论:AAP中氨磺必利较易导致ED,利培酮次之;且氨磺必利、齐拉西酮及利培酮可能导致血浆PRL水平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勃起功能障碍 催乳素
下载PDF
长期住院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钟鸣 刘传朋 +2 位作者 丁银霞 邱炳杰 崔明湖 《安徽医学》 2020年第7期839-842,共4页
目的研究长期住院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滨州市优抚医院30例长期住院(研究组)及32例长期随访门诊治疗(对照组)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个体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 目的研究长期住院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滨州市优抚医院30例长期住院(研究组)及32例长期随访门诊治疗(对照组)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个体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分别对其进行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研究组在PSP量表中除扰乱及攻击行为(Z=0.234,P=0.193)项外,PSP总分(Z=-0.672,P<0.001)及社会中有用的活动(Z=5.234,P<0.001)、个人关系和社会关系(Z=4.722,P<0.001)、自我照料(Z=5.678,P<0.001)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在SQLS量表中除症状和副作用量表(t=1.096,P=0.279)外,心理社会量表(t=2.381,P=0.022)、动力和精力量表(t=4.460,P<0.001)及总分(t=2.660,P=0.001)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住院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明显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精神分裂症 社会功能评估 生活质量评估 长期住院
下载PDF
结合认知行为治疗对首发男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齐红梅 柳宏宇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21期3229-3231,共3页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结合认知行为治疗对首发男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社会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首发男性精神分裂症60例按随机分组法分为2组,即单用抗精神病药治疗组和认知行为治疗组,疗程6个月。分别于0、4、12、24周末用PANS...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结合认知行为治疗对首发男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社会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首发男性精神分裂症60例按随机分组法分为2组,即单用抗精神病药治疗组和认知行为治疗组,疗程6个月。分别于0、4、12、24周末用PANSS评定临床疗效,大体评定量表(GAS)、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定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2组PANSS总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社会功能、生活质量总分显著高于治疗前。结论结合认知行为治疗对首发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均明显高于单用抗精神病药组,值得临床试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治疗 首发男性精神分裂症 疗效
下载PDF
住院男性精神病人自伤自杀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杨孔军 陆亚文 高欢 《中国民康医学》 2003年第3期141-143,共3页
目的 :分析男性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的自伤自杀行为特点 ,以利防范。方法 :对住院期间有自伤自杀行为的男性精神病患者 42例进行分析 ,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两组在年龄、文化程度、精神症状、脑电图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职业、病... 目的 :分析男性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的自伤自杀行为特点 ,以利防范。方法 :对住院期间有自伤自杀行为的男性精神病患者 42例进行分析 ,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两组在年龄、文化程度、精神症状、脑电图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职业、病程、疾病诊断方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自伤自杀行为以撞头方式最多 ,入院一周最常见 ,春秋季节好发 ,精神症状为主要原因。结论 :应针对性地做好男性精神病患者住守期间的自伤自杀行为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伤 自杀 男性精神病患者 住院期间 精神症状 行为特点 防范
下载PDF
男性首发精神分裂症伴与不伴攻击行为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动态变化 被引量:9
8
作者 侯云跃 陈黎明 刘茂航 《精神医学杂志》 2020年第5期375-378,共4页
目的分析男性首发精神分裂症伴与不伴攻击行为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动态变化情况。方法选取120例男性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分作为标准,分为研究组(MOAS≥4分)和对照组(MOAS<4分)各60例... 目的分析男性首发精神分裂症伴与不伴攻击行为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动态变化情况。方法选取120例男性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分作为标准,分为研究组(MOAS≥4分)和对照组(MOAS<4分)各6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8周末分别进行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MOAS评分以及甲状腺激素水平测定。结果治疗后第4、8周末,两组PANSS、MOAS评分较各自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周末,研究组MOAS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研究组TT3、TT4、FT3、FT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4、8周末,两组TT3、TT4、FT3、FT4水平均较各自治疗前降低,TSH水平较各自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前,研究组TT4、FT3、FT4水平与MOAS评分呈正相关(P<0.05)。治疗后第8周末,研究组FT3、FT4水平变化值与MOAS评分变化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男性首发精神分裂症伴攻击行为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高,且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攻击行为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判断患者攻击倾向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精神分裂症 攻击行为 甲状腺激素
下载PDF
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吸烟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7
9
作者 李彩霞 杨丽君 +2 位作者 黄堂辉 王强 杨彬 《华西医学》 CAS 2006年第3期433-434,共2页
目的:了解影响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吸烟的因素。方法:将129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是否吸烟、尼古丁依赖程度(FTND)分为两组,对其年龄、职业、病程、城市生活年限等一般情况与阳性及阴性症状(PANSS)的关系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影响吸烟的... 目的:了解影响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吸烟的因素。方法:将129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是否吸烟、尼古丁依赖程度(FTND)分为两组,对其年龄、职业、病程、城市生活年限等一般情况与阳性及阴性症状(PANSS)的关系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影响吸烟的主要因素中,年龄、职业、城市生活年限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尼古丁依赖程度与某些阴性症状如情感迟钝相关(P<0.05)。结论:吸烟可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某些阴性症状有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精神分裂症 吸烟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在暴力倾向的男性精神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7
10
作者 黄启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年第22期195-195,198,共2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暴力倾向的男性精神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暴力倾向的男性精神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自伤发生率、伤人发生率、恶意破坏物品发生率、依从率以及患者家属的满意率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暴力倾向的男性精神病患者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 暴力倾向 男性精神
下载PDF
利培酮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黄建飞 周光燕 《中国民康医学》 2010年第12期1493-1493,1546,共2页
目的:了解利培酮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对91例单一服用利培酮的住院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作肝功能检测,评价肝功能的指标为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肝功能受损的标志为治疗后上述指标超过正常范围。结果:服用利培酮... 目的:了解利培酮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对91例单一服用利培酮的住院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作肝功能检测,评价肝功能的指标为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肝功能受损的标志为治疗后上述指标超过正常范围。结果:服用利培酮后肝功能发生异常32例(35.16%),且不受年龄与病程的影响。结论:利培酮可损害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肝功能,但多较轻微且易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培酮 肝功能 男性精神分裂症
下载PDF
阿立哌唑对首发男性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伏彩霞 鲁晓波 +1 位作者 张建芳 王宝安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471-472,共2页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和奋乃静对首发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首发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与奋乃静组,分别进行6周的系统治疗,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进行测...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和奋乃静对首发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首发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与奋乃静组,分别进行6周的系统治疗,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进行测评其疗效和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 60例患者在6周治疗后BPRS总分明显下降(P<0.01),但2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立哌唑组的MMSE总分明显高于奋乃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组对首发男性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影响明显好于奋乃静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立哌唑 奋乃静 首发男性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有暴力行为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5
13
作者 潘剑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20年第1期59-60,共2页
精神分裂症暴力行为是引起精神科急危事件的常见原因,研究表明[1],有精神症状、男性、有暴力行为史、低学历、非自愿入院等人群相对更容易出现暴力行为。虽然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能够制止暴力行为的发生,但并不人性化。本文探讨了预见性... 精神分裂症暴力行为是引起精神科急危事件的常见原因,研究表明[1],有精神症状、男性、有暴力行为史、低学历、非自愿入院等人群相对更容易出现暴力行为。虽然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能够制止暴力行为的发生,但并不人性化。本文探讨了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有暴力行为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干预 精神分裂症 精神 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 暴力行为 精神症状 效果评价 非自愿入院
原文传递
180例肇事肇祸男性精神病患者调查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朱建南 李坚 耿德勤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32期12-13,共2页
目的了解淮安地区肇事肇祸男性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今后有效治疗和干预,减轻对社会的危害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6月~2015年6月我院重性精神病房收治的3 846例男性住院精神病患者,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2011年6月~2015年6... 目的了解淮安地区肇事肇祸男性精神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今后有效治疗和干预,减轻对社会的危害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6月~2015年6月我院重性精神病房收治的3 846例男性住院精神病患者,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2011年6月~2015年6月共收治肇事肇祸男性精神病患者180例,肇事肇祸与年龄、职业、婚姻状况、性格特征、精神疾病种类、精神症状等因素相关。结论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在人口学特征、临床特点及疾病构成方面都有其特征,应该加强这一特殊人群的管理,尤其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肇事肇祸 男性精神病患者
下载PDF
团体心理治疗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控烟效果及情绪影响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菊 罗兴刚 +2 位作者 梁阳 王璐 廖如胜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2年第7期769-772,共4页
目的探究团体心理治疗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控烟效果及情绪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8月纳入的140例住院有吸烟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0)和观察组(n=70),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精神... 目的探究团体心理治疗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控烟效果及情绪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8月纳入的140例住院有吸烟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0)和观察组(n=70),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精神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团体心理治疗。评估两组心理状态、控烟效果。结果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1周、2周、4周、8周后两组SAS、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尼古丁依赖量表(FTND)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1周、2周、4周、8周后两组FTND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FTN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团队心理治疗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的情绪,提高控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队心理治疗 男性精神分裂症 心理状态 控烟效果
下载PDF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有暴力行为的男性精神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晓筠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36期334-335,共2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有暴力行为的男性精神疾病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方法 122例有暴力行为的男性精神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除给予精神疾病的常规护理外,还实施预见性的护理措施;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显...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有暴力行为的男性精神疾病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方法 122例有暴力行为的男性精神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除给予精神疾病的常规护理外,还实施预见性的护理措施;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显效60.66%,总有效率90.17%;对照组显效40.98%,总有效率72.13%。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有暴力行为的男性精神疾病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生活,缓解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干预 暴力行为 男性精神疾病 护理
下载PDF
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睾酮、PRL与认知功能、攻击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谢加奖 蔡贤惠 曹凤玲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3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睾酮、泌乳素(prolactin,PRL)水平与认知功能、攻击行为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厦门市仙岳医院收治的80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研究。检测所有患者的睾酮、PRL、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 目的探讨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睾酮、泌乳素(prolactin,PRL)水平与认知功能、攻击行为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厦门市仙岳医院收治的80例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研究。检测所有患者的睾酮、PRL、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以及攻击行为[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dified overt aggression scale,MOAS)]。比较不同认知功能、攻击行为患者的血清睾酮、PRL水平,并分析其检测结果之间相关性。结果依据MOCA总分将患者分为认知损害组(MOCA<26分,n=54)与认知正常组(MOCA≥26分,n=26)。依据MOAS总分将患者分为有攻击行为组(MOAS≥5分,n=31)与无攻击行为组(MOAS<5分,n=49)。认知损害组患者睾酮、PRL水平高于认知正常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攻击行为组患者睾酮、PRL水平高于无攻击行为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睾酮水平与MOCA总分呈负相关(P<0.05),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睾酮水平与MOAS总分呈正相关(P<0.05);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PRL水平与MOCA总分呈负相关(P<0.05),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PRL水平与MOAS总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睾酮、PRL水平与其认知功能损害、攻击行为有一定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精神分裂症 睾酮 泌乳素 认知功能 攻击行为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长期住院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性化护理 被引量:5
18
作者 黄安娜 付霞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976-977,共2页
目的:对长期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实行人性化护理,以提高其住院生活质量。方法:在男病区选择本次住院时间>6个月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30例实施人性化护理。分别于入组前、入组后3个月末、6个月末护士用住院精神病人观察量表(NO IS... 目的:对长期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实行人性化护理,以提高其住院生活质量。方法:在男病区选择本次住院时间>6个月的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30例实施人性化护理。分别于入组前、入组后3个月末、6个月末护士用住院精神病人观察量表(NO ISE),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进行测评。结果:在实施人性化护理3个月、6个月末病人的NO ISER总积极因素、总消极因素、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卫生、退缩、精神病表现分值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长期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病人受到人性化的关爱和一系列的心理社会干预后,使他们的社会能力和社会兴趣得到了培养,获得了满足和安全感,消除了孤独和寂寞感,对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延缓病人的衰退起了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精神分裂症 人性化护理 心理社会干预
下载PDF
阿立哌唑联用氨磺必利治疗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高泌乳素血症30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林义川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17期55-57,共3页
目的观察阿立哌唑联用氨磺必利对男性精神分裂症高泌乳素血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高泌乳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氨磺必利组(对照组)和氨磺必利+阿立哌唑组(联合组)两个组,每组30例;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检测患者血清泌... 目的观察阿立哌唑联用氨磺必利对男性精神分裂症高泌乳素血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高泌乳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氨磺必利组(对照组)和氨磺必利+阿立哌唑组(联合组)两个组,每组30例;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检测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的变化,观察血清泌乳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8周后联合组泌乳素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治疗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好且安全,而且氨磺必利联合阿立哌唑后明显降低男性精神分裂症高泌乳素血症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磺必利 男性精神分裂症 高泌乳素血症 阿立哌唑
下载PDF
X染色体变异对男性精神发育迟滞致病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彭继苹 刘芳 +1 位作者 谢华 陈晓丽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55-468,共14页
精神发育迟滞(旧称智力低下)作为儿科神经科常见的一组疾患,具有高度的遗传和表型异质性,大约25%~50%的精神发育迟滞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其中X染色体基因/基因组变异占25%~30%,导致X连锁的精神发育迟滞。X连锁的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占所有... 精神发育迟滞(旧称智力低下)作为儿科神经科常见的一组疾患,具有高度的遗传和表型异质性,大约25%~50%的精神发育迟滞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其中X染色体基因/基因组变异占25%~30%,导致X连锁的精神发育迟滞。X连锁的精神发育迟滞患者占所有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10%~15%以上,约20%~25%的男性精神发育迟滞归因于X连锁的精神发育迟滞。精神发育迟滞男女患病比例为1.3:1,这与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的遗传背景有关。随着新一代基因组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临床应用,尤其是全外显子测序、高深度测序、X染色体深度测序和全基因组芯片杂交,这些大大改善了精神发育迟滞患者的X染色体基因/基因组变异检出。本文综述了致精神发育迟滞的X染色体基因组/基因变异特点、其对男性精神发育迟滞的致病性,以及如何采用新测序技术提高检出率,旨在促进科研人员认识X染色体变异在男性精神发育迟滞的致病性,拓宽精神发育迟滞遗传病因的认识,同时也为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精神发育迟滞 X染色体变异 拷贝数变异 单核苷酸变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