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庸的悖论: 传统男权尺度与现代女性观 被引量:6
1
作者 丁莉丽 《浙江学刊》 CSSCI 1997年第5期85-89,共5页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显示了金庸充满矛盾的女性观,并最终形成了他有关女性创作上的悖论:对传统男权尺度与现代女性观的双重沿袭与反叛。
关键词 女性观 女性形象 女权主义 女性创作 武侠小说 悖论 现代女性 男权传统 男性神话 女性意识
下载PDF
从莫言的“家族小说”看男性神话与女性神话的文化嬗变 被引量:2
2
作者 薛文礼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38-41,共4页
莫言的“家族小说”由前期男性神话的重构与消解走向后期女性神话的膜拜。其文化嬗变的原因是由乱伦禁忌和阉割情结引起的种族退化的忧患意识。
关键词 莫言 家族小说 男性神话 女性神话 伦理 忧患意识 男性形象
下载PDF
社会经济转型中的女性小说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绯 《南方文坛》 1999年第2期38-40,42,共4页
这篇为“中日女性学研讨会”准备的论文题目,为我在这里展开的文学话题做了明确规定:首先,它是我对于女性小说的一个发言,在此,“女性”之于小说的意义是统摄性的,也就是说,不仅创作主体的性别须为女性,创作对象也同时严格限于女性,这... 这篇为“中日女性学研讨会”准备的论文题目,为我在这里展开的文学话题做了明确规定:首先,它是我对于女性小说的一个发言,在此,“女性”之于小说的意义是统摄性的,也就是说,不仅创作主体的性别须为女性,创作对象也同时严格限于女性,这样的女性小说,应该是女性作家以小说方式对于女界人生的一种书写;另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转型 女性小说 女性故事 男性神话 社会实现 交换物 间接性 “人学” 商品经济 女性价值
原文传递
男性神话的解构——女性文学视角中的张洁早期小说 被引量:2
4
作者 郭晓莹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96-99,共4页
张洁步入文坛并非高擎着女性主义大旗而创作,但女作家天生的性别意识、独特的感受与体验在作品中不知不觉地涌现出来,张洁早期小说是对男性为中心的男性神话的解构。张洁的小说让我们重新思考在新的社会形态中,妇女解放更深层面上的问题。
关键词 张洁小说 女性主义 男性神话
下载PDF
从男性神话到母性神话——张抗抗小说创作中的性别意识
5
作者 孙琳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32-34,共3页
对比分析了张抗抗早期和近期小说创作从男性神话到母性神话的转变,从中发现不同时代话语下作家性别意识的倾向。考察其母性神话的超性别消解,提出性别意识与超性别意识共存的创作特点。
关键词 张抗抗 性别意识 男性神话 母性神话
下载PDF
试论丁玲早期创作的现代主义特征
6
作者 李仕中 《中国文学研究》 1995年第2期51-56,共6页
丁玲早期的精神气质和思想情感状态,使她在诸多外来因素中最易与现代主义发生共鸣,并在创作中体现了反叛、孤独和荒诞感等现代主义特征,从而表现了疏离传统价值秩序后又没有皈依和出路的现代女性的生存困境。
关键词 现代主义 男性神话 世纪末 生存困境
下载PDF
男性神话的翻版——浅论叶兆言长篇小说《后羿》 被引量:1
7
作者 赵苡硕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2-13,21,共3页
叶兆言的长篇小说《后羿》通过重新设置人物背景,对传统神话传说进行了再创作。该小说从表面上看具有推陈出新的一面,但是若将其置于性别的视角下进行观察,深究其文本中的所谓创新情节,却能发现作者通过赋予嫦娥这一形象以种种虚幻的假... 叶兆言的长篇小说《后羿》通过重新设置人物背景,对传统神话传说进行了再创作。该小说从表面上看具有推陈出新的一面,但是若将其置于性别的视角下进行观察,深究其文本中的所谓创新情节,却能发现作者通过赋予嫦娥这一形象以种种虚幻的假面来粉饰自身对其投射的男性欲望这一目的,从而使得小说中的嫦娥形象具有了"圣母性"及"恶女性"的双重特性。这样的思维和创作过程,表达了男性对女性的期待性想象,女性的生命主体性在不知不觉中被抽离、消解,从而使得这部"重述神话"的作品仍难脱成为男性神话的翻版的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述 双重特性 男性神话
下载PDF
韩小蕙:用力追问与求索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绯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99-106,共8页
韩小蕙:用力追问与求索王绯1我和韩小蕙,还有许多“文化大革命”后有着特殊经历的大学生,终于有了自己象征性的历史命名。当大家说“新三级”的时候,就如同中国人跟中国人说“右派”,说“知青”,或者“老三届”一样,在无意识中... 韩小蕙:用力追问与求索王绯1我和韩小蕙,还有许多“文化大革命”后有着特殊经历的大学生,终于有了自己象征性的历史命名。当大家说“新三级”的时候,就如同中国人跟中国人说“右派”,说“知青”,或者“老三届”一样,在无意识中迅速掠过一个彼此不言而喻的时代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女性主义者 守门人 男性神话 自我实现 信仰 女性作者 理想信念 兵马俑 散文
下载PDF
简·奥斯丁小说中的父亲形象探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罗志凤 《文教资料》 2014年第2期13-14,23,共3页
自简·奥斯丁的作品问世以来,评论界一直将研究重点放在其笔下那些光彩夺目的年轻男女形象上,而那些年长的男性配角——父亲形象研究却成果稀少且分散,缺乏系统整体的梳理。事实上,父亲形象同样应该受到研究者和读者的关注,他... 自简·奥斯丁的作品问世以来,评论界一直将研究重点放在其笔下那些光彩夺目的年轻男女形象上,而那些年长的男性配角——父亲形象研究却成果稀少且分散,缺乏系统整体的梳理。事实上,父亲形象同样应该受到研究者和读者的关注,他们不仅是奥斯丁人物画廊里不可或缺的部分,更有着独特的魅力和艺术特质,从他们身上可以一窥作家解构男性优越神话的意图及摆脱父权压迫的渴望,体现作家鲜明的女性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奥斯丁 父亲形象 男性神话 女性意识
下载PDF
《达·芬奇密码》:戴面具的男性神话
10
作者 赵静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1-122,共2页
美国作家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自出版以来深受评论界好评,常被视为一部女权主义文本。本文试从女性主义的视角重新审视《达.芬奇密码》,借用"男性凝视""易装叙述"等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从丹.布朗的家庭背景与创作经历、小说... 美国作家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自出版以来深受评论界好评,常被视为一部女权主义文本。本文试从女性主义的视角重新审视《达.芬奇密码》,借用"男性凝视""易装叙述"等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从丹.布朗的家庭背景与创作经历、小说的叙事视角、女主人公索菲.纳芙的塑造三个方面论证其在本质上是一个戴面具的男性神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芬奇密码》 男性凝视” “易装叙述” 男性神话
下载PDF
邦德电影中的男性神话
11
作者 李越明 庄晴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40-41,共2页
本文侧重男性气质、男性身份认同及男性本身的研究,以女性主义的一些观点为前提,用精神分析法和性别理论分析了邦德电影利用机动车、武器、邦女郎及工作任务等元素体现并复辟男性霸权气质的男性神话,揭示男性气质不过是一个历史文化... 本文侧重男性气质、男性身份认同及男性本身的研究,以女性主义的一些观点为前提,用精神分析法和性别理论分析了邦德电影利用机动车、武器、邦女郎及工作任务等元素体现并复辟男性霸权气质的男性神话,揭示男性气质不过是一个历史文化的话语,是当今男女不平等现实的历史源头。在男权至上岌岌可危的今天,邦德形象正是一个重塑男性神话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霸权气质 男性神话 载体
下载PDF
《纯真年代》中华顿对男性神话的解构
12
作者 孙晓明 姜礼福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2期100-103,124,共5页
华顿在小说《纯真年代》中,通过倒置男性与女性在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中主导与被主导、引导与被引导的角色,解构男性的权威与神话。但由于作家自身的局限性,对男性神话的解构又具有不完全性。
关键词 《纯真年代》 华顿 男性神话 解构
下载PDF
《玛利亚·康塞普西翁》中的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故事
13
作者 彭军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0期137-138,共2页
凯瑟琳·安·波特的短篇小说《玛利亚·康塞普西翁》是以墨西哥的原始文化气息为故事背景,讲诉了男主人公胡安和孕妇妻子玛利亚·康塞普西翁以及同村姑娘玛利亚?罗莎情妇的故事。这两个女人不惜牺牲自我,为争取同一个... 凯瑟琳·安·波特的短篇小说《玛利亚·康塞普西翁》是以墨西哥的原始文化气息为故事背景,讲诉了男主人公胡安和孕妇妻子玛利亚·康塞普西翁以及同村姑娘玛利亚?罗莎情妇的故事。这两个女人不惜牺牲自我,为争取同一个男人而自相残杀。在基督教和墨西哥原始伦理与法律发生矛盾时,法律显得那么的不屑一击。两个代表不同原型的女性——"圣母"和"妓女"的斗争都是为了追求自己渴望的幸福,都把矛盾指向了对方,而且都在保护矛盾的制造者--胡安,这就是男权社会中女性的意识与觉悟落后的悲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西哥原始伦理 象征意义 男性神话
下载PDF
“男性神话”的建构与解构——论当代六部人文幻想小说的性别叙事
14
作者 王百伶 《湘南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80-85,共6页
人文幻想小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新时期以后,柯云路、梁晓声、阎连科、格非又创作了《孤岛》(1986)、《浮城》(1991)、《受活》(2003)、《人面桃花》(2004)、《山河入梦》(2007)、《春尽江南》(2011)六部人文幻想小说。这些文本中... 人文幻想小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新时期以后,柯云路、梁晓声、阎连科、格非又创作了《孤岛》(1986)、《浮城》(1991)、《受活》(2003)、《人面桃花》(2004)、《山河入梦》(2007)、《春尽江南》(2011)六部人文幻想小说。这些文本中的性别叙事有着潜在的联系,即男性角色由救世主、政治狂人、革命家向普通公务员转化,"男性神话"不断被解构;而女性角色则逆向发展,呈现由附庸品、配角到拯救者的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人文幻想小说 男性神话 女性 建构 解构
下载PDF
女性主体的确立和男性神话的颠覆——解读海伦·加纳的《小天地里的大世界》 被引量:4
15
作者 向晓红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61-65,共5页
澳大利亚女作家海伦.加纳是打破女性客体地位的先驱者,她在90年代初出版的中篇小说《小天地里的大世界》里,从各个方面着力强调了女性的主体地位。本文从摆脱"他者"的女性、颠覆男性神话的女性作品、女性话语权和对人际关系... 澳大利亚女作家海伦.加纳是打破女性客体地位的先驱者,她在90年代初出版的中篇小说《小天地里的大世界》里,从各个方面着力强调了女性的主体地位。本文从摆脱"他者"的女性、颠覆男性神话的女性作品、女性话语权和对人际关系的控制等几个方面解读这部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伦.加纳 《小天地里的大世界》 女性主体地位 颠覆男性神话
下载PDF
女性想象与历史认知——关于当代女性文学几点思考
16
作者 董之林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3,共3页
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商家和学者共同关注女性文学,这种偶然中的必然现象,促使女性文学研究要突破以往那种简单化的非此即彼的判断方式。在历史叙事中的女性文学,既不能脱离历史和传统,又对历史和传统轻视女性的某些方面反其道而行之... 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商家和学者共同关注女性文学,这种偶然中的必然现象,促使女性文学研究要突破以往那种简单化的非此即彼的判断方式。在历史叙事中的女性文学,既不能脱离历史和传统,又对历史和传统轻视女性的某些方面反其道而行之,其特点在于:借用传统话语方式,消解历来被认为不可一世的传统,丁玲首开先河,她的作品显现了一位女作家在一个革命大时代孤寂的身影。借书写日常生活,呈现对主流叙事的疏离倾向,茹志鹃的《百合花》等作品把女性写作的疏离性或"不可思议性",潜入表层叙述的底里。通过对男性神话的拆解,转而进入对以往宏大叙事的重新解读,张洁长篇小说《无字》就讲述被以往宏大叙事遮蔽了的三代女人的故事。通过分析和研究以往女性文学的努力和成果,可以使我们体察到女性文学的过去、现在以及将来的发展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文学 消解传统 疏离倾向 拆解男性神话 历史认知
下载PDF
“男性优秀”神话的陨落——女性主义文化视野中的简·奥斯丁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亚明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80-182,共3页
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虽然远没有后来的女性主义者那样鲜明的女性意识,但她却在自己的文本中通过女性形象的追求精神、父亲形象的失职与缺席、男性形象的无能与黯淡以及在叙述故事、刻画人物时所选取的视角,传达出较强的女性意识。奥斯... 英国女作家简.奥斯丁,虽然远没有后来的女性主义者那样鲜明的女性意识,但她却在自己的文本中通过女性形象的追求精神、父亲形象的失职与缺席、男性形象的无能与黯淡以及在叙述故事、刻画人物时所选取的视角,传达出较强的女性意识。奥斯丁文本不但是其女性意识的充分体现,同时它们也折射出当时英国社会一些不满现实的女性渴望获得自身的人格独立、自我价值的被肯定的强烈呼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意识 颠覆 父亲形象 男性优秀神话
下载PDF
媒介消费主义背景下的身体神话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小琴 《新闻战线》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X期127-128,共2页
自上世纪80年代消费主义文化进入我国以来,已经席卷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此过程中,大众媒介已成为消费主义文化泛滥的积极传播者和各种消费神话的助推者。身体的消费神话则是在当下大众传播中泛滥的重要神话之一。本文批判了消费主... 自上世纪80年代消费主义文化进入我国以来,已经席卷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此过程中,大众媒介已成为消费主义文化泛滥的积极传播者和各种消费神话的助推者。身体的消费神话则是在当下大众传播中泛滥的重要神话之一。本文批判了消费主义对当前社会的影响:无所不能拿来消费,包括身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媒介 消费主义 女性身体神话 男性身体神话
原文传递
论伊丽莎白·班纳特的人格魅力 被引量:1
19
作者 杜业艳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22-125,共4页
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笔下女性人物伊丽莎白.班纳特的人格魅力在于她唤醒并凸现了女性沉睡已久的觉醒意识,击碎了长期以来文学作品中"男性优越"的神话,解构了男性中心话语权。同时,这一全新的女性人物形象的刻画,也折射出当时... 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笔下女性人物伊丽莎白.班纳特的人格魅力在于她唤醒并凸现了女性沉睡已久的觉醒意识,击碎了长期以来文学作品中"男性优越"的神话,解构了男性中心话语权。同时,这一全新的女性人物形象的刻画,也折射出当时英国社会一些不满现实的女性渴望获得自身的独立、自我价值得到肯定的强烈呼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丽莎白·班纳特 女性意识 解构 男性优越”神话
下载PDF
男女两性对现代启蒙认识的差异——由文本对照引起的思考
20
作者 赵启鹏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3年第4期23-28,共6页
本文以共时和历时为轴 ,以现代启蒙为核心 ,通过对六部作品的具体分析 ,发现不同性别的文本中 ,男女两性对自我和对异性的认识是呈悖反方向发展的两条线。结合文本小语境和社会文化心理的大语境进行深入分析 ,看到现代人真正实现启蒙目... 本文以共时和历时为轴 ,以现代启蒙为核心 ,通过对六部作品的具体分析 ,发现不同性别的文本中 ,男女两性对自我和对异性的认识是呈悖反方向发展的两条线。结合文本小语境和社会文化心理的大语境进行深入分析 ,看到现代人真正实现启蒙目标的艰难。而对于女性来说 ,除了外在因素的阻挠 ,更有长期的社会整体文化心理所造成的自我心理暗示。由此 ,女性在拆解男性乌托邦神话的行为 ,是伴随着浓重的感伤意绪的。启蒙目标始终未完成 ,根本原因就在于男性不肯放弃其在社会和两性模式中的绝对优势 ,这就导致了相当多的男性的启蒙者的深层心理和实质行为的反启蒙性质 ,或者说伪启蒙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受者 对象性存在 启蒙式的爱情 男性乌托邦神话 伪启蒙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