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博学”的顽童──再读《汤姆·索亚历险记》 被引量:1
1
作者 起永疆 《重庆师专学报》 1999年第4期37-39,共3页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品之一。本书最成功之处在于对汤姆·索亚这一儿童形象的塑造。本文着重分析了汤姆的性格特点之一,即表面上看他常逃学,不是一个好学生。但实际上他又是一个“...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品之一。本书最成功之处在于对汤姆·索亚这一儿童形象的塑造。本文着重分析了汤姆的性格特点之一,即表面上看他常逃学,不是一个好学生。但实际上他又是一个“博学”的顽童。这一既矛盾又和谐的特点使汤姆显得更加可爱和真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姆.索亚历险记》 博学 男孩形象 马克吐温 美国 小说评论
全文增补中
林志颖重塑形象再出击
2
作者 周鹏程 《当代电视》 1999年第3期34-35,共2页
“林志颖是赔钱货,张惠妹替丰华公司赚的钱,都让林志颖赔进去了!”如果你是位标准的网虫,又特别喜欢张惠妹,那么相信最近你经常可以从歌迷为张惠妹建立的网页上读到上述一段意思相同的文字。这也难怪,张惠妹动辄过百万的唱片销量的确让... “林志颖是赔钱货,张惠妹替丰华公司赚的钱,都让林志颖赔进去了!”如果你是位标准的网虫,又特别喜欢张惠妹,那么相信最近你经常可以从歌迷为张惠妹建立的网页上读到上述一段意思相同的文字。这也难怪,张惠妹动辄过百万的唱片销量的确让事业正处于低潮期的林志颖惊叹不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塑形象 专辑 爱情歌曲 位标 前经济人 网虫 唱片 男孩形象 赛车 网页
原文传递
美丽的贝壳
3
作者 刘喜成 《早期教育(幼教·教育教学)》 1998年第12期16-17,共2页
退潮了,阳光把海滩照射得更加金黄。大清早,豆豆就来到那两块大礁石之间的沙滩上。他不停地捡起一个个美丽的贝壳:红的、白的、黄的…… 忽然有双红色的小皮鞋出现在豆豆的面前。豆豆抬头一看,呀!是一个头发卷曲的小女孩。豆豆紧张了,... 退潮了,阳光把海滩照射得更加金黄。大清早,豆豆就来到那两块大礁石之间的沙滩上。他不停地捡起一个个美丽的贝壳:红的、白的、黄的…… 忽然有双红色的小皮鞋出现在豆豆的面前。豆豆抬头一看,呀!是一个头发卷曲的小女孩。豆豆紧张了,因为这地方可是他捡贝壳的宝地,决不能让别人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佳木斯 小女孩 贝壳 小朋友 教育建议 多民族国家 男孩形象 外国人 孩子们 参与设计
下载PDF
新时期儿童小说中男女作家笔下男孩形象的比较
4
作者 王玉涵 《文教资料》 2013年第32期56-58,共3页
儿童的被发现,使得儿童从“缩小的成人”变为一个独立主体,在儿童小说中,男孩作为一类特殊的主体是被作家建构出来的。从儿童小说中男孩形象可以看出在不同时期男孩身份内涵的转变,新时期,男孩的身份内涵从集体性向个体性转换,在... 儿童的被发现,使得儿童从“缩小的成人”变为一个独立主体,在儿童小说中,男孩作为一类特殊的主体是被作家建构出来的。从儿童小说中男孩形象可以看出在不同时期男孩身份内涵的转变,新时期,男孩的身份内涵从集体性向个体性转换,在不同性别作家笔下呈现出多元的建构。本文通过对新时期儿童小说中不同性别作家笔下男孩的形象分析,探讨男女作家的性别差异对塑造男孩形象特点和叙事视角上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小说 男孩形象 不同性别作家
下载PDF
精神分析视域下中西成长小说中的男孩形象比较——以《舒家兄弟》和《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例
5
作者 张雷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9年第6期106-108,共3页
中国作家苏童与美国作家塞林格笔下少年的成长过程都充满艰辛和苦痛。长期生活在被打骂、被嘲讽、被强迫的生存环境中,少年们借助说脏话、说谎话、招妓女、打架、偷窥等方式获得身心的释放。与此同时,他们又通过白日梦的方式,在幻想中... 中国作家苏童与美国作家塞林格笔下少年的成长过程都充满艰辛和苦痛。长期生活在被打骂、被嘲讽、被强迫的生存环境中,少年们借助说脏话、说谎话、招妓女、打架、偷窥等方式获得身心的释放。与此同时,他们又通过白日梦的方式,在幻想中获得一方纯净的天地,这一方纯净的天地同时也是作家自身理想的投射。两部小说在理想与世俗的穿梭中透视少年成长的困惑,启示了我们对少年成长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家兄弟》 《麦田里的守望者》 精神分析 成长小说 男孩形象
下载PDF
绥化三诗人
6
作者 庞壮国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60-61,共2页
绥化三诗人庞壮国早在八十年代,我零星读到邢海珍的诗,他来信我去信,见不上面也觉得挺热乎的。到了九十年代,发觉邢海珍的诗愈发写得多也写得行了。魏氓的诗,我在《北方文学》上读到,当时就对我有一种征服。王立宪的诗,最初接触... 绥化三诗人庞壮国早在八十年代,我零星读到邢海珍的诗,他来信我去信,见不上面也觉得挺热乎的。到了九十年代,发觉邢海珍的诗愈发写得多也写得行了。魏氓的诗,我在《北方文学》上读到,当时就对我有一种征服。王立宪的诗,最初接触是在一张民间诗报上,一大版,读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 绥化地区 男孩形象 知识分子 当代散文 向日葵 《诗经》 《国风》 陶渊明 社会学意义
下载PDF
音乐信息
7
作者 心远 本刊 《音乐爱好者》 2022年第6期71-72,共2页
近日,英国小镇洛维斯托夫特(Lowestoft)计划为本杰明·布里顿制作一座铜制雕塑,来纪念这位从小镇走向世界的伟大作曲家。这座雕塑将由伊恩·兰克-布罗德利(Ian Rank-Broadley)创作完成,他之前的作品包括在肯辛顿花园建造的戴安... 近日,英国小镇洛维斯托夫特(Lowestoft)计划为本杰明·布里顿制作一座铜制雕塑,来纪念这位从小镇走向世界的伟大作曲家。这座雕塑将由伊恩·兰克-布罗德利(Ian Rank-Broadley)创作完成,他之前的作品包括在肯辛顿花园建造的戴安娜王妃雕像以及1998年以来一直出现在硬币上的英国女王雕像。据已披露的雕塑局部图片来看,雕塑描绘的是一个面朝北海的小男孩形象,恰如幼时的布里顿和深受他影响的后辈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里顿 英国女王 走向世界 肯辛顿 布罗德 雕塑 男孩形象 雕像
下载PDF
浅评弗兰克·欧科纳的短篇小说《家中的男子汉》
8
作者 吴允淑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84-85,共2页
这是一个动人的故事,叙述的是一个男孩子的成长经历和他与母亲之间的深情之爱.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小男孩,正处在上学的年龄,既单纯又忠诚老实.他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家庭,母亲病得十分严重.他们没有钱找好医生看病.他们能够接受简单治疗和... 这是一个动人的故事,叙述的是一个男孩子的成长经历和他与母亲之间的深情之爱.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小男孩,正处在上学的年龄,既单纯又忠诚老实.他生活在一个贫困的家庭,母亲病得十分严重.他们没有钱找好医生看病.他们能够接受简单治疗和得到廉价药品的唯一去处是济贫保护会.这是个破烂不堪、脏兮兮的地方,但在这里治疗是免费的.正是在这种生活条件下男孩成长起来的.他必须去经历苦难时光,去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家中的男子汉.母亲对此忧心仲忡,但这孩子却勇敢地承担起责任.他几乎料理屋子里的一切事情:烧水、做饭,尤其重要的是要照看生病的母亲.他去给母亲拿药,然后为医生的到来作准备:一盆水,肥皂和一个条干净的毛巾.这是他一个孩子所能想象的治疗所需要的一切东西.他母亲的病把他推向一个艰难的处境,甚至是一个成人的处境,而他对于这一切却应付自如.在对付困难的过程中他学会了很多东西,变得越来越成熟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篇小说 弗兰克 男子汉 母亲 浅评 男孩形象 成长经历 心理描写 主人公 好医生
下载PDF
北京女孩嫁给重刑犯
9
作者 汪文汉 李静 《法律与生活》 2005年第1期12-14,共3页
2004年11月20日,北京姑娘洪莉与在湖北襄樊服刑的男友领取结婚证后,踏上了返京的列车。她没有想到,14年痴情守候、与一个重刑犯的爱情故事竟然感动了襄樊这座城市……
关键词 重刑犯 无期徒刑 女孩 养父母 男孩形象 夜深人静时 眼部手术 飞蛾扑火 去看电影 接见室
原文传递
从恶作剧男孩到小国民的转变——二战前日本报纸连载漫画中男孩形象的变迁
10
作者 徐园 《日语学习与研究》 2016年第3期14-19,共6页
本文以在东京发行的主要报纸上连载的儿童漫画为研究对象,主要论述20世纪初期到中叶的近半个世纪的男孩形象的变迁。男孩形象经历了从喜欢恶作剧的孩童到近代化过程中的男孩、自立强大的男孩、效忠国家的小国民的转变,每个时期呈现出不... 本文以在东京发行的主要报纸上连载的儿童漫画为研究对象,主要论述20世纪初期到中叶的近半个世纪的男孩形象的变迁。男孩形象经历了从喜欢恶作剧的孩童到近代化过程中的男孩、自立强大的男孩、效忠国家的小国民的转变,每个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总体来说,男孩形象随着社会风潮与儿童观的变化而变化,无论是性格还是行为都呈现出逐渐成长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纸 漫画 男孩形象
原文传递
山杏花(小小说)
11
作者 苏延清 《消防月刊》 1999年第2期47-47,共1页
两封来信困扰着萍的心,已经两个月了。 这会儿,她落魂似的在大街上走着。忽然,她和一个女人撞了个满怀。 “哟,是萍妹呀!” “莉姐,你啥时回来的,为啥不给我说一声。快到家里坐坐吧!”萍一把拉住莉的手,硬往家里扯。 “我刚从法院出来,... 两封来信困扰着萍的心,已经两个月了。 这会儿,她落魂似的在大街上走着。忽然,她和一个女人撞了个满怀。 “哟,是萍妹呀!” “莉姐,你啥时回来的,为啥不给我说一声。快到家里坐坐吧!”萍一把拉住莉的手,硬往家里扯。 “我刚从法院出来,和他拜拜了!还要赶回去分家产呢,下回一定来你家叙叙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小说 杏花 面部烧伤 男孩形象 中学校园 “搭车” 青春活力 小汽车 法院 大自然
下载PDF
《秀拉》中男性形象典型性分析
12
作者 马小雪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166-167,共2页
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莫里森的主要获奖作品《秀拉》,成功塑造了三位悲剧性的"男孩"形象,他们分别是裘德、阿贾克斯和夏德拉克。裘德是牺牲在白人文化统治下的"黑男孩";阿贾克斯迷失在追求自由的... 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莫里森的主要获奖作品《秀拉》,成功塑造了三位悲剧性的"男孩"形象,他们分别是裘德、阿贾克斯和夏德拉克。裘德是牺牲在白人文化统治下的"黑男孩";阿贾克斯迷失在追求自由的天空中;而夏德拉克则最终在现实社会中疯癫。虽然小说中的男性形象注定是悲剧的,但却折射出莫里森对黑人男性重拾尊严的深切期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里森 “悲剧男孩形象 责任缺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