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房颤动的复律 被引量:27
1
作者 胡大一 杨新春 刘彤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0年第1期43-45,共3页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药物
原文传递
2005年美国心脏学会(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解读(三) 电治疗:自动体外除颤器,除颤,电转复和起搏 被引量:7
2
作者 刘瑛琪 钱方毅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6年第4期159-164,共6页
关键词 除颤 波形 心搏骤停 心律失常 心脏骤停 AEDS 起搏 CPR 胸外按压 胸部按压 双相波 心室纤颤 室颤 心肺 AHA
下载PDF
房颤患者窦性节律恢复对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安丽萍 金哲秀 张成秋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80-182,共3页
目的:研究阵发性和持续性房颤且心功能正常患者电转复前后BNP变化,探讨BNP在房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68名心功能正常的阵发性和持续性房颤患者电转复前后血浆BNP变化,并以34名正常窦性心律者为对照组。结果:房颤患者在... 目的:研究阵发性和持续性房颤且心功能正常患者电转复前后BNP变化,探讨BNP在房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68名心功能正常的阵发性和持续性房颤患者电转复前后血浆BNP变化,并以34名正常窦性心律者为对照组。结果:房颤患者在成功的电转复后24h,血浆BNP水平明显地降低。30名阵发性房颤患者全部转为窦性心律,血浆BNP水平由转复前的(96±42)pg/ml降至(28±21)pg/ml;持续性房颤患者,则有28人转复为窦性节律,血浆BNP水平由转复前的(73±38)pg/ml降至(38±25)pg/ml。结论:在有心脏疾病的患者,房颤影响血浆BNP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患者 窦性节律 血浆脑钠肽 功能正常 窦性心律 持续性房颤 血浆BNP 阵发性 P水平 分析测定 放射免疫 心脏疾病 ml 对照组 24h
下载PDF
2006年心房颤动治疗指南解读(3)——房颤转复 被引量:4
4
作者 朱建国 那开宪 《中国医刊》 CAS 2007年第4期64-66,共3页
关键词 治疗指南 房颤 心房颤动 解读 药物
下载PDF
伊布利特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蒋巧兰 何燕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13期3876-3879,共4页
伊布利特(ibutilide)是一种新近推出的速效、安全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它既是β-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的同系物,又是一种甲基磺胺类化合物。其作用机制与其他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不同,更与其他类抗心律失常药作用机制不同。其可以抑制复... 伊布利特(ibutilide)是一种新近推出的速效、安全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它既是β-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的同系物,又是一种甲基磺胺类化合物。其作用机制与其他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不同,更与其他类抗心律失常药作用机制不同。其可以抑制复极时快钾通道的外向电流,也可以促进平台期内向的慢钠电流及慢钙电流,而后者是其独特的作用机制[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布利特 普罗帕酮 心房肌 心律失常 房扑 房颤 房颤
原文传递
心房颤动转复前后抗凝治疗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晓惠 杜昕 《中国医刊》 CAS 2005年第9期7-9,共3页
关键词 阵发性心房颤动 抗凝治疗 治疗评价 血栓栓塞 房颤患者 窦性心律 药物 心房收缩
下载PDF
一次性粘贴电极多次除颤抢救心室电风暴13例的护理 被引量:3
7
作者 金巧萍 陈岚 朱良梅 《中国乡村医药》 2015年第4期89-90,共2页
24小时内自发2次或2次以上的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速和(或)室颤,间隔窦性心律,通常需要电转复和电除颤紧急治疗的临床症候群称为电风暴(ES,也称室速风暴)[1]。心室电风暴是心脏性猝死的重要机制,反复发作的室速/室颤可导致血流动... 24小时内自发2次或2次以上的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室速和(或)室颤,间隔窦性心律,通常需要电转复和电除颤紧急治疗的临床症候群称为电风暴(ES,也称室速风暴)[1]。心室电风暴是心脏性猝死的重要机制,反复发作的室速/室颤可导致血流动力学障碍,甚至死亡[2]。在电风暴发作期,尽快进行电除颤和电复律是恢复血流动力学稳定的首要措施[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暴 血流动力学障碍 临床症候群 除颤 心脏性猝死 极片 窦性心律 操作时间
下载PDF
心房颤动心房电、结构和收缩功能重构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悦 李为民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4-86,共3页
关键词 重构 收缩功能 心房颤动 AERP 心房肌 生理特性 降低 缩短 离散度
原文传递
心房颤动左心房内线性消融后的非典型性心房扑动 被引量:3
9
作者 姚焰 张澍 +4 位作者 张奎俊 唐闽 张劲林 王方正 陈新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4年第4期203-206,共4页
目的 左心房线性消融治疗心房颤动 (AF)后的非典型性心房扑动 (AAF)值得引起重视。方法  2 4例患者 (男性 2 0例 ,女性 4例 ) ,年龄平均 5 1 2± 10 9(2 2~ 6 7)岁 ,左心房内径 33 9± 5 5(2 2~ 4 2 )mm。其中阵发性AF(PA... 目的 左心房线性消融治疗心房颤动 (AF)后的非典型性心房扑动 (AAF)值得引起重视。方法  2 4例患者 (男性 2 0例 ,女性 4例 ) ,年龄平均 5 1 2± 10 9(2 2~ 6 7)岁 ,左心房内径 33 9± 5 5(2 2~ 4 2 )mm。其中阵发性AF(PAF) 19例 ,持续性AF 5例。均在非接触式标测的指导下在左、右肺静脉口外进行环行消融 ,并在顶部肺静脉口间及二尖瓣环峡部行线性消融。在AF终止后经冠状静脉窦进行程序刺激以检验效果并观察是否存在AAF。结果 全部 19例PAF患者中 ,18例的左心房内线性消融获即时成功 ,1例经体外电转复 ;5例持续性AF者有 4例在消融后电转复成功 ,1例未能转复。共有 5例诱发出左心房AAF ,1例被超速抑制 ,2例在左心房顶部左、右肺静脉口之间 ,2例在二尖瓣峡部消融终止了AAF。在随访 7 5± 7(1~ 30 )月 ,除在肺静脉口间消融成功的 2例之外 ,其余 3例AAF均复发 ,2例服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可维持窦性心律为主 ,1例因为 4∶1AV传导无症状而不愿接受治疗。结论 在左心房内进行线性消融治疗房颤存在引发非典型性房扑的可能 ,所采用的消融导管类型可能对其也存在一定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房 线性消融 治疗 肺静脉口 心房扑动 心房颤动 峡部 PAF 患者
下载PDF
房颤电转复后左房收缩功能的超声心动图评价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秋颖 吴长君 +1 位作者 陈致勃 孙琪玮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房颤患者电转复后的左房收缩功能。材料和方法 :对 2 0例正常人和 40例成功电除颤患者除颤后 1、3、7天和 1个月分别测量二尖瓣血流频谱A峰流速 (VA)、A峰速度时间积分 (A -VTI)、左房射血力(AEF) ,利用定量组...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房颤患者电转复后的左房收缩功能。材料和方法 :对 2 0例正常人和 40例成功电除颤患者除颤后 1、3、7天和 1个月分别测量二尖瓣血流频谱A峰流速 (VA)、A峰速度时间积分 (A -VTI)、左房射血力(AEF) ,利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QTVI)测量二尖瓣环舒张晚期的运动速度 (Va) ,并将Va与前三项指标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房颤患者除颤后 2 4小时VA、A -VTI、AEF和Va明显低于正常 ,随时间推移逐渐增高 ,至除颤后 7天时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Va与前三项指标均呈显著正相关 ,r分别为 0 .87、0 .84、0 .76。结论 :房颤患者电除颤后心房功能出现顿抑 ;QTVI测量二尖瓣环心房收缩期心肌运动速度可用于评价左房收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收缩功能 患者 超声心动图 除颤 二尖瓣环 时基 运动速度
下载PDF
TEE对非瓣膜性房颤复律后左心耳功能“顿抑”的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肖竹影 吴长君 薛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560-561,共2页
目的 对非瓣膜性房颤复律后左心耳功能“顿抑”超声表现的观察。方法 应用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对 17例非瓣膜性房颤病人复律后左心耳血流频谱及复律前与复律后 2 4小时、1周左心耳最大排空速度(LAA PEV) ,以及复律前、后左... 目的 对非瓣膜性房颤复律后左心耳功能“顿抑”超声表现的观察。方法 应用多平面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对 17例非瓣膜性房颤病人复律后左心耳血流频谱及复律前与复律后 2 4小时、1周左心耳最大排空速度(LAA PEV) ,以及复律前、后左房自发显影 (SEC)的检测。结果 ①房颤病人转复窦性心律后左心耳血流频谱呈现窦性心律模式。②电转复前LAA PEV为 30 8± 10 3cm/s ,转复后 2 4小时为 2 3 3± 10 2cm/s(P <0 0 0 1)。③转复后 1周LAA PEV为 6 6 4± 12 5cm/s ,与我们曾报道的正常组LAA PEV70 4± 10 9cm/s基本相近。④转复前左房显示SEC7例 ,其中有 5例转复后密度增加。转复前无SEC的 10例 ,转复后 3例出现SEC。结论 本文初步阐述了房颤复律后左心耳功能“顿抑”的超声表现。并据本组观察复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E 心房颤动 左心耳功能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房颤病人复律后左房收缩功能的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肖竹影 吴长君 薛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900-902,共3页
目的:对房颤病人电转复后左房收缩功能的观察。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20例房颤病人转复窦性心率者于复律后1小时,24小时,2周,及4周分别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的A峰流速,判定房颤转复后心房收缩功能的恢复... 目的:对房颤病人电转复后左房收缩功能的观察。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20例房颤病人转复窦性心率者于复律后1小时,24小时,2周,及4周分别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期血流频谱的A峰流速,判定房颤转复后心房收缩功能的恢复过程。结果:15例病人二尖瓣血流频谱A峰流速电转复后1小时0.30±0.10m/s增至第4周0.62±0.14m/s(P<0.001);2例病人24小时A峰流速恢复正常且大于E峰流速;1例病人至转复后4周仍未出现A峰。另2例病人转复后一周复颤,其中1例未出现A峰,1例仅出现低小的A峰,且不随时间变化。结论:房颤转复后左房机械功能出现“顿抑”,从而提供临床房颤转复后应给予适当的抗凝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房颤 左房收缩功能
下载PDF
洋地黄类药物对慢性房颤电转复后左房机械功能异常的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忠泉 王玉璟 +4 位作者 易绪英 马莎 杨沙宁 杨学新 邓士兵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12期8-11,共4页
目的:观察洋地黄类药物对慢性房颤电转复后发生心房顿抑患者的左房及左心耳机械功能有无改善作用。方法:在慢性房颤转复后即刻发现有心房顿抑54例患者,被随机分为洋地黄组与对照组。转复后1周内,前者接受洋地黄类药物治疗,后者接受安慰... 目的:观察洋地黄类药物对慢性房颤电转复后发生心房顿抑患者的左房及左心耳机械功能有无改善作用。方法:在慢性房颤转复后即刻发现有心房顿抑54例患者,被随机分为洋地黄组与对照组。转复后1周内,前者接受洋地黄类药物治疗,后者接受安慰剂治疗。转复前、转复后即刻、转复后1d及转复后1周,分别行经胸壁及经食道心脏超声检查,测量跨二尖瓣血流速度及左心耳血流速度。结果:慢性房颤电转复成功后即刻,洋地黄组及对照组左心耳最大排空速度(LAA-PEV)和左心耳最大充盈速度(LAA-PFV)均降低。1d后,两组的E波(73.0±16.8cm/s vs 77.1±22.8cm/s)、A波(63.0±14.0cm/s vs 51.7±12.6cm/s)、E/A比率(1.7±0.7cm/s vs 1.7±0.8cm/s)、LAA-PEV(23.7±8.4cm/s vs 21.7±9.8cm/s)、LAA-PFV(26.2±9.9cm/s vs 24.4±8.4cm/s)和左心耳排空分数(LAA-EF)(31.4%±9.0%vs 30.2%±10.7%)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周后,两组的E波(72.8±16.9cm/s vs 72.0±18.8cm/s)、A波(64.7±16.6cm/s vs 61.0±15.6cm/s)、E/A比率(1.3±0.4 vs 1.5±0.7)、LAA-PEV(40.7±10.0cm/s vs 33.9±12.9cm/s)、LAA-PFV(43.0±14.2cm/s vs 35.3±11.0cm/s)和LAA-EF(42.4%±12.4%vs39.3%±11.3%)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洋地黄组与对照组左房内自发超声显影发生率在转复后1d为11.5%vs 8.7%,转复后1周为9.5%vs 11.1%(P>0.05),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洋地黄类药物对慢性房颤电转复后左房及左心耳机械功能异常无改善作用,也不能减轻左房内自发超声显影,这可能与洋地黄加重细胞内钙超载和减慢心率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地黄 心房颤动 心肌顿抑
下载PDF
慢性房性心动过速(附二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家骥 梁臣 孙九伶 《承德医学院学报》 1986年第1期23-25,20,共4页
本文报道了两例慢性持久型房性心动过速,例二口服小剂量乙胺碘呋酮后出现阵发性室速、尖端扭转型室速,入院时及病程中曾数次出现阵发性房颤。本文结合文献,对慢性房性心动过速的病因、发病机制、心电图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等进... 本文报道了两例慢性持久型房性心动过速,例二口服小剂量乙胺碘呋酮后出现阵发性室速、尖端扭转型室速,入院时及病程中曾数次出现阵发性房颤。本文结合文献,对慢性房性心动过速的病因、发病机制、心电图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等进行了复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房性心动过速 折返 窦性心搏间期 乙胺碘呋酮
下载PDF
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电转复1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付敏 王娟 王志革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10-10,12,共2页
预激综合征(wolt-parkinson-white,WPW)是临床常见心律失常,多数指心电图呈预激表现,临床上有心动过速发作,15%~30%为心房颤动(atrialtibrillation,Af),频率过于快速的心动过速可恶化为室颤或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故应积极治疗。现... 预激综合征(wolt-parkinson-white,WPW)是临床常见心律失常,多数指心电图呈预激表现,临床上有心动过速发作,15%~30%为心房颤动(atrialtibrillation,Af),频率过于快速的心动过速可恶化为室颤或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故应积极治疗。现对本院收治预激综合征合并房颤1例患者给予电转复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激综合征 心动过速发作 心房颤动 充血性心力衰竭 图特征 数指 心室率 不应期 心房激动
下载PDF
心房颤动的非药物治疗展望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玉光 王东明 《广东医学》 CAS CSCD 1998年第6期405-406,共2页
关键词 心房纤颤 除颤器 射频消融
下载PDF
心脏电复律19例临床总结
17
作者 赵久安 王建勤 郭占斌 《神经药理学报》 1997年第1期50-51,共2页
作者自1991—1994年对19例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病人,行27次电转复,其中房颤9例,室性心动过速1例(8次),室上性心动过速6例,房扑1例,预激综合征2例,室颤1例,除1例房颤未转复外,余均转复。转复成功率为96.7%,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特总结如下:... 作者自1991—1994年对19例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病人,行27次电转复,其中房颤9例,室性心动过速1例(8次),室上性心动过速6例,房扑1例,预激综合征2例,室颤1例,除1例房颤未转复外,余均转复。转复成功率为96.7%,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特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所有患者均按我们沿用的选择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 室性心动过速 预激综合征 能量 并发症 药物 适应症 奎尼丁 快速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持续心房扑动13天,间断室速发作20小时1例报告
18
作者 蔡滨宁 李平 赵振兰 《黑龙江医学》 1998年第12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心房扑动 室速 利多卡因 心脏生理 心肌细胞 异搏定 监护 致心律失常
下载PDF
老年心房颤动226例临床分析
19
作者 刘玉营 何柏如 陈恳 《实用老年医学》 CAS 1990年第2期85-86,共2页
心房颤动(Af)是老年人常见的心律失常。鉴于老年人Af的发病情况和临床表现等与非老年人不同,现将我们观察到的226例老年人Af以及同期59岁以下的Af429例进行分析,以便进一步认识老年人Af的临床特点。临床资料与分析一般资料1980年1月至1... 心房颤动(Af)是老年人常见的心律失常。鉴于老年人Af的发病情况和临床表现等与非老年人不同,现将我们观察到的226例老年人Af以及同期59岁以下的Af429例进行分析,以便进一步认识老年人Af的临床特点。临床资料与分析一般资料1980年1月至1988年6月,我们收治住院Af患者655例,全部病例均有详细的病史记录和完整的心电图资料。本文分为老年组与非老年组进行比较,并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病史记录 临床分析 心室率 窦性心律维持 临床资料 抗心律失常药物 房室传导
下载PDF
心房颤动电转复后左心耳顿抑的预测因子
20
作者 杨沙宁 黄从新 +3 位作者 胡晓军 金立军 李风翥 彭水先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4年第6期366-370,共5页
目的 研究非瓣膜病心房颤动 (房颤 )患者中 ,心脏电转复后左心耳顿抑的危险因素与预测因子。方法  6 8例房颤电转复成功患者 ,分为左心耳顿抑组与对照组 ,通过单因素及多元逐步逻辑回归分析 ,将临床和超声影像学指标作为待选变量 ,对... 目的 研究非瓣膜病心房颤动 (房颤 )患者中 ,心脏电转复后左心耳顿抑的危险因素与预测因子。方法  6 8例房颤电转复成功患者 ,分为左心耳顿抑组与对照组 ,通过单因素及多元逐步逻辑回归分析 ,将临床和超声影像学指标作为待选变量 ,对电转复后左心耳顿抑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 ,左心耳顿抑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有 :房颤持续时间 [(10 6± 15 6 )周vs(2 2 0± 2 0 1)周 ,P <0 0 5 ]、左心房内径 [(43 8± 7 7)mmvs(48 5± 6 2 )mm ,P <0 0 1) ]、左心房排空分数 [(0 32± 0 0 8)vs(0 2 7± 0 0 9) ,P <0 0 5 ]、左心室射血分数 [(0 5 0± 0 0 6 )vs(0 4 6± 0 0 6 ) ,P<0 0 1]、最大复律能量 [(96 8± 6 5 8)Jvs(15 6 8± 10 0 8)J,P <0 0 1]、累积转复能量 [(14 6 8± 14 2 6 )Jvs(2 90 5± 2 4 2 1)J,P <0 0 1]和电转复次数 [(1 7± 0 9)次vs(2 4± 1 2 )次 ,P <0 0 5 ]。多元逐步逻辑回归分析发现 ,房颤持续时间 (β =0 10 5 ,P <0 0 1)、左心房内径 (β =0 196 ,P <0 0 1)、左心室射血分数 (β =- 2 0 5 4 9,P <0 0 1)、转复累积能量 (β =0 0 0 4 ,P <0 0 5 )是左心耳顿抑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房颤持续时间、左心房内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耳 心房颤动 预测因子 左心室射血分数 左心房内径 对照组 患者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