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蒙·威廉斯的电视本体论——“电视研究”的理论奠基 被引量:9
1
作者 易前良 金昌庆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09年第4期158-164,共7页
雷蒙·威廉斯通过"流动藏私"、"日常生活"和"流程"等三个关键性概念,对"电视"的发展历史、社会功能、文本特征进行了系统阐释——他认为,电视发展的决定因素不是"科技",而是&qu... 雷蒙·威廉斯通过"流动藏私"、"日常生活"和"流程"等三个关键性概念,对"电视"的发展历史、社会功能、文本特征进行了系统阐释——他认为,电视发展的决定因素不是"科技",而是"人的意愿";不单是"权力阶层的意愿",还体现出"个人意愿";"看电视"是一种文化实践,大众积极参与其中,可望创造出共享的民主文化;电视文本的基本特征是"流程",而不是"节目"。威廉斯第一次把"电视"当作重要的文化形式,就一些本质性问题做了系统研究,为"电视研究"的学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研究 雷蒙·威廉斯 电视本体论
下载PDF
走向“生活美学”的新电视本体论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悦笛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5-90,共6页
在所谓"后电视"时代,当今的"电视本体论"正在得以更新,它回答的核心问题是电视是如何存在的。对于电视的本体规定,已从原初的"技术规定"开始、经过了"文化规定"转向最新的"生活规定"... 在所谓"后电视"时代,当今的"电视本体论"正在得以更新,它回答的核心问题是电视是如何存在的。对于电视的本体规定,已从原初的"技术规定"开始、经过了"文化规定"转向最新的"生活规定",本文就试图从"生活美学"的角度来重新定位电视本体论。电视以生活作为其本体,最核心理由就在于电视已经融入了大众的日常生活当中,电视成为了当今大众的基本"生活方式"之一,尽管这种趋势在自媒体的"微时代"迎接了新的挑战。从技术本体出发,电视是作为"移动影像"而存在的,但这只是技术基础,回归生活本体观之,"电视世界"则更是趋向"生活美学"而存在的:电视通过接受观众的"不在现场",来保存世界的"在场";观众身处"电视世界"当中,却通过电视来存留这个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本体论 生活美学 移动影像 电视“模板” 电视世界
下载PDF
“TV+”语境下电视节目编辑的本体重建与内在链接 被引量:1
3
作者 高森 《电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6-78,共3页
"TV+"是一种新的传媒经济形态,本文以此为切入视角,依托电视本体理论对电视媒介的本体属性进行重新思考,并对"TV+"编辑需要加什么的原则进行探讨,从编辑组合层次性、频次性、系统性、持久性4个方面分析电视本体论... "TV+"是一种新的传媒经济形态,本文以此为切入视角,依托电视本体理论对电视媒介的本体属性进行重新思考,并对"TV+"编辑需要加什么的原则进行探讨,从编辑组合层次性、频次性、系统性、持久性4个方面分析电视本体论视域下的"TV"与"+"的内在编辑链接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V+ 电视节目编辑 本体重建 电视本体论
原文传递
电视本体论探秘
4
作者 颜久源 《西南电视》 1999年第6期13-14,共2页
关键词 电视艺术 电视本体论 镜语形象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